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关于自理能力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自理能力研究的文献综述(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章越郑成敏周先英)关于自理能力的概念,学术界并没有一个相当明确的定义,但是研究者对其的定义并无太大差别。自理就是自己承担或料理,它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马艳芳,2009)[1]这是马艳芳对其的一个简单的定义,另一位研究者解释道:自理能力是指个体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懂得生活常识,能比较熟练的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能的能力。(陈金华,杜学元,2009)[2]因此,自理能力作为人的基本能力,它不仅包括了生活自理能力,还包括了劳动自理能力,有的研究者还提出了自理能力包括了求医自理能力。(陈刚等,2002)[3]在学术界中,大多数研究者对自理能力的研究都把其界定在了生活自理能力的范围之中。所谓生活自理能力,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生活技能。(晓晴,2010)[4]而我们在这里也将着重谈到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对于人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幼儿开始,一直贯穿到人生的最后阶段。对于不同的年龄的人来说,自理能力又有不同的具体含义。对于2~3岁婴幼儿来说,其生活自理能力主要包括进餐、睡眠、盥洗、入厕、穿脱衣服和鞋子、管理自己的东西等几方面的能力;(潘燕等,2010)[5]对于儿童来说,所谓自理是指儿童会料理自已的日常生活、懂得分清生活常识,能比较熟练地解决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困难,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能;(王正山,1994)[6]对于大学生来说,自理能力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各种理性能力的基础,它是一种综合性能力,表现为思想、学习、生活和社会工作等各方面对自己的锻炼、管理、调解、服务,使自己作为一个成年人在社会自立,相对于智能素质而言,在某种意义上,它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更为密切,具体来说包括独立思考,独立生活,自觉学习,自我控制,合理利用时间的能力;(朱湘红,2007)[7]对于老年人来说,生活自理能力是老人独立应对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包括穿衣、吃饭、洗澡、室内活动、用厕和控制大小便六个问题。(顾大男等,2006)[8]它较准确地测量了老人从事日常生活基本活动的能力以及照料需求,近似地反映老人的健康状况(RobineJ.M.,MathersC.D.,BucquetD1993)。[9]由此可以看出,生活自理能力在每个阶段都体现为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能,而大学生的自理能力是综合性的能力,除了料理基本生活,还有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接下来是对幼儿、小学生、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分析。一、幼儿的自理能力幼儿期是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幼儿生活1自理能力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在日常的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劳动的能力。它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生活技能。(王春芝,2008)[10]幼儿自理能力是独立性的第一步,是幼儿自主自立的前提和基础。(陈玲,2002)[11]它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责任感、自信心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以后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存在着较大的缺陷,不少家长和老师反映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越来越差,造成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原因是什么呢,又如何培养好他们的自理能力,我们接下来将作详细的解释。(一)影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因素目前,幼儿自理能力与社会的发展还不相适应。这个时代的父母对幼儿只注重对孩子智1幼儿生活:包括幼儿的个人生活、幼儿园生活和家庭生活力的开发,而轻视了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王芳,2009)[12]以至于许多孩子连最基本的生活技能都不会,所有的事情都依靠父母,由父母来做,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差,已成为了家庭的一大问题。造成这个问题原因并不是因为幼儿的身心发育还未能达到实施这些行为的阶段,有研究指出,三岁左右的幼儿小动作的适应性已不断发展,精细动作1也开始协调。(池瑾等,2007)[13]所以,造成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差并不是由于先天的原因,而是因为后天的家庭教育方式不当造成的。1、家长缺乏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意识目前,大多数幼儿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十分溺爱,过多的考虑幼儿在生活上的舒适、智力上的投资,把家庭教育片面理解成了对孩子进行读书、写字、画画等知识技能的训练,忽视吃饭、穿衣、睡觉和个人卫生等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14]他们认为孩子的这些生活能力随着时间的发展慢慢就会形成了,不需要刻意的去培养,所以他们不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造成了对他们的自理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2、家长对幼儿的身体缺乏正确的认识很多家长认为幼儿还小,应该受到细心的照顾,这些小事等孩子长大了便可以做了。[15]因此孩子在家中一切能自己做的事情全部被家长包办代替,养成了懒惰和依赖心理,动手能力越来越差而变得迟钝。(邹平,2009)[16]幼儿的身体发展是需要不断锻炼的,一点一滴的慢慢积累,才可以使身体的协调能力得到提高,家长在这个过程中忽视了这一点,使孩子的身体迟迟得不到锻炼,其自理能力也得不到提高。3、家长怕麻烦,图好、图快由于生理发展水平的局限,3岁左右的孩子在肌肉力量、动作精准性和灵活性等方面不成熟,加上他们缺乏生活经验,所以经常把事情搞得乱糟糟的,面对这种情况,很少有家长会考虑如何对幼儿的动作加以指导,[17]不愿意教孩子做事情,认为教孩子做事情的那些时间自己替他们做就好了,同时,家长因为工作忙,为了节省时间,不让幼儿给自己添乱,包括力所能及的事情都不让做,教育的任务完全交给长辈和幼儿园,在面对幼儿需要帮助时,采取一种怪罪批评的态度,有的甚至会采取打骂的方法,严重伤害了幼儿的自信心,(杞美茹,2010)[18]扼杀了孩子的积极主动性,使孩子自理能力的发展得不到提高。4、教育的不一致性教育的不一致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家庭教育的不一致性。现在很多家庭对幼儿的照顾很多是2对1,3对1,有的甚至是4对1,家庭成员对幼儿的要求具有很大的不同,(郑新枚,2010)[19]有的要求严格,有的要求则较为宽松,造成了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没有一个好的环境。其次,家庭与幼儿园的不一致性。很多幼儿在幼儿园里能够学到很好的生活技能,但是由于一个周末,家长帮孩子做了所有的事情,让孩子的自理能力退回到昨天,使幼儿的自理能力得不到培养。在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家长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家长是幼儿的引导者,他们对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意识以及对幼儿身体的认识程度和耐心程度,都对幼儿的自理能力培养有重要影响。(二)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针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很多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及策略,有人认为,采取幼儿园、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途径,利用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王留锋,2007)[20]也有人认为,培养幼儿自理能力让孩子有接触周围环境的机会,让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21]幼儿自理能力的需要从多方面来培养。1精细动作:个体主要凭借手和手指等部位的小肌肉或小肌肉群的运动1、家长应改变观念,增强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意识,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尊重幼儿,对幼儿的具体活动进行指导。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22]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家长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去体验“要自己做、能自己干”的事情。[23]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过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凡小孩子能够自己做的事情,你千万不要代他做。”[24]幼儿是发展的主体,是自我发展的主人生活自理能力是自身发展的需要,老师、家长只是幼儿自理能力发展的参与者、支持者和帮助者。(高慧芬,2008)[25]家长应学习一些幼儿年龄特征和生长发育规律的知识认识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幼儿的身体发展是有一定限度的,家长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幼儿获得一些生活技巧后,要注意提高幼儿做事的速度、质量等。[26]孩子在两三岁时便有了独立动手的愿望,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放手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曾明红,2008)[27]把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作为一大目标,改变观念,加强培养,交给孩子基本的生活知识。幼儿具有独立的人格,家长应以平等的态度尊重孩子,并非娇惯孩子,父母教育孩子的态度应是朋友式的进行商讨,也就是形成一种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尊重孩子,就是要肯定孩子的进步,重视对孩子的表扬,让他知道自己比别人好的地方,建立自信,(沈芸,2004)[28]容忍孩子尝试时给自己带来的混乱,不打不骂,耐心指导。2、家庭教育需要一致性家庭是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最佳阵地。[29]是幼儿健康成长的资源,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对于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家庭中在要求孩子做事时必须要求一致,不然,会造成孩子的自理能力难以培养,难以掌握技能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3、把游戏寓于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中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幼儿自愿参加的轻松愉快的活动,[30]通过游戏不仅能使孩子思想集中,而且还可以对活动感兴趣,通过游戏的形式,孩子边学边玩,既促进幼儿的智力的开发,又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徐咏梅,2009)[31]游戏是孩子幸福生活的源泉,是幼儿活动和学习的基本方式,它具有趣味性、虚构性和具体性、活动性的特点,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活动能力。[32]生活中的一些知识可以从游戏中获得,如通过对幼儿洗手、刷牙游戏的培养,可以教会孩子学习怎样洗手、刷牙,同时可以培养孩子的灵活性。游戏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4、幼儿园加强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幼儿园是幼儿另一个成长的重要地方,在幼儿园度过的时间远多于在家庭中呆的时间要多,因此,幼儿园对幼儿的自理能力的培养是特别重要的。首先,教师要把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放于首位。帮助幼儿渡过心理“断奶期”,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周桂霞)[33]在幼儿园中,老师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角色,是家庭共育的桥梁,老师应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具体了解每一个孩子并和家长沟通,[34]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用灵活的方法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同时,老师还需要针对孩子的差异,因人施教。因为每个幼儿的发展情况是不同的,自理能力发展不平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分别、分层次。[35]充分了解每个幼儿的特点,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其次,幼儿园应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幼儿园是幼儿学习的地方,有着学习无处不在的原则,在幼儿园,准备好充分的教学工具,开拓幼儿的视野,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把幼儿带入到学习的世界中,帮助幼儿提高自理能力。通过幼儿园对幼儿进行系统、科学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能使幼儿更好的掌握自理能力。5、家园共育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家庭、幼儿园是幼儿每天生活的环境,家庭、幼儿园应互相配合,共同致力于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36]然而幼儿园在学校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时,让很多家长难以谅解,这就需要家庭与幼儿园的充分协调,认识幼儿的特点状况。幼儿园与家长做好与家长的经验交流,家长可以利用接送幼儿的机会,与学校交流,明白什么事都不能为孩子包办,转变自己的错误观念,懂得不要剥夺孩子的权利。家园共育,可以更好的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总之,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需要家长家庭幼儿园的共同努力,从小事入手,注重幼儿生活环境,同时,还可以通过榜样法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二、学龄阶段儿童的自理能力学龄阶段的能力就包括学习能力,生活能力等。由于关于学龄阶段的孩子的自理能力的研究较少,我们这里的分析主要就以小学生作为最主要的研究对象。(一)影响因素:1、有些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孩子有亲属代为管理,或者和同学合租房子,造成了孩子自理能力较差(顾定谱2003)。[37]很多孩子由于亲戚疏于管教,以及家长,亲戚都无法管教的孩子都会超两种极端发展。一种是自理能力强,一种是自理能力相当的差。2、家庭的因素。首先,家长的溺爱,或许是家长自认为对孩子的照顾不周,因而放任孩子的发展(顾定谱2003)。[38]其次,是现在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地位特殊,优越的生活环境导致其自理能力较差(刘政智,舒瑜2005)。[39]同时,中国家庭的模式的主题有老人为主体的家庭模式逐渐转向了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模式(王意1999)。[40]家庭对孩子的过度重视对于其自理能力的影响是比较大
本文标题:关于自理能力研究的文献综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858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