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6年高考全国2卷物理部分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I卷)理科综合(物理部分)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质量为m的物体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上。用水平向左的力F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如图所示。用T表示绳OA段拉力的大小,在O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A、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B、F逐渐变大,T逐渐变小C、F逐渐变小,T逐渐变大D、F逐渐变小,T逐渐变小【答案】A【解析】以O点为研究对象,设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物体的重力为G,根据力的平衡可知,tanGF,cosGT,随着O点向左移,变大,则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选项A正确。【考点】本题考查静电力的性质与能的性质,考查考生应用电场性质分析问题的能力。15、如图,P为固定的点电荷,虚线是以P为圆心的两个圆。带电粒子Q在P的电场中运动,运动轨迹与两圆在同一平面内,a、b、c为轨迹上的三个点。若Q仅受P的电场力作用,其在a、b、c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a、ba、ca,速度大小分别为av、bv、cv,则A、aabaca,avcvbvB、aabaca,bvcvavC、bacaaa,bvcvavD、bacaaa,avcvbv【答案】D【解析】由点电荷电场强度公式2rQkE可知,离场源电荷越近,电场强度越大,有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越大,由此可知,acbaaa,选项A、B错误;由力与运动的关系可知,运动粒子受到的库仑力指向运动轨迹凹的一侧,因此运动电荷与P点点电荷带同种电荷,粒子从c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动能减少,在从b到a的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动能增大,因此粒子在b点的速度最小,由于c、b两点的电势差小于a、b两点的电势差,因此粒子从c到b的过程中,动能的减少量小于从b到a的过程中动能的增加量,因此粒子在c点的动能小于在a点的动能,即有bcavvv,选项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静电力的性质与能的性质,考查考生应用电场性质分析问题的能力。16、小球P和Q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上,P球的质量大于Q球的质量,悬挂P球的绳比悬挂Q球的绳短。将两球拉起,使两绳均被水平拉直,如图所示。将两球由静止释放。在各自轨迹的最低点,A、P球的速度一定大于Q球的速度B、P球的动能一定小于Q球的动能C、P球所受绳的拉力一定大于Q球所受绳的拉力D、P球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小于Q球的向心加速度【答案】C【解析】小球从释放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有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221mvmgL,gLv2,绳长L越大,小球到最低点的速度越大,选项A错误;由于P球的质量大于Q球的质量,由221mvEk可知,不能确定两球动能的大小关系,选项B错误;在最低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LvmmgF3,求得mgF3,由于P球的质量大于Q求的质量,因此选项C正确;由gLva22可知,两球在最低点的向心加速度相等,选项D错误。【考点】变本题考查机械能守恒定律及牛顿第二定律得应用,考查考生应用功能关系和力与运动关系分析问题的能力17、阻值相等的四个电阻、电容器C及电池E(内阻可忽略)连接成如图所示电路。开关S断开且电流稳定时,C所带的电荷量为Q1;闭合开关S,电流再次稳定后,C所带的电荷量为Q2。Q1与Q2的比值为A、52B、21C、53D、32【答案】C【解析】电路中四个电阻相同,开关S断开时,外电路的连接如图甲所示,由于不计电池的内阻,设每个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因此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EERRRU513232211;当开关S闭合后,外电路的连接如图乙所示,则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EERRRU3121212,由CUQ可知,532121UUQQ,选项C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含容电路问题,考查考查考生应用电路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点】本题解题的关键点时要能正确画出开关断开与闭合时的等效电路图,如果不能正确地判断电路连接的特点,则必定会导致错误。18、一圆筒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筒的轴平行,筒的横截面如图所示。图中直径MN的两端分别开有小孔,筒绕其中心轴以角速度ω顺时针转动。在该截面内,一带电粒子从小孔M射入筒内,射入时的运动方向与MN成30°角。当筒转过90°时,该粒子恰好从小孔N飞出圆筒。不计重力。若粒子在筒内未与筒壁发生碰撞,则带电粒子的比荷为A、B3B、B2C、BD、B2【答案】A【解析】由题可知,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轨迹如图,由几何关系可知,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圆弧所对的圆心为30°,因此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qBmt2121,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与圆筒转过90°所用的时间相等,即2416qBm,求得Bmq3,选项A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的运动,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易错点】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要正确地审题,根据身体结果正确的画出粒子运动的轨迹,并找准几何关系,如果不能正确画出粒子在磁场运动的轨迹,不能正确确定粒子运动的半径及几何关系必定会导致错解。19、两实心小球甲和乙由同一种材质制成,甲球质量大于乙球质量。两球在空气中由静止下落,假设它们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与球的半径成正比,与球的速率无关。若它们下落相同的距离,则A、甲球用的时间比乙球长B、甲球末速度的大小大于乙球末速度的大小C、甲球加速度的大小小于乙球加速度的大小D、甲球克服阻力做的功大于乙球克服阻力做的功【答案】BD【解析】由于两球由同种材料制成,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因此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甲的半径大于乙球的半径,设球的半径为r,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下落过程中makrmg,234334rkgrkrga,可知,球下落过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且下落过程中半径大的球,下落的加速度大,因此甲球下落的加速度大,选项C错误;由221ath可知,下落相同的高度,甲球所用的时间短,选项A错误;由ahv22可知,甲球末速度的大小大于乙球末速度的大小,选项B正确;由于甲球受到的阻力大,因此克服阻力做的功多,选项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力与运动、功与能,考查考生应用动力学规律及功能关系的解题的能力。20、法拉第圆盘发电机的示意图如图所示。铜圆盘安装在竖直的铜轴上,两铜片P、Q分别与圆盘的边缘和铜轴接触,圆盘处于方向竖直向上的匀速磁场B中。圆盘旋转时,关于流过电阻R的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圆盘转动的角速度恒定,则电流大小恒定B、若从上往下看,圆盘顺时针转动,则电流沿a到b的方向流动C、若圆盘转动方向不变,角速度大小发生变化,则电流方向可能发生变化D、若圆盘转动的角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则电流在R上的热功率也变为原来的2倍【答案】AB【解析】设圆盘的半径为r,圆盘转动的角度为,则由圆盘转动产生的电动势为221BrE可知,若转动的角速度恒定,则电动势恒定,电流恒定,选项A正确;根据右手定则可知,从上向下看,圆盘顺时针转动,圆盘中电流右边缘指向圆心,即电流由a到b的方向流动,选项B正确;圆盘转动方向不变,产生的电流的方向不变,选项C错误;若圆盘转动的角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则电动势为原来的2倍,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REI可知,电流为原来的2倍,由RIP2可知,电阻R上的功率为原来的4倍,选项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的电磁感应现象,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21、如图,小球套在光滑的竖直杆上,轻弹簧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与小球相连。现将小球从M点由静止释放,它在下降的过程中经过了N点。已知M、N两点处,弹簧对小球的弹力大小相等,且∠ONM∠OMNπ/2。在小球从M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A、弹力对小球先做正功后做负功B、有两个时刻小球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C、弹簧长度最短时,弹力对小球做功的功率为零D、小球到达N点时的动能等于其在M、N两点的重力势能【答案】BCD【解析】小球在从M点到N点的过程中,弹簧的压缩量先增大,后减小,到某一位置时,弹簧处于原长,再继续向下运动到N点,弹簧又伸长。弹簧的弹力与小球速度方向的夹角先大于90°,到小于90°再到大于90°,因此弹力对小球先做负功,再做正功,最后又做负功,选项A错误;弹簧与杆垂直时,小球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当弹簧的弹力为零时,小球的加速度也等于重力加速度,选项B正确;弹簧长度最短时,弹力与小球运动的速度方向垂直,这时弹力做功的功率为零,选项C正确;由于在M、N两点的弹簧的弹力大小相同,即弹簧的形变量相同,弹性势能相同,由能量守恒可知,小球到达N点时的动能等于其在M、N两点的重力势能差,选项D正确。【考点】的本题考查力与运动、功与能关系的应用,考查考生综合应用力学规律及功能关系分析问题的能力。【技巧点拨】本题中初末状态弹簧的弹力大小相同,实质是告诉我们弹簧的弹性势能相同,为后面分析选项D提供了过程中弹簧的弹力做功为零这一条件。三、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29分)22、(6分)某物理小组对轻弹簧的弹性势能进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轻弹簧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一物快接触而不连接,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与物块连接。向左推物块使弹簧压缩一段距离,由静止释放物块,通过测量和计算,可求得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1)试验中涉及到下列操作步骤:①把纸带向左拉直②松手释放物快③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④向左推物快使弹簧压缩,并测量弹簧压缩量上述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填入代表步骤的序号)。(2)图(b)中M和L纸带是分别把弹簧压缩到不同位置后所得到的实际打点结果。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由M纸带所给的数据,可求出在该纸带对应的试验中物块脱离弹簧时的速度为______m/s。比较两纸带可知,________(填“M”或“L”)纸带对应的实验中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大。【答案】⑴④①③②(2分)⑵1.29(2分)M(2分)【解析】⑴实验中应先向左推物块使弹簧压缩,测量弹簧的压缩量,然后把纸带拉直,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等打点稳定后,再松手放开被压缩的物块,使其向右滑动,因此步骤为④①③②。⑵由于物块离开弹簧时的速度最大,相等时间位移也最大,因此在M纸带中物块脱离弹簧时的速度为smsmv29.102.01085.22,由于弹簧压缩量越大,弹性势能越大,因此推开物块后,转化成物块的动能越多,物块离开弹簧后获得的速度越大,打点间隔越大,因此M纸带对应的实验中弹簧压缩的后的弹性势能大。【考点】利本题考查探究弹簧弹性势能实验,考查考生的实验能力。23、(9分)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电路测量量程为2.5V的电压表V的内阻(内阻为数千欧姆),可供选择的器材有:电阻箱R(最大阻值99999.9Ω),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50Ω),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5kΩ),直流电源E(电动势3V),开关1个,导线若干。实验步骤如下:①按电路原理图(a)连接线路;②将电阻箱阻值调节为0,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与图(a)中最左端所对应的位置,闭合开关S;③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满偏;④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00V,记下电阻箱的阻值。回答下列问题:(1)试验中应选择滑动变阻器_______(填“R1”或“R2”)。(2)根据图(a)所示电路将图(b)中实物图连线。(3)实验步骤④中记录的电阻箱阻值为630.0Ω,若认为调节电阻箱时滑动变阻器上的分压不变,计算可得电压表的内阻为_______Ω(结果保留到个位)。(4)如果此电压表是由一个表头和电阻串联构成的,可推断该表头的满刻度电流为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A、100μAB、250μAC、500μAD、1mA【答
本文标题:2016年高考全国2卷物理部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5998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