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45)授权公告日(21)申请号201721386995.5(22)申请日2017.10.24(73)专利权人深圳市正强混凝土有限公司地址518103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永镇新和村虾山涌码头(办公场所)(72)发明人陈乐雄 翁坚壮 梁启荣 (51)Int.Cl.C02F1/52(2006.01)(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一体化混凝土搅拌站污水沉淀池(57)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化混凝土搅拌站污水沉淀池,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箱体,箱体分为前部和后部,箱体的前部从一端到另一端依次设置有混凝池、加注池、絮凝池和沉淀池;混凝池、加注池和絮凝池的上方设置有设备间;所述沉淀池沿高度方向自下而上分隔为沉积层、斜管层和清水层;所述清水层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斜管层内设置有斜管;所述箱体的后部设置有管线间,所述管线间内设置有反冲回流装置;所述反冲回流装置连接所述沉积层和加注池。其特点是将混凝、絮凝和沉淀功能集成为一体,能够充分处理混凝土搅拌站的污水,出水水质好,占地面积小,便于维修。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5页CN207330468U2018.05.08CN207330468U1.一种一体化混凝土搅拌站污水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箱体(1)分为前部和后部,箱体(1)的前部从一端到另一端依次设置有混凝池(2)、加注池(3)、絮凝池(4)和沉淀池(5);混凝池(2)、加注池(3)和絮凝池(4)的上方设置有设备间(6);所述沉淀池(5)沿高度方向自下而上分隔为沉积层(29)、斜管层(28)和清水层(27);所述清水层(27)设置有排水口(31),所述斜管层(28)内设置有斜管(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混凝土搅拌站污水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池(2)和加注池(3)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8),所述第一隔板(8)的顶端与设备间(6)之间设置有溢流间隙(11);所述加注池(3)和絮凝池(4)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9),所述第二隔板(9)的底端与箱体(1)的底面之间设置有过水间隙(12);所述絮凝池(4)与沉淀池(5)之间设置有第三隔板(10);所述第三隔板(10)上设置有溢流通道(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混凝土搅拌站污水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池(2)、加注池(3)和絮凝池(4)内均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搅拌电机(22)、减速器(23)、搅拌轴(24)和搅拌叶轮(25);所述搅拌电机(22)和减速器(23)设置于设备间(6)内,所述搅拌叶轮(25)设置于混凝池(2)、加注池(3)或絮凝池(4)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混凝土搅拌站污水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池(2)的底部设置有格栅井(14),所述格栅井(14)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15),另一侧设置有出水口(16),所述格栅井(14)内设置有格栅(44),所述格栅(44)的一端设置于进水口(15)的下方,所述格栅(44)的另一端设置于出水口(16)的上方。5.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混凝土搅拌站污水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5)的底部一侧倾斜,所述沉淀池(5)最底部的侧壁上设置有污泥口(34)。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混凝土搅拌站污水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轮(25)上设置有电加热丝(26)。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混凝土搅拌站污水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间(6)内设置有PAC加药箱(17),所述PAC加药箱(17)与混凝池(2)和加注池(3)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混凝土搅拌站污水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间(6)内还设置有PAM加药箱(18),所述PAM加药箱(18)与絮凝池(4)连接。权 利 要 求 书1/1页2CN207330468U2一种一体化混凝土搅拌站污水沉淀池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化混凝土搅拌站污水沉淀池。背景技术[0002]混凝土搅拌站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比如冲洗搅拌主机、混凝土运输罐车以及生产场地地面后产生大量的废水,这些废水中因为含有水泥、砂石、粉煤灰、矿粉、外加剂等强碱性物质,pH值高达11-12,且不溶物含量约在2000-3500mg/l。因此如果直接将这些废水排放,不但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而且对环境还会造成严重污染,同时对于其中的砂子、石子可再回收利用的资源也是一种极大的原材料浪费。[0003]针对上述问题,我国现有如下专利:[0004]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2700156U,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搅拌站污水沉淀池。由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三级沉淀池,依次连接组成,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和三级沉淀池由沉淀池隔墙分隔,一级沉淀池底板为斜坡道,沉淀池隔墙上设有溢水口。在三级沉池内设置回收潜水泵。本实用新型改善了污水沉淀效果,经过三级沉淀后的水质得到了改善,可以直接回收利用用于拌制混凝土,实现了污水“零”排放,避免了污染环境;一级沉淀池底板设计成斜坡道结构,方便了机械清渣,提高了工效,降低了成本,改善了文明施工。[0005]然而,该专利的沉淀池集成度低,导致占地面积大,净化效率低,污水处理能力有限。实用新型内容[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混凝土搅拌站污水沉淀池,其特点是将混凝、絮凝和沉淀功能集成为一体,能够充分处理混凝土搅拌站的污水,出水水质好,占地面积小,便于维修。[0007]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一体化混凝土搅拌站污水沉淀池,包括箱体,箱体分为前部和后部,箱体的前部从一端到另一端依次设置有混凝池、加注池、絮凝池和沉淀池;混凝池、加注池和絮凝池的上方设置有设备间;所述沉淀池沿高度方向自下而上分隔为沉积层、斜管层和清水层;所述清水层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斜管层内设置有斜管。[000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混凝池、加注池、絮凝池和沉淀池集成到一个箱体内,将混凝、絮凝和沉淀功能集成为一体,设备占地面积小;采用斜管沉淀池,出水效果好;设置反冲回流装置,能够使经过混凝、絮凝和沉淀后,进入沉积层,但仍未形成大比重絮凝体的杂质重新进入加注池中,使絮凝反应更充分,从而充分处理混凝土搅拌站的污水;设置设备间,将设备单独放置,一方面便于维修,另一方面能够避免液体渗漏影响设备正常运转。[0009]优选的,所述混凝池和加注池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顶端与设备说 明 书1/4页3CN207330468U3间之间设置有溢流间隙;所述加注池和絮凝池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的底端与箱体的底面之间设置有过水间隙;所述絮凝池与沉淀池之间设置有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上设置有溢流通道。[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用于分隔混凝池、加注池、絮凝池和沉淀池;在第一隔板的上方设置溢流间隙,第二隔板的下方设置过水间隙,第三隔板上设置溢流通道,从而在混凝池、加注池和絮凝池内形成“S”型流道,从而使液体能够在混凝池、加注池和絮凝池中充分反应。[0011]优选的,所述混凝池、加注池和絮凝池内均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搅拌电机、减速器、搅拌轴和搅拌叶轮;所述搅拌电机和减速器设置于设备间内,所述搅拌叶轮设置于混凝池、加注池或絮凝池内。[00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搅拌装置,将搅拌装置中的搅拌电机和减速器设置在设备间内,能够避免混凝池、加注池和絮凝池中的水汽渗入搅拌电机和减速器使部件锈蚀或发生电气短路事故,从而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延长设备使用寿命。[0013]优选的,所述混凝池的底部设置有格栅井,所述格栅井的一侧设置有进水口,另一侧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格栅井内设置有格栅,所述格栅的一端设置于进水口的下方,所述格栅的另一端设置于出水口的上方。[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格栅井,并在格栅井中设置格栅,对污水中的大颗粒物质进行处理,去除粗粒、不溶性COD和SS。[0015]优选的,所述沉淀池的底部一侧倾斜,所述沉淀池最底部的侧壁上设置有污泥口。[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令沉淀池的底部倾斜,并设置污泥口,能够使沉积在沉淀池中更多的污泥沿倾斜的底面进入污泥口。[0017]优选的,所述搅拌叶轮上设置有电加热丝。[00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搅拌叶轮上设置电加热丝,能够使搅拌时,热量随着搅拌的液体均匀分散,从而保证混凝池、加注池和沉淀池内的液体均匀加热,提高混凝剂和絮凝剂的反应速率,使杂质凝聚效果更好。[0019]优选的,所述设备间内设置有PAC加药箱;所述PAC加药箱与混凝池和加注池连接。[00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设备间中设置PAC加药箱,向混凝池和加注池中添加PAC混凝剂,能够使水中的胶体和细微悬浮物凝聚在混凝剂的作用下形成絮凝体。[0021]优选的,所述设备间内还设置有PAM加药箱,所述PAM加药箱与絮凝池连接。[002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设备间中设置PAM加药箱,向絮凝池中添加PAM絮凝剂,能够使水中的絮凝体在絮凝剂的作用下形成比重更大的絮凝体。[002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将混凝池、加注池、絮凝池和沉淀池集成到一个箱体内,将混凝、絮凝和沉淀功能集成为一体,设备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好,便于维修;2)通过设置搅拌装置,将搅拌装置中的搅拌电机和减速器设置在设备间内,能够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延长设备使用寿命;3)通过设置格栅井,能够对污水中的大颗粒物质进行处理,去除粗粒、不溶性COD和SS;4)通过令沉淀池的底部倾斜,能够使沉积在沉淀池中更多的污泥沿倾斜的底面进入污泥口;5)通过设置电加热丝,能够提高混凝剂和絮凝剂的反应速率。附图说明说 明 书2/4页4CN207330468U4[0024]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25]图2为实施例的俯视图;[0026]图3为图2的A-A的剖面图;[0027]图4为图2的B-B的剖面图;[0028]图5为搅拌叶轮25的结构示意图。[0029]附图标记:1、箱体;2、混凝池;3、加注池;4、絮凝池;5、沉淀池;6、设备间;7、管线间;8、第一隔板;9、第二隔板;10、第三隔板;11、溢流间隙;12、过水间隙;13、溢流通道;14、格栅井;15、进水口;16、出水口;17、PAC加药箱;18、PAM加药箱;19、第一搅拌装置;20、第二搅拌装置;21、第三搅拌装置;22、搅拌电机;23、减速器;24、搅拌轴;25、搅拌叶轮;26、电加热丝;27、清水层;28、斜管层;29、沉积层;30、斜管;31、排水口;32、排水管道;33、集污凸起;34、污泥口;35、分管道;36、排水总管道;37、反冲回流装置;38、污水管;39、水力旋流器;40、回流管;41、进料口;42、溢流口;43、沉沙口;44、格栅。具体实施方式[003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0031]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0032]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一体化混凝土搅拌站污水沉淀池,如图1所示,包括箱体1,箱体1分为前部和后部。如图3所示,前部自左向右依次设有混凝池2、加注池3、絮凝池4和沉淀池5。混凝池2、加注池3和絮凝池4形成的整体的上方设置有设备间6,设备间6的顶部与沉淀池5的顶部齐平。箱体1后部设置有管线间7。混凝池2和加注池3通过第一隔板8分隔。第一隔板8与设备间6之间留有溢流间隙11。加注池3与絮凝池4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9,第二隔板9与箱体底面之间留有过水间隙12。絮凝池4与沉淀池5之间设置有第三隔板10,第三隔板10上设置有溢流通道13。[0033]混凝池2远离加注池3的一侧的底部设置有格栅井14。格栅井14的左侧井壁上设
本文标题:CN2017213869955一种一体化混凝土搅拌站污水沉淀池公开号207330468U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351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