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优化
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优化邱谅平为了便于大家(包括电商、国商的老师)了解财务管理专业,我对财务管理专业的各方面都稍微做一下解释.一、引言(开办财务管理专业的必要性)近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剧。我国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而适时加入WTO后,国际贸易与跨国经营业务不断扩大,国际筹资、投资、结算与纳税等业务也逐步开展起来;随着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经济持续多年的稳定增长,证券市场的发育不断完善,各种鼓励个人拥有财产性收入和保护私有财产安全的政策法规不断出台,加上社会大众手里积蓄的大量资金都在寻求着恰当的投资途径以获取尽可能高的投资收益,以致证券、期货、房产、黄金、古董等投资市场一度都十分活跃,所有这些不断发展变化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理财环境都在催促着全民理财意识的觉醒,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都渴望得到财务管理(理财)方面的专业性的咨询和指导以规避投资风险,减少投资损失,进而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整个社会学习财务管理(理财)知识的热情空前高涨,社会对具有财务管理知识和能力的专门人才的需求数量不断扩大,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这就促使教育界对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专业的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体系等方面重新进行考量,改变过去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专业不分离的情况,在保留原有财务会计专业的同时,增设财务管理专业,培养侧重于具备财务管理知识和能力的专门人才。二、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能力与素质的构成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归根到底取决于人才市场的需求。如果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被人才市场接受,那么这个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就存在问题了。那么,财务管理专业应该培养什么样的财务管理人才呢?在2000年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财务管理专业的指导性教学方案中提出,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具备财务管理及相关的管理、经济、法律、会计与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工商管理高级专门人才。笔者认为,这只是对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进行抽象的概括。具体到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我们认为培养的目标就相应地主要是面向实业界和实务界。我们原来的培养目标是这样表述的:本专业培养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尤其是厦门市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具备经济、管理、法律、理财和金融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金融服务业、财务咨询机构、会计师事务所、跨国(集团)公司和教学科研部门从事公司理财(尤其是台资企业理财)和个人理财等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现在我稍微做了些修改,修改后比较简练一些: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可以定位为成为工商企业的财务总监(CFO)、证券公司的财务分析师(CFA)以及金融部门的财务策划师(CFP),其中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CFO(特别是面向台资企业的CFO)为主要目标。这样修改不知是否妥当?欢迎大家批评指正。我们对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总体素质要求主要集中在如下六个方面:一是要有高尚的道德操守,二是要有清醒的经济头脑;三是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专业实务能力,四是要有强烈的法律意识;五是要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六是要有健康的体魄和乐观进取的心态。具体来说作为大学本科阶段培养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从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来看,在基本知识与技能方面,一是要有较强的语言沟通、文字表达、人际交往、信息获取及分析的能力;二是要精通外语,便于进行国际经济协作与交流。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一是要掌握管理学、经济学、金融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二是要熟悉我国的大政方针、经济政策、财务法规以及国际相关法规和惯例;三是要受到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方法和技能方面的严格训练,具备分析和解决财务与会计问题的实际能力。在综合素质与能力方面,一是要有适应不断变化的财务环境的能力和心理素质;二是要有很强的知识更新能力,能够随着社会经济和理论研究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创新财务管理的思想、方法和手段。对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及对本专业毕业生知识能力的要求,是我们构建该专业课程体系的科学依据。财务总监、财务分析师与财务策划师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呢?虽然这三种职业服务于不同的单位和行业,但是都要求掌握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会计以及资本市场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熟悉国际财务管理惯例。也就是说,虽然这三种职业的实务工作有很大不同,但是知识结构却是基本相同的。以CFO的知识体系与业务技能来说,一位合格的CFO要有四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资本运作(投融资)、内部控制、纳税筹划与财务分析。这些知识和技能也是CFA与CFP所必备的。这四个方面的知识要分别与相关的课程一一对应,而技能则主要通过案例教学、实训实习与开展财务管理竞赛等手段来培养。有了清晰的人才市场定位,在制定或修改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计划、选用教材等具体教学工作中,就可以有的放矢。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计划要根据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人才市场定位来安排专业课程体系,具体来说,应当根据CFO、CFA和CFP需要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来制定教学计划和安排专业课程体系。三、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一)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1、知识、能力和素质辩证统一的原则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中,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之间绝不是简单的并列、平行的关系,它们之间三位一体,相互联系而又处于不同的层面。只有掌握了扎实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才能培养处理和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只有经过学习和训练有了知识和能力,才谈得上提高专业人才的整体素质。因此,课程体系的建设应体现层次性、结构性与系统性。应以优化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作为设置课程体系、安排课程内容的指针。2、兼顾“通”与“专”或曰“博”与“精”的关系的原则“博”与“精”,是现代高等教育中的一对矛盾。它们既对立又统一。一方面现代社会的分工日益细密,隔行如隔山,这就要求高等教育能够分别为各“行”培养专门的人才;另一方面,现代社会各行之间的协作又十分必要和普遍,这又要求高等教育培养的专门人才在知识和能力上不能过分单一,应该使学生拥有复合型知识结构,即应在较为扎实地掌握财务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之上,还应具有相邻或者相关的会计、审计、财政、金融等基础知识,使学生在择业时有更大的适应空间。这是我们在设计课程体系时应该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3、市场导向,学以致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则学习的终极目标是服务社会、造福人类。“夯实基础、精通专业、强化应用”符合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我们在设置课程时应考虑用人地区、部门、单位、市场对人才知识能力的要求,避免出现学与用严重脱节的状况。4、有利于学生个人未来发展的原则某个院校的某个专业是否得到学生持久的认同与欢迎,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取决于它有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有没有真正关心学生未来的发展前途。为此我们在设置课程和选择课程的教学内容时,应该适度照顾学生将来考研究生和考相关执业资格以及考职称的需要。5、理论与实务并重的原则作为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我们不仅要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更要重视实务操作技能的训练。为此我们在设计课程体系时应当安排适量的实务实验的课程。6、“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是基本的教学规律。先学什么,后学什么才最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使学生既能掌握专门的知识又能把所学的所有知识进行融会贯通,从而使知识内化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安排各门课程的前后顺序和课时量的确定上多花一些心思7、前瞻性的原则以往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更新常常是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步伐,学生走出校门时,所学知识早已过时。今后我们要开阔我们的视野,增强我们的超前意识。我们要善于借鉴经济社会发展远远超过我们的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研究和预测,尽量使我们设置的课程体系的更新能够与时俱进并保持适度的超前,这样我们的专业才会具有良好的声誉和旺盛的生命力。(二)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现状与课程体系建设以及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成及特色自从1999年高校开设财务管理专业以来,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建设,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做法。财经类大学往往将财务管理专业设置在会计学院下面,这样财务管理专业就被打上会计学的烙印,课程设置以会计学系列课程为主,再加上高级财务管理等课程。综合类大学和理工类大学往往将财务管理专业设置在管理学院(或商学院)下面,与会计学专业并列,比如复旦大学设置财务金融系,招收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培养模式和思路的不同具体体现在专业基础课与专业主干课的设置上。通过对上海财经大学和复旦大学的对比不难看出相互之间的差别。上海财经大学的专业必修课包括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公司财务(上、下)、审计学、电算化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复旦大学财务金融系的专业必修课包括管理学导论、财务管理、营销管理、管理信息系统、运营管理、财务分析、财务会计、金融市场、金融计量分析、投资学、国际财务管理、创业投资。从这两所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来看,上海财经大学是在会计学的基础上培养财务管理人才,而复旦大学是在企业管理的基础上培养财务管理人才。对于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而言,如何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笔者认为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明确财务管理专业和会计学专业、金融学专业的区别,体现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会计专业侧重于财务会计学,而财务管理专业侧重于财务管理学;金融专业侧重于投资学与市场金融学而财务管理专业侧重于公司理财学,(囿于篇幅限制,这里不做展开分析)。第二,明确一般财务管理专业和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的区别,体现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笔者认为一般财务管理专业和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人才的定位和课程设置的差异上,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更加强调其学生主要面向实务和实业界,在知识与能力方面更加强调实践操作能力,课程体系设置方面更加侧重实践与实训课程以及选修课程。根据前面对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能力与素质构成的要求,笔者认为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内容应分成五个模块。包括公共基础课程组模块、专业基础课程组模块、专业课程组模块、专业选修课程组模块和专业实践课程组模块。(只是一种提供给大家参考的想法,并非马上照此实施)1、公共基础课程的构成《高等教育法》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财务管理教育也必须从培养财务管理学生全面素质的大局出发,加强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它包括政治思想素质、文化基础素质、专业基础素质、心理和身体素质等,在课程构建中要保证该类课程的必要地位和课时量。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代史纲要、大学语文、计算机文化基础、体育、大学英语、高等数学(Ⅱ)、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军事理论、形势与政策、大学物理与实验(Ⅱ)等。公共基础课的开设一般相对稳定,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应随着经济社会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而有所更新和调整。就目前而言,我们认为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应充分重视计算机类课程的设置,保证其课时的比例。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一是将计算机知识的相关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开设,以加强计算机文化教育;二是将计算机应用知识的相关课程(包括一些常用软件的使用等)作为专业基础课开设,以加强计算机应用能力教育;三是将计算机财务管理及一些通用财务软件使用、维护、基本程序设计的原理等知识的课程作为专业课或专业选修课开设,以加强计算机财务管理应用能力的教育。通过这三个层次的计算机知识学习,努力使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计算机知识结构和水平能够适应当前信息化社会的要求。2、专业基础课程的构成开设专业基础课程的目的是为学生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要使应用型财务
本文标题: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优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77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