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污水处理厂尾水紫外线消毒技术的应用
污水处理厂尾水紫外线消毒技术的应用作者:肖卫星全国紫外线国家标准委员会委员吕东明加拿大TROJAN公司吴旭升深圳海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摘要紫外线污水消毒技术在国外特别是欧洲和北美地区经过近3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成熟、可靠、投资效益高的绿色环保技术,在世界各地各类城市污水的消毒处理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成为污水处理领域中取代传统加氯消毒的主流技术和工艺。在国内污水处理厂尾水消毒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进一步的引导引导紫外线消毒技术的规范应用,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在2005年专门颁布了《城市给排水紫外线消毒设备》(GB/T19837-2005)国家标准,规范了紫外线消毒技术的运用,本文结合笔者的一些实际经验和研究,对紫外线消毒技术在污水处理厂中尾水消毒工艺中的应用做阐述说明。关键词紫外线消毒标准1、城市污水消毒的必要性为了保护人类的健康、生命以及水环境和水资源,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北美、欧盟、日本、韩国、台湾等)都要求对城市污水在排放前进行消毒处理。污水消毒也是保护饮用水源的第一道防线。2002年11月,我国和许多国家及地区爆发了非典型性肺炎,这一疫情的元凶冠状病毒广泛的传播和性顽强存活能力使人们意识到消毒的重要性,尤其是对接纳病人排泄物的污水处理厂的尾水消毒成为防止疫情扩散的重要防线。我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2年12月24日颁布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首次将微生物指标列为基本控制指标,要求城市污水必须进行消毒处理,从而使污水处理的病理指标与国际接轨。许多国家和地区在对城市污水要求消毒的同时,也制定了相应的消毒指标,相应的排放标准(部分国家和地区尾水消毒指标见表1),我国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将粪大肠菌列为基本污染物控制指标。该标准规定执行二级标准和一级B类标准的污水处理厂排放要求是粪大肠菌群不超过10000个/L,执行一级A类标准的污水处理厂排放要求为不超过1000个/L。表1部分国家和地区尾水消毒指标国家或地区粪大肠菌群数标准美国国家环保局(EPA)200个/100ml二级生化处理后的出水美国加州加利福尼亚第22号条例总大肠菌群数2.2个/100ml非限制性使用的回用水国家或地区粪大肠菌群数标准欧盟2000个/100ml浴场水指导准则(BathingWaterDirectives)日本指针大肠杆菌数3000个/ml中国GB18918-200210000个/l二级标准1000个/l一级标准A类10000个/l一级标准B类中国GB8978-19965000个/l医院、兽医院及医疗机构含病原体污水三级标准1000个/l医院、兽医院及医疗机构含病原体污水二级标准500个/l医院、兽医院及医疗机构含病原体污水一级标准1000个/l传染病、结合病医院三级标准500个/l传染病、结合病医院二级标准100个/l传染病、结合病医院一级标准上海市地方标准DB31/199-19973000个/l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10000个/l黄浦江上游准水源保护区中国再生水用作冷却水的水质控制标准2000个/lGB50335-2002中国城镇杂用水水质控制标准总大肠菌群数3个GB50335-2002中国景观环境用水的再生水水质控制标准GB50335-200210000个/l观赏性景观环境用水河道、湖泊类2000个/l观赏性景观环境用水水景类500个/l娱乐性景观环境用水河道、湖泊类不得检出娱乐性景观环境用水水景类2、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不同消毒方法的比较给排水消毒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化学消毒方法,如:加氯消毒和臭氧消毒;和物理消毒方法,如:紫外线消毒。目前,国内污水处理厂尾水消毒主要有四种消毒方法,分别是氯气、二氧化氯、臭氧、紫外线,他们各有优缺点,各自有着不同的应用领域。整理见表2表2不同消毒工艺的比较方法优点缺点应用领域氯气(Cl2)传统技术,比较成熟纯设备投资成本相对低对贾第虫、隐孢子虫无效会产生消毒副产物(THMs)自来水和污水中传统的消毒方式具有余氯持续消毒作用具致癌,致畸毒害作用氯气危险,不宜储运二氧化氯(Cl02)投放简单、方便副产物较少,不受pH影响运行成本高不适合大水厂应用现场制备,存在安全隐患对小规模项目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如医院污水处理臭氧(O3)有强氧化能力除臭、脱色、除铁、锰等消毒投资较大,运行成本高,产生臭化副产物一些自来水厂深度处理和一些工业用水紫外线(UV)不产生任何消毒副产物,对贾第虫、隐孢子虫效果好,具广谱性杀菌能力;操作安全简易/运行成本低对水体的悬浮物、色度等影响UVT的因素比较敏感无后续杀菌作用大型市政给排水项目和工业用水(如半导体、食品行业等)3紫外线污水消毒技术的研究3.1紫外线消毒的原理紫外线一般被分为三个不同波段:紫外C(200~280nm)、紫外B(280~315nm)和紫外A(315~400nm),其中紫外C(UVC)的杀菌效果最好。紫外线杀菌与化学消毒剂杀菌不同,它不是通过得失电子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而是通过由紫外光子辐射导致的光化学反应来进行。紫外灯在260nm附近杀菌效率最高,目前生产的紫外灯的最大紫外输出功率在波长为253.7nm处,该波长在世界顶级紫外灯中已占紫外能量的90%、总能量的30%以上,由于高强度、高效率的紫外C的存在,紫外技术克服了以往杀菌效率低、消毒水量小、成本高的缺点,已在水消毒领域具有相当的竞争力。紫外线消毒是一种物理消毒方法,紫外线消毒并不是杀死微生物,而是去掉其繁殖能力进行灭活。紫外线消毒的原理主要是用紫外光摧毁微生物的遗传物质——核酸(DNA或RNA),使其不能分裂复制。除此之外,紫外线还可引起微生物其他结构的破坏。微生物在人体内不能复制繁殖,就会自然死亡或被人体免疫功能消灭,从而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紫外线是波长在200–400nm的电磁波,它又分为4个波段(见图1),其中具有杀菌消毒功能的紫外波段为200–300nm,即紫外C和紫外B中的部分。通常人们较关注微生物对紫外线的吸收频谱,认为253.7nm是紫外消毒的最佳波段并把紫外消毒技术称为紫外C消毒,确切来说是不全面的,因为忽视了微生物对紫外线的反应频谱。图1.紫外消毒波段图2.核酸的紫外吸收频谱与大肠菌消毒频谱100nm200nm280nm315nm400nm消毒波段*200nm253.7nm300nm真空紫外线UVCUVBUVA宇宙光伽马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300280260240WAVELENGTH(nm)RELATIVEUNITS24681020406080100NucleicacidabsorptionEcolikilling波长(nm)相对单位大肠菌灭活核酸吸收图3.核酸和微生物对紫外的反应频谱紫外线对核酸/微生物的破坏取决于核酸/微生物对紫外线的吸收和反应,如果只有吸收,没有反应,那么该波长的紫外线也不会具有灭活作用。吸收+反应决定了核酸或某种微生物对某一波段紫外光的响应或敏感性、即紫外光对其产生灭活的能力。图2和图3分别为核酸及一些微生物对紫外线的吸收频谱和反应频谱,可以看到微生物对紫外照射的响应和核酸对紫外的响应有很强的相关性。由图可以看出核酸对紫外线的吸收大致在260–265nm左右存在一个峰值,而对紫外线的反应则是在260–269nm左右有一个峰值。而某些微生物如:MS2噬菌体、湿疣病毒、mosaic烟草病毒和reo病毒等的最大紫外反应波长则在230nm以下[9][10][11][12]。因此若认为能发出253.7nm波长单频谱输出的低压紫外汞灯消毒效果优于多频谱输出的中压紫外灯,是不符合实际的。对很多微生物并不存在唯一的最佳紫外消毒波长。大量的研究和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单频谱输出的低压紫外灯和多频谱输出的中压紫外灯在照射到微生物上的紫外剂量相同的条件下,其消毒效果是相同的[1][13][14][15][16]。对某一特定微生物来说,接受到的紫外剂量是决定其灭活程度的唯一因素。3.2.紫外剂量及剂量响应曲线微生物所接收到的紫外照射剂量决定了其灭活的程度,不同的微生物种类对相同紫外剂量的响应是不同的。微生物在消毒器中通过时接收到的紫外剂量定义为:波长(nm)相对于254nm反应隐孢子虫MS2湿疣病毒TdtIDose0(1)式中Dose为剂量(常用单位:mWs/cm2);I为微生物在其运动轨迹上某一点接收到的紫外照射光强(常用单位:mW/cm2);T为曝光时间或滞留时间。在实际的紫外消毒器或系统中由于光强在空间的不均匀分布、流体动力学的限制且微生物在消毒器中滞留时间很短(一般1到10秒左右),每个微生物个体接收到的紫外剂量是不同的,即消毒器是非理想的。如果假设消毒器为理想消毒器,即所有微生物都接收到相同的紫外照射剂量,则方程(1)可表示为TIDose(2)其中I和T分别为消毒器内平均光强和平均曝光时间。方程(2)类似于加氯消毒中的CT的计算。在微生物实验室中,一般用紫外平行光束仪来测量某种微生物对紫外照射的响应特性,即其对紫外线消毒的敏感性。在特定光强下,通过控制曝光时间得到不同的紫外剂量,再测出相应的存活的微生物含量,即可得到该微生物的紫外剂量响应曲线,如图4所示。由此方法所得剂量叫做平行光剂量,一般认为此方法可完全排除流体动力学影响,根据此方法得到的曲线完全反映了紫外线对微生物的纯生化作用,故该紫外剂量也叫生化紫外剂量。此曲线是设计紫外消毒工艺的基本依据,一个紫外消毒系统在考虑其它各种因素及必要的安全系数后所能实现的有效紫外剂量不能小于由该曲线得出的对微生物达到某一程度消毒时所需要的生化剂量。图4.微生物紫外剂量响曲线紫外剂量(mWs/cm2)指标微生物含量N,(个/100ml)0由图4还可以看出,响应曲线在剂量增加到一定范围后逐渐持平、即存在极限,也就是说再加大消毒剂量也不能改善消毒效果。这主要和水质条件尤其使总悬浮固体数TSS及固体颗粒尺寸有关。3.3.微生物受到紫外照射后的修复如果微生物没有接受到足够的紫外照射剂量,有些微生物可以修复其受到的损伤。大量的研究表明:病毒本身没有修复能力,有些细菌具有修复能力,但受到的紫外照射剂量越高,其修复能力越低,只要剂量设计适当,可完全去除或有效地抑制这些微生物的修复能力[1][17][18]。微生物的修复可分为光修复和黑暗修复,光修复需要可见光的存在,而且微生物在受到紫外线照射后到见到可见光之间的间隔时间越长,微生物见到可见光后光修复的能力越低,如果时间间隔超过2小时以上,一些微生物会完全丧失光修复能力[6][7][19],污水厂在设计时可利用这一特点通过增加消毒后污水不见光的时间来进一步抑制微生物的修复。研究证明只要设计合理,微生物的修复在实际污水处理和回用水处理系统中并不重要[2][3][4],另外污水本身的特性也被认为不利于微生物受伤后的修复。有些研究还显示中压紫外灯发射的某些紫外波长可能可以抑制或破坏微生物的修复能力。世界上使用紫外消毒工艺的3000多家污水处理厂的实际运行表明微生物的修复并不是实际问题,现在这一问题在国外已不再是紫外污水消毒处理应用中人们担心的问题。3.4.影响紫外消毒系统消毒性能的各种因素3.4.1紫外穿透率(UVT)图5.水体紫外穿透率的测量I0I1I0I2超纯水测试水样紫外穿透率UVT=I1/I2图5显示了紫外穿透率的测量方法,以超纯水或去离子水为参照水样,其紫外穿透率为100%;一般测试时的水样光程长度为1厘米。测量结果可直接显示为紫外穿透率或水体在253.4nm的吸光度a,紫外穿透率与吸光度的关系如下表示:adUVT101010(3)其中:10为吸收系数;d为光程长度;a为吸光度。3.4.2TSS和颗粒尺寸分布影响当悬浮物含量较高时,所需达到某一特定消毒指标的紫外剂量也要提高;而对于一特定的悬浮物含量,存在一个相应的消毒极限(图4),当趋于消毒极限时,即使紫外剂量大幅度增加也很难再进一步降低水体中微生物的含量。3.4.3污水成分污水的成分很复杂,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无机物和
本文标题:污水处理厂尾水紫外线消毒技术的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786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