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金蝶采购入库操作流程
海能有限公司财务软件:金碟ERP软件金碟模块:采购管理—采购管理操作制作人:王宏制作时期:2010年11月4日采购管理操作流程1、生产部提出物料需求,采购下订单,货到仓库开立入库单,通知质检部,检验合格入库。路径:单击【供应链】【采购管理】【入库】【外购入库单-录入(双击)】新增委外加工入库单界面如下:输入供应商名称、摘要、收料仓库、源单类型、采购物料、数量、单价、业务员、验收人、部门等,填充完毕后,按【保存】和【审核】按钮。资料如下图。2.1当期收到发票,采购入库单生成发票路径:单击【供应链】【入库】【外购入库单-查询】【菜单-下推(生成购货发票(专用/或普通)】【生成(M)】如下图所示。图1图3点击【生成(M)】图4图5输入【发票号码】、【修改日期】、【物料代码】、【修改暂估单价】、【金额】、【税额】、【含税金额】、【业务员】及【部门】。若一张入库单,开立两张税票,还需要对入库单进行拆分,拆分成入库单数理等于发票上的开票数量。输入完毕后,点击【保存】和【审核】。(1)拆分单据:单击【供应链】【入库】【外购入库单-查询】【编辑】【拆分单据】图1图2输入要拆分的数量。点击【保存】。拆分之后,请专门找个记录薄,记录拆分单据号码,以方便下次查找入账。若拆分错误,可以把原拆分单据合并。拆分完毕后,再重新生成发票。(2)合并单据:单击【供应链】【入库】【外购入库单-查询】【编辑】【合并单据】说明:入库单拆分错误,可以把原拆分单据进行合并。选中要合并的子单据(按Ctrl键,用鼠标逐个点击;或者用Shift键)图1图22.11收到运费发票处理(当月入库,当月收到费用发票)单击【供应链】【结算】【采购发票-查询】【编辑】【合并单据】图2.11图2.12下图:2.13选中对应的采购发票,点击【费用】图2.14图2.15输入供货单位等相关内容,见下图:图2.16图2.17若不知供货单们代码,可以按F7键或者点击【查看】进行供货单位查找。另外,还可以单击【供应链】【采购管理】【费用发票】【费用发票-录入】操作,但是对应【采购发票】号码,只能手工输入。2.12收到运费发票处理(当月入库,次月收到费用发票)芜湖厂操作,直接做成本调整单。界首操作,进行补充勾稽,操作如下:2.13采购入库单、采购发票及费用发票进行勾稽单击【供应链】【采购管理】【结算】【采购发票-查询】【选中对应的采购发票】【勾稽】图2.131图2.132图2.133点击【勾稽】显示【勾稽】成功。退出【勾稽】界面。2.14生成会计凭证单击【供应链】【存货核算】【结算】【采购发票-查询】【分配】【核算】【凭证管理】【生成凭证】图2.141图2.142下图2.143点击【分配】和【核算】图2.144图2.145记账凭证模板图2.146当期入库,下期收到发票,做法同上。主要注意暂估价格和发票价格是否一致,不一致做出调整。3.1期末发票未到,做外购入库暂估处理。检查外购入库单是否有单价有KEY入系统,有向采购咨询价格,KEY入系统。路径:单击【供应链】【存货核算】【入库核算】【存货估计入账】【生成凭证】上图为存货估价入几账。生成凭证操作:路径:单击【供应链】【存货核算】【凭证管理】【生成凭证】【选择单据类型】【生成凭证】选中要生成凭种的类型,点击【重新设置】,弹出条件过滤界面,进行筛选,如下图:生成凭证可以选择以下类型,【按单生成凭证】、【按单据类型生成汇总凭证】及【所以单据生成汇总凭证】。生成凭证过程暂估入库详细解释说明一、概述本文以K/3V10.3至K/3V11.0的版本为基础,研发提供的局部补丁功能也在本文范围之外。即本文档描述的功能和内部逻辑不会涵盖以前的版本和未来新版本功能,当然,若歪打正着那是意外惊喜。企业在外购材料时(本文将商品、存货统称为材料,依据是我们的目标客户群为中小制造企业),由于结算方式、采购地点的不同,材料入库和货款支付在时间上不一定完全同步,存在不同的账务处理方式。1.材料和发票同时到达的采购业务(相同会计期间到达)此种情况按K/3基本采购流程操作和账务处理即可,无需我再详述。2.材料先到发票后到的采购业务(不同会计期间到达)这就是K/3暂估的典型条件,本文的内容就围着它转了,下面就进入正题了。二、与暂估有关的系统参数要理清K/3存货暂估逻辑,必须先理解与暂估相关的系统参数之间的逻辑关系。K/3系统中,与暂估相关的系统参数有(图K/3001):1.外购入库生成暂估冲回凭证K/3通过勾选的方式进行设置。在初始化时进行设置,结束初始化该参数不允许更改。此参数含义为进行暂估时是否需要生成暂估冲回凭证,即与凭证生成的方式相关。如果选择了此参数,“暂估冲回凭证生成方式”设置有效,并且限制“暂估差额生成方式”只能为“差额调整”,不能使用“单到冲回”。此种方式经常被大家称为“工业暂估处理方式”(以工业、商业暂估命名存在不妥,只是暂估方式不同而已,与工业企业、商业企业选择使用的暂估方式无关)。如果不选择此参数,“暂估冲回凭证生成方式”设置无效,系统不自动冲回凭证,“暂估差额生成方式”可为“差额调整”,也可为“单到冲回”。此种方式经常被大家称为“商业暂估处理方式”。2.暂估差额生成方式在初始化过程中设置,此参数的可选值为“差额调整”和“单到冲回”。在“外购入库生成暂估冲回凭证”被选中时,只能选择“差额调整”,不能选择“单到冲回”;在“外购入库生成暂估冲回凭证”未被选中时,可选择“差额调整”,也可选择“单到冲回”。在“差额调整”方式下,当期获得的发票金额(不含税)与以前期间暂估的入库单暂估金额不一致时,系统自动生成外购入库暂估补差单。在“单到冲回”方式下,当期获得的发票金额(不含税)与以前期间暂估的入库单暂估金额不一致时,系统自动生成红字入库单和蓝字入库单。3.暂估冲回凭证生成方式只有在“外购入库生成暂估冲回凭证”选中的情况下“暂估冲回凭证生成方式”设置有效;否则该参数无效,此参数的可选择值为“单到冲回”和“月初一次冲回”,系统默认“月初一次冲回”。若为“月初一次冲回”,则系统在期末结账后,会自动按根据上期生成的暂估凭证,对应生成红字暂估凭证(即生成反向暂估冲回凭证,若原单为红单冲回的为蓝字暂估凭证)。若在当期发票仍未到,则应继续生成暂估凭证,下期继续自动冲回。在此种方式下,当暂估的存货发票长期未收到时,会多次生成暂估和冲回凭证,即在发票未到达前的会计前都要重复暂估和冲回,出现很多不必要暂估凭证和红字冲回凭证。若为“单到冲回”时,发票未到的外购入库单只暂估一次,在发票到后才进行冲回。即此种方式下外购入库单只暂估一次、冲回一次,处理比较简单。特别的,初始化暂估入库单不受“月初一次冲回”控制,按“单到冲回”逻辑进行暂估冲回。系统对暂估、冲回、外购入库凭证采用连环控制,即只有生成了暂估凭证,才能生成冲回凭证,再才能生成外购入库凭证。反之,当一张外购入库单相继生成了暂估入库、暂估冲回、外购入库凭证,在删除这些凭证时应遵循一定的顺序,先删除了外购入库凭证后,再删除暂估冲回凭证,最后才能删除暂估入库凭证。4.当暂估差额生成方式为单到冲回,且暂估入库单与发票金额相同时需要生成红蓝单据为了满足一些企业的特殊需要,即使在暂估金额和发票金额相同的情况下,也可以启用该系统参数后生成冲回后的红蓝单。予以将应付账款和应付账款-暂估区分开了,便于进行统计分析存货暂估比例。5.冲回单据编码后缀设置暂估冲回单据编码后缀标示符,默认为“-”。外购入库核算时自动生成冲回单据的编码使用原来外购入库单的编码加默认的后缀,冲回生成的红蓝字单据增加字母R(red)或者B(blue)来区分,多次钩稽的情况在单据编码后自动递增。如:原外购入库单编码为WIN000001,则第一冲回生成的红字外购入库单和蓝字外购入库单编码分别为:WIN000001_R1和WIN000001_B1。实现后缀编码定义后即可将正常外购入库单和冲回后外购入库单进行区分,便于进行事后分析、同时提供快捷的账务处理。从上所述可知,暂估这几个参数存在相互约束关系,为了增加易读性和快速的理解,以求节约思考的时间,下面将约束关系以表格形式给予直观展示。图K/3001三、暂估处理流程企业在生产经营的材料采购过程中,由于付款不及时等多种原因,购入的存货常常会出现发票不能及时到达的情形,为了准确地反映资产、负债、成本以及管理方面的需要,应对此类存货做暂估入账。实务中由于企业的业务特点、会计核算方式、会计环境的不同以及会计人员的见解不一致,各企业暂估入账的具体操作方法也不相同。材料暂估的实施是由相应的会计原则为支撑和相应的会计处理方法与之配套。材料暂估会计原则和处理方法的正确与否,对材料暂估的实施,动态了解企业资产、负债状况是有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1.启用“外购入库生成暂估冲回凭证”在启用“外购入库生成暂估冲回凭证”的条件下,暂估差额生成方式只能为“差额调整”,故处理方式仅存在两种可能,一种为“月初一次冲回”,另一种为“单到冲回”,详细流程图如下(图K/3002),按暂估冲回方式分类描述操作步骤。图K/30021.1暂估冲回凭证生成方式——月初一次冲回1.检查外购入库单并确认在月末时检查未记账的外购入库单,若没有对应的购货发票,则对该外购入库单进行估价,然后进行账务处理生成暂估凭证。2.所有的账务处理结束后进行期末结账由于暂估冲回方式为月初一次冲回,则在期末结账时系统自动生存成下月初的红字冲回凭证(即生成反向暂估冲回凭证,若原单为红单冲回的为蓝字暂估凭证),该红字凭证与上月暂估凭证进行冲减。若在下月末发票仍未到,则再次进行暂估,下月末结账系统再进行自动冲回。如此反复,直到发票达到为止。3.进行差额调整处理若到达的发票金额和暂估金额(不含税)不一致,则系统进行核算时自动生成外购入库暂估补差单。为了大家便于快速直接的理解,现以示例将处理流程予以展示。【例1】在2005年5月购进A材料10公斤,购进B材料100个,检验后以外购入库单WIN00001入库。由于在5月份购货发票未到,故需要进行暂估处理,其暂估的单价和金额为,材料A单价10.00元、金额100.00元(不含税);材料B单价20.00元、金额2000.00元(不含税)。1)暂估外购入库单WIN00001如下。在K/3系统中生成的暂估凭证如下(图K/3003):图K/3003注:此为K/3标准凭证的界面,为了描述的简化,后文涉及凭证时仅提供凭证分录,不再将相关K/3凭证以图的方式展示。由于此方式需要生成冲回凭证,故没有单独设置提供分析暂估情况的会计科目(如:应付账款-暂估),但后文将提供相关示例。2)结账时生成暂估冲回凭证由于“暂估冲回凭证生成方式”为“月初一次冲回”,在2005年5月末进行结账时,系统自动将外购入库单WIN00001生成2005年6月的暂估冲回凭证,此暂估冲回凭证为红字,用于冲减2005年5月的暂估凭证(图K/3003)。红字表示为负值,表示冲减。借:原材料2100.00贷:应付账款2100.003)购货发票到后生成正常的外购入库凭证若在2005年6月购货发票未到,则重复步骤“1)”和“2)”,即每个月在月末结账生成冲回凭证,然后再进行暂估,直到购货发票到达。为了简化,本例假设在6月购货发票到达。购货发票到后,将该购货发票与入库单WIN00001进行钩稽,若购货发票的不含税金额同发票不一致则系统会自动生成外购入库暂估补差单(暂估差额生成方式只能为“差额调整”)。购货发票ZPOFP00001(按税率17%进行计算)如下。由于发票的不含税金额与外购入库单的暂估金额不一致,A材料暂估为100.00元、发票金额150.00,B材料暂估2000.00元、发票金额3000.00元,故在钩稽过程中需要生成暂估补差单。生成的暂估补差单如下(为了简化,本例也不包含费用发票)。进行钩稽核算后,使用存货核算的外购入库事务类型将购货发票、入库单、暂估补差单一同生成2005年6月的外购入库凭证,分录如下:借:原材料315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535.50贷:应付账款3685.50注:本凭证是在“借方相同科目合并”和
本文标题:金蝶采购入库操作流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73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