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语言与语言学,现代汉语的形成、特点、地位,新时期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以及现代汉语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内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言”、“现代汉语”、“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汉语方言”等基本概念以及现代汉语的特点。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加之讨论和练习教学手段:课件演示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一、语言、汉语、现代汉语(一)语言(语言的特征)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这是语言的本质特征。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思维的工具,这是语言的功能特征。语言的功能特征除了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之外,还有人类必不可少思维工具。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这是语言的结构特征。本质特征: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功能特征:思维工具,交际工具结构特征: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二)汉语1.汉语是汉民族使用的语言。2.汉语在世界语言谱系中属于汉藏语系。(三)现代汉语1.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2.现代汉语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的含义。①广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现代汉语方言。②狭义:现代汉民族共同语。3.现代汉语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不同的形式。↗书面语(文学语言)↘口语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定义(判定标准):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发展过程1、共同语的发展过程:先秦“雅言”(《论语·述而》:“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汉代“通语”(见《方言》)——明代“官话”——民国“国语”——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话”。(1)共同语书面语的发展:先秦书面语(文言文)——白话文学——白话文——普通话书面语(2)共同语口语的发展:先秦口语——唐宋口语——明清以来“官话”、“国语”——普通话口语(3)共同语基础方言: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原因:①官府通用,②白话文学作品使用。③白话文运动(书面语)和国语运动(口语)三、现代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不是独立于民族语言之外的另一种语言,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一)方言形成的原因(二)方言具有系统性(三)方言与民族共同语的关系①共同语是在某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建立并发展起来的。②民族共同语并不等于基础方言。③共同语以某一种方言作为基础方言,但并不排斥其它方言。④民族共同语确立后,方言的进一步分化就要受到限制方言的发展也要服从于民族共同语的发展。(四)方言区的划分: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北方方言:使用人口占汉语总人口的73%,以北京话为代表。下分四个次方言区(华北、东北方言――西北方言――西南方言――江淮方↓◆(各方言的使用人口比率从大到小)吴方言:使用人口占汉语总人口的7.2%,以苏州话为代表。闽方言:使用人口占汉语总人口的5.7%,以厦门话为代表。下分五个次方言区(闽东、闽南、闽北、闽中、蒲仙)粤方言:使用人口占汉语中人口的4%,以广州话为代表。客家方言:使用人口占汉语总人口的3.6%,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赣方言:使用人口占汉语总人口的3.3%,以南昌话为代表。◆与普通话的差别从小到大依次是:北方方言<湘、赣、客家方言<吴方言<闽、粤方言四、现代汉语的特点:(一)语音方面:没有复辅音、元音占优势有声调、(二)词汇方面:汉语词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广泛运用词根复合法构成新词、双音节词占优势(三)语法方面:语序和虚词是表达汉语的主要语法手段,词、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词类和句法成分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量词十分丰富。五、现代汉语的地位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悠久、发展水平最高的语言之一。在国内外都有很大影响,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一)汉语是我国各民族间的交际语。(二)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语言,除了中国,汉语还分布在世界各大州。(三)汉语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四)学习和研究汉语的人越来越多了。(五)中国古代文明及古代汉语的强势影响。历史上的日本、越南、高丽(朝鲜)都曾使用汉语。日本、韩国还用汉字。第二节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一、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方针二、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任务三、汉语规范化包括的内容有(一)语音方面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二)词汇方面以北方话为基础。(三)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规范。四、推广普通话(一)推广普通话的方针(四点)P16(二)普通话测试:测试对象、测试的等级分类(P134)第三节现代汉语课的性质、内容和任务一、性质: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二、现代汉语课的基本内容三、现代汉语课讲授的主体: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复习题:1.简述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2.什么是现代汉语?谈谈你的理解。3.现代汉语的特点有哪些?4.什么是共同语?什么是方言?二者的关系怎样?第一章重点整理:1.术语解释语言、汉语、现代汉语、现代汉有共同语、现代汉语方言2.论述题(1)语言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为什么以北方方言为基础?(3)现代汉语方言和共同语的关系怎样?(4)现代汉语的特点是什么?(5)现代汉语规范化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第二章语音教学目的和要求:详细讲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音系统以及汉语语音的分析方法,语言的规范,朗读技巧等,要求学生较全面牢固地掌握语言理论知识,具有熟练地发音和分析语言的能力,具有说普通话的能力。教学方法:(1)重视基础理论和分析方法的讲授,更重视拼读,朗读等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2)密切联系学生的方言实际,边讲边练,做到发音与听音辨音与正音相结合,口头表达与书面练习相结合;(3)课堂内外相结合,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相关活动,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教学重点:语音单位;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声调;普通话音节的结构;普通话的音变;音位。教学手段:课件演示教学时数:10学时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节语音概述一、语音的性质语音就是语言的声音,即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能够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和表现形式。和其他声音一样,语音产生于物体的振动,具有物理属性;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具有生理属性;表达一定的意义,又社会成员约定俗成,具有社会属性。1.语音的物理属性(1)音高定义: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它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频率:在一定时间内振动的快慢即振动次数的多少决定音高的因素:发音体的大小、粗细、厚薄、长短、松紧汉语中声调、语调的不同主要是由声高的不同变化决定的(2)音强定义: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振幅:发音体振动的幅度汉语中重音、轻音是由音强不同所致。(3)音长定义: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的久暂。(4)音色(音质)定义:指的是声音的特色,是用来区别意义的最重要的手段。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的不同决定音色的差别。★造成音色不同的条件主要有:①发音体不同②发音方法不同③发音时共鸣器的形状不同2.语音的生理属性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发音器官及其活动决定语音的区别。人的发音器官可以分为三部分。(1)肺和气管:这是语音产生的原动力。如同演奏乐器时的吹、啦、弹等动作。它为发音体提供动力。(2)喉头和声带:这是发音体,当气流从肺和气管呼出时,就振动声带来产生声音。喉头的组成: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两块勺状软骨(3)口腔、鼻腔、咽腔:这是发音体的共鸣器,声带发的音都是单一的,于是人就通过调整口腔的形状来控制声音的特点。口腔的组成:上部(上唇、上齿、上齿龈、硬腭、软腭和小舌)、下部(下唇、下齿、舌头)3.语音的社会属性语音是社会现象,作为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也是一种社会现象。1.从语音表示意义的社会性看:语音和意义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它们的关系只要社会公认就行了。2.从语音的系统性看:各种语言或方言都有自己的语音系统。二、语音单位1.音节(1)定义: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wǒshìdàxuéshēng(这句话中有几个音节?)(2)结论:一般来说在汉语中一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花儿huār、浬hǎilǐ)2.音素(1)定义: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断。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国(guó)家(jiā)玩(wán)绳(shéng)(2)音素的分类:辅音和元音元音: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喉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辅音:气流在口腔喉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元辅音的主要区别:①发辅音时,气流通过喉头、口腔要受到某个部位的阻碍;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喉头、口腔不受阻碍。这是元音和辅音最主要的区别。②发辅音时,发音器官成阻的部位特别的紧张;发元音时,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③发辅音时,气流较强;发元音时,气流较弱。④发辅音时,声带不一定振动,声音一般不响亮;发元音时,声带振动,声音比辅音响亮。3.声母、韵母、声调(1)声母指音节中位于元音前头那部分,大多是音节开头的辅音。①零声母②声母和辅音的区别声母由辅音充当,但有的辅音不作声母,只作韵尾。(2)韵母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韵母与元音的区别:韵母有的由单元音或复元音构成;有的由元音带辅音构成。(3)声调指的是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辅音和声母的关系:声母和辅音不是一个概念。凡声母都是辅音,而辅音却不一定是声母。所以,辅音范围大于声母,声母范围小于辅音。有的辅音不作声母,只作韵尾,如:“ng”。辅音“n”既可作声母,也可作韵尾。如:“nán”。元音和韵母的关系:韵母和元音不相等。凡元音都是韵母,但韵母却不完全是元音。所以,韵母范围大于元音,元音范围小于韵母。有的韵母是由元音加辅音构成的,如:an、ang等。元音、辅音是根据音素的性质划分的,是现代语音学分析的结果,着眼于音素的发音特征、声学特征以及与其它音素的区别。声韵母是根据音素在汉语音节结构中的位置兼顾音素的性质分析出来的,是汉语传统语音分析的结果。声母有21个,辅音音素有22个。因此,二者有些重合,但并不完全对等。4.音位定义: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w/(wv)/d//t/三、记音符号1.汉字记音法:直音法、反切法2.注音字母3.拼音字母记音①汉语拼音方案●《汉语拼音方案》包括五个部分:(1)字母表规定了二十六个字母及每个字母的学名。(2)声母表提供了普通话二十一个声母的读音和例子。(3)韵母表提供了普通话三十五个韵母的写法、例子及一些用法。(4)声调符号提供了普通话四个调类的名称、所用符号及标调方法。(5)隔音符号提供了隔音符号的形式及其方法。●汉语拼音方案的用途:(1)给汉字注音,帮助人们准确的识读汉字。(2)作为推广普通话的工具。(3)作为少数民族制定文字的依据和基础。此外,汉语拼音方案也可用来音译人名、地名和科学用语,还可用来编制索引和代号等②国际音标记录音素的标写符号叫做音标,目前世界上最通行的记录音素的符号是国际音标。它是国际语音协会于1888年制定并开始使用的一套记音符号,它具有以下两个特点:(1)遵循一音一符、一符一音的原则,将音素与标写符号一一对应,从而避免了混淆和两可的现象。(2)以拉丁字母的小写印刷体为基础,必要时采用拉丁字母的大写、倒写、草写、合体或添加符号等办法来加以补充,或采用希腊字母,从而增强了这套符号的灵活性和应变性。我国的语言学者也都使用这套国际统一的记音符号,为了避免同汉语拼音字母或其他符号相混,使用国际音标时一般加[]标注。本节复习题:P36课后1、4、5、6、7第二节声母一、辅音和声母一般语音学分析音节,都是从元音、辅音的概念来分析,元音、辅音是从不同音质分析出来的音素。汉语语音学者从音节结构出发,分成声、韵、调三个部分,因此声母和辅音是不同的概念,但两者紧密联系。汉语的声母都是辅音充当的,给声母下个定义,即是:声母指音节开头的辅音。这也说明,还有辅音不在音节开头,而在后面,如n、ng。声母表有21个声母,都是辅音:\b\p\m\f\d\t\n\l\g\k\h\j\q\x\zh\ch\sh\r\
本文标题:《现代汉语》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465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