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道德经》的智慧国学教育培训系列前言感言我与《道德经》的渊源(64)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本课程简介背景与概论重点内容与典型章节《道德经》中关于修齐-立-治平的智慧对象与选择西安市公祭老子文维公元2005年10月11日,岁在乙酉,世逢盛平,节至重阳,时值辰巳,清风送爽,秋实流金。长安之滨,周至之地,终南之麓,洞天之冠,关尹后裔,华夏子孙,以雅乐芳花,华章盛典,恭祭太上先哲老子于楼观之台,曰:涵关巍巍秦岭苍苍黄河滔滔华夏泱泱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圣贤辈出灿若星光紫气东来青牛西出先哲辞周复望八荒观乎天道察乎人伦始出真言泽被子孙大道在天大德在道自然为法玄门妙要人事物理自有其常知而能守自得其祥利而不害为而不争修齐治平身全事成秉道奉天厚德载物政通人和社稷永固箴言五千诠古释今启迪诸子教化黎民薪火相传九垓共尊蜚声海外五洲同钦千年已去世纪更新大道初成万众归心弘扬道德与时俱进民族复兴吾辈己任以人为本建设小康社会和谐国运隆昌江山一统两岸荣光世界和平人类共享创业守业辙鉴前车成由节俭败由骄奢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勿忘宗旨勿负先人逝者如斯人生几何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祈福太上齐颂道德千秋盛平万世祥和长春市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祭文维公元2009年9月28日,岁在己丑,节近中秋,日当初十,时值辰巳,适华夏文宣素王两千五百六十华诞,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六十周年,长春市政协率长春市各民主党派、各族各界人士、社会贤达、两岸同胞、外国友人、春城民众及莘莘学子,以华章盛典、雅乐芳花,恭祭大成至圣先师于长春文庙圣像之前,颂曰:万世师表兮校经立儒,千秋功业兮启智化风;百家争鸣兮子术独尊,十善利生兮仁称大行;九九归元兮日出东方,八八演易兮序理玄同;七星拱北兮为政以德,六合海内兮天下为公;五经经纬兮五岳礼泰,四书定鼎兮四方朝中;三生万物兮维纲维常,二分阴阳兮维和维庸;一贯天道兮吾辈接续,无限祈愿兮吾邦复兴!大哉,夫子,道冠古今;成哉,夫子,修齐治平;至哉,夫子,德侔天地;圣哉,夫子,教宪垂功;先哉,夫子,继往开来;师哉,夫子,代代传承!灵哉,夫子,佑吾中华;安哉,夫子,永世明明!一、老子《道德经》概说---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只有知道怎么来的,才能更好地把握怎么没的。国学概说老子《道德经》概说老子《道德经》的历史影响和贡献讨论:儒释道与中国人的生活国学概说(上)空间上---一国之学---中国之学时间上---传统之学---现代之学民族上---大汉之学---中华之学内容上---百家之学---人文之学载体上---四库、五术、六艺之学观念上---大国之学---人类之学《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沉淀在中国人文化血脉中的,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胸怀的中国文化和中国智慧。国学概说(下)国学之于人类二律背反与现代化的困境;世纪末诺贝尔奖得主巴黎宣言: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二千五百三十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三驾马车。国学之于中国文明标志和民族骄傲;文明冲突论与中国威胁论;民族复兴与现代化建设方略。文化衰派(汉奸派、崇洋派、造假派、解释派、窝囊派、拜金派、愤青派、小资派、马后派、垃圾派);中国的文化传播问题(英雄文化与文化英雄);电影《孔子》与孔子学院。国学之于现代人卡谬的《坠落》:现代人只是通奸和读报,他们过一天算一天,抓住了三样东西:我、今天和享乐。克尔凯戈尔:现代人的恐惧来自四面八方,被异己的力量所包围、挤压,于是人感到彻底的孤立无援。闹心的现代人如何解决闹心问题?法眼宗清凉文益禅师:今人看古教,不免心中闹。欲免心中闹,但知看古教。老子《道德经》概说(上)史说老子老子是哪里人?老子名字怎么来的?老子的官职和级别;还有谁是老子?老子的人格形象;老子西出函谷去了哪里?老子活了多大年纪?道说老子东汉益州(成都)太守王阜《老子圣母碑》说:老子者,道也;五斗米道创始人张陵《老子想尔注》说:一者,道也。......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魏晋南北朝时期《魏书·释老志》载,道士寇谦遇神人自号太上老君;南朝陶弘景《真灵位业图》:太清道德天尊,玉清原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俗说老子《神仙传》;《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太平广记》;《老子八十一化图》。官说老子东汉初楚王英喜黄老之道,祭祀老子。汉桓帝开始给老子建庙立祠,用祭祀神仙礼乐祭祀老子;汉、唐、宋重视老子。我说老子一个颇有才学的古代官吏,一个风格高古的隐士君子,一个启蒙道教的宗教领袖,一个博大精深的古圣先贤,一个神秘玄虚的上古神仙。诗云:生来称老已是玄,身后得道复成仙。百家犹说千年事,万古长颂一圣贤。老子《道德经》概说(下)关于《道德经》的争论:钱穆与胡适《道德经》成书背景:关尹喜与函谷关《道德经》的版本和篇章:元代三千、今日四千、最早的版本1973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甲乙两本帛书《老子》,是西汉初年的版本,《德经》在《道经》之前。现在可见的最早版本,是1993年在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简《老子》,版本最为原始、古朴。最早释老,最流行的版本;唐代陈景元《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道经居先,德经居后,上下二卷,法两仪之生育,八十一章像太阳之极数。是以上经明道以法天,下经明德以法地。天数奇,故上经三十有七章;地数偶,故下经四十四章。《道德经)的文体与分类:老子体;《道德经》是兵书吗?《道德经》的历史地位:朱元璋;中华三经与道教三经老子《道德经》的历史影响和贡献创立了一门学说源于皇帝之世,出于史官之流,循于上古之道,杂于百家之学;班固《汉书·艺文志》: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司马迁引述司马谈《论六家要旨》: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纪晓岚评价:综罗百代,广博精微。影响了一批先哲司马迁评价庄子:其学无所不窥,然其本要归于老子之言;孔子向老子问礼求道与《电影》孔子的潜台词;司马迁: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启蒙了一个宗教道教的起源;道教为什么尊老子为最高神仙?道教对佛教的影响;老子属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今日道教为何不显?结构了一种文明南怀瑾;道家与汉唐盛世;道家对哲学、科学、文学的影响;三教与中国社会;鲁迅:中国的根底全在道家。正是道家的哲学和思想,赋予中国人以特殊的素质和能力,成为积极、自主、宽容的中华民族精神的最坚实基础,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少室山对联:才分天地人总属一理,教有儒释道终归一途。惠及了整个世界1788年罗马传教士波捷第一次用拉丁文把《道德经》传到欧洲;欧洲黑格尔、尼采、托尔斯泰、里根、纽约时报、李谢维奇、浦克明。二、老子之道---没有术,做不活;没有法,坐不稳;没有势,做不大;没有道,做不久。道之大意老子之道问道与闻道讨论:当前道德建设问题的根源道之大意道字为何歧义多?《故训汇纂》:307种。《道德经》:73处第一,作为“道路”之“道”。《说文》:道,所行道也。第二,作为“言说”之“道”。《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第三,作为“引导”之“道”。《淮南子》:道者,物之所导也。第四,作为“道理”之“道”。《管子》:顺理而不失之谓道。第五,作为“学说”之“道”。《论语》:吾道一以贯之。第六,作为“道义”之“道”。《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第七,作为“理法”之“道”。《荀子》:道也者,治之经理也。第八,作为“志向”之“道”。《论语》:道不同,不相为谋。第九,作为“阴阳”之“道”。《易经》:一阴一阳之谓道。第十,“道”的其他含义。老子之道(上)《鬼谷子》:道者,天地之始也。《管子》:道者,扶持万物,使得生育,而各终其性命者也。《庄子》:道者,万物之所由也;行于万物者,道也。《韩非子》:道者,万物之所以然,万理之所稽也。道者,万物之所成也,故曰道;道者,万物之始,是非之纪也。陈鼓应:作为实存意义的道;作为规律性的道;作为生活准则的道。我的观点:物之本原(本体)、事之规律(趋势)、行之法则(普遍)。老子之道(下)无形而有象:(14)、(21);像什么?无名而有实:(25)、(32)、(4);第一推动力?无怠而有反:(25)、(40);生命有轮回吗?无为而有为:(37)、(42);道为了什么?无争而有胜:(22)、(73):谁能逃脱规律和死亡?无功而有成:(2)、(34);四时行焉,百物生焉?闻道与问道《道德经》:(41)《庄子》:东郭子问道;知道与知到;李斯悟道。道-人脑与兽身;人性与兽性,理性与习性;路:个人与选择;永恒与虚无也许仅仅是一种选择;共性与个性。梦本无所谓虚幻,只要你走下床来;路本无所谓歧途,歪斜的是你的脚步。阴阳和合万物生,穷理尽性躬身行。天命从来有此道,路上行人几多明。山重水复循因果,柳暗花明现缘由。为人莫与己作对,行路莫与道为仇。锦绣帏里新人醉,喜字窗外少年听。不识云雨各中味,只得呻吟三两声。---白居易:问佛法大意三、老子之德---没有德,术不正;没有德,法不公;没有德,势不应;没有德,道不通。德之大意老子之德缺德与乱性讨论:道德建设的基础是什么?德之大意《故训汇纂》:254种。《道德经》:41处《说文》:德者,升也。《广韵》、《玉篇》:德者,惠也。《国语》:夫德,福之基也。《广韵》:德,德行;《管子》:爱民无私曰德。《潜夫论》:德者,所以修己也;《汉书》:德者,君子所以养也。《太平经》:道者,天也,阳也,主生;德者,地也,阴也,主养。《庄子》:古执德之谓纪。《逸周书》:能督民过者,德也。《庄子》:德,和也;德者,成和之修也。《孔子家语》:德者,政之始也。《左传》:德,国家之基也。贬义:薄德、暴德、昏德、凶德、桀纣之德?老子之德《道教义枢》:道德一体,而其二义,一而不一,二而不二。韩非子:德者,道之功也;陆德明:德者,道之用也;苏辙:德者,道之见也;王弼:德者,物之所得也。老子: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集韵》:德行之所得也。《释名》:德得也,得也,得事宜也。《管子》:德者,得也。得也者,其谓所得以然也。《礼记·》:德者,性之端也。《准南子》:得其天性谓之德。《管子》:化育万物谓之德。《新书》:德者,变及物理,治所出也。《庄子》:物得以所生谓之德。陈鼓应:道所显现于物的功能;内在于万物的道在一般实物中表现它的属性;道落实到人生层面时称之为德。詹剑峰:道的本性;物的本性;人的本性。我的观点:道之化(化育);物之性(属性),事之宜(规范);行之功(价值)。形而中者何?德的古字。《说文》:内得于己,外得于人。直:正见也。性体不二因天造,时空归一与心合;原是直心便能得,如今却要费琢磨。现代社会的问题根源为什么发展没能完全解决人类的问题,反而使问题更复杂?生态危机:《2012》、《阿凡达》。战争危机:资源、利益、政治、信仰。经济危机:麦道夫和新帝国主义人性危机:食物链;残害儿童;亲情伤害;门事件;性别危机。两类问题:吃不饱与吃饱两个根源:失道(法乱);缺德(性乱)。阴德、阳德与玄德(51、65)四、《道德经》第一章选讲---众妙之门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讨论:道与禅的异曲同工之妙道与禅指与月空与无第一章新注道之为道,因其可道而非常道,故尔为道。道者,物之所然、事之所由也。道可道,言其用;非常道,言其体。名之为名,因其可名而非常名,故尔为名。名者,物之所称、事之所表也。名可名,言其实有;非常名,言其本无。天地始于无,万物名于有。天地始而有有其端,万物生而无有其形。有自无出,无因有成。道生于无而行于有,名生于有而归于无。故欲观其妙,以无悟道,可明其理;欲观其徼,以有察名,可知
本文标题:《道德经》的智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440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