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全日制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全日制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一部分前言信息社会来临,知识经济预示着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的能力将作为人们最基本的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当今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发展信息技术,我国如不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加快发展,就会拉大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差距。在全国中小学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促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教学的改革,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是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面向21世纪国际竞争,提高综合国力和全民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的需要。《全日制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制订,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课程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究性,注重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使学生能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逐渐形成学生的信息素养,使信息技术成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有效手段。一、课程性质与价值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的必修课,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价值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一)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适应社会发展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已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工作与学习方式。我国素质教育的培养对象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使学生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加速社会的发展。(二)提高学生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要把学生培养成综合型、创新型的人才,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必须与其他各学科整合。注重学生信息技术技能的运用和实践,使学生能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遇到的问题,获取终身学习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三)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在信息时代,创新精神是社会成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信息技术是一门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创新能力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可以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在实践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技术的价值,积极地参与到技术的利用和创新中去。(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门有关信息科学的必修课程,也是一种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素质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中,必然会大量地使用计算机,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将信息技术课变成单纯的计算机操作、软件使用大技能课。如果这样,就偏离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我们应该重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真正了解信息技术的意义和用途。二、基本理念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是操作性强的课程,其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必须遵循以下基本理念:(一)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信息技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使学生真正理解信息技术的意义,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形成初步的信息素养和终身学习的能力,避免使信息技术课程成为单纯的计算机操作、软件使用的技能课,为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时,应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结合方法和过程,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同时,注意课程内容的层次性和可选择性,以适应不同地区学生素质的差异,使本《标准》具有普通的适应性。(二)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以计算机信息技能为主的信息技术课有着其他课程所没有的新鲜内容,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和活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努力把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应将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整合,强调信息技术在各个学科、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在实践中领悟信息技术的价值和作用,以及信息技术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三)在任务驱动中掌握信息技术,认识信息技术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具体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也充分展示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学生在任务驱动中掌握信息技术,注重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以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中,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评价标准要体现多元性、发展性、全程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的水平和能力,鼓励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综合能力。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目标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应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教学和学习内容安排应有各自明确的目标,并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各阶段都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学科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分段目标小学阶段: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4.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使用远距离通讯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初中阶段:1.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2.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3.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4.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5.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第三部分内容标准内容标准是本《标准》中最具体、丰富的部分,为了便于阅读,对其基本特征和结构作如下说明:1.本《标准》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学习分成两个学段: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2.各学段中课时安排的建议。3.对内容标准基本组成部分及其相应关系的说明。4.分学段提出各学段的教学模块、软件建议和评价建议。一、内容说明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学模块分为基本模块和拓展模块(带*号)。本《标准》对于各教学模块的选择和课时比例上不作具体的规定,各地可以根据设备、学生基础的实际情况灵活进行,甚至可以跨越学段的界线,提高或降低教学内容的层次和要求。小学、初中两个学段分别由教学模块、教学建议和评价内容建议三部分组成,是课程总目标的具体体现。教学建议部分是针对相应模块提出的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方式和应用软件,这些方式和软件是可选择的,各地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实施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向目标发展。评价内容建议则提出了检测的要点。课时安排建议: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不少于68学时;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不少于68学时。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二、内容标准小学阶段【模块一】信息技术初步1.了解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如计算机、雷达、电视、电话等。2.了解计算机各个部件的作用,掌握键盘和鼠标器的基本操作。3.认识多媒体,了解计算机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一些应用。4.认识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责任。教学建议让学生看一看,听一听,摸一摸,使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基本工具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评价内容建议·是否了解信息的含义和信息的表现形式。·是否知道计算机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作用,掌握键盘和鼠标的基本操作。·是否了解多媒体在生活、学习中的应用。·是否对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责任有初步的认识。【模块二】操作系统简单介绍1.汉字输入。2.掌握操作系统的简单使用。3.学会对文件和文件夹(目录)的基本操作。教学建议初步学习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学习智能ABC、全拼等文字输入法的使用(为避免小学生对汉字结构的错误认识,建议不使用五笔输入法),学习文字输入时可以使用金山打字通等教学辅助软件,使学生不觉得文字输入练习很枯燥。评价内容建议·是否掌握了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是否学会了汉字的输入。·能否正确理解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学会相关的基本操作。【模块三】用计算机画画1.绘图工具的使用。2.图形的制作。3.图形的着色。4.图形的修改、复制、组合等处理。教学建议通过windows中画图程序、金山画王等软件的使用,学习图形的制作、着色和图形的处理等操作。尝试与美术课程整合,开展电脑画、电脑贺卡的评比活动。小学高段的学生可是通过Photoshop来提高对图形进行处理的技术。评价内容建议·能否进行图形的制作,根据需要填上合适的颜色。·能否对图形进行修改、复制、组合等处理。·是否学会绘图工具的基本操作。【模块四】用计算机作文1.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2.文章的编辑、排版和保存。教学建议通过word、wps2000、写字板等软件程序的使用学习,掌握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完成写作文、编小报等任务学习文字编辑、排版和保存等操作。评价内容建议·是否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是否可以利用计算机对文章进行编辑、排版和保存。*【模块五】网络的简单应用1.学会用浏览器收集材料。2.学会使用电子邮件。教学建议学习使用InternetExplorer(IE)浏览网站,结合其他课程的探究性学习,搜集需要的信息,解决相关的问题。利用网站邮箱或OutlookExpress(OE)软件收发电子邮件,给自己的亲友发送邮件。评价内容建议·是否学会使用IE浏览器和Outlook软件。·能否利用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模块六】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1.多媒体作品的简单介绍。2.多媒体作品的编辑。3.多媒体作品的展示。教学建议理解多媒体的概念,了解多媒体技术在生活、学习中的运用。学习利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幻灯片,展示在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究性学习中的学习成果、结论等。评价内容建议·是否了解多媒体的概念。·是否了解多媒体技术在生活、学习中的运用。·是否能制作多媒体作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初中阶段【模块一】信息技术简介1.信息与信息社会。2.初步应用信息技术。3.信息技术发展趋势。4.信息技术相关文化、道德和法律问题。5.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6.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软件简介。教学建议进一步学习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加深对信息技术和信息世界的了解。以生活中实例的介绍相关知识,避免单纯的知识灌输。评价内容建议·是否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和信息世界。·是否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是否了解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否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基础知识。【模块二】操作系统简介1.汉字输入。2.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发展。3.用户界面的基本概念和操作。4.文件和文件夹(目录)的组织结构及基本操作。5.操作系统简单工作原理。教学建议熟练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在操作中理解文件目录的组织结构。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搜集信息的技能,自主地学习操作系统的历史发展、简单工作原理、用户界面的概念等基础知识。评价内容建议·能否较熟练地输入汉字。·是否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发展。·是否了解文件目录的组织结构。·是否知道操作系统的简单工作原理。·是否了解用户界面的概念,会相应操作。【模块三】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1.文本的编辑、修改。2.版式的设计。教学建议提高对文本进行编辑、修改的要求,注重文字的版式设计。更全面地学习word、wps2000等文字处理软件的功能,并能较熟练地使用。通过电子报纸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文本排版的技能训练。评价内容建议·能否熟练使用word、wps2000等软件进行文字处理操作。·是否具有初步的设计版式的能力,能编辑电子报刊。*【模块四】用计算机处理数据1.电子表格的基本知识。2.表格数据的输入和编辑。3.数据的表格处理。4.数
本文标题:全日制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345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