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城镇污水处理厂内部现场及运行管理X
城镇污水处理厂内部现场及运行管理成都市排水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成都排水公司”)成立于1998年,主要负责污水处理厂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污水处理项目和市政基础设施的资本运作、资产经营管理、产品制造以及咨询研究、开发和提供服务,下辖成都市中心城区8座污水处理厂,以及兰州、西安、银川、深圳四个全资子公司,公司污水处理能力210万立方米/日。成都市中心城区污水处理情况简介中心城污水处理基本达到满覆盖2003年至今先后兴建八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到130万m3,处理能力得到保障。中心城区雨污分流基本完成,管网收集系统基本完善。中心城污水处理基本达到满覆盖中心城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为日处理130万立方米,全面具备了对中心城区产生污水进行全收集、全覆盖的能力。中心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了90%以上。实现了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的“全覆盖”,走在全国前列。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每年实现减排量约占全市COD总减排量的50%,约占全省COD总减排量的1/3。中心城区污水排放分区、污水处理厂点位示意图成都市中心城区污水处理能力及实际处理量单位:万立方米公司旗下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通过规范、高效的生产运行管理,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运行管理模式和方法,持续确保稳定达标运行,不断满足环境监管新的要求,是污水处理厂现场运行管理的重要内容。公司下属污水处理厂基本情况一览表项目一厂二厂三厂四厂五厂六厂七厂八厂一期二期规模(万/m3)103030101010101010总投资(亿元)1.04.64.71.42.31.742.062.142.7中控投资(万元)16501430486.91406.22471.81471.81471.81435.67建设开始1988年1997年9月2003年7月2003年9月2003年9月2007年4月2007年4月2007年4月2007年10月投入运行1991年12月2000年5月2004年10月2004年9月2004年9月2007年12月2008年3月2008年3月2008年8月占地面积(亩)463212.3783.076694.12597.5108.3110.7出水执行标准GB18918-2002二级GB18918-2002二级GB18918-2002二级GB18918-2002一级BGB18918-2002一级AGB18918-2002一级AGB18918-2002一级AGB18918-2002一级AGB18918-2002一级A工艺简介传统活性污泥法A/O/E二级生化处理改良的A/O/O二级生化处理改良的A/O/O二级生化处理改良的A/O/O+D型滤池的三级生化处理改良的A/O/O+D型滤池的三级生化处理改良的A/O/O+D型滤池的三级生化处理改良的A/O/O+D型滤池的三级生化处理改良的A/O/O+D型滤池的三级生化处理中控系统特点1、硬件采用成熟的、欧美大中型PLC;2、工业网络采用光纤环网;3、集散型的SCADA控制系统;4、采用成熟的、通用的微软公司的关系数据库;5、关键的仪器仪表选用进口的、知名的、成熟可靠的厂家产品。一、处理量和处理质量管理1水量管理适时监控和调节污水处理厂进水水量,满负荷运行,达到设计能力和处理标准,发挥最大环境效益。监控方法:通过在线流量计监测进出水量。注意:正常情况下严禁超过设计总变化系数运行!经常检查进、出水水量。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量有合理关系,当进、出水水量差距较大时,及时查明原因。2水质管理水质管理注重过程监控,通过优化工艺、设备设施的良好运转来实现处理水质的达标稳定排放。监控方法:通过对各处理单元的巡视,及各种检测实验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预见性的工艺调整。注意:当进水水质浓度低时,工艺运行适当减少能耗,不过度曝气;当进水水质浓度高时,工艺运行保持相对较高的污泥浓度,同时通过改变离心鼓风机出口导流叶片开度来调节生化池的风量。3污泥处理管理确保污泥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高效运行,是污水处理厂工作的重中之重。从人力、物资、设备保障、日常运行等方面,不断强化污泥处理的管理,确保及时处理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规范污泥处置管理。二、运行过程管理——工艺监控、工艺调整发现问题工艺调整解决问题工艺监控◆通过工艺监控,及时发现运行中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工艺调整措施。◆在运行管理中,定期检查污水污泥处理过程和工艺运行效果,按运行管理和调控规程进行调控和操作,明确工艺参数和工艺调整的范围和程序,完善工艺控制手段和纠正预防措施◆在运行调整时,严禁频繁启停设备,减少冲击负荷,保持生产连续稳定。1污水处理过程运行管理前(预)处理系统生化池-二沉池系统深度处理系统和消毒系统。生化池—二沉池系统是污水处理运行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协调硝化、反硝化及除磷效果的相互关系。及时排放剩余污泥,控制曝气池污泥浓度。通过鼓风量的调节,控制DO的浓度。通过控制外回流量,保证二沉池的泥位和泥水分离效果。2生化池-二沉池运行管理A.看颜色:正常活性污泥一般为黄褐色,受进水颜色、色度的影响,活性污泥的颜色可能变化。B.看结构:正常活性污泥沉降性好,成片状或絮状。污泥混合液浑浊或结构松散,絮凝体微细化,泥水界面不清,表面污泥解体——可能是过氧化,污泥消耗自身物质而解体;也可能是污水中混入有毒物质,使污泥活性差或丧失。C.看状态:看有无污泥膨胀或上浮。污泥膨胀一般是因丝状菌繁殖引起,也可能是因为污泥吸收过量亲水营养物质而无法沉降。污泥上浮原因很多,主要通过上浮污泥的状况判断。2.1做好生化池-二沉池运行情况的巡视检查A.SV30—直观反应污泥的浓度,是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参数。B.DO—直接反应曝气的生化反应(消解有机物、硝化、反硝化)的运行状况。C.曝气量—曝气量是保证生化反应池一定溶解氧浓度的过程控制指标。适当调整曝气量,不仅可以优化能耗指标,还能保障生化反应的最佳工况条件。D.微生物镜检—观察菌胶团的颜色和状态,微生物的状态数量,各种微生物的比例,迅速直观地反应微生物活性,指导运行调整。E.水质特性分析—注重生化处理过程的水质特性监控,掌握污水可生化性、营养结构比例,预见性调控工况,实现处理水质的达标稳定排放。2.2做好生化池-二沉池工况指标的检测监控DO变化对生化池运行状况的影响如下:如果溶解氧过量,会出现污泥发黄、无机质成分增多、氨氮硝化过度、总磷吸附量下降等情况,可导致出水段泥水分离快,总磷偏高;也可能导致缺氧段和厌氧段溶解氧浓度升高,不利于反硝化脱氮。如果好氧段溶解氧过低,会出现污泥颜色发黑、生化不充分、氨氮硝化不足等情况,可导致废水处理效果降低,出水COD和总氮超标。一般表现:结构松散,SVI高,颜色变异,混合液污泥不下沉。常见解决手段:①剩余污泥排放量、污泥浓度调整;②回流量调整;③曝气量及溶解氧调整;④负荷调整;⑤特殊调整(投加絮凝剂、漂白粉等)。2.3.2污泥解体2.3生化系统异常情况处置2.3.1污泥膨胀一般表现:混合液混浊,污泥松散,絮凝体微细化,泥水界面不清,出水混浊。常见解决手段:调整回流泥量、降低空气量、调整排泥状态,必要时投加污泥絮体核心。2.3.3二沉池污泥上浮①污泥成块上浮:原因一:污泥脱氮反硝化,产生N2气体→增加污泥回流量,及时排出剩余污泥,降低混合液污泥浓度,缩短污泥龄,降低溶解氧;原因二:污泥腐化,黑泥,恶臭,产生CH4、H2S气体→清除死角,改进刮泥设备,及时排泥,高压水冲碎池面污泥。②污泥成小颗粒上浮,然后在池面成片凝聚:表面活性剂引起气泡附着在沉淀区污泥上→用高压水冲碎上浮污泥。③污泥大量上翻流失:沉淀池区上升流速过大,进水温差过大,发生异重流或者对流→暂停进水,适当降低进水浓度。一般表现:污泥浓度持续升高或下降。SV30快捷、简便,是判断生化池污泥浓度异常的现行指标。常见解决手段:①调节排泥量;②调节污泥回流能力;③调节水量分配;④调节曝气量;⑤检查水质和污泥营养状况。2.3.4生化池污泥浓度异常2.3.5感官指标的作用在运行过程中,操作及管理人员通过经验,能根据观测做出粗略判断,从而较快地调整一些运转状态。但是正确的判断需要长期的积累经验,因此污水厂管理操作人员要认真观测现象,科学分析各类数据,不断积累经验,找出规律。气味:污水厂的进水通常有粪臭味,活性污泥混合液也有一定的气味。当在曝气池嗅到一股土腥味时,表示曝气池运转良好,处理效果有保障。泡沫:曝气池内往往出现少量的泡沫,类似肥皂泡,较轻,一吹即散,这时表明曝气池供气充足,溶解氧足够,污水处理效果好。如果曝气池内有大量白色泡沫翻滚,有粘性,且不易自然破碎,常常飘到池子走道上,这种情况则表示曝气池内活性污泥异常。应及时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水温:水温对曝气池工作有着很大的关系。一个污水厂的水温是随季节逐渐缓慢变化的,一天内几乎无甚变化。曝气池在水温12度以下运行时,处理效率有所下降,BOD去除率常低于80%。水流状态:在曝气池内有个别流水段翻动缓慢,要检查曝气器有否堵塞。如果曝气池入流污水和回流污泥以明渠方式流入曝气池,要观察交汇处的水流状态,观察污水回流是否被顶托。在表面曝气池中如果近池壁处水流翻动不剧烈,近叶轮处溅花高度及范围很小,说明叶轮浸没深度不够,应予以调整。如果在沉砂池或沉淀池周角处有成团污泥或浮渣上浮时,应检查排泥或渣是否及时、通畅,排泥量是否合适。水质观察:正常污水厂处理后出水透明度很高,悬浮颗粒很少,颜色略带黄色,无气味。如果出水透明度突然变差,出水中又有较多的悬浮固体时,应马上检查排泥是否及时,排泥管是否被堵塞或者是否由于高峰流量对二沉池的冲击造成。排泥观察:首先要观察二沉池污泥出流井中的活性污泥是否连续不断地流出,且有一定的浓度。如果在排泥时发现主要是污水流出,则调节闸阀的开启程度和排泥时间。三、污泥处理系统的运行管理污水、污泥处理密切相关,污泥处理质量将直接影响污水处理的最终效果。污泥系统包括:污泥的排放、收集输送、浓缩、投配池混合搅拌及厌氧二级消化、机械脱水。在日常工作中,加强污泥排放、污泥投配、污泥消化和脱水、处置等环节的监控,确保产生的污泥及时排出污水处理系统并得到稳定安全处置。3污泥处理系统的运行管理絮凝状态、脱水滤液状况根据脱水后的污泥判断工艺运行情况。无污泥厌氧消化环节的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呈黄褐色,有泥土气味,不沾手,结成块状;运行不正常的腐败污泥或无机化污泥,颜色发黑,沾手,呈松散状。3.1污泥处理过程的巡视检查•游离水(又称间隙水):存在于污泥颗粒间隙中的水,约占污泥水份的70%左右,一般可借助中心或离心力分离;•毛细水:存在污泥颗粒间的毛细管中,约占20%,需要更大的外力;•内部水:存在于污泥颗粒内部(包括细胞内的水)•附着水:粘附于颗粒或细胞表面的水游离水、毛细水、内部水和附着水通常:含水率85%,污泥呈流状;65~85%,污泥呈塑态;65%,呈固态。3.2污泥处理运行管理含水率的控制在污泥进行脱水前对其脱水性能进行一定的预处理以提高其脱水性能。常见的调理方法是加药调理法,即在污泥中加入带有电荷的无机或有机调理剂,使污泥液体颗粒表面发生化学反应,中和颗粒表面的电荷,使水游离出来,同时使污泥颗粒凝聚成大的颗粒絮体,降低污泥的比阻抗(或CST)。调理效果的好坏与调理剂种类、投加量以及环境因素等有关。污泥调理污泥产量通过运行工况、工艺指标,核算、核对污泥产量。四、中控系统和在线监控指标及要求对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量、出水水量,进水COD、氨氮、PH,出水COD、氨氮,及鼓风机电流、鼓风量、曝气池的溶解氧浓度、污泥浓度等数据进行监控,并能随机调阅核查期内上述运行指标数据及趋势曲线,且相关数据至少保存一年以上。管理措施按要求和规定完善中控系统及在线监测设备做好日常维护、管理。对进出水水质水量监控仪表,委托有资质的运维单位运维,开展定期校核、比对。公司下属污水处理厂中控系统的运用和维护(1)公司在中控系统上的做法1)标准化改造●2009年完成了下属8座污水厂中控系统的改造,建立了统一风格的、高标准的中控数据查询系统2)改造内容●增加不具备的仪器仪表;●以增加PLC输入模块
本文标题:城镇污水处理厂内部现场及运行管理X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492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