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读李鸿章政改笔记有感
读《李鸿章政改笔记》有感李鸿章是晚清重臣,洋务运动的领袖。1840年,他中秀才入学,后进京拜南大儒曾国藩门下,学习经世之学,此奠定了一生事业和思想的基础。李鸿章一生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正一品。他兴洋务、办公司开创了中国的工业的近现代化;他建海军领北洋水师,提出“海防论”,积极倡议建立现代化的海军。他在列强环伺,外侮日甚的环境中利用“以夷制夷”的外交手段,多次为大清的残喘延续立下汗马功劳。1895年,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在日本马关签订了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及附属岛屿,割让辽东半岛,赔偿2亿两白银,从此替清皇室背上丧权辱国的骂名,为后人所唾弃。从《李鸿章政改笔记》中能读到一个与正统历史教材里形象完全不一样的李鸿章。他一生中多次被委以重任,救大清于危难之中,他拼命做事,开创洋务改革之先河,为大清这艘巨船在茫茫大海中航线鞠躬尽瘁。李鸿章遗作云:四十年来百战身,几回此地息封尘;经营庶富羞言我,纽握机权耻授人。尽一分心酬圣主,收方寸效作贤臣;诸君努力艰难日,莫误龙华会里人。这是他对自己一生的总结。清后期,社会要求改革的呼声日益加强,李鸿章自诩为“裱糊匠”,坚决反对推到重建式的大破大立。慈禧太后掌舵时代的大清,已岌岌可危,义和团运动风起云涌,华夏之内烽火连天,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沙俄抢占新疆,列强窥视中国,可谓内忧外患风雨交加。形势倒逼大清的统治阶层必须实行改革。李鸿章反对推倒重来式的社会大变革,他推崇修修补补,循序渐进式的裱糊。他认为遮风避雨之正道,在人而绝不在屋。无国民之改造在先,什么主义、什么思潮、什么普世价值,都是扯淡,都必走样变形。吾国吾民最缺者,乃是踏踏实实把现居之屋裱糊起来,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这种思想在拆迁主义大有市场的今天确实鹤立鸡群。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权力是个好东西,奸臣需要,忠臣、能臣更需要。尚若无权在手,便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粥,大丈夫抱负如何伸展?无权在手,即使有天大抱负,也无法摆脱潦倒落魄,蝇营狗苟,饱食终日之凡夫命运。追逐权力,实乃人之本性,区别在于能力之大小、运气之好坏、毅力之强弱、方式之高下。李鸿章拼命做官是拼命做事前提,相比那些拼命揽权不做事或拼命为己做事的官要好的不知多少倍。办大事,找替手。找替手即培养接班人,实乃官场修习之第一要务。官场之内,许多事情做得说不得,又有许多事情说的做不得,彼此默契,心照不宣,此实乃替手之所必备之第一要义,从而“你办事,我放心”。权力之本质在于影响力,宦海浮沉,风云难测,维持“影响力”之根本,便在于人事根基。“替手”越多,越强,“影响力”至少可以保两代,便能不管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这便是中国几千年官场文化的精髓所在,也是中国几千年朝代更替,但每每历史重现,似曾相识的原因所在,也是中国体制之束缚所在,突破之所在。李鸿章为曾国藩之衣钵传人,一生事业,实奠基于曾国藩之助,扶上马,送一程。做事要高调,做人要低调,可以做大官、做大事,却绝不可以做“大”人,更不可愣充“大”人。自古以来,党同伐异,拉帮结派,既不干事,坐而论道,又牵扯干事之人。做事难,不仅难在事情本身千头万绪、形格势禁,也不仅难在一人做事万人评,更难在做事者本身:一是经验不足,需要摸着石头过河;二是过于高调,把自己架空。三寸不烂之舌抵百万雄师。一池原本就黑的水,搅的人多了,就更为浑浊。
本文标题:读李鸿章政改笔记有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212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