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国际政治学概论(第二章)国际体系与国际格局.
byPuChuanguo第二章国际体系与国际格局•第一节国际体系及其特征•第二节国际政治格局及其特征•第三节国际政治体系与国内政治byPuChuanguo第二章国际体系与国际格局第一节国际体系及其特征一、国际体系的定义1.体系(system)是一个科学术语,泛指相同或相类似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2.国际体系:又称世界体系,指由国际范围内各个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政治经济联系与作用所形成的有机整体。(体系和体系单位)包括世界政治体系和世界经济体系。3.国际社会:指各个人类政治共同体或国家及其成员间相互交往关系的总和,或指因共同的物质条件而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世界共同体。思考:国际社会和国际体系有什么关系?byPuChuanguo第二章/第一节国际体系及其特征二、国际体系的形成1.形成过程(1)前资本主义社会,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社会(2)随着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而创立。(17C中-19C末)(3)随着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而最终形成。2.形成条件(1)两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第一次科技革命:18世纪60年代,“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第二次科技革命:19世纪70年代,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2)垄断的产生和发展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展到全世界,使输出国和输入国之间的政治经济联系扩大、加深(3)殖民政策的出现是国际体系形成的决定性条件为加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联系提供了物质基础byPuChuanguo第二章/第一节国际体系及其特征3.形成标志:(1)国际分工的完成(2)世界市场的出现(3)殖民体系的建立4.特征(1)以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为特征的世界生产体系(2)以不平等交换为基础的世界贸易体系(3)以垄断资本为基础的世界金融体系(4)以统治剥削为基础的世界殖民体系byPuChuanguo第二章/第一节国际体系及其特征三、国际体系的发展变化及原因1.国际体系的发展演变(1)单一的资本主义国际体系时期(19世纪末-1917)(2)两种政治经济体系并存时期(1917-1945)(3)两大社会体系、多种经济制度共处时期(1945-20世纪90年代初)(4)一球多制、多元共存时期(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2.国际体系发展变化的原因(1)新科技革命的发展(2)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与影响(3)第三世界的崛起(4)垄断资本的两重性(经济和政治两方面)byPuChuanguo第二章/第一节国际体系及其特征四、国际体系的结构1.以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为标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列宁:“三类国家”论毛泽东:“三个世界”论2.以政治制度的差异为标准的不同类型:封建专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3.以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为标准二战前,松散型结构:以欧洲为中心的伞状结构、不平等性、强权政治、主要内容为战争与革命二战后,完整型结构:以主权国家为主体的立体网状结构、竞争共处、民主政治趋势、主要内容为和平与发展byPuChuanguo第二章/第一节国际体系及其特征4.以国际关系行为体的排列组合为标准莫顿·卡普兰的六模式:均势体系:18—20世纪初的均势格局松散的两极体系:战后初期的两极格局牢固的两极体系: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冷战对峙全球体系:20世纪60年代末至今的多极趋势等级统治体系:大国称霸的局势单位否决体系:出现一国的威慑力量足以影响和阻止别国行为的情势byPuChuanguo第二章/第一节国际体系及其特征五、国际体系的基本特征1.整体性世界性与体系性不是各国政治经济的简单相加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具有整体功能、体现“合力”各个主体都发挥自己的作用2.联系性政治与经济相联系各行为主体互相联系byPuChuanguo第二章/第一节国际体系及其特征3.无从属性和层次性无最高权威和强制中心全球地区亚地区多边双边国家4.运动性和相对稳定性形成、发展、成熟、衰落的客观规律性到达临界点前的稳定性5.不平等性byPuChuanguo第二章/第二节国际政治格局及其特征一、国际政治格局的定义1.格局:指事物内在的结构、规模或样式。2.国际政治格局:国际舞台上的主要政治力量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在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关系体系形成后真正形成。3.构成要素:国际政治力量,在国际舞台上能够独立发挥作用,并对国际政治的运行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政治单位。国际政治力量与国际行为主体的区别国际行为对应于国际体系,国际政治力量对应于国际格局国际行为主体的行为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才能成为国际政治力量构成国际政治力量的通常是大国,但也有例外byPuChuanguo第二章/第二节国际政治格局及其特征二、国际政治格局的基本类型1.西方学者的分类(1)普顿•卡普兰:国际系统六模式,《国际政治的系统与过程》均势系统:主权国家以互相补充的方式单独行动松散的两极系统:既有国家,又有超国家行为主体牢固的两极系统:整个世界分为两大阵营全球系统:行为体都受全球性政治规则的约束等级系统:一国或国家集团的专制独裁单位否决系统:互相威慑byPuChuanguo第二章/第二节国际政治格局及其特征(2)霍尔斯蒂等级制模式:权力集中于一个单位,自上而下的等级状态分散型模式:权力归于各构成单位实力均衡分散的集团模式:既有对立集团,又有不结盟角色两极模式:两大集团对立byPuChuanguo第二章/第二节国际政治格局及其特征2.中国:依据格局的内部结构和外在形态(1)单极格局:即一国独霸世界的局面(过渡性)18-19世纪的“不列颠治下的和平”,特定产物二战后到70年代“美利坚治下的和平”(资本主义);冷战后,并非单极(2)两极格局:即两个大国或两个国家集团相互对立、制约,对国际事务起决定性作用的态势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反法联盟与法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协约国与同盟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法西斯轴心国与反法西斯联盟战后至60年代的两大阵营byPuChuanguo第二章/第二节国际政治格局及其特征(3)多级格局:即多个国家或多种政治力量相互制约、作用,对国际事务产生影响的态势地区性多极格局:19世纪欧洲“五强格局”全球性多极格局:20世纪70年代后出现的趋势(4)两极多元格局:由两极向多极或多极向两极过渡的格局形态20世纪70年代-90年代初byPuChuanguo第二章/第二节国际政治格局及其特征三、国际政治格局的特征1.历史性和时代性与一定的历史阶段性联系反映时代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2.与世界经济格局相联系世界经济格局是基础和前提国际政治力量的形成与经济实力及地位紧密相关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影响政治格局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也影响世界经济关系3.与国际秩序相联系定义:国际秩序:一定时期内以世界格局为基础的国际社会各行为主体之间形成的处理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原则及机制的总和。国际秩序与国际格局相互影响国际格局的转换导致新的国际秩序的出现威斯特伐利亚秩序、维也纳秩序、凡尔赛-华盛顿秩序byPuChuanguo第二章/第二节国际政治格局及其特征4.过渡性处在由于内部实力对比变化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之中相对静态与绝对动态的统一呈现相互交错与并存现象5.客观性其形成不以某个国家的意志为转移,一旦形成,个体便失去对它的控制力,国家功能失效byPuChuanguo第二章/第二节国际政治格局及其特征四、国际政治格局转换的主导因素1.外部动因:战争的催化作用2.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与国家实力的消长3.直接原因:主角国家对外战略的调整与国家定位的变化4.推动原因:个人因素对国家决策的影响byPuChuanguo第二章/第二节国际政治格局及其特征当代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1)战后初期—20世纪50年代中:在雅尔塔体系基础上逐步形成两极格局帝国主义阵营的形成(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的建立1949)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欧洲九国共产党工人党情报局,经互会、华约的建立1955)(2)20世纪50年代中—70年代初:两极格局逐步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第三世界崛起(万隆会议、七十七国集团)社会主义阵营解体帝国主义阵营分化(3)20世纪70年代初-90年代初:美苏争霸、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政治格局终结(4)冷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byPuChuanguo第二章/第三节国际政治体系与国内政治9月7日上午,一艘中国渔船在钓鱼岛海域先后同日本巡逻船两次相撞,未造成人员伤亡。8日上午,日方以涉嫌违反《渔业法》为由逮捕中方船长,中方提出严正交涉。据法新社9月19日消息,日本当局今日宣布延缓放回被非法抓扣的中国渔船船长,将非法抓扣期限再延长10天,并称此举是因为“中国渔船撞击日本渔船”所致。据日本共同社9月24日报道,日本那霸地方检察厅24日决定放还被其非法扣押的中国渔船船长詹其雄。那霸地方检察厅称“考虑到了对日本国民的影响以及今后的日中关系”,因此作出放还决定。byPuChuanguo第二章/第三节国际政治体系与国内政治9月25日凌晨,中国渔船船长詹其雄(前)乘中国政府包机安全返抵福州byPuChuanguo第二章/第二节国际政治格局及其特征byPuChuanguo第二章/第二节国际政治格局及其特征•路透北京/上海9月18日电---约一百名中国民众周六在日本驻华使馆前举行抗议活动,要求日本释放其扣押的中国渔船船长詹其雄,但严密的警戒和持续降雨,使得示威规模没有进一步扩大。•北京当天持续降雨,到场的抗议者多为20多岁的年轻人,他们聚集在北京在日本使馆门前,手举标语牌高喊口号,要求日方释放詹其雄。一周前,中国一艘渔船与两艘日本巡逻船在具争议的钓鱼岛附近相撞,日本海上保安厅随即扣押了中方渔船船长詹其雄。•抗议者周边有数百名警察及治安人员,部分抗议标语被没收,当示威人群越来越多後,警方要求抗议者离开。•抗议者喊着:“日本立即释放我英雄船长!……打倒日本军国主义!……美国人滚出亚洲!”日方扣押中方船长一事,成为长期以来中日钓鱼岛海域争端的情绪宣泄口。•但中国政府担心出现动荡,不希望再度爆发类似2005年的暴力反日游行,当时在多个城市爆发了抗议游行。•周六当天是“九一八事变”79周年纪念。新华社称,沈阳当天也出现抗议活动。新华社援引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成员王进思(音)的说法称:“要记住历史,而不是记住仇恨,防止悲剧重演。”•当天在日本驻上海领事馆外也出现小规模抗议人群,集会人群稍後被警方驱散。•其中四名男子在领事馆外举起一条8米长标语,上书:“钓鱼岛属于中国!byPuChuanguo第二章/第三节国际政治体系与国内政治问题一:政治从其作用范围分为几类?问题二: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有何关系?试从以上新闻中予以分析。一、国内政治对国际政治体系的影响二、国际政治体系对国内政治的制约三、对外政策与对内政策的相互关系byPuChuanguo第二章/第三节国际政治体系与国内政治一、国内政治对国际政治体系的影响1.国内政治是国际政治产生和发展的基础问题:结合以前所学回答要点:先有国内政治,再有国际政治,先有经济联系,再有政治联系2.不同国家的政治系统是国际政治体系的组成部分国家的对外政策或行为(本质上属于国内政治)扮演了原动力的角色3.国内政治性质的不同决定了国际政治体系的性质特征和发展方向问题:回顾国际政治体系的发展阶段4.国家政治力量的发展推动着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演变问题:回顾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演变byPuChuanguo第二章/第三节国际政治体系与国内政治二、国际政治体系对国内政治的制约1.国际政治是国内政治发展的重要条件例子:两次世界大战、冷战、恐怖主义2.国际政治环境制约着国内政策和国家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例子:日本在二战和战后的不同政策3.世界舆论、世界潮流和世界性的运动能够形成一种迫使国内政策调整的国际压力问题:举例说明(绿色和平组织、人权问题等)byPuChuanguo第二章/第三节国际政治体系与国内政治三、对外政策与对内政策的相互关系1.对外政策是对内政策的延续(1)对外政策是统治阶级和集团利益的集中体现(2)对外政策受国内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制约(3)对外政策和对内政策的总
本文标题:国际政治学概论(第二章)国际体系与国际格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952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