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水圈和水循环》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鲁教版《水圈和水循环》这一课题选自《高中地理》必修一的第二章第三节。我将从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1.课标分析课标中对本节的要求是“学生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主要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分析这条标准,要注意把握如下几点:1.教学重点应引导学生通过绘图方式加深理解认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与环节。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本条标准要求的重点,对水循环意义的学习应注意形成一些基本的认识,如水循环将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联系起来;水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因子之一;水资源处在不断更新知中,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等。2.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内容首先介绍水圈的构成及其特点,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两个知识点。第一个知识点浅显易懂,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是为第二个知识点的学习作铺垫;第二个知识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3、三维目标分析⑴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陆地水体的组成及主要类型,能够分析掌握陆地各种水体之间相互运动和相互转化的关系,掌握陆地水体的运动更新过程和规律,明确水循环对整个地理环境的作用和意义。⑵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判读地理原理示意图的方法,培养学生从图像中提取、认定、加工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陆地水体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明确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合理利用水资源使之能够可持续利用下去,使学生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逐步树立人地协调的观点。4、教学重点1.水圈的组成及主要的水体类型;2.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3.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5、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难点1.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2.遵循水循环的规律,合理安排人类活动。二、说教法1.创设情景设臵学生感兴趣的问题,2.讨论法通过组织学生讨论,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机会。3.多媒体演示法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直观的图片、动画和数字资料,把学生轻松得引入本课,通过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现相关地理事物和现象,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兴奋点,帮助他们理解课本内容。三、说学法1、学会用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文中的图理解水循环的相关性。2、学会探究:学生思考分析总结水循环的地理意义。3、学会合作:学生讨论合作收集相关的资料,完成活动。四、说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设计意图一,水圈的组成【问题1】:李白的《将进酒》中有佳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它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错误,你们知道错在什么地方吗?而且黄河之水真的“奔流到海不复还”了吗?【问题2】:俗话说“井水不犯河水”,河水和井水真的毫无关联吗?学习了本节课“自然界的水循环”之后,我们对这两个问题就能够给出科学合理的答案了。导入新课。水在地理环境中以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通过确定话题,设置悬念,以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水圈的组成各种水体,构成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水圈。【课件展示图片】:多媒体展示课本上图2—3—2“水圈的构成”,了解水体的构成: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水圈海洋水地表水土壤水陆地水生物水地下水冰川水让学生了解地球上水存在的形式,对水有个大体的了解。总结:目前全世界的淡水资源仅占其总水量的2.526%,其中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有87%的淡水资源难以利用。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26%。二,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问题承转】滚滚长江东逝水。为什么长江水源源不断东流入海而不枯竭呢?【动画演示】播放水循环过程动画。【学生活动】说一说:水循环发生的空间领域有哪些?并指出水循环发生的环节有哪些?且比较水循环的三种类型。想一想:哪一种水循环可使陆地上的水通过“看、说、指、比、思、辨”调动学生“眼、嘴、手、脑”等感觉器官大气水不断更新?哪一种水循环所参与的水量最多?辨一辨:內陆湖泊水蒸发、洪水入海、台风登陆、赤道海域的对流雨等分别属于那种类型的水循环?参与学习,自主构建水循环的知识。水循环的意义【教师播放图片后提问】自然界中水循环有什么意义?【学生活动】阅读课文,归纳水循环的四点意义。(水量平衡器、天然淡水制造厂、大自然的空调、地形雕塑师)思考: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蒸发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地表径流人工降雨降水砍伐森林河流的补给讲解河流补给的几种类型,通过展示三个探究活动及相应图片,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做出总结,使学生了解河流径流量与降水量和气温的关系。【课件展示图片】:播放河水与潜水相互补给的动画。提问1:地下水与湖泊的关系十分密切。假设地下水位与湖泊水位有差异,分析培养学生从地理图表中获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他们之间的补给关系?回答:从水往低处流的道理,当湖泊水位较低,地下水补给给湖泊;当湖泊水位较高,湖泊水补给给地下水。提问2:河流水与湖泊水补给过程是否也是同样的道理?“以上的内容充分说明,自然界的水体由很多部分组成,但是他们都处于相互转换、相互影响的过程,他们是相互联系的。”【总结】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①河流单一补给的很少,往往是多种水源补给,以某种补给为主。雨水补给:流量随降水量变化而变化,汛期出现在雨季。(依据气候类型判断)积雪融水:冬季有大量积雪地区,春季气温回升融化而出现春汛。冰川融水:山岳冰川融化,成为大河源头或干旱地区河流主要水源。流量受气温影响,夏季流量大。湖泊水:对湖泊以下河流段径流起调蓄作用,延缓削减洪峰。人工水库、沼泽等湿地有同样的作用。地下水:河流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来源,往往构成河流的“基流”。②大气降水是河流和其他陆地水体最主要的补给。③冰川对河流和其他陆地水体的补给主要是单向补给,即冰川融水单向补给河流及陆地其他水体。④江河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依据水位高低,具有水源相互补给关系,水流一般由水位高处流向水位低处。五、板书设计第三节水圈和水循环一、水圈的组成:1、水圈形态———固态、液态、气态2、水圈分布———陆地水、大气水、海洋水二、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1、水循环形式——海陆循环、内陆循环、海上循环2、水循环的意义:3、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4、河流补给:几种主要的补给类型六、课堂巩固1.下列地理现象中,参与海陆间水循环的是(D)A.新疆罗布泊的湖水蒸发B.新疆的坎儿井,引地下水灌溉C.天山汇入南疆的冰雪溶水D.唐古拉山的冰雪溶水2.为解决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的矛盾,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D)A兴建水库B节约用水C植树造林D跨流域调水3.参与水体循环数量最大水循环的是(C)A.海陆间大循环B.陆地循环C.海洋循环D.生物循环(1)水循环的原动力是太阳辐射(2)海洋水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大量的海水(A)蒸发形成水汽,水汽被(B)输送到陆地上空,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形成(C)降水,降落到地面的水,通过(F)地表径流和(D)地下径流又返回海洋,这种水循环称为海陆间大循环,它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3)P所代表的水循环叫陆上内循环,N所代表的水循环叫海上内循环DFEACBMNP
本文标题:水圈与水循环说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476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