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时与分的认识》的说课稿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时与分的认识》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时与分的认识》。我的说课流程是说教材、说学情、说模式、说设计、说板书、说评价、说资源。一、教材分析在小学阶段时间的学习共分三部分:一年级认识钟表;二年级时、分、秒;三年级年月日。可见,本节课在时间的学习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教材创设了元旦联欢会的情境,通过关注其中几个节目开始的时刻引入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教材共安排了3个红点和2个绿点问题。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时间单位时与分,知道1时=60分;会看钟表,能正确说出钟面上的时刻,能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2、经历体验时、分长短的过程,建立时间观念。3、结合具体实例,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认识钟面上的时刻,经历体验时、分长短的过程,建立时间观念。教学难点:正确地读出钟面上的时刻和简单的时间计算。二.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求知欲强。本节课的知识基础是认识钟表和认读整时、半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时与分还会有一定的难度。课前我对学生的知识进行了调查。前测内容:1、钟面上有()个大格,每个大格里面有()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2、出示钟面图,认读几时几分。3、早上7时35分从家出发,7时45分到学校,走了多长时间?前测结果:1、大多数学生已经知道钟面上有12个大格以及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但多数人对于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不知道。2、正确读出钟面上的时刻只有5人,其他同学读错。3、步行几分钟到学校有10人能说出来,大部分学生说错。三.教学模式本节课采用“创设情境一自主探究一合作交流”教学模式。由于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所以要创设情境,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体会时与分的学习。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本节课要以动手操作、观察、思考、体验和感悟为主,充分发挥小钟表学具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通过拨一拨、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自主学习新知。四、教学设计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创设元旦联欢会的情境,课件出示8时半,然后出现几个不同节目的表演时刻,学生回答出错,引出要学习的内容。预设3分钟。【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知道,认读“整时,半时”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学习有关时间的更多知识,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第二个环节:动手操作,探究新知。红点1:观察、认识钟面。借助学具,小组合作探究:钟面上有几个大格,每一大格里有几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几个小格。课件动画演示分针和时针的转动,然后让学生动手拨一拨小钟表。预设6分钟。【设计意图】以小组学习的形式,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探究新知的机会。利用学具操作,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进而得出1时=60分。红点2:学写时刻。让学生试着拨一拨,小组内交流钟面上的时刻,总结看钟表的方法,接着讲授时刻的写法。最后让学生分别认读和写出其它3个节目开始的时刻。预设6分钟。【设计意图】在认识时刻的基础上,总结看钟表的方法,学写时刻。认读和写出其它3个节目开始的时刻,夯实教学目标。绿点1:体验一分钟的长短。本环节解决联欢会开始的时间与第1个节目开始的时刻相差1分钟。用课件播放1分钟的动画,然后让学生在1分钟内分组做不同的事情,比如数脉搏、写汉字等活动,最后让学生谈体会。预设5分钟。【设计意图】通过直接体验,引导学生体会1分钟的长短,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使学生受到珍惜时间的教育。绿点2:体会1小时的长短。本环节先解决第7个节目与第20个节目开始的时刻相差1小时,然后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对1小时长短的体会。预设3分钟。【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的生活体会1小时的长短,建立时间观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红点3:间隔时间的计算。本环节解决第10个节目与第7个节目开始的时刻间隔多长。让学生拨一拨钟表,看分针走了几格。预设4分钟。【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发现计算时段的不同方法,找到最佳的计算方法。第三个环节:实践运用,巩固新知。在巩固练习的设计中,一要突出重点,;二要加强练习的趣味性,多样性。因此,我设计了3道题。第一题,认时刻,写时刻。第二题,小调查。第三题,看一看一个小朋友一天的活动情况,填一填时段和时刻。本环节预设8分钟。【设计意图】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巩固练习,达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在兴趣盎然中体会时、分的实际意义。第四个环节:收获总结,拓展延伸。让学生谈本节课收获。补充“一刻为什么是15分?”,制定双休日作息时间表。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结束本课。预设5分钟【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反思所学知识,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补充“知识长廊”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布置制定作息时间表的作业,体会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用珍惜时间的名言结束本课,实现情感态度目标。五、板书设计。时与分的认识贴钟面贴钟面贴钟面贴钟面贴钟面8时半8时31分9时32时9时15分10时15分8:308:319:329:1510:151分32-15=17分1小时1时=60分在第一个环节中贴联欢会开始的钟面,然后让学生认读钟面,写出时刻,接着贴出联欢会中几个不同节目开始的钟面,让学生认读,而学生不能正确地读出来,板书课题。在解决红点1时,板书1时=60分。在解决红点2时,板书其它钟面的时刻书写。在解决绿点1时,板书1分,在解决绿点2时,板书1小时,在解决红点3时板书32-15=17分。板书设计整洁美观,有条理,有层次,能直观地体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六.课堂评价。在课堂评价中我采用: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评价、学习过程的评价、情感态度的评价。在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评价中,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学习的整体评价,分析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表现特征和发展变化,采用小组评价、生生评价、自我评价。在情感态度的评价中,主要方式有课堂观察、活动记录等。七.资源开发。1.挖掘教材资源。教学时,教师应挖掘教材服务教学,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在本节课中,我把绿点1、绿点2、红点3中的认读钟面的时刻调整到红点2的教学环节中,把认读时刻的方法和写法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提高了学习效率,在教学绿点1、绿点2、红点3时把重点放在时段的教学上。2.运用生活资源。日常生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数学学习资源。可以让学生凭借生活经验主动探索数学知识,实现数学学习生活化。本节课体会1分钟、1小时有多长时,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3.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当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节课充分利用课件辅助教学。例如教学1时=60分时,利用动画演示钟表中时针和分针的转动,直观形象地再现知识。在体会1分钟有多长时,播放1分钟的动画。4.及时捕捉课堂生成资源。生成性资源是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合理地利用生成性资源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学生认读几时几分出错,教师在课堂上及时利用。以上就是我对这节课的粗浅的认识,敬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时与分的认识》的说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012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