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重新审视我们职业学校培养目标
重新审视我们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突出:以“解决问题”为培养目标河南省商丘技师学院机械应用技术系侯银海(河南职教先锋)(476000)我们职业学校应该以培养学生“1个目标”、“实现3个零”、教会学生“12种意识”“8种技能10种能力”、采取“2个围绕”、“3个对接”、“4个”氛围、形成了“7个合一”开展“4个自我”“10个育人活动”最终实现“3个满意”“1个局面”为突破口。1个目标:以“解决问题”为培养目标如何解决问题:如上台阶1、理念层面2、组织层面3、技术层面4、制度层面5、文化层面培养的学生“出得去、用得着、干得好、留得住”。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践实现了零距离对接零距离就业首先我们走访企业与企业沟通,知道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用工标准和条件。教师要首先明确学生“学”与“用”之间的联系,主要突出学生在社会上需要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质。教会学生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人共处、学会生存”的能力2、努力实现培养目标、教学改革、学生教育突出(3个零):距离、过渡、对接在培养目标上,实现了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零距离”。在教学改革上,实现了学生毕业与就业“零过渡”。在学生教育上,实现了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零对接”在培养学生上“行为不许出错”是对“职业人”的基本要求。3、12种意识职业意识、竞争意识、,规范意识、责任意识、市场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服从意识、服务意识、团队合作意识、交际沟通意识、适应意识4、8种技能:交流的技能、演算技能、解决问题、自我提高的技能、外语应用技能、与人合作技能、创新技能5、10种能力:吃苦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人沟通的能力、继续学习的能力、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立业创业能力采取2个围绕、3个对接”6、2个围绕:“专业围绕市场转,学校围绕专业办”7、“3个对接”在课程建设上,力求做到“三个对接”即课程改革与当地市场经济对接、课程改革与企业需求对接、课程改革与学生需求对接。通过改革,降低教学难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使教学内容能让学生学得进,教学目标能让学生达得到,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喜欢。专业设置来源市场,教学内容取自市场,教学设备接轨市场,教学方式接近市场,教学质量满足市场8、积极营造“4个”氛围“进校即进厂、专业即职业、上课即上班、学校即工作”教育氛围。9、以实现“7个合一”:一是车间、教室合一;二是学生、学徒合一;三是教师、师傅合一;四是理论、实践合一;五是作业、产品合一;六是教学、科研合一;七是服务、创收合一。10、4个自我活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学习11、开展10个育人活动目标育人、榜样育人、文化育人、服务育人、帮教育人、制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组织育人、活动育人。12、教学课堂上主要突出学生在社会上需要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质。13、把3个满意最终服务标准把用人单位满意不满意、学生满意不满意、学生家庭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职业教育质量的最终标准。14、1个局面实现多方共赢局面,“以质量促安置,以安置促招生,以招生促发展,以发展促创新”形成办学有活力,学生有能力、企业有效益的良好局面。4.实现多方共赢局面。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实现了学校、学生、企业的三方受益,学生、家长、学校、企业、社会的五方满意。学校招生与企业招工同步,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同步,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同步,学生毕业与上岗就业同步。正所谓“70后”抢着加班、“80后”拒绝加班、“90后”拒绝上班。“危机”是“危险”和“机会”的组合。所以从教育部近几年公布的数据显示,中职生就业率近几年都超过95%以上,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部分校的学生也出现了令人担忧的现象。一是对对口就业率不是很高,二是就业率稳定性差,跳槽辞职的较多,在开设培训就业指导课之前面试率很低到单位面试去10人,一般退回5人多时7-8人,经过培训后去10人退回1-2人最多3人,分析原因,面试时不会介绍自己,不知道企业的用人标准,学生要求企业适应自己还是自己适应企业的关系都没有弄清楚,等等。所以单位不认可。重新审视我们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突出:“出得去、用得着、干得好、留得住”重新审视我们职业学校培养目标,开设的所以课程是为培养目标服务,以培养目标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制定最底检查标准。培养目标,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人共处、学会生存”的能力“行为不许出错”是对“职业人”的基本要求。8种意识8种技能10种能力、职业意识、市场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服从意识、团队合作意识、交际沟通意识和适应意识,8种技能交流的技能、演算技能、解决问题、自我提高的技能、外语应用技能、与人合作技能、创新技能10种能力、吃苦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人沟通的能力、继续学习的能力、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立业创业能力把用人单位满意不满意、学生满意不满意、学生家庭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职业教育质量的最终标准。至于劳动就业准备对策,就一个人而言,在当前形势下,除了切实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外,必须在心理上确立如下对策:(1)克服自卑、胆怯心理,培养敢于抗衡、不怕竞争的大无畏精神;(2)克服怕苦怕脏心理,发扬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的民族风格;(3)克服家业富裕,可坐享其成心理,树立自食其力、自力更生的观点;(4)克服好逸恶劳、不务正业的心理,确立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思想。,一是继续学习的能力:学会终生学习、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二是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作为职前教育的中等职业学校应培养学生具备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三是创新能力。四是立业创业能力:注意培养学生具有创业立业能力和意识。这四种能力是中等专业人才必备能力,也是中职学生就业、发展的“秘密武器”。“行为不许出错”是对“职业人”的基本要求。因此中职生应珍视在学期间每一次实训实习、社会实践的机会,养成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作风,以不允许出任何差错的态度来完成每一项任务。。本文立于职业生涯规划视角,对技师学院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一个全方位的研究,提出了对种类较多、层次较为复杂招生对象进行更适于其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个性化”培养观点。由技师学院培养目标和招生对象可知,尽管其培养目标都是“高技能人才“,但由于其招生对象本身的较大差异和不同,在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应该予以区别考虑,不同对待。这其间,针对每一个培养对象的职业发展潜力和职业生涯规划的个性化差异,可以对其进行口径不一的“个性化”培养,即:坚持“一个总原则”、“一个培养模式”,把握“三个培养规格”。提出了和谐学校构建中应处理好“五个协调统一”。即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协调统一,坚持贡献、奉献、取酬的协调统一,坚持招生、教学、就业的协调统一,坚持管理育人、教学育人、服务育人的协调统一,坚持规模、质量、效益的协调统一。五个一“48字准则一是在领导行为上,班子建设有目标,行为有准则,践行有效率。如:领导班子建设的“五个一”目标为把班子建设成“一个有较高水准的学习型班子,一个团结和谐干事业的班子,一个开拓创新的班子,一个为群众谋利益办实事的班子,一个勤政廉洁的班子”;又如:班子成员应遵循的“48字准则”为“注重学习,加强修养;民主集中,分工负责;团结一致,敢于碰硬;遵守纪律,言行中矩;尊重信任,宽容沟通;艰苦奋斗,廉洁从政”;如领导班子的校长办公会议制度、党委工作会议制度、中心组学习制度、领导成员全员抓教学格局和阳光政务等有效地规范了领导行为,也为干部职工做出了表率。二是在教师行为上,针对职业教育是面向大众的教育和技工学校的生源素质相对较差的特点,提出“以学生为关注焦点”,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价值观,高度尊重学生的伦理观,全面依靠学生的行为观”,明确指出“没有不成器的学生,只有不成功的教育”;“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要求所有教师“不言学生差,积极想办法”。三是在管理行为上,提出了“从严治校,全面育人”的总要求,并要突出“严”字,体现“全”字。所谓“严”,即严要求、严管理、严考核;所谓“全”字,一方面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方面要求全校教职员工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身心育人,要实现“学校无空间,处处育人;学校无闲人,人人育人”,要让所有的情感健全、智力正常的孩子进了这所学校“学好容易学坏难”。四、在学生行为上,一是用企业用工标准要求学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学校组织教师深入企业调研,将企业要求转化为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实训过程中加以应用,如在实训室采用“5S”管理模式。二是用军事训练塑造学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如学生每天出操,队伍整齐、动作迅捷,雷厉风行,再如出操时大声喊出“相信自己,永不放弃”的口号,将“自信”、“百折不挠”等优秀非智力品质逐渐内化于心等。三是用优秀文化影响学生,知道做事先做人。学校针对目前青少年尤其是职业学校学生的品德行为特点,结合时代的特点对传统的《弟子规》进行重新解读,培养学生“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学以文”等伦理行为规范。四通过社团活动锻炼学生,提高学生社会能力。二是系统策划,精心设计,突出区域特色,名言警句、励志标语覆盖所有场所,全面营造软文化环境。因地制宜地在学校职能科室、实训场所、教室、学生公寓、食堂、驾校、公共区域等设置符合区域特点的标语。如教育研究室以“只教不研则浅,只研不教则空”为训诫搞好校本教研;在公共区域内,设置“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一个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远不会成就大事业”等标语,提醒学生成就事业,从小事做起;在实训室设置安全标志,悬挂操作规范、高技能模范人才照片,划出生产区域,穿着统一工作服等营造一种企业生产氛围和情境,使学生在学校就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毕业后很快融进企业大集体之中。在和谐学校文化建设中,要倡导奉献,鼓励贡献,引导教职工“在奉献中求贡献,在贡献中发展”。不能要么一干工作就讲价钱,从不讲“奉献”,要么拿了报酬“磨洋工”,没有“贡献”。但是单纯的要求“奉献”和“贡献”而没有相应的激励和回报,就会使教职工在生存的压力下,失去奉献的热情和贡献的积极性。因此学校管理者必须通过建立和培育体现这种“贡献、奉献、取酬协调统一”的制度和精神文化,实施相应的薪酬制度改革,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实行真正体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使得教职工在“贡献、奉献、取酬”的和谐统一中,更积极地“讲奉献,比贡献”,投身到和谐学校的建设中去。同时,贡献、奉献和取酬的协调统一还有利于在学校营造出平等、公正的学习工作氛围,形成良性的竞争态势,推动学校的和谐发展。(三)坚持招生、教学、就业的协调统一“招生—教学—就业”是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三项基本活动。这三个环节的协调统一与否关乎学校的和谐稳定,甚至直接决定着学校的生死存亡。招生、教学、就业三者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相互联系。优质的生源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学生就业增强了实力,良好的就业又为学校吸引优质生源提供了条件,如此循环往复,构成良性循环。反之,如果招不到较好质量的学生,必然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最终影响学生就业,返回来又影响学校招收到好的生源,造成“招生差—教学难—就业难”的恶性循环;如果不搞好学校的教学工作,即便有好的生源,也难以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会造成“教学差—就业难—招生难的恶性循环。因而,在和谐职业学校建设中,必须从“招生”、“教学”、“就业”三处着力,花大力气,练硬功夫。(四)坚持管理育人、教学育人、服务育人的协调统一管理育人、教学育人、服务育人的协调统一,是指学校的干部、教师、职工为了实现育人的目标,在从事自己本职工作的过程中,以一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教育过程。这三者体现了系统育人的思想,是管理、教学、服务在时间和形式上的有机统一。所谓管理育人就是指学校的管理者围绕育人的根本任务,通过加强管理途径,对学生施以积极的影响。学校的管理部门要把握正确的教育方向,制定合理的育人方案,组织和实施育人工作。各级管理者要立足本职,改进工作作风,提
本文标题:重新审视我们职业学校培养目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84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