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45)授权公告日(21)申请号201721365807.0(22)申请日2017.10.23(73)专利权人上海汇凯电器有限公司地址200444上海市宝山区南蕰藻路408号1号楼(72)发明人范井峰 万新斌 邓贤辉 周一梁 杨东升 范凯 贺礼 (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0代理人郑立(51)Int.Cl.C02F9/14(2006.01)C02F3/34(2006.01)(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57)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设于地表下,包括顺序设置且通过相应开孔及过水装置依次连通的第一处理单元,第二处理单元和第三处理单元,其中第一处理单元为缺氧生物反应罐体;第二处理单元为好氧生物反应罐体,罐体上部设置有污泥分离装置,罐体中部设置有第二处理单元生物填料,罐体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和污泥分离装置;第三处理单元为澄清消毒罐体。本实用新型在好氧罐体内添加摆动床生物填料,实现了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结合,微生物数量和活力较高,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对水质、水量的波动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本实用新型可在低能耗的状态下满足反应罐内部功能微生物用氧需求,且大大提高有机废水处理效率。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附图1页CN207483552U2018.06.12CN207483552U1.一种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设于地表下,包括顺序设置且通过相应开孔及过水装置依次连通的第一处理单元,第二处理单元和第三处理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单元为缺氧生物反应罐体,罐体内设置有第一处理单元生物膜;所述第二处理单元为好氧生物反应罐体,罐体上部设置有污泥分离装置,罐体中部设置有第二处理单元生物膜,罐体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和污泥分离装置;所述第三处理单元为澄清消毒罐体,罐体内设置有澄清处理装置、消毒装置及排泥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装置为高效微孔曝气装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单元的罐体底部设置有气体管路,所述气体管路连接供氧装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生物膜和所述第二处理单元生物膜设置为摆动床生物填料。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填料的堆积密度为0.92-0.95g/cm3,粒径为5-10毫米。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生物膜上附着有厌氧微生物。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单元生物膜上附着有好氧微生物。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处理单元的澄清处理处理装置中设置有除磷药剂和混凝药剂。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污水预处理装置,所述预处理装置为顺序设置且通过相应开孔及过水装置依次连通的格栅、调节池和污泥池。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远程智能管控装置,所述远程智能管控装置可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获取设备运行故障通知和污水处理装置运行时间及参数。权 利 要 求 书1/1页2CN207483552U2一种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中水回用装置。背景技术[0002]目前,生活污水处理常用的方法有SBR是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 SBR是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的简称。SBR集进水、曝气、沉淀、出水于一池中完成,间歇运行,可以从时间上安排曝气、缺氧和厌氧的不同状态,实现除磷脱氮的目的。具有工艺流程简单,运转灵活,基建费用低等优点,能承受较大的水质水量的波动,具有较强的耐冲击负荷的能力。SBR的工作周期通常包括进水、反应(曝气)、沉淀、排水和空载五个阶段,需要自动控制,因此对自控系统的要求较高。加入生物填料导致建设费用增高,占地面积大。[0003]生物接触氧化池是生物膜法的一种。其特征是池体中填充填料,污水浸没全部填料,通过曝气充氧,使氧气、污水和填料三相充分接触,填料上附着生长的微生物可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氨氮、总氮等污染物,提高出水水质。其优点是生物接触氧化池的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对水质、水量波动有较强的适应性,污泥产量少,无污泥回流,无污泥膨胀,操作简单,较活性污泥法的动力消耗少,对污染物去除效果好。[0004]膜生物反应罐(Membrane Bioreactor,简称MBR)技术是生物处理技术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工艺,取代了传统工艺中的二沉池。它可以高效地进行固液分离,得到直接使用的稳定中水。又可在生物池内维持高浓度的微生物量,工艺剩余污泥少,极有效地去除氨氮,出水悬浮物和浊度接近于零,可大幅除去出水中的细菌和病毒。[0005]目前,有机废水的处理多以微生物生命活动降解营养物质的机理,将其中有机物进行降解。因此,反应罐中功能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直接决定有机废水处理效果。然而,现有微生物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在处理效果和能耗方面难以兼顾,使得能耗大且处理效率偏低。实用新型内容[0006]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低能耗的状态下满足反应罐内部功能微生物用氧需求,提高有机废水处理效率,保证出水水质。[000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设于地表下,包括顺序设置且通过相应开孔及过水装置依次连通的第一处理单元,第二处理单元和第三处理单元,其中,第一处理单元为缺氧生物反应罐体,罐体内设置有第一处理单元生物膜;第二处理单元为好氧生物反应罐体,罐体上部设置有污泥分离装置,罐体中部设置有第二处理单元生物膜,罐体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和污泥分离装置;第三处理单元为澄清消毒罐体,罐体内设置有澄清处理装置、消毒装置及排泥泵。[0008]进一步地,曝气装置为高效微孔曝气装置。[0009]进一步地,第二处理单元的罐体底部设置有气体管路,气体管路连接供氧装置。说 明 书1/5页3CN207483552U3[0010]进一步地,第一单元生物膜和第二单元生物膜设置为摆动床生物填料。[0011]进一步地,生物填料的堆积密度为0.92-0.95g/cm3,生物填料的粒径为5-10毫米。[0012]进一步地,第一处理单元生物膜上附着有厌氧微生物。[0013]进一步地,第二处理单元生物膜上附着有好氧微生物。[0014]进一步地,第三处理单元的澄清处理处理装置中设置有除磷药剂和混凝药剂。[0015]进一步地,还包括污水预处理装置,预处理装置为顺序设置且通过相应开孔及过水装置依次连通的格栅、调节池和污泥池。[0016]进一步地,还包括远程智能管控装置,远程智能管控装置可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获取设备运行故障通知和污水处理装置运行时间及参数。[00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0018]与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相比,有如下优点:[0019](1)能高效地进行固液分离,将废水中的悬浮物质、胶体物质、生物单元流失的微生物菌群与已净化的水分开,分离工艺简单。[0020](2)可使生物处理单元内生物量维持在高浓度,使容积负荷大大提高,同时膜分离的高效性,使处理单元水力停留时间大大的缩短,生物反应罐的占地面积相应减少。[0021](3)可防止各种微生物菌群的流失,有利于生长速度缓慢的细菌(硝化细菌等)的生长,从而使系统中各种代谢过程顺利进行,使一些难降解有机大分子的停留时间变长,有利于其分解。[0022](4)生物膜作为一种过滤介质容易堵塞,膜的通过水量随运转时间而逐渐下降,本实用新型通过有效的反冲洗和化学清洗可减缓生物膜通量的下降,维持系统的有效使用寿命。[0023](5)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实现全自动运行管理。[0024]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附图说明[002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002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27]附图标记:[0028]1.第一处理单元[0029]2.第二处理单元[0030]3.第三处理单元[0031]4.第一处理单元生物膜[0032]5.第二处理单元生物膜[0033]6.鳃式微孔曝气器[0034]7.污泥分离装置[0035]8.消毒装置[0036]9.澄清处理装置[0037]10.排泥泵。说 明 书2/5页4CN207483552U4具体实施方式[0038]如图1所示,污水预处理装置为顺序设置且通过相应开孔及过水装置依次连通的格栅、调节池和污泥池。生活污水经格栅、调节池和污泥池进行预处理后,进入调节池。调节池中的污水被提升泵输运至一种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中进行进一步处理,处理后的水经检查合格后排放至自然水体中。一种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核心单元。[0039]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设置于地表下,包括顺序设置且通过相应开孔及过水装置依次连通的第一处理单元1,第二处理单元2和第三处理单元3。[0040]第一处理单元1为缺氧生物反应罐体,罐体内设置有第一处理单元生物膜4;第一处理单元生物膜4上附着有厌氧微生物。该反应罐内的脱氮菌以原污水中的有机物为碳源,以回流液中的硝酸根离子作为电子受体,进行呼吸和生命活动,将硝态氮还原为气态氮排放至空气中。第一处理单元生物膜4的生物填料的堆积密度为0.92-0.95g/cm3,生物填料的粒径为5-10毫米。[0041]第二处理单元2为好氧生物反应罐体,罐体上部设置有污泥分离装置,罐体中部设置有第二处理单元生物膜5,第二处理单元生物膜5上附着有好氧微生物。罐体内设置有曝气装置和污泥分离装置7;本实施例中,曝气装置为鳃式微孔曝气器 6,第二处理单元2的罐体底部设置有气体管路,气体管路连接供氧装置。主要作用是将氨氮进行硝化,去除含氮杂质、氨氮等杂质。第二单元生物膜设置为摆动床生物填料。生物填料的堆积密度为0.92-0.95g/cm3,生物填料的粒径为5-10毫米。[0042]本实用新型在第二处理单元2反应罐内安装有鳃式微孔曝气器6和污泥分离装置7,在低能耗的状态下满足反应罐内功能微生物用氧需求;在反应罐中部安装生物填料以形成第二处理单元生物膜5,提高反应罐内好氧微生物的活性和数量;在反应罐上部安装污泥分离装置7,进一步增加气体在有机废水中的停留时间,并将体系中的气体、污水和污泥进行分离,从而提高水处理效率,保证出水水质。[0043]安装在反应罐内的鳃式微孔曝气器6的充氧效率高,相关检测数据见表1所示。[0044]安装在反应罐内的污泥分离装置7可以将鳃式微孔曝气器6的部分微小气泡凝聚成大气泡,在增加气泡停留时间的同时,提高反应罐内搅拌效果。[0045]安装在反应罐中部的填料可以形成气、液、固三相共存体系,有利于氧的转移,适于功能微生物存活增殖,能够形成稳定的微生态系统,形成呈立体结构的密集生物网,有机废水通过该区域时,被降解的同时也有过滤作用。[0046]序号检测项目实测结果检测条件国家标准1充氧能力≥0.4kg/hr(Q=4Nm3/hr h=6m)≥0.13kg/hr2氧利用率≥35.5%(Q=4Nm3/hr h=6m)≥20%3动力效率≥8.04kg/kW·h(Q=4Nm3/hr h=6m)≥5.0kg/kW·h4阻力损失≤1640Pa(Q=4Nm3/hr h=6m)≤5000Pa[0047]表1.高效微孔曝气装置检测结果说
本文标题:CN2017213658070一种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公开号207483552U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351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