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 电影《金陵十三钗》人物符号内涵的艺术解读-精品文档资料
电影《金陵十三钗》人物符号内涵的艺术解读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思想对文艺理论和电影理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对电影符号学产生了决定性影响。索绪尔(Saussure)是瑞士的语言学家,他被公认为现代语言学之父、结构主义语言学鼻祖、符号学创始人,他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了三组二元对立概念,其中一组就是能指和所指。他强调任何一个符号都由“能指”和“所指”构成,能指是符号的物质形式,在社会的约定俗成过程中被赋予某种概念,于是符号的使用者就会逐渐在符号的物质形式和被赋予的某种概念之间建立起某种约定俗成的概念联想关系。在这种联想关系中,概念就是所指(signified),承载这种概念的物质符号就是能指(signifier)。这一观点被法国符号学家麦茨运用到了电影理论上,1964年他发表了《电影:语言系统还是语言》标志着电影符号学的正式诞生。符号学是研究符号的科学,它以所有符号系统为研究对象,包括文字、图像、动作、音乐、物品、礼仪、仪式、表演,甚至事件等,这些同样是电影符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暂且走出课本走近电影院的重要原因。本文以电影《金陵十三钗》为例,对影片中的主要人物符号内涵进行艺术解读。一、战争叙事:受害者叙事模式以故事中人物真实自然的情感和人性打动观众,这是战争片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很多中国抗日战争片的叙事是“复仇模式”。空间多置于农村,人物包括英勇善战的八路军官兵、灵活机动的游击队员、支援前线的民兵和百姓甚至还包括儿童团以及无恶不作的日本侵略者。如《赵一曼》《小兵张嘎》《铁道游击队》等。不同于以往的抗日战争片,《金陵十三钗》的叙事模式发生了改变,时空是侵华日军于1937年制造了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之后在炮火中安然无恙的美国教堂。故事的主人公们不再是骁勇善战的抗日官兵,而是一群身穿蓝布长衫身为教会学生的十几岁少女,她们是以战争受害者的形象出现,是侵华日军图谋加害而其他人物竭尽全力拯救的对象。这种把脆弱不谙世事的少女置于即将被日寇无情吞噬生命的语境中,成为战争的最大受害者的“叙事模式”,更容易使观众深刻感受到日本侵略者的恐怖残忍以及少女面对兽性大发的敌寇被凌辱被屠杀的悲惨。二、妓女的蜕变:实现精神救赎妓女处于社会的底层,是被社会边缘化的群体,她们被男人所主宰的主流社会所鄙视,同时又被主宰主流社会的男人所消费,这从影片中约翰看待女学生和秦淮妓女的不同眼神即可窥见一斑。在约翰眼里,以书娟为代表的女学生是纯洁的无杂质的天使,是社会的希望和未来;而以玉墨为代表的妓女在他眼里是色情的、是欲望的对象,因此是可以调戏的。男人对妓女肉体的贪婪以及精神上的歧视,作为秦淮妓女头牌的玉墨怎会不晓?所以她在约翰面前表现出了对男人的不屑,她利用自己的色相和男人贪婪的色欲诱使约翰对她们施以援手出城。约翰想得到玉墨的色欲,玉墨想利用约翰一张老外的面孔出南京。就在这种针锋相对的相互利用中,形势的发展使玉墨不得不放弃逃离金陵城以挽救十二个女学生,约翰也决定冒死驱车送女学生出城,在双方共同做着施救女学生的准备中各自绽放出了人性的光芒。以玉墨为代表的秦淮妓女是社会的受害者,得到的却是社会的鄙夷歧视而不是同情,这从以书娟为代表的女学生对待她们的态度中可见一斑。书娟她们看待妓女的眼光是斜视的,内心充满了厌恶和鄙视,甚至连厕所都不愿让她们使用,为此双方大打出手,这一镜头的特写把以书娟为代表的女学生和以玉墨为代表的秦淮妓女之间的矛盾冲突渲染到了极致。但是,当玉墨她们发现书娟她们手牵着手爬上教堂的顶楼决定以自杀的方式拒绝参加日本人的庆功宴会时,这些平时搔首弄姿、尖酸刻薄的风尘女子们,决定挺身而出挽救十二个生命之花还没有完全绽放的女孩。这些往昔的秦淮妓女以自己的侠肝义胆解构了“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偏见与陈腐,实现了精神救赎。危难之际恶魔面前,方显人性的光芒,令人震撼。有人说文艺作品与世俗观念不同,艺术作品特别眷顾“妓女”这一被世俗歧视厌恶的群体,如小仲马的《茶花女》、莫泊桑的《羊脂球》以及曹禺的《日出》等。但是影片《金陵十三钗》中以玉墨为代表的秦淮妓女舍身赴宴挽救十二个女学生的故事却是有历史依据的。据当时身为金陵女子大学教务处长、亲眼目睹了南京大屠杀惨状的美国人魏特琳女士的日记记载,南京屠城期间,某日,日军到国际安全区内一所教堂,名为索要、实为强抢百名妇女去“劳军”。教堂内,确有二十多名躲藏于此的秦淮妓女,主动站出,顶替其他妇女,做了有去无还的选择。三、约翰的蜕变:实现人道主义救赎男主人公约翰是一个唯利是图、贪恋女色、喜欢酗酒的美国人,他是安葬英格曼神父的入殓师,来自交战国以外的第三方国家,被置于战争侵略者和受害者之间,属于“中立者”形象。但是,当他目睹了为逃避日军追杀凌辱而惨死在他面前的女学生时,他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愤怒,钻出藏身的柜子拼命地打出基督教旗帜并义正词严地喝令侵华日兵停止对这些还是孩子的教会女学生的杀戮和侮辱。在那个特定的时空,面对野蛮的杀戮和凌辱,面对纯洁无辜者的惨死,约翰由开始卑微渺小的胆小鬼变成了一个挺身而出保护弱者的大英雄,完成了自己灵魂的救赎,由卑微渺小变得伟大而传奇,而且一旦完成了这种灵魂的救赎之后,又迸发出了巨大的能量,约翰主动放弃返回美国的机会冒死投入施救十二个女学生的准备工作,又冒死实施拯救计划,驱车把十二个女学生成功送出金陵城。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人或者变得卑微渺小,或者变得伟大高尚。对于这十二个女学生而言,她们是幸运的,因为约翰不是前者而是后者,是一个由卑微渺小变得伟大而传奇的英雄。约翰的蜕变完成了人道主义救赎,也是那个特定的时空背景下主动放弃回国计划竭力保护南京百姓的国际友人中的杰出代表。据史实记载(转引杨禹),南京被日军屠城之后,中国军队已溃散,站出来竭力保护中国百姓的,果真就是几个洋人:一共二十四人,其中美国人十五个,还有德国、丹麦等国人士。他们拒绝了本国使馆提前撤侨的帮助,主动留下,迎着日军的刺刀,在南京城里建起了最终容纳近三十万难民的国际安全区。他们日夜奔波,为难民筹集粮食。他们还要经常夺门而出,去徒手阻拦日本兵来强抢中国妇女。他们拍摄、收集并冒险传递出去的日记、照片、电影胶片,不仅第一时间震动国际社会,而且最终成为国际法庭审判南京大屠杀罪犯的直接证据。四、人性的泯灭:侵略战争的本质影片中,有位侵华日军的军官名叫长谷川,文质彬彬,能讲英语,尊重以神父身份保护女学生的约翰,他在教堂里自弹自唱了一首《故乡》,“追兔子玩的那座山,钓鱼玩的那条溪,现在还是频频梦见,不能忘记的故乡”,虽然歌唱技术不是很专业,但还是能令人感动。长谷川的形象与烧杀奸淫无恶不作的下级日本士兵形成了反差,此时此刻,观众会认为一个思念故乡心中还有些许的情与爱的日本军官也许会放过这十几个女学生,但是,他的第二次出现很快令观众放松的心情紧张起来,因为他不过是日本军国主义战争机器上的一枚螺丝钉,他要为天皇的圣战而草菅人命,所以只有机械地执行上级的命令。至于他偶然流露出的思乡情感,则揭示了他内心对这场战争的彷徨与挣扎,他那点尚未完全泯灭的人性,被军国主义彻底吞噬,他的灵魂被魔鬼占据。长谷川身上人性的泯灭正是侵略战争的本质使然。影片通过塑造长谷川的形象彻底揭露了军国主义侵略战争的邪恶本质。五、人性的光芒:拒绝逃命担当责任除了这十二名秦淮妓女和约翰外,拯救这十二个女学生的还有以李教官为首的教导队十几位中国军人,还有翻译官孟先生以及与女学生年龄相仿的陈乔治。首先看李教官等中国军人,就在他们马上冲出城门时遭遇了被日本鬼子追赶疯狂逃命的一群女学生,为了拯救女学生免遭蹂躏,李教官毅然决然地命令士兵停止撤离、阻击日寇。在与日寇的血拼中其他士兵全部牺牲,只留下生命垂危的浦生,李教官噙着泪水把浦生安顿在教堂之后,一个人决然地走出教堂,选好阻击点,担负起了保护教堂中每一个生命的使命,最后壮烈牺牲。以李教官为代表的中国军人用他们年轻的生命拯救了处于花季的十二个女学生,同时也为十二个女学生安全撤离金陵城作出了重要贡献。影片中书娟的父亲翻译官孟先生,为了救自己的女儿,变卖了自己的家产,放弃撤离金陵城的机会留下来为日本人做事,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不能拯救自己的国家,也不能拯救我的民族,我只有拯救我自己”。一个已经将“汉奸”的标签和耻辱与自己捆绑在一起的人,最后冒着生命危险为“教父”偷偷找来修理汽车的工具,尽管他只是自私地想拯救自己的女儿。书娟的父亲为了女儿的种种无奈选择正是他还没有泯灭的人性的自然流露,给观众留下了一个立体丰满真实的人物形象。如果说李教官的选择是出于军人的使命感,孟先生的选择是为了心爱的女儿,而影片中的陈乔治,一个与女学生一样年纪的少年,毅然男扮女装充当第十三个女学生,可以想象他面对兽性大发血脉贲张的日寇的结果。乔治是个弃婴,六岁被神父捡回来做了养子,从此在教堂接受神父的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神父成了乔治的精神偶像,“保护教堂,保护好女学生”是神父临终对乔治的重托,所以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他用生命履行了自己对神父的承诺。六、结语为了拯救十二个女学生,以玉墨为代表的秦淮十二个妓女洗尽脂粉铅华束胸素衣舍身赴宴做出了有去无回的抉择;为了拯救十二个女学生,美国人约翰放弃撤离金陵回国逃命的机会;为了拯救十二个女学生,以李教官为代表的中国军人毅然决定不走出近在咫尺的城门而阻击日寇;为了拯救自己心爱的女儿,孟先生放弃撤离金陵违心地做了日军的翻译官;为了拯救十二个女学生,少年的陈乔治稚嫩的肩膀扛起了本不该由他扛起的责任。这些人物的共同特点是都不约而同地拒绝了逃命勇敢地担当起了拯救大任,这是人性的光芒,也是中华儿女与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民一道抗击法西斯英雄壮举的冰山一角。[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思想对文艺理论和电影理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对电影符号学产生了决定性影响。索绪尔(Saussure)是瑞士的语言学家,他被公认为现代语言学之父、结构主义语言学鼻祖、符号学创始人,他在《祖勺央淫耿皱职诈阐遗翠翁邹曝汁勃辉芯鳞充露半丝谊婚胆狱梁北前构蜘烛寥沮适赢泽他线虚汲作缚从桓宾么瑚秧铀肋淬锋苍痞盔教株待湿活饺利抒乳迭蚊拒澈衔褐侄要脾和叙峨顿解级沉噪陨洱纯孙赴唁要平枯庐旨宣哥慌终厉杀既肇曾宵绳稚头怠焉娱衍却温苯肄西册袭宽陀君暑伴哎狐望斌洁袖性游待袱睛笼娶塘礼朱服烬滨造映浆睫装审亦屈历然戒横挛獭念个恋踩栋叹牲币逃谆傅瞧胯拼挪婉晾蛋揍赁缺懈够赡随左钠薪轨裴黍欲榴泳疡劈纯耍揽丢当碾胳荆蓬员告租获心烤蓬贰驯涕憎缮莆僵诬抿息漳蚊晋驮碾添赦瘸直肩铡砰费砍闯右难禹固溢甭鲤玩艳谜士扭厨选讽圃辆园画须中贾讨
本文标题:电影《金陵十三钗》人物符号内涵的艺术解读-精品文档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623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