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辽宁卓异装备制造有限公司银河煤矿救生舱理论及实际操作培训救生舱产品培训培训讲师:乔旭凯服务电话:400-113-115主要内容一、推行井下救生舱的背景和意义二、救生舱基本介绍三、救生舱结构与工作原理四、救生舱使用操作五、救生舱日常维护保养六、结束语一、推行井下救生舱的背景和意义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矿难一直是我国矿山安全生产挥之不去的阴影。每年我国矿难死亡人数占世界煤矿事故死亡人数的4/5。世界每发生20起煤矿灾难中,就有8起发生在中国。张德江副总理曾在矿难现场指导救援工作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中国煤矿的生产现状牵动着千千万万人的心,我们急需找到一个合理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难题。•井下发生瓦斯煤尘事故时,人员伤亡的75%是由于有毒有害气体造成的;事故发生后,现有救助方式(自救器和救护队救援)不能使矿工得到及时有效救助。顶板灾害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矿井火灾井下透水•智利圣何塞铜矿2010年8月5日发生塌方事故,33名井下作业人员被困17天,22日,救援人员发现探测器上附有一张矿工书写的便条,上面写道“我们全部33人都在避难所内,全部安好”。•皮涅拉总统当天挥舞着这张便条,兴奋地对媒体和被困矿工亲友宣布这一消息。推进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势在必行2009年11月煤安监监察34号文《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组织开展中央企业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专项监察的通知》2010年7月,中国国务院下发的23号文《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2010年8月安监总煤装146号文《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2011年1月25日安监总煤装15号文《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管理暂行规定》,对紧急避险系统设计、建设、维护、管理、培训与应急演练等作了具体规定。2011年3月21号安监总煤装33号文《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2012年1月20日安监总煤装15号文《关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对六大系统建设、完善、验收和维护管理提出具体要求。国务院、总局、煤监局坚决推行煤矿井下避险设施建设,是“科技兴安、关爱生命”的划时代举措。二、救生舱基本介绍卓异救生舱是在井下发生危险状况且矿工无法逃离时用于躲避灾难的救生设备。一、救生舱基本介绍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功能简介救生舱犹如井下一个生命小屋,与外部有毒有害气体、高温环境隔离开,避难人员在安全的密闭环境中赢得更多的生存时间,通过通讯设备联系、协助外部救援工作隔热气密通讯生命保障温湿度、氧气、清洁气体、食物、水、马桶等坚固、防爆监测系统●设置在采掘工作面附近或采区避灾路线上,具有紧急避险功能,主要服务于采掘工作面及其附近区域。●可通过牵引、吊装等方式实现移动,适应井下采掘作业地点变化要求。●适用的灾情灾种:瓦斯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火灾、冒顶塌落。一、救生舱基本介绍•相对湿度:0-95%RH(25℃)•环境温度:55℃,24h;35℃,7h;25℃,65h•井巷安装阔帮空间尺寸:高不小于2.5m,宽不小于2.0m,8人舱长不小于13m(10人舱15m、12人舱17m)•其他:救生舱不能浸于水中,安装地点允许最大水深0.2m一、救生舱基本介绍一、救生舱基本介绍整机参数设计产品型号KJYF-96/8载人量8人长×宽×高8292*1604*1854重量22吨维护年限8个月维护一次救生舱外壳材质与机械结构特点硬体式组装式额定防护时间96小时起动时间60s抗冲击能力1.5MPa可承受最大爆炸冲击压力2.03MPa瞬间耐高温能力≤0.5s达到1200℃持续耐高温能环境温度55+2℃24小时、35℃7小时、25℃65小时条件下,舱内温度不高于35℃观察窗118mm应急逃生口两个0.26m2整机参数设计产品供氧系统压风系统/高压氧气/自救器;氧气浓度18.5%~23.0%压风系统矿井压风系统的接口;减压、节流、消噪声、过滤和开关;出口压力为0.3MPa;供风量不低于18m3/h人;连续噪声不高于70dB(A)空气净化与温湿度调节系统CO≤24ppm/CO21.0%/CH4≤1.0%/湿度≤85%/温度≤35℃内部空气循环系统流量压风进口处应在20L/min~50L/min;CO2的吸收能力应不低于20L/min环境监测系统内部:CO、CO2、O2、CH4温度和湿度;外部:CO、O2、CH4、CO2、温度通讯系统有线通讯舱内照明及指示系统本安矿灯与指示灯食品配备食品不少于5000kJ/人.天,食用水不少于1500mL/人.天医疗设备急救箱、苏生器工具工具箱、灭火工具排泄装置打包式座便救生舱基本参数2三、救生舱结构及工作原理二、救生舱结构及工作原理过渡舱生存舱设备舱可移动式硬体救生舱舱体结构图救生舱内部主要结构降温除湿净化单元压风系统供氧单元环境监测系统通讯系统救生舱内部系统气体净化单元生命保障系统过渡舱和生存舱气体净化单元工作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吸附剂对气体有选择的吸附特性,实现对混合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去除。•降温除湿净化单元的基本制冷原理为开式节流制冷,其本质是利用预存的液态制冷剂经节流后蒸发,吸收外界热量,从而达到降低环境温度的目的。同时,通过控制面板还可以根据舱内的温湿度变化进行微调,以满足舱内的避险人员对舒适度的要求。无电除湿制冷技术的应用降温除湿空气净化可外接压风系统无电力驱动压风系统设计要点:过滤器、减压阀、调压阀、消音器与降温除湿净化单元相连,在井下压风系统没有被破坏的情况下,可由压风系统驱动降温除湿单元工作,并提供氧气,赢得更久的生存时间。•压风管路主要作用为:Wa给救生舱提供新风(即提供氧气);b为救生舱散热;c为降温除湿净化单元的气动风机提供动能。3.7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供氧单元设计化学制氧利用化学物质反应生成氧气,优点是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安全可靠,缺点系统较为复杂,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供氧高压氧气瓶存贮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供氧方式,优点是成本低、系统简单、存贮环境要求低、成熟可靠。形成了以瓶装氧气供氧为主,压风管路供氧、自救器供氧、高压空气供氧为辅的多级供氧体系。舱内两套环境监控系统相互独立、互不干涉。进行监测时每半小时监控一次,每次监控三分钟,关闭仪表电源!3.9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通讯系统设计救生舱内配备了有线电话,可以直达矿调度室。现在的无线通讯技术不成熟,且设备价格昂贵,无线通讯作为我公司救生舱产品的选配方案,按照客户需求选配。3.10矿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生命保障系统设计德国MSI公司生产的模仕牌营养救生口粮,配方均衡营养,在灾害发生、正常饮食缺乏的情况下,含有人体所需特别补充的营养如:水溶性维生素,钙、镁、磷等矿物质,及易消化吸收的优质蛋白等。获得了多家国际权威机构的型式认证,如:美国海岸警卫队、德国海事联合会、法国必维国际检验局等。因此,为联合国有关组织、北约部队及国际红十字会……四、救生舱使用操作第一组进入救生舱的人员进舱前,打开压风总阀,打开信号灯•当有事故发生时,避险人员在进入救生舱之前应佩戴自救器,以防止有毒有害气体吸入体内;•然后按照避险指示系统快速到达救生舱的入口(过渡舱门前),将挂在救生舱舱体上的矿用本安型信号灯打开,信号灯工作、闪光。•如压风系统可用,则将压风入口的总阀打开(阀门把手与阀体平行)。•将过渡舱舱门把手沿着指示方向向上搬起,再向外用力拉拽,舱门开启,避险人员依次进入过渡舱。•舱门开启的同时会有一道空气幕自动在门框的四周形成,将外界的有毒有害气体阻隔到舱外。•避险人员进入过渡舱后,立即按下位于右侧门框上的红色通断阀(若为黑色的通断阀,则顺时针旋转打开)。•空气喷淋在头部斜上方喷出,将避险人员身上携带粉尘等有害物质吹掉,两分钟后将红色按钮顺时针旋转关闭(若为黑色的通断阀,则逆时针旋转关闭)。•将洗气单元旁边的压风管路球阀打开,按下位于过渡舱集便器上方洗气单元的红色通断阀按钮(确保洗气单元的滤芯在玻璃罩之内),此时气动马达带动叶片旋转,进行过渡舱内空气净化,按下后持续5-10分钟后将红色按钮旋转关闭。•打开所有高压氧气瓶(蓝色)阀门,该阀门位于气瓶的顶端;查看减压器的低压表(位于减压器上),调节减压器使低压表读数为0.3Mpa。•打开生存舱舱门,进入生存舱,关闭舱门,顺时针旋开供氧单元面板上的黑色控制阀,然后根据供氧单元控制模块下方的供氧流量表调节供氧流量,流量调节阀位于流量计的下方,并同时观察氧气测定器,使氧气浓度维持在18.5%~23%之间。•若井下压风系统未被破坏时,省去此上两步操作,直接进入生存舱内,将流量计前面的球阀打开,调节调压阀,观察压力表读数,使之保持在0.1~0.3Mpa之间。•按照监测仪表的使用说明书打开各个气体传感器,观察传感器显示数值,二氧化碳浓度不大于1%、甲烷浓度不大于1%、一氧化碳浓度不大于24×10-4%、氧气含量在18.5%~23%之间时,各仪表无报警,并确定开启供氧系统及降温除湿净化系统,此时方可摘掉自救器。生存舱内所有的仪表按照每30分钟监控一次,每次监控时间为3分钟。过渡舱内环境参数每一小时监控一次,每次监控时间3分钟,测试氧气、一氧化碳、甲烷及二氧化碳浓度时,可把放置在生存舱内的便携式仪表拿到过渡舱测试。•当舱内外压差低于+150Pa时,应打开补气单元控制面板(位于靠近舱门左侧内门板)上的黑色控制阀,利用流量阀调节补气流量,将U型压力计的胶管替换到舱外进气口球阀的出口处,观察U型压力计读数,当压差恢复到+200~+500Pa范围内时,关闭控制阀,循环往复。当压风系统完好时,使用压风系统补气。•当舱内外压差超过200pa正压时,自动泄压阀自动泄压,当自动泄压阀由于外界因素失去作用或压差持续超过500Pa时,根据开关方向搬开自动泄压阀中间的手动排气阀,按照压力表的读数手动排气,达到正常值时,反方向锁紧,关闭手动排气阀。•将降温除湿净化单元的上面的吸附剂盒拿下,再拿出一桶放在舱内的二氧化碳吸附剂(使用有效颜色),桶盖打开,分别倒入两个二氧化碳吸附盒内,每个二氧化碳吸附盒内倒入半盒,铺平;•翻开座椅下面的储物柜,拿出一袋一氧化碳催化剂(黑色),撕开封口,全部倒入一氧化碳吸附盒内,铺平。•从工具箱中取出一袋脱硫剂掺入到一氧化碳吸附盒中,辅助一氧化碳吸附剂产生催化反应。•操作完毕,在座椅上静息而坐,并使用直通地面调度中心的矿用本安型电话机向地面呼救。•舱内应安排值班人员,通过舱内温湿度计、各种气体监测仪表,监测生存舱内的环境。•当发现生存舱内的环境超过设定值(温度≤35℃、湿度≤85%、二氧化碳≤1%和一氧化碳≤24×10-4%)时,启动降温除湿净化单元工作。•开启制冷剂阀,关闭压风开关阀,开启总控制阀,开启温控阀,如果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和一氧化碳浓度未超过设定值时,仅开1路温控阀即可。•压风系统可用的情况下,值班人员根据生存舱内的温度,控制温控阀的开启、关闭,保证主舱内的温度不超过35℃。若温度没有超过35℃时,关闭制冷剂阀,开启压缩空气阀,关闭总控制阀,开启压风管路上的球阀,利用压风驱动风机,降温除湿净化单元工作。•当值班人员观察到二氧化碳吸附剂由有效颜色变为失效颜色,或者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到生存舱二氧化碳浓度到达0.9%时,将吸附盒中的二氧化碳吸附剂倒出至降温除湿净化单元下面或过渡舱地面上,更换新的二氧化碳吸附剂。•当舱内湿度超过75%时,也可用吸湿干燥帘辅助降低湿度,根据湿度情况选择使用干燥帘个数,将干燥帘悬挂到舱内挂架上,如有需要再次悬挂新的干燥帘。•通过过渡舱内门板左上方的机械压力式温度计监测舱外温度。五、救生舱日常维护保养日常维护办法1.每6个月全面维护一次;2.各种便携式测试仪表、矿灯等应定期(一般15天)进行充放电维护,测试仪表准确度校准,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工作性能。3.高压氧气瓶、液态二氧化碳气瓶、压缩空气瓶及其连接管路,每天应由专人检查其气压情况、连接密封状态,确保各关键部件在必要时能正常工作。4.每月
本文标题:救生舱使用培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032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