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检修废水调配池操作规程1、启动运行程序1.1打开主线阀门,让其它废水、检修清洗废水进入检修废水调配池(T-21),同时观察超声波液位计(L-21,已经过标定);1.2启动搅拌机,进行废水搅拌;1.3根据PH计显示的PH值判定废水的酸碱性,PH<6则启动加碱装置、打开电磁阀EV-T21A,进行中和反应,PH>9则启动加酸装置、打开电磁阀EV-T21B,进行中和反应;1.4打开检修废水输送泵(P-06)进水阀,让废水充满机泵;1.5启动机泵,全开泵出口阀、流量计前后阀门,关闭流量计旁通阀,向厌氧进水调配池供水,同时观察出口压力表和流量计(FE-P06);2、正常运行及操作维护2.1手动启动正常后转入远程控制;2.2日常维护:①巡视池体周边是否渗漏;②P-06A/B泵交替切换运行;③机泵、搅拌机运行是否存在噪音?温升是否异常?润滑是否异常?④所有显示仪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⑤PH计、液位计、流量计的现场显示同远传上位机显示是否一致;⑥数据记录;⑦采样、化验、分析;⑧所有管道、阀门、法兰面、焊缝等是否存在异常;⑨管道支架是否稳定;⑩顺利交接班。3、停止运行程序3.1关闭泵出口阀;3.2停机泵;3.3关闭泵进口阀;3.4关闭水池进水阀。二、厌氧进水调配池操作规程1、启动运行程序1.1让丙烯酸废水、丙烯酸丁酯废水、检修废水、回流污水以一定比例进入厌氧进水调配池(T-07),同时观察超声波液位计(L-07,已经过标定);1.2打开蒸汽阀门,给厌氧进水调配池废水加热,通过在线温度计(T-07)调节蒸汽流量,以保证调配池废水温度处于35°左右;1.3启动厌氧进水混合泵P-22A/B,使厌氧进水调配池里废水保持混合流动;1.4根据PH计显示的PH值判定废水的酸碱性,PH<6则启动加碱装置、打开电磁阀EV-T07,进行中和反应;1.5启动尿素、磷酸盐、铁盐加药装置,对厌氧进水调配池废水进行营养调节,以满足厌氧反应需要;1.6打开厌氧进水提升泵(P-07)进水阀,让废水充满机泵;1.5启动机泵,全开泵出口阀、流量计前后阀门,关闭回流阀门、流量计旁通阀,通过调节阀(MV-P08)调节流量向厌氧池供水,同时观察出口压力表和流量计(FE-P07);2、正常运行及操作维护2.1手动启动正常后转入远程控制;2.2日常维护:①巡视池体周边是否渗漏;②P-07A/B/C泵交替切换运行;③机泵运行是否存在噪音?温升是否异常?润滑是否异常?④所有显示仪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⑤PH计、温度计、液位计、流量计的现场显示同远传上位机显示是否一致;⑥数据记录;⑦采样、化验、分析;⑧所有管道、阀门、法兰面、焊缝等是否存在异常;⑨管道支架是否稳定;⑩顺利交接班。3、停止运行程序3.1关闭泵出口阀;3.2停机泵;3.3关闭泵进口阀;3.4关闭水池进水阀。三、厌氧池操作规程1、启动运行程序1.110格厌氧池为并联操作,其中1~5号为一组,6~10号为一组,每一格均能实现独立投入使用,即是“大并联、小并联”操作模式,实际操作时可以根据废水流量而投用多少格;1.2厌氧进水调配池里的废水调质调量调温符合要求之后,即启动提升泵向厌氧池供水;1.3打开进水总阀组,全开布水阀组,使废水进入厌氧池;1.4通过PH计、温度计控制厌氧池废水的PH值、温度,进行相应的操作;1.5启动内回流泵P-09-1~10A/B,使厌氧池里废水保持充分流动;1.6EGSB反应器进水要求:①PH值宜为6.5~7.8;②厌氧温度为30~35°;③COD:N:P=100~500:5:1;④悬浮物含量宜小于2000mg/l;⑤氨氮浓度宜小于2000mg/l;⑥硫酸盐浓度宜小于1000mg/l;⑦COD浓度宜为1000~30000mg/l;⑧严格控制重金属、氰化物、酚类等物质进入厌氧反应器的浓度。1.7EGSB的启动负荷应小于2kgCOD/(m³.d),上升流速应小于0.5m/h;1.8启动时应逐步升温,以每日升温2℃为宜,直至设计温度;1.9出水COD去除率达80%以上时,或出水有机酸浓度低于200~300mg/l后,可逐步提高进水容积负荷,负荷的提高幅度为设计负荷的20~30%;2、正常运行及操作维护2.1手动启动正常后转入远程控制;2.2日常维护:①巡视池体周边是否渗漏;②内回流泵交替切换运行;③机泵运行是否存在噪音?温升是否异常?润滑是否异常?④所有显示仪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⑤PH计、温度计、流量计的现场显示同远传上位机显示是否一致;⑥数据记录;⑦采样、化验、分析;⑧所有管道、阀门、法兰面、焊缝等是否存在异常;⑨管道支架是否稳定;⑩顺利交接班。2.3严禁进水有机负荷过高过低、温度骤升骤降;2.4应根据EGSB反应器监测数据及时调整反应器负荷、控制进水碱度或采取其它相应的措施;2.5反应器中碱度(以CaCO3计)应高于2000mg/l,挥发性脂肪酸(VFA)宜控制在2000mg/l以内;2.6厌氧反应器反应区的污泥浓度宜维持在20~40gVSS/L之间;2.7厌氧反应器污泥层应维持在出水堰下1.5米,污泥过多时应该排泥;3、停止运行程序3.1关闭泵出口阀;3.2停机泵;3.3关闭泵进口阀;3.4关闭水池进水阀。四、好氧池A/B操作规程1、启动运行程序1.1让厌氧池出水、生活废水、其它废水、检修清洗废水、上清液废水、回流污泥等进入好氧池配水井,以缓冲对好氧池的冲击;1.2打开闸门,让废水进入好氧池;1.3启动风机,打开进气阀,进行曝气,使废水翻泡均匀。2、正常运行及操作维护2.1日常维护:①巡视池体周边是否渗漏;②风机交替切换运行;③风机运行是否存在噪音?温升是否异常?润滑是否异常?④所有显示仪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⑤污泥浓度仪、溶解氧仪的现场显示同远传上位机显示是否一致;⑥数据记录;⑦采样、化验、分析;⑧所有管道、阀门、法兰面、焊缝等是否存在异常;⑨管道支架是否稳定;⑩顺利交接班。2.2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曝气量,通过控制各阀门,调整进气量。2.3好氧池应通过调整污泥负荷、污泥泥龄或污泥浓度等方式进行工艺控制。2.4好氧池出口处废水里的溶解氧宜为2mg/l。2.5应经常观察活性污泥生物相、上清液透明度、污泥颜色、状态、气味等,并定时测试和计算反映污泥特性的有关项目。2.6因水温、水质或好氧池运行方式的变化而在二沉池引起的污泥膨胀、污泥上浮等不正常现象,应分析原因,并针对具体情况,调整系统运行工况,采取适当措施恢复正常。2.7当好氧池水温低时,应采取适当延长曝气时间、提高污泥浓度、增加泥龄或其它方法,保证污水的处理效果。2.8好氧池产生泡沫和浮渣时,应根据泡沫颜色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恢复正常。2.9根据污泥情况向好氧池内加营养剂,一般按BOD5:N:P=100:5:1比例投加营养源。N源为尿素,P源为磷酸氢二钠。3、停止运行程序3.1关闭风机;3.2关闭闸门。五、二沉池操作规程1、启动操作程序1.1当好氧池液位达到溢流堰,其污水自动流入二沉池。1.2当液位超过刮泥板时,按照“中心传动刮泥机操作规程”开启中心刮泥刮渣机,同时自动排泥。1.3污泥进入回流污泥池,液位达到开泵条件时开启污泥回流泵。1.4二沉池液位升至溢流堰时,做好中间水池的运行准备。2、二沉池停运2.1停止中心传动刮泥机运行2.2非停工停运时,严禁长时间停运中心传动刮泥机。一般不超过4小时,如长时间停运中心传动刮泥机,在启动时应对污泥进行松动后,才能启动。防止污泥板结对设备造成损害。3、日常巡检及维护3.1检查刮泥机传动链条松紧情况,达到松紧适中为宜。3.2检查中心传动刮泥机的电机、减速机以及链条、刮板等各连接部分的螺栓是否紧固。3.3清除刮泥片周围的杂物,没有卡阻,碰撞现象。刮渣板与浮渣挡板的间隙应均匀、无卡阻、运行是否能顺利的通过。3.4检查减速箱内机油的液位,如果液位不足,及时补充。3.5检查刮泥机运转方向应绕中心作顺时针旋转。3.6定时巡视二沉池的沉淀效果如出水浊度、泥面高度、沉淀的悬浮物状态、水面浮泥或浮渣情况等,检查各管道附件、排泥刮渣装置是否正常,各堰出流是否均匀,堰口是否严重堵塞,清理出水堰及出水槽内截留杂物及漂浮物。3.7根据污泥产量及贮泥时间及时排出污泥,一般存泥时间为2-4小时。利用阀门控制回流污泥量,剩余污泥打入储泥池,控制好回流污泥与净排污泥的比例。二沉池污泥排放量可根据污泥沉降比、混合液污泥浓度及二沉池泥面高度确定。3.8观察二沉池出水水质,不允许二沉池有污泥漂浮现象。3.9二沉池上清液的厚度一般为0.5-0.7米左右。六、中间水池操作规程1.进水操作程序1.1二沉池出水进入中间水池内。1.2当液位超过泵启动液位时,开启提升水泵,向接触氧化池进水;1.3水量大且需要时,中间水池里废水可以向厌氧调配池、冲洗水箱供水;1.4当中间水质达标时,可以通过支线直接排放至外排水池进行外排放;1.5提升泵可以手动运行,也可以自动运行,中间水池设置超声波液位计。2.停运操作程序二沉池出水直接进入中间水池,当二沉池停止出水时,中间水池即停运。3.日常巡检3.1检查池内的液位,不得低于提升泵运行的最低液位。3.2备用水泵应处于良好的状态。3.3定期检查出水水质,保证水质达标。七、接触氧化池操作规程1、启动运行程序1.1打开进水阀门,让中间水池的废水进入接触氧化池;1.2进入接触氧化池的废水应满足以下条件:①水温宜为10~37℃;②PH值为6.5~9.5;③BOD5/CODcr值宜大于0.3;④营养组合比(BOD5:氨氮:磷)宜为100:5:1;⑤有去除氨氮要求时,进水总碱度(以CaCO3计)/氨氮的比值宜不小于7.14,不满足时应补充碱度;⑥有去除总氮要求时,反硝化要求进水的易降解碳源BOD/总氮值宜不小于4.0,总碱度(以CaCO3计)/氨氮的比值宜不小于3.6,不满足时应补充碳源或碱度;⑦有除磷要求时,污水中的五日生化需要量(BOD5)与总磷之比宜不小于17;⑧要求同时除磷、除氮时,应满足上述第6、7条。1.3曝气:启动风机,总阀全开,风机压力控制在1.0Pa以下为宜;调节曝气管开关,使得气体平缓冒出,水面呈分布均匀的水花,均匀细气泡翻腾;A、B池曝气量须一致;每天最少曝气8小时,早上9点开机,下午16点停止曝气。2、正常运行及操作维护2.1日常维护:①巡视池体周边是否渗漏;②风机交替切换运行;③风机运行是否存在噪音?温升是否异常?润滑是否异常?④所有显示仪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⑤溶解氧仪的现场显示同远传上位机显示是否一致;⑥数据记录;⑦采样、化验、分析;⑧所有管道、阀门、法兰面、焊缝等是否存在异常;⑨管道支架是否稳定;⑩顺利交接班。2.2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曝气量,通过控制各阀门,调整进气量。2.3接触氧化池应通过调整污泥负荷、污泥泥龄或污泥浓度等方式进行工艺控制。2.4生物接触氧化池出口处废水里的溶解氧宜为2mg/l。2.5应经常观察活性污泥生物相、上清液透明度、污泥颜色、状态、气味等,并定时测试和计算反映污泥特性的有关项目。2.6因水温、水质或好氧池运行方式的变化而在二沉池引起的污泥膨胀、污泥上浮等不正常现象,应分析原因,并针对具体情况,调整系统运行工况,采取适当措施恢复正常。2.7当生物接触氧化池水温低时,应采取适当延长曝气时间、提高污泥浓度、增加泥龄或其它方法,保证污水的处理效果。2.8接触氧化池产生泡沫和浮渣时,应根据泡沫颜色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恢复正常。视情况开启消泡水泵,撒淋消泡剂。2.9根据污泥情况向生物接触氧化池内加营养剂,一般按BOD5:N:P=100:5:1比例投加营养源。N源为尿素,P源为磷酸氢二钠。3、停止运行程序3.1关闭进水阀;3.2关闭风机;3.3关闭阀门。八、混凝反应池操作规程1、接触氧化池的上清液废水自流进入混凝反应池;2、混凝反应池需要加絮凝剂,投加量需水质指标而定,用混凝搅拌机搅拌混合均匀,并严格控制水质,使混凝反应池出水达标;3、混凝搅拌机的开车操作:①检查电机、轴承润滑程度,润滑是否完好,周边是否有杂物;②进行盘车、加油,正常后启动。九、终沉池操作规程1、混凝反应池的废水自流
本文标题:污水站操作手册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794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