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儒家之爱与基督教之爱的比较
儒家之爱与基督教之爱的比较引言儒家和基督教,分别作为中西方的瑰宝,在各自特定的文化历史背景下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儒家所倡导的的“仁爱”和基督教所倡导的“圣爱”相互对应,相映成趣。儒家的“仁爱”是对爱的一种深刻阐释,“仁爱”是从人的经验性情感中提炼出来的,它在经验生活中体现的是一种普遍性的情感。而“圣爱”一开始就是以上帝作为出发点,上帝爱人,继而扩展到人对神回应的爱,然后推向人与人之间的博爱。这两者虽有不同,但在本质上都是被钉在“爱”这一宏大的条框内。本文从两者产生的历史背景着手,试图探寻出二者存在的异同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一.二者产生的历史背景孔子所处的是朝代衰败、礼崩乐坏的时代。他孜孜以求的是要恢复周礼,因而基于此而提出“仁爱”,企图从“仁”即“二人”关系中,寻找一种可以统驭万方的爱,藉此建立起一整套纲常伦理。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性善与仁政的思想。到了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董仲舒的弘扬,儒家成为了蔚然大宗。孔子身处的时代使他深感天下无道,社会伦理秩序荡然无存,于是提出克己服礼为“仁”的理想,透过实践“礼”证取“仁”的最高价值,若能做到则天下归仁。仁人达仁者便是能究天人之际的圣人,由他们任君主管理百姓则大同世界可见。基督教的“圣爱”与犹太人的历史深深相契。犹太民族是世界上少数历尽劫难而精神不灭的民族,从最初希伯来人两到迦南,到犹太人亡国灭族之灾,这些罕见的创伤使得犹太人在现实中找不到出路,救世主意识因此成为这个民族最深刻的集体无意识。如何救世复国,凝聚族群,由此产生的基督教的爱欲被赋予了更多的精神性与神性。以爱为基本教义的基督教相较于以契约为教义的犹太教,其不分族群的全能性被赋予更多的普世价值,进而得以弘扬光大。二.二者的异同分析——平等之爱与差等之爱(1)“仁爱”——差等之爱儒家的仁爱包含了三个大的层次:以家庭为体系的爱、以社会为体系的爱和以宇宙为体系的爱。这三个体系内的爱是相互联系的,并且有着共同的哲学基础,即儒家“过犹不及”的中庸思想。“仁爱”内涵丰富,究其根本乃是“爱”的演绎和诠释。“仁者爱人”——仁即是爱。“仁爱”是一种发自家庭又超越家庭,延及社会、国家乃至整个人类、自然、宇宙的普遍的爱,“仁爱”体现的这种由里及外、由小及大的爱是适合用于处理人与人、人与群、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诸多关系的道德准绳。孔子的“仁者襟怀”,最高的境界就是对万物的爱。因此,“仁者襟怀”可以说涵摄了人类之至善至尊的品性,一种普遍永恒的追求。以人为最高目的的同时又普及到对万物的爱,实际上体现了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核心理念,也就是宇宙和人类的和谐统一。这种统一在宇宙体现为“生”,如《易经》所说:“天地之大德曰生。”意思是天地之间最伟大的道德是爱护生命。儒家对宇宙万物的爱,是对生命的爱,对生生不息宇宙的爱的文化价值取向。儒家仁学为了确保仁的实施,将爱的表述建立在最为具体的伦理语境中,即孝悌为本,以此扩展至爱众,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扩展至爱国家,爱天下。并且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来加以规约。这种推己及人的爱欲的扩散背后有一个盲点,那就是心灵至爱的发生是建立在每一个体体验的基础上的,而个体的愚钝则会导致爱的断流。孟子言人性本善,言人有恻隐之心时,本身就包含了山的发现与否的危机的存在。人固有恻隐之心,热固本善,但是当善不曾被开掘出来时,“以已度人”就沦落为虚空,爱因此曾为无本之水。同样,孔子鼓吹孝悌为本的仁学观,当一个人的孝悌不足以强大到扩展到爱众时,孝悌可能成为私欲的藏身之处。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自我的省察之上。一般来说,儒家讲仁并不是要强调爱有差等,而是强调爱应当推广。换句话说,儒家并没有教导人们爱别人应当尽量地少,相反,它总是鼓励人们将自己的爱尽量多地推广到别人身上。但是,另一方面,儒家的爱是以亲子之爱为范型的,“亲亲”这个概念就能表明这一点。亲亲指孩子对父母的爱,仁所要求的便是将这种爱尽量扩展开去,用以对待别人的父母。这样一来,爱在人们中的分配客观上就有了差等,爱自己的父母自然会甚于爱别人的父母。所以,仁的确内在地包含着差等之爱的属性。因而儒家的爱是有条件的爱,是一种“差等之爱”。(2)“圣爱”——平等之爱基督教的“圣爱”(Agape),Apage本指早期基督教的团契聚餐,此仪式发源于耶路撒冷,表显基督徒友爱之情。后来神学家们将之扩充,使“圣爱”既有神人的互动关系也可作人伦的指引。前者指耶稣基督道成肉身,无条件为人的罪被针十架,是上帝对人的无私之爱(selflesslove)、是启示的高峰。后者指人实行上帝的旨意,组成休戚与共的信仰群体。不过无论怎样,人之所以实行圣爱都是上帝的恩典,这与儒家把仁的根源内在于人的心性迥然不同。平等之爱是基督宗教所倡导的爱。《圣经·新约》中写道:“耶稣对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Jesussaidtohim,YoushalllovetheLoadyourGodwithallyourheartandwithallyoursoulandwithallyourmind.Thisisthegreatandfirstcommandment.Andasecondislikeit:Yourshallloveyourneighbourasyourself.OnthesetwocommandmentsdependalltheLawandtheProphets.)“没有爱心的,就不认识神,因为神就是爱。”(Anyonewhodoesn'tlovedoesn'tknowGod,becauseGodislove.)“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Sonowfaith,hope,andloveabide,thesethree;butthegreatestislove.)“神就是爱”是处理神人关系的总纲,而“爱人如己”则是处理人人关系的总纲(LoveisakeyattributeofGodinChristianity,Godislove——theloveofGodhasbeenthecenterofthespiritualityofanumberofChristianmystics.)。在这里,耶稣把旧约的十诫概括为爱神爱人,爱神就是对神的信仰和顺服,爱人就是按照神的教导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神的教导就是要让人爱人如己,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邻人之爱、教友之爱和对敌人的爱,这三个方面都体现了爱的平等性。此外,在维基百科中,对“圣爱”即”LoveofChrist”是这样解释的:”TheloveofChristisacentralelementofChristianbeliefandtheology.ItrefersbothtotheloveofJesusChristforhumanity,andtotheloveofChristiansforChrist.ThesetwoaspectsarenotdistinctinChristianteachings—theloveforChristisareflectionofhisloveforhisfollowers.”由这些表述我们不难看出,基督之爱是超验的爱,基督教的教义第一根本为要尽心尽意尽力尽情爱主爱上帝,其次才是爱人如己。这种爱的逻辑起点是超越现实的。是一种被动的不由分说地全能的爱,无条件地爱。不以君王臣民而有变,不以财富多寡而不同。这种非理性的爱使得基督之爱更具有普世性,穿透性。无论一个人的心灵是否具备足够的爱心,由于爱来自上帝的指令,使得这种爱成为源源不断地长流。或许正是如此,宗教的力量才具有它的合理性。在基督教看来,人生而为人是神与兽的结合体,只有神才能确保他的爱是永恒的,任何人都不能如此。三.二者差异的原因探究儒家的“仁爱”思想源于中华文明特有的天人观、宇宙观。“天人合一”的理想成为追求向往的目标模式和主流的社会意识。它要求对祖宗、上天有恭敬之心;对统治者自身要加强品德修养;而对民要实行仁政。以“仁爱”之观念和行径来反映“德”,提倡积极入世,在社会政治中去实现理想。然而,基督教“圣爱”思想作为一种宗教伦理思想,有其宗教的传统和因素在其中。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则是其产生的社会根源,而对自然的无知又是其产生的自然根源。因此宗教是侧重于人们心灵上的体验和回归,祈求神或上帝的恩赐和启示,将理想的实现寄托于宗教机构和活动之中,希望以神和理想去脱离和对抗世俗,企图超越现实,回归上帝,侧重于内心的修养,达到对上帝的忘我的爱,将人体与整体,有限与无限统一融合。参考文献:[1]林火生.孔子“仁爱”观与基督教“爱人”思想比较.2005[2]赵建敏.基督信仰之“爱”与儒家传统“仁”“礼”整合的可能性.2007[3]张世英.儒家的差等之爱与基督教的平等之爱.2006[4]陈琳.儒家“仁爱”与基督教“圣爱”思想的比较研究及其启示.201[5]圣经.商务印书馆出版.2002年[6]张帆编.论语.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发行.2005
本文标题:儒家之爱与基督教之爱的比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4986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