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最全路基工程工序施工流程及控制要点
1第1章路基工程1一般地基处理工序质量控制1.1施工准备地基处理前,在施工场地周围做好临时排水设施。地表处理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或推土机按不同的要求分段作业,处理后的基底密实、平整,无草皮、树根等杂物,且无积水。1.2工序质量控制要点1.2.1原地面处理1.2.1.1施工准备(1)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树木、灌木丛、房屋建筑等均应在施工前砍伐或移植清理,砍伐的树木应移植于路基用地之外,进行妥善处理。应将路基范围内的树根全部挖除并将填方路段坑穴填平夯实。(2)修筑临时排水沟,疏干场内积水,使周边水不再进入场内,雨水、渗水随时排出。1.2.1.2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1)工艺及质量控制流程见图1.1.1.1。2图1.1.1.1原地面处理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流程图(2)原地面处理前,应对地基地质资料进行核查,路堤地基条件应满足设计要求。当不能满足时,应提出变更设计,采取地基加固处理等措施。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沿线路纵向每100m检验2点,检验方法:静力触探试验等。(3)原地面坡度陡于1:5时,应自上而下挖台阶,并整平碾压,沿线路横向挖台阶的宽度、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沿线路纵向挖台阶的宽度不应小于2m。(4)当路堤地基条件满足设计要求时,原地面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处理后的质量检验应根据所处路堤部位分别按表1.1.1.1的要求进行检验。3表1.1.1.1基床以下路堤压实标准序号项目压实标准改良细粒土砂类土及细砾土碎石类及粗砾土1地基系数K30(MPa/m)≥90≥110≥1302孔隙率n(%)——<31<313压实系数K≥0.90————(5)原地面处理后的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基底无草皮、树根等杂物,且无积水。2)原地面基底密实、平整;坑穴处理彻底,无质量隐患。3)横坡应符合设计要求。4)每段地基处理后,由建设单位组织各参建单位进行验收评价,依据施工单位自检记录和监理检查验收记录进行评判,形成验收记录并共同签字,合格后方可进行路基填筑施工。1.2.2挖除换填1.2.2.1换填工艺适用于浅层地基处理,挖除需换填的土层,并将底部整平。当底部起伏较大,可设煮台阶或缓坡,并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换填施工。1.2.2.2为防止换填层局部或大面积下沉,换填料应分层铺设夯实,取样检验测定压实后的干质量密度。每层换填料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施工。1.2.2.3软土、松软土地基挖除换填地段应根据土质情况和换填深度,将设计范围内淤泥、软土及松软土层全部或分段清除,整平底部,再按照路堤相应部位规定的填料、压实标准和填筑工艺进行回填。换填区域采用机械开挖时留30~50cm厚的人工清理层。1.2.2.4换填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1.1.2。4图1.1.1.2换填施工工艺流程图1.2.2.5工艺要点与技术措施(1)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平整,开挖临时水沟将积水排出路基范围之外,并不得污染农田和周围环境。(2)根据换填设计核对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换填范围,并通过测量定出换填长度及宽度。(3)根据不同的换填地段,合理配置施工机械。(4)地面的清表及清淤要彻底,并保证地面平整,按要求碾压密实。(5)斜坡地段按设计挖出台阶。1.2.2.6质量控制(1)换填中粗砂、碎石施工质量控制1)砂应采用天然级配的中、粗、砾砂,不含草根、垃圾等杂质,其含泥量不得大于5%,用作排水固结地基的砂垫层其含泥量不得大于3%。2)碎石应采用未风化的干净砾石或碎石,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50mm,含泥量不得超过5%,且不含草根、垃圾等杂质。53)砂、碎石垫层的施工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1.1.1.2的规定。表1.1.1.2砂、碎石垫层施工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施工单位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铺设范围不小于设计值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处尺量2厚度不小于设计值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处尺量3顶面高程+50mm,-20mm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处水准测量4横坡±0.5%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个断面坡度尺量(2)换填普通填料施工质量控制1)路堤填料种类、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填筑前应对取土场填料进行取样检验;填筑时应对运至现场的填料进行抽样检验。当填料土质发生变化或更换取土场时应重新进行检验。2)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对填料的检验项目、检验数量应符合表1.1.1.3的规定。监理单位检查试验结果,在每填筑50000m3时平行检验一组。表1.1.1.3基床以下路堤填料复查项目及频次填料类别试验项目、频次颗粒级配液塑限击实试验颗粒密度细粒土——5000m3(或土性明显变化)5000m3(或土性明显变化)——粗粒土、碎石土10000m3(或土性明显变化)————10000m3(或土性明显变化)注:表列数字为进行一次试验的填料体积。检验方法: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试验方法检验。(3)换填深度范围内的软土层按设计要求挖除干净,采用挖掘机机挖除,预留30~50cm的保护层人工处理。开挖后的换填基坑检验其深度和范围满足设计要求。(4)地表采用人工配合推土机清除植被,保证清表后无树根、杂草、淤泥6等。(5)地面整平压实后,做地基承载力检验,保证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6)分层填筑、摊铺整平换填料,分层压实质量根据换填所处路基位置分别符合基床以下路基见表1.1.1.4、基床底层的压实标准见表1.1.1.5。表1.1.1.4基床以下路堤压实标准序号项目压实标准改良细粒土砂类土及细砾土碎石类及粗砾土1地基系数K30(MPa/m)≥90≥110≥1302孔隙率n(%)——<31<313压实系数K≥0.90————表1.1.1.5基床底层压实标准项目压实标准改良细粒土砂类土及细砾土碎石类及粗砾土地基系数K30(MPa/m)≥110≥130≥150孔隙率n(%)——<28<28压实系数K≥0.95————(7)换填顶面高程、横坡的允许偏差按表1.1.1.6控制。表1.1.1.6换填顶面高程、横坡的允许偏差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数量1顶面高程±50mm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处2横坡±0.5%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5个断面71.2.3水泥搅拌桩1.2.3.1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1.1.3。图1.1.1.3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工艺流程图81.2.3.2工艺要点与技术措施(1)粉喷桩1)根据设计资料绘制粉喷桩桩位布置图,并注明桩位编号。2)现场准确定出处理范围及桩位,并复核粉喷桩数量、间距。3)按确定的施打顺序布置桩机。4)钻进过程中只喷射压缩空气,不喷固化料。5)反向旋转提升过程中按工艺试验第一次喷灰量向被搅动的地基土体中喷射加固粉体料,按工艺试验提升速度边提升边喷射边搅拌至停灰面。6)为了确保固化剂在整个地基加固中搅拌均匀,对原孔复钻一次到孔底。7)边提升边按工艺试验第二次搅拌喷灰量喷灰。8)粉喷桩施工完成后待桩体达到一定强度后,人工凿除桩头。(2)浆喷桩1)根据设计资料绘制浆喷桩桩位布置图,并注明桩位编号。2)现场准确定出处理范围及桩位,并复核浆喷桩数量、间距。3)按确定的施打顺序布置桩机。4)拌制浆液按试验确定的配合比拌制水泥浆,并用比重计测定密度,符合要求后储存在储浆筒备用。水泥浆随拌随用,备用浆存放不得超过2h。5)预搅下钻待深层搅拌机的冷却水循环正常后,启动搅拌机电机,放松起重机钢丝绳,使搅拌头沿导向架搅拌切土下沉,下沉速度由电机的电流监测表控制。如果下沉速度太慢,可从输浆系统补给清水以利钻进。接近设计桩尖位置时,钻机放慢速度低速钻进至设计深度后停止钻进。6)第一次喷浆提升搅拌当钻至设计深度后钻头反转提升搅拌,开启灰浆泵将水泥浆压入进行第一次喷浆搅拌;边喷浆、边旋转,同时严格按规定的提升速度提升搅拌头。按试验确定的第一次喷浆量喷浆搅拌至停浆面,停浆面控制在距地面0.5m高处。7)复搅下钻按照规定的下钻速度使钻头正转复搅下钻至设计桩尖。8)第二次喷浆提升搅拌9按照规定的提升搅拌速度进行第二次喷浆搅拌,按试验确定的第二次喷浆量喷浆搅拌至停浆面。9)桩头部位复搅喷浆结束后,对桩头部位再增加一次搅拌,提高桩端质量,最后打印喷浆记录。10)钻机移位钻机司机操作液压操纵杆使钻机移位到指定桩位对中,重复以上步骤,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1.2.3.3质量控制与要求(1)原材料质量控制:用于施工的材料进场必须按规定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现场搭建临时仓库,做好材料的防雨、防潮工作。严禁使用受潮、结块变质的材料。(2)全过程实行旁站监督:安排技术人员全过程旁站,监督钻机下沉和提升速度、固化料(浆液)喷入量、桩长、复搅深度等工艺参数执行情况,确保搅拌桩质量,并做好施工原始记录。(3)套管上做出明显的进尺标志,施工时严格按照刻度线控制桩长,保证桩长满足设计要求并嵌入下面持力层,防止“悬桩”现象。(4)控制成桩速度,防止钻杆晃动产生偏孔、扩孔。(5)整个制桩过程确保喷粉(浆)连续均匀,控制好下沉和提升速度。喷粉(浆)中断时,第二次接桩的重叠长度不得小于1m。(6)桩头部位增加一次复搅,时间约2分钟。(7)定时检查钻头直径,确保成桩直径满足要求。(8)浆液严格按试验确定的配合比拌制,浆液随拌随用。(9)搅拌桩完成28天后,按设计要求的检验数量检验桩身完整性、均匀性、无侧限抗压强度。在检测桩桩径方向1/4处、桩长范围内垂直钻孔取芯,观察其完整性、均匀性,拍摄取出芯样的照片,取不同深度的三个试样作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钻芯后的孔洞采用水泥砂浆灌注封闭。1.2.4堆载预压1.2.4.1堆载预压要求(1)堆载预压时每级加载要均匀,其加载速率、间隔时间就根据实测的沉10降速率确定。侧向位移要作适当调整,基本原则是沉降速率10mm/d,侧向位移4mm/d。(2)堆载预压期间进行沉降观测,并进行剩余沉降推测,当推测剩余沉降满足工后沉降要求或达到设计预压时间后,由各参建单位共同研究卸载时间。1.2.4.2堆载预压施工工艺(1)堆载预压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1.1.4。图1.1.4堆载预压施工工艺流程图(2)工艺要点与技术措施1)施工准备基床底层施工完毕后,首先对基床底层进行清理,清除一切杂物及尖锐物。2)铺设土工布先在填筑面铺一层土工织物,土工布铺设要平整,不得有皱褶,铺设时,先铺路基两边,再铺中间,土工布搭接宽度不小于30cm。3)填筑预压土方预压土填筑过程中第一层填筑土采用轻型机具摊铺后压实,防止压破土工织物,污染级配碎石层。堆载要严格控制加载速率,分层(级)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在各级荷载下地基的稳定性;堆载时应边推土边摊平,顶面应平整;预压土的堆载宽度和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预压土填筑每层厚度不大于0.4m,填筑完成后采用中型碾压机具压实。预压土柱高度一般地段不小于2m,桥涵路过渡段或车站咽喉区3m。对个别不能满足工期要求地段,通过采取调整预压高度等措施满足施工需要。11预压土填筑横断面边坡坡率为1:1、纵向边坡坡率为1:2,填筑完成后将土工织物回折于预压土顶面每侧宽度不小于2.5m,并用土压好,防止预压土流失,污染坡面。堆载过程中应进行沉降观测并保护好沉降观测设施,当有损坏应及时恢复。4)沉降观测定期按时进行沉降观测,做好记录,并对路基沉降速率进行分析。5)卸载当堆载预压时间达到设计要求后,根据观测资料和工后沉降推算结果,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共同研究确定卸载时间。分层进行卸载,卸载过程中不得污染已施工完成的路基。6)路基卸载后,用重型碾压机械进行追密压实;使其达到设计标准。1.2.4.2堆载预压质量控制要点(1)预压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2)预压荷载不小于设计荷载。(3)堆载要严格控制加载速率,分层分级加载。确保每级荷载下地基的稳定性。控制方法是每天测定边桩的水平位移与地面沉降速率。边桩水平位移、边桩垂直上升幅度控制在设计要求范围内。若超过规定数值,停止加荷或减荷,待稳定后再加荷。(4)填筑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预压土污染填筑好的路基。(5)堆载预压施工时应保护好沉降观测设施。(6)分级卸荷时,继续观测地基沉降和回弹情况,卸载过程中
本文标题:最全路基工程工序施工流程及控制要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26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