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章内观治疗的基本概念作者:吴中立(深圳领悟心理咨询中心创始人、重塑疗法创始人)内观的定义;什么是身心灵?略谈佛教观心法门;内观的类别有哪些?何为内观治疗?一些基本的内观练习内观的定义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互相交流,跟“冥想”、“静心”、“禅”、“禅修”、“瑜伽”等等相关的词语一样,内观这个词也有日益被泛化但却失去本来面目的危险。人们似乎只要参加过一些静坐冥想之类的活动,都会有理由觉得自己是个老资格的内观禅修者而懂得了内观之道。一方面这的确反映了最近几年国内乃至全世界身心健康领域兴起的热潮,符合了国内外身心疾病患者、亚健康状态者日益增多并想要寻求解脱的庞大需求,另一方面则造成了一个错误印象,那就是以为内观只是打坐或者观息一类的活动,使内观几乎要变成了某种流行的快餐式健身文化的一部分。于是我认为很有必要探讨一下什么是真正的内观。在百科书里面搜“内观”一词,内观是如此被定义的:内观就是透过实际的体验,去了知“身”和“心”具有“无常”、“苦”(不满足)和“无我”(无自主性)的真相。要彻底明了无常、苦、无我的道理,不是经由信仰上的接受、或是理智上的了解,只有从实际的层面去观察看看,在这个“身”和“心”之中,有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透过持续的修习,内观禅修者将发现,所谓的“我”只不过五蕴(色、受、想、行、识)不断变迁流动的现象,身和心本质上是由而无数的微粒子(kalapa)所组成,这些微粒子无时无刻不在生灭变化,只是纯然是波动(wavelet),其中找不到坚固不变的实体,有了这种体验之后,“自我”的错觉才能消解。这指出了佛教(主要是南传佛教)中内观的定义,也一定程度上传达了大乘佛教内观的精神和方法,但我也认为内观的概念还可以有更大的扩展。因此,我在本书中将内观定义为:内观是毫无分别(包括没有内外分别)地观察一切现象的本质(真相)。这一定义可以帮助我们厘清很重要的几点:内观不仅仅是向内看;内观不仅包括了向观察者自身内部的观察,而且应包括外在的一切现象。更本质一点说,世界上其实根本没有一种绝对属于我们外在的现象。一切都可能是内在于我们发生的。这跟唯识的道理相通。这就有别于一般谈内观的书籍所认为的:内观是向内看,只是透过观察自己的呼吸或者身心所产生。从这点来看,内观不仅仅是字面意义上的“内”观,也包含了对“外”的观察,因为“内”与“外”终究没有绝然的界限,彼此的关系应是无二无别。内观不仅仅是一种自我觉察;内观不仅是一种对内观者本人的自我觉察,而且也包括了对内观者有所联结的他者的觉察。这一觉察不仅仅是个人的,也可能是群体的;不仅仅是自身的,也可能是同时包含自他在内的。内观不仅仅是反省式的思维活动;内观不仅仅是一种反省,这样就将内观局限在思维方面;虽然内观包含了这个部分,但如果仅仅用反省来代替内观的全部,就显然过于狭窄了。内观也不仅仅是个人静坐式的修行;我们认为内观不仅仅是一种个人静坐式的修行,由于南传佛教有这方面的传统,大部分人也从这个角度上去接触并认识内观,因此造成了这个印象,似乎内观就是个人的静坐罢了。而个人静坐充其量是通往个人解脱的途径,这样其实就把很多大乘佛法修行中更活泼的一些方法、形式比如念佛、持咒、参禅等等的观行都排除在外了;内观不仅仅是一种宗教徒的修行;内观不应该只是局限在宗教徒的清修活动中,而是可以广泛应用于普罗大众的。这样的话,内观也就应包括各种引导式的观察活动在内;内观不仅仅是指因地上的行为;内观不仅仅是因地上进行觉察、思维、观修等等活动,而且也包括果地上的解脱、觉悟、智慧。当然我也并不是要否定现有的种种内观修行体系,也不是想要泯除内观这一方法体系中的阶段性,而是试着将内观的定义进一步扩展开来。而这只是反映了在内观方面本该具备的一个观点:观察者即是被观察者,即是观察本身。也就是说,我们对“内观”的定义范畴其实显示了我们观察者观察“内观”本身的范围。不同的定义也就代表了不同范围的观察本身,也将导致不同的结果,并决定了这一结果是否终究会有所局限。所以,总结一下:内观是毫无分别(包括没有内外分别)地观察一切现象的本质(真相)。内观治疗是建立在内观的基础之上,是无有分别(包括没有内外分别)地观察疾病的症状,洞见疾病的本来面目以得到疗愈的过程。内观的对象就是这个世界上的一切现象,而一切现象则可以概括为身、心、灵。身心灵,佛家称之为报身、化身、法身,这说明都是一种“身”,因此身、心、灵是非常紧密地互相联系的整体,而不是互相割裂的不同现象。心灵其实都是身体的延伸,而且跟我们的物质身体并非对立分割的两个部分,而且如同世界上任何看起来相反、相对的事物一样,也相互转化、相互依存。也可以说,在更大的观察者意识范围内,这三者其实是一个整体。什么是身心灵?看起来身心灵这三个字似乎很好理解,但细究起来却又很容易觉得混淆,常常充斥着很多的概念误区。这也反映了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我们常常以为早已知道,但却并不是真正了解。图1-1:身、心、灵身俗称身体,但身体并不等同与我们个人的肉体,而是包含了身体及我们所能意识到的外界的人事物。之所以我们只将“身”视为个人的或者是肉体部分,那是因为我们作为个体的观察者意识的局限使然。常人习惯于把“身”看成个人的身体,只有圣贤常把“身”看成超越个人层面。心也是如此。心也称心识,心也不等同于我们个人的心识,当然它包含了我们个人的心识在内(想法、感觉等)。除了包含个人的心识,也包含了内在集体心识(俗称“灵魂”)的内容。不仅如此,心也包含了可见的和不可见的(阴、阳)两部分。有句话说: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我们对身心的定义也跟我们主体的观察者意识范围有关。灵外在、可见的、有形的身体是阳,内在、不可见、无形的心识是阴,“一阴一阳之谓道”。身心合一的整体意识,称之为“道”,“大我”,也就是“灵”。当然,阴与阳,这一划分仍然是人类观察者意识的分别,在道中,这两者是一个整体,它们同时并存,并行不悖,没有绝对的分别与对立。这就是“不二法则”。既不是一,也不是二,是谓“不二”。阴与阳是相互转化,相辅相成,相生相克的。正如图中间的“s”所表示的那样,“s”寓意相生相克。相生,即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相克,相对而存在,有阳必有阴,有阴必有阳。身体与心识(外在与内在)的关系,正如阴阳互相转化、互相依存的关系一样,身体是可见的心识,心识是不可见的身体。身体偏重于物质性(色)的一面,而心识则偏重于精神性(受想行识)的一面。但这两者又构成了不二的整体。身体是心识的延伸,也可说心识是身体的延伸,两者本没有绝对的分界线。因为,当内在的心被我们“看到”(意识到、觉察到),它就转化为外在的身了;而外在的身,未被充分“看到”(意识到、觉察到)的时候,它也就是内在的心了。佛家为什么将身心灵统称为报身、化身、法身,意味着这三者都是身体的不同显现;道家则把身心灵统称为阳神、阴神(识神)、识神,意味着这三者都是精神的不同显现。名相虽然不同,内涵却大体相通。成为一个觉悟者,意味着扩展我们的观察者意识至整体意识,也就是佛家所谓的“证悟法身”或道家所谓的“修炼元神”了。身心与灵的关系又如何?“灵”,并非指个人的身心,却又包含个人的身心在内,通过无数的人事物包括个体的生命(身心)来显现作用。可以说,“灵”既非一切具体万象,但又是遍于一切具体万象的,若即若离,有即有离,就是这种关系。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是也。灵与俗称的“灵魂”,是不是一回事?这当然不是一回事。正如报身、化身也是身,法身也是身,但这三个身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而灵与灵魂也并非一回事,身心灵这三个组合字中的灵,指称的是整体意识,大我,即道。不同的宗教历来有不同的指称,道家说的是“道”,佛家称之为“真心”、“法身”、“如来藏”,基督教则称为“上帝”,伊斯兰教称“真主”,其他教则称之为“神”,这些宗教多有将整体意识拟神化的倾向(而神又往往会被宗教徒创造出人格化的外在形象),但并不表示他们所指称的意思不同或者更低一级。俗称的“灵魂”,也叫魂识,则是指集体意识,也是人的深层心识的一部分。有时,灵魂一词也泛指人的精神体、心识,因为人的心识,虽然为妄识,却也包罗万象,不仅包含个人意识也包含了集体意识在内。当然集体意识上升到绝对、最大,那就是“道”了。“道”是最大的系统,也即整体意识。身心灵中的“心”,不仅包含个人意识、集体意识,详细划分的话,个人、集体意识又可分为各自阴阳相对的两部分。个人意识分阴阳,成西方心理学所谓的表意识、无意识,集体意识则分为所谓的集体表意识、集体无意识。探索人类的内在心识不同的部分的,往往诞生不同的心理治疗流派,比如:人们探索内在的情绪与外在的表现行为之间的关系,有了情绪疗法;人们探索内在的信念、认知与外在行为的关系,有了认知疗法;人们探索内在的沟通模式、剧本,有了交流分析学派;人们探索内在的家庭对个人的影响,有了家庭治疗;人们探索内在的团体动力对人的影响,有了团体动力学;人们探索内在未完成事件的影响,有了完形治疗;……西方心理学有好几百个流派,每一种流派都针对内在心识的某个部分做分析性的研究,都有其效验,但又都有其局限。这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正如整体心识被划分为一个又一个不同的小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盲人摸象,缺乏对大象整体的视角,所见都是受限于自己的观察者角度。长久下去,心理学自然演变为日益复杂。其实大道至简,如能从整体角度把握心识,了解身心灵三者的关系,就并不会迷失其中并觉得玄奥复杂了。唯识学也是一门探索与剖析人类心灵结构的一门学科,与西方心理学相比有所不同的是它既分析心识的结构(把心识分为“八识”),也不乏整体观的视角(与中观思想即整体观相应),所以这是其独到之处。色受想行识我们所观察的身心世界在佛陀时代还可以概括为五蕴。什么是五蕴呢?也叫“五阴”,就是色、受、想、行、识这五个部分。佛教《心经》正是一部很简短却很精到地开示内观法门的经文,它的开头就讲到:“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里面就谈到五蕴,可见五蕴是佛教里面对于人的身心结构的一个最基本的解析。如果要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解析,我们也可以划分为是身体、感受、信念(价值观)、行为、意识,这五蕴里面的每一个部分都可以延伸出一个治疗体系。但这五个部分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下面我们将具体地来谈谈。色色在这里的意思不是指颜色,更不是指色情,而是指物质,狭义一点的话,也就是指人的物质的身体部分。这当然就包括人的肌肉、骨骼、毛发、皮肤、血液、神经、指甲……一切五脏六腑,凡是构成我们身体的物质,都属于“色蕴”。再往广义一点延伸,色蕴还可以包括人类周围自然与社会环境中的所有物质及物质变化的现象。透过观察色蕴现象,可以发现色蕴是在不断变化,似乎没有一成不变的体性,体验到“色即是空”。受受,一般指的是感受。这个部分又可以划分为身体感受和情绪感受两个部分。身体感受是由于色身跟外界接触而产生的直接反应,而情绪感受则是跟人的心理有关,是进一步的深层的反应,典型的情绪感受如喜、怒、哀、乐、忧、惊、恐等等。想想,一般指的是观念、想法、思想的意思,复杂一点的话则包括思想的模式等等。用现代心理学的术语来解释,就是信念。而这个信念也会有深浅之别,正如有些想法我们可以意识得到,但也会有很多的想法是无意识的,可却会不经意地在影响甚至是主导一个人做出很多非理智的行为。很多心理治疗流派如精神分析、认知疗法、理情疗法、NLP等等都包含了以改变人的信念为出发点,来矫正人们的行为模式的理论基础。价值观是信念的一种,意指跟我们对人事物的价值、意义产生的有关想法,一般人都是根据自己的价值观而做出种种符合理智的行为。行行,指的是造作,用现代一点的话来讲就是行为,但这个行为不一定只是身体的行为,而是包括身、语、意三个方面的行为。现代心理学也有行为治疗这个流派,刚开始这个流派是由研究动物的试验开始的,我们知道最著名的就是巴普洛夫对狗做的一些条件反射试验了。现代行为主义治疗已经早已走得更远,也已经把人的认知和感受等等都容纳到整体行为中进行研究了。所以,谈到行为的时候,我们应该想到这不仅仅是单指身体的行为。识“识”这个词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为“意识
本文标题:内观治疗的基本概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966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