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水中含有氨氮和其它消耗氯的物质时,投氯量与余氯量的关系见图。图中OA段投氯量太少,故余氯量为0,AB段的余氯主要为一氯胺,BC段随着投氯量的增加,氯胺与次氯峻作用,一部分成为二氯胺(见图),还有部分反应如下式:反应结果,BC段一氯胺及余氯(即总余氯)均逐渐减少,二氯胺逐渐增加。C点余氯值最少,称为折点。C点后出现三氯胺和游离性氯。按大于出现折点的量来投氯称折点加氯。折点加氯优点:①可以去除水中大多数产生臭味的物质;②有游离性余氯.消毒效果较好。图中曲线的形状和接触时间有关,接触时间越长,氧化程度就深一些,化合性余氯则少一些,折点的余氯有可能接近于零。此时折点加氯的余氯几乎全是游离性余氯。折点加氯除氨氮,折点加氯一般氯比氮是10:1左右,pH控到7左右。成本高、效果差。/吹脱法适用于高浓度氨氮系统,折点加氯适用于低浓度氨氮系统。2余氯(mg/L)折点加氯消毒实验经过混凝沉淀、澄清、过滤等水质净化过程,水中大部分悬浮物质已被去除,但是还有一定数量的微生物,包括对人体有害的病原菌仍在水中,常采用消毒方法来杀死这些致病微生物。氯消毒广泛用于给水处理和污水处理。由于不少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中含有一定浓度的氨氮,掌握折点加氯消毒的原理及其实验技术,对解决受污染水源的消毒问题,很有必要。一、目的1、了解氯消毒的基本原理。2、掌握加氯量,需氯量的计算方法。3、掌握氯氨消毒的基本方法。二、原理氯气和漂白粉加入水中后发生如下反应:Cl2+H2O=HOCl+HCl(5-1)2Ca(OCl)2+2H2O=2HOCl+Ca(OH)2+CaCl2(5-2)HOCl=H++OCl—(5-3)次氯酸和次氯酸根均有消毒作用,但前者消毒效果较好,因细菌表面带负电,而HOCl是中性分子,可以扩散到细菌内部破坏细菌的酶系统,妨碍细菌的新陈代谢,导致细菌的死亡。如果水中没有细菌、氨、有机物和还原性物质,则投加在水中的氯全部以自由氯形式存在,即余氯量=加氯量由于水中存在有机物及相当数量的氨氮化合物,它们性质很不稳定,常发生化学反应逐渐转变为氨,氨在水中是游离状态或以铵盐形式存在。加氯后,氯与氨必生成“化合性”氯,同样也起消毒作用。根据水中氨的含量,pH值高低及加氯量多少、加氯量与剩余氯量的关系,将出现四个阶段,即四个区间。CHB0A加氯量(mg/L)图5-1折点加氯曲线第一区OA段:表示水中杂质把氯消耗光,余氯量为零,消毒效果不可靠。第二区AH段:加氯量增加后,水中有机物等被氧化殆尽,出现化合性余氯,反应式为:NH3+HClO=NH2Cl+H2O(5-4)NH2Cl+HClO=NHCl2+H2O(5-5)若氨与氯全部生成NH2Cl则投加氯气用量是氨的4.2倍,水中pH6.5时主要生成NHCl2。第三区HB段:投加的氯量不仅生成NHCl2、NCl3,同时还发生下列反应:2NH2Cl+HOClN2+3HCl+H2O(5-6)结果使氨氮被氧化生成一些不起消毒作用的化合物,余氯逐渐减少最后到最低的折点B。第四区BC段:继续增加加氯量,水中开始出现自由性余氯。加氯量超过折点时的加氯称为折点加氯或过量加氯。三、设备及装置31、折点加氯消毒设备1台2、水箱或水桶1个,能盛水几十升;3、20L玻璃瓶1个;4、50mL比色管20多根;5、100mL比色管40多根;6、1mL及5mL移液管;7、10mL及50mL量筒;8、1000mL量筒;9、温度计1支四、步骤及记录1、药剂制备⑴1%浓度的氨氮溶液100mL称取3.819g干燥过的无水氯化氨(NH4Cl)溶于不含氨的蒸馏水中稀释至100mL,其氨氮浓度为1%即10g/L。⑵1%浓度的漂白粉溶液500mL称取漂白粉5g溶于100mL蒸馏水中调成糊状,然后稀释至500mL即得。其有效氯含量约为2.5g/L。2、水样制备取自来水20L加入1%浓度氨氮溶液2mL,混匀,即得实验用原水,其氨氮含量约1mg/L。3、进行折点加氯实验⑴测原水水温及氨氮含量(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见附录1),记入表5-1。⑵测漂白粉溶液中有效氯的含量。取漂白粉溶液1mL,用蒸馏水稀释至500mL,测出余氯量,记入表5-1。⑶在12个1000mL烧杯中盛原水1000mL。⑷当加氯量分别为1、2、4、6、7、8、9、10、12、14、17、20mg/L时,计算1%浓度漂白粉溶液的投加量(mL)。⑸将12个盛有1000mL原水的烧杯编号(1、2、……12),依次投加1%浓度的漂白粉溶液,其投加量分别为1、2、4、6、7、8、9、10、12、14、17、20mg/L,快速混匀2h,立即测各烧杯水样的游离氯、化合氯及总氯的量。各烧杯水样测余氯方法相同,均采用邻联甲苯氨亚砷酸盐比色法。五、成果整理根据比色测定结果进行余氯计算,绘制游离余氯、化合余氯及总余氯与投氯量的关系曲线。六、思考题1、水中含有氨氮时,投氯量与余氯量关系曲线为何出现折点?2、有哪些因素影响投氯量?3、本实验原水如采用折点后加氯消毒,应有多大的投氯量?4表5-1折点加氯实验记录原水水温(℃)氨氮含量(mg/L)漂白粉溶液含氯量(mg/L)水样编号123456789101112漂白粉溶液投加量(mL)加氯量(mg/L)比色测定结果(mg/L)AB1B2C余氯计算总余氯(mg/L)D=C-B2游离性余氯(mg/L)E=A-B1化合性余氯(mg/L)D-E附: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附:余氯的测定—邻联甲苯氨亚砷酸盐比色法5实验八折点加氯消毒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折点加氯消毒的实验技术;(2)通过实验,探讨某含氨氮水样与不同氯量接触一定时间的情况下,水中游离性余氯、化合性余氯及总余氯与投氯量之间的关系。二、实验原理水中加氯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1)原水中不含氨氮时,向水中投加氯能够生成次氯酸和次氯酸根,反应式如下:ClHHOClOHCl-22OClHHOCl-次氯酸和次氯酸根均有消毒作用,但前者消毒效果较好。HOCl是中性分子,可以扩散倒细菌内部破坏细菌的酶系统,妨碍细菌的新陈代谢,导致细菌死亡。水中的HOCl和OCl称为游离性氯。(2)当水中含有氨氮时,加氯后生成次氯酸和氯胺,反应式如下:ClHHOClOHCl-22OHClNHHOClNH223OHNHClHOClClNH222OHNClHOClNHCl232次氯酸和氯胺均有消毒作用,次氯酸、一氯胺、二氯胺和三氯胺(又名三氯化氮)在水中均可能存在,它们在平衡状态下的含量比例取决于氨氮的相对浓度、pH值和温度。当pH7~8时,1mol氯与1mol氨氮作用生成1mol一氯胺,氯与氨氮(以N计)的重量比约为5:1。当pH=7~8时,2mol氯与1mol氨氮作用生成1mol二氯胺,氯与氨氮(以N计)的重量比为约为10:1。当pH7~8时,3mol氯与1mol氨氮作用生成1mol三氯胺,氯与氨氮(以N计)的重量比为大于10:1,并出现游离氯,同时随着投氯量的不断增加,水中游离氯越来越多。水中有氯胺时,依靠水解生成次氯酸起消毒作用,消毒作用比较缓慢,接触时间不能小于2h。水中的NH2Cl、NHCl2,NCl3称为化合性氯。化合性氯消毒效果不如游离性氯。(3)氯还能与水中的含碳物质,铁、锰、硫化氢及藻类起氧化作用。水中含有氨氮和其他消耗氯的物质时,投氯量与余氯量的关系可以参见折点加氯曲线。6图8-1折点加氯曲线OA段,投氯量太少,氯完全被消耗,余氯量为0。AB段,余氯主要为一氯胺。一氯胺与次氯酸作用,部分生成二氯胺,部分产生下面反应:OHHCl3NHOClClNH222BC段,一氯胺和余氯均逐渐减少,二氯胺逐渐增加。C点,余氯值最少,称为折点。CD段,C点后出现三氯胺和游离性氯,随着加氯量的增加游离性余氯越来越多。按大于折点的量来投加氯称为折点加氯。其有两个优点,一是可以去除水中大多数产生臭和味的物质,二是有游离性余氯,消毒效果好。本实验采用N,N-二乙基-1,4-苯二胺(DPD)滴定法来测定水中的游离氯和总氯。游离氯测定的原理是在pH为6.2-6.5条件下,游离氯与DPD生成红色化合物,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至红色消失。总氯测定的原理是在pH为6.2-6.5条件下,存在过量碘化钾时,单质氯、次氯酸、次氯酸盐和氯胺与DPD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至红色消失。本测定方法的检出限(以Cl2计)为0.02mg/L,测定范围(以Cl2计)为0.08~5.0mg/L。三、实验仪器设备及试剂1、实验仪器设备(1)20L水桶1个;(2)50mL比色管若干;(3)10mL酸式滴定管1支;(4)1000mL烧杯12个;(5)250mL锥形瓶若干;(6)温度计1支;(7)5mL移液管,1个;(8)2mL移液管,1个;(9)1mL移液管,1个;(10)50mL和100mL胖肚移液管,各1个;(11)洗耳球,2个;(12)1000mL容量瓶1个。2、试剂(1)1%浓度氨氮溶液100mL;余氯量(mg/L)加氯量(mg/L)ABCDO7(2)1%氨氮溶液100mL;(3)约1%(以有效率氯含量计)浓度次氯酸钠溶液100mL;(4)碘化钾(AR)固体;(5)缓冲溶液(pH=6.5)500mL;(6)1g/LDPD溶液200mL;(7)2.5g/L硫代乙酰胺溶液50mL;(8)2.8mmol/L硫酸亚铁铵溶液1L3、水样取自来水20L,加入1%浓度氨氮2mL,混匀,即为实验用水,其氨氮含量约为1mg/L。四、实验步骤1、测量原水水温2、水样配置①分别取1000mL原水置于12个1000mL烧杯中。②投加约1%浓度的次氯酸钠溶液,投加量分别为0、0.2、0.5、0.8、1.0、1.4、1.8、2.0、2.2、2.5、3.0、3.5mL,计算每个烧杯中的加氯量(mg/L)。③用玻璃棒快速搅拌,混匀,静置2h。④2h后测定水样中的游离氯、化合氯和总余氯的量。3、余氯的测定①游离氯的测定取烧杯中100mL水样放入250mL锥形瓶中,立即加入10mL缓冲溶液,5mLDPD溶液,迅速混合,立即用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至无色,记录硫酸亚铁铵溶液用量A。②总氯的测定取烧杯中100mL水样放入250mL锥形瓶中,加入1g左右的碘化钾固体,加入10mL缓冲溶液,5mLDPD溶液,迅速混合,静置2min后,用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至无色,2分钟内如还有红色出现,则再滴定至无色,记录硫酸亚铁铵溶液用量B。③取烧杯中100mL水样放入250mL锥形瓶中,加入1mL硫代乙酰胺,加入10mL缓冲溶液,5mLDPD溶液,迅速混合,静置2min后,用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至无色,记录硫酸亚铁铵溶液用量C。注意:如果100mL水样中含氯量超过测定范围,则水样应进行适当稀释。4、次氯酸钠溶液含氯量的测定用移液管移取1.0mL的约1%浓度的次氯酸钠溶液与10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定容至刻度线,盖塞,颠倒摇匀。准确吸取50mL稀释后的次氯酸钠溶液于250mL三角烧瓶中,加入50mL蒸馏水稀释,加入1g左右的碘化钾固体,加入10mL缓冲溶液,5mLDPD溶液,迅速混合,静置2min后,用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至无色,2分钟内如还有红色出现,则再滴定至无色,记录硫酸亚铁铵溶液用量V’。次氯酸钠溶液含氯量=200091.70'待测水样硫酸亚铁铵VVCmg/L五、实验原始数据记录实验原始记录表实验时间实验地点原水温度℃次氯酸钠含氯量mg/L氨氮含量1mg/L硫酸亚铁铵浓度mmol/L水样编号1234567891011128次氯酸钠溶液投加量,mL00.20.50.81.01.41.82.02.22.53.03.5加氯量,mg/L滴定结果mLABC余氯量mg/L总余氯91.70)(待测水样硫酸亚铁铵VCBCD游离性余氯91.70)(待测水样硫酸亚铁铵VCACE化合性余氯EDF仪器名称及型号实验小组成员六、实验结果整理和分析1.根据余氯的计算结果,绘制游离性余氯、化合性余氯和总余氯与加氯量间的关系,即折点加氯曲线。2.讨论采用折点加
本文标题:折点加氯消毒实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811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