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煤矿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编号:HYMY08-07-02-26XXXXX煤业有限公司(2020年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方案编制单位:XXXXX煤业有限公司编制时间:2020年02月10日XX煤矿新型冠状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精神、按照省、市、县委、县政府、县能源局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关要求,扎实稳步有序推进节后煤矿复工复产(建)工作,针对当前疫情形势和煤矿安全生产实际。为了有序高效地做好煤矿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煤矿从业人员生命和煤矿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本预案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原则,以突发事件的预测、预防为重点,以对危急事件过程处理的快捷准确为目标,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一旦发生传染病疫情事件,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把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特制定本应急处置方案。一、范围本应急处置方案规定了病毒感染疫情时间的响应和处置程序。适用于煤矿所属生产、生活区域疫情突发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二、应急处置基本原则本应急处置方案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人为本,善待生命”的原则,以突发事件的预测、预防为重点,以对危机事件过程处理的快捷准确为目标,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一旦发生传染病疫情,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把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三、事件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一)危险源辨识1、所在地区突发传染病疫情,职工被传染。2、职工出差途中或休假期间感染传染病,潜伏期未发现,上班后带来传染病。3、外来人员带来传染病源。(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其病原体是一种先前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即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ovelCoronavirus,2019-nCoV)。2020年2月7日,国家卫健委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英文名称为“NovelCoronavirusPneumonia”,简称“NCP”。(三)事件类型及后果1、重大疫情国家卫健委已发布1号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但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将其纳入检疫传染病管理,属于重大疫情。2、传播途径据官方新闻媒体介绍:卫生防疫专家强调,可以确定的新冠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和接触传播。直接传播是指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的气体近距离直接吸入导致的感染;接触传播是指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导致感染。3、临床表现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为: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约半数患者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值得注意的是,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在1周后恢复。多数患者愈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4、事件可能发生的区域、地点矿区内生产、办公、生活区域。四、事件分级1、重大事件:煤矿内职工被确诊为新冠肺炎。2、较大事件:煤矿内职工与新冠肺炎患者密切接触,被定为疑似病例。3、一般事件:煤矿所在地爆发疫情,或者有从疫区返回复工的员工。五、应急指挥机构(一)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指挥长:(法定代表人)副指挥长:(矿长)(技术副矿长)(安全副矿长)(机电副矿长)成员:(机电副总)(地测防治水科科长)(综合办公室主任)(生产技术科科长)(办公室人员)(办公室人员)(办公室人员)(办公室人员)(安全检查员)(瓦斯检查员)及XX县XX医院医护人员指挥部下设疫情处置办公室在煤矿综合办公室,由肖大红任办公室主任,肖亚峰、周建新、龚秋芳为成员,负责本预案的执行与日常资料收集工作。(二)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下设四个小组1、宣传舆论组组长:成员:工作职责:(1)做好疫情期间的宣传动员工作,在煤矿办公楼、综合办公楼、食堂、井口显著位置张贴相关标语,利用广播、微信,大力宣传疫情预防知识,增强管理人员及职工自我保护意识,做到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科学预防,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2)组织开展安全、防疫知识分散培训,确保从业人员具备安全技能、安全知识和防疫知识,建立培训档案,经过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3)制作表格发到各部门,对各部门人员的体温进行检测,在煤矿设立定点检测站(点),每天为职工进行体温检测(早、中、晚各检测1次),对体温超过37.3ºC或者发现咳嗽、发热、乏力等症状人员不允许进入工作场所,并且询问相关情况,及时登记、及时上报能源分局,由能源分局统计汇总后上报乡镇(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4)对来自疫区的人员(本企业出差、学习的工作人员及其家属子女)中有可能接触传染病源的人员进行监测,必须时对接触病人或可疑病人进行隔离和医学观察,每天进行1-2次常规检查,直到有效隔离期满后解除隔离,并对其它可能造成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的途径、经过路线、接触人员的范围,向应急救援小组汇报。2、信息收集组组长:成员:工作职责:进一步把煤矿所有人员信息查实、查细,准确,掌握重点人员和密切接触人员的信息,为全面管控奠定基础。负责煤矿所有从业人员的信息收集。3、排查监测组组长:成员:工作职责:全面排查煤矿所有从业人员在疫情期间的身体状况,调动煤矿的人员力量和物资,及时掌握突发疫情的发展态势,全面指挥疫情防控工作。(1)当疫情流行或可能流行启动应急预案时,根据指挥部的指示,安排人员协调与当地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将当地政府的指(命)令、卫生主管部门和疾病控制中心的各项预防控制措施和要求,迅速向煤矿疫情防控指挥部汇报。(2)邀请专业的医护人员对煤矿全体人员进行新型冠状病毒的预防、诊断、隔离、治疗以及个人防护等的培训,做到对疫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3)发现疑似病例及确诊病例时,及时联系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在上级防疫部门专家的指导下对病人或者疑似病人进行抢救、隔离治疗和转院,2小时内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4)配合上级防疫部门调查、登记病人或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史;对密切接触者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根据情况采取集中隔离或者分散隔离的方法进行医学观察。(5)安排人员准备一定数量的口罩、消毒液等物品。(6)保障疫情发生时全矿正常建设的必要物资供应。平时应储备一定数量物资,以备急需。4、联防联控组组长:成员:工作职责:(1)对发生确诊、可疑病人的疫区或人员进入频繁的区域(如办公楼、综合办公楼、食堂、住宿楼、卫生间等区域)进行有效消毒,每天进行3次。(2)做好矿区、生活区各出入口及隔离观察区的警戒工作。应急救援预案启动后,本矿人员必到县级及以上具备职业健康体检资质的医院进行健康体检,体检合格后方可招收。(3)煤矿在矿区出(入)口设立关卡,绝不允许本矿职工擅自外流或私自流动,接触其他外来人员。同时,严禁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本矿公共区域,并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密切接触人群的追踪排查和个体防疫检查等工作。(4)负责监督本矿所有职工进入本矿区域必须佩戴口罩,凡不佩戴口罩者一律不允许进入煤矿办公及作业区域。(5)监督所有人员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科学防护。(6)要尽快保障现场通风设施的良好运行,对发现有疫情的场所、部门,必须由专人负责配合医院对接触者群进行详细的调查,并按规定及时汇报疫情防控指挥部,同时配合医院对防疫区域进行彻底的消毒,对怀疑或确诊病人进行及隔离或治疗。(7)发生疫情时,应在各值班室设置隔离带,检查人员及非检查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六、响应程序(一)一般疫情事件当发现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时,发现人或病员所在部门应立即将发生的情况(包括时间、地点、症状、人员数量等),对疑似病人及时进行甄别,并予以有效隔离,同时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汇报上级主管部门,转至当地定点医院进行进一步确诊、医学观察及治疗处理。应急救援指挥日常管理办公室主任作为此级响应启动责任人。(二)较大、重大疫情事件发现较大、重大疫情事件传染病疫情突发事件时,应立即向煤矿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领导报告,救援领导小组组长立即启动“应急疫情处置预案”,应急救援日常管理机构人员应分别通知应急指挥部及应急救援机构的各部门人员,参加应急处理。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作为此级响应启动责任人。3、应急救援指挥部日常管理办公室负责按照应急指挥部的要求及时、准确向上级主管部门、当地政府、定点医疗机构报告疫情情况。七、疫情应急处置及措施各部门接到应急反应通知后,应按各自的职责对疫情突发事件进行处理。1、煤矿统一安排上矿职工食宿,做到吃住在煤矿,食堂务必坚持错时分餐,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餐,煤矿实行自助餐方式进行用餐,在用餐前必须洗手,在打饭过程中必须佩戴口罩,落座时人与人的间距必须保证在1.5米以上,用完餐后餐具交由食堂负责清洗并用高温进行消毒。2、为职工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口罩、消毒液等)并定期对公共场所的消毒工作。3、煤矿加强对“两堂一舍一室”等公共区域的环境卫生管控,每天进行全方位的消毒处理,做每天对办公、生产、生活和住宿区无死角消毒杀菌,卫生间、食堂专门设立洗手消毒的地方。4、煤矿做好利用标语、广播、微信等,大力宣传疫情预防知识,增强煤矿管理人员及职工自我保护意识。5、煤矿在职工住宿楼2-1、2-2房间规范设立临时的隔离间,对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的,及时送到临时场所隔离天,并及时向乡镇(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和行业主管部门报告,第一时间安排到就近发热门诊就诊、登记,特别是对当前重点疫区(广东省,河南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江苏省、重庆市、山东省)人员煤矿必须落实专人负责跟踪监测,严格按照疫情防控相关要求进行隔离,隔离观察期为14天,隔离后无症状的按要求进行健康体检,体检件合格后方可招收,针对湖北籍、浙江温州等地老在职工煤矿必须提前通知,在疫情防控未接触期间暂时不运行返矿,必须做好煤矿企业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的联防联控工作。6、做到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7、做到不聚会、不出门、不走亲、不访友。8、科学预防,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9、组织开展安全、防疫知识分散培训,利用班前会进行培训,落座人员间距保证不小于1.5米,确保从业人员具备安全技能、安全知识和防疫知识。10、建立疫情防控专项培训档案,经考核后方可上岗。11、煤矿紧紧依托乡镇(街道)卫生机构,在煤矿设立定点体温检测站(点),每天为管理人员及职工进行体温检测(早、中、晚各1次),对体温超过37.3℃或者发现咳嗽、发热、乏力等症状人员不允许进入工作场所,并且询问相关情况,及时登记、及时上报能源分局,由能源分局统计汇总后上报乡镇(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12、做好矿区、生活区各出入口及隔离观察区的警戒工作。13、煤矿在矿区出(入)口设立关卡,做好本矿人员出入办公、入井登记工作,绝不允许本矿职工擅自外流或私自流动,接触其他外来人员。同时,严禁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本矿公共区域,并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密切接触人群的追踪排查和个体防疫检查等工作。煤矿关卡及隔离区坚守人员:矿区出(入)口:井下出(入)井:隔离区:14、在本矿上报的县内人员实行全员健康体检,所有人员必须到指定医院进行体检;县外职工如没到矿的,必须取得当地(居住地)县级及以上医院出具的体检报告或健康证明,体检合格后方可招收。在疫情期间已返矿的外省人员,煤矿落实专人负责跟踪监测,严格按照疫情防控隔离相关要求进行隔离观察,隔离后无症状的按要求进行体检,体检合格后方可招收。针对湖北籍、浙江温州籍等地老员工由煤矿提前进行通知,在疫情防控未解除期间不允许返矿。15、煤矿对所有在矿人员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实行“一人一档”专人管理。1
本文标题:煤矿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768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