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政治学通识》考点纲要
包刚升老师的《政治学通识》考点整理1/51、从流寇到坐寇的转变,制度的建立,但是依旧存在弊端,没有监督与制衡2、富国与穷国的区别在于穷国的政治秩序的混乱,给经济增长带来的压力,所以经济增长是不连续的。3、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政治的是实质是阶级性)4、理想主义:希腊雅典的民主制度,只能是成年的雅典公民才有权参与政治,同时是强调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包括公民大会、陪审法庭、陶片放逐法、薪水制度。有三个特性,其一是政治本身就是公民对城邦公共事务的参与第二是今天意义上的公私领域的区分、第三是政治的目的就是追求公共之善。5、政治现实主义代表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认为政治应当与道德相分离,君主的好事坏事是取决于现实的要求的,而不是道德。韦伯的民族国家的危机感和施米特的划分敌友说,划分之后就是暴力打击敌人。6、政治:安德鲁政府艺术、公共事务、妥协与共识、权力与资源分配四个方面;托马斯五因素模型:一个共同体、发生在公共领域、面临公共政策选择、集体决策的形式、行政与强制力机构。7、法理型统治三大原则:建立基本的规则,按规则来统治(立宪主义)、公民的基本权利要得到切实保障、通过和平、寻求多数公民支持的统治者的方法来选择统治者(选举)8、一个人类共同体应当立足于何种原则去建构何种政治秩序?政治9、柏拉图哲学王统治但是较难,就混合政体;联邦党人的完整思想:一是强调分权制衡、二是强调政府效能;可证伪性是科学研究的核心;理性选择理论:基于理性人的假设,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政治,把政治领域类比成市场,把政治活动视为交易。10、意识形态:一个行动导向的信念体系,一套以某种方式指导或激励政治行动的相互联系的思想观念。(解释世界一套理论去解释、改造世界改造的可能性、行动导向的色彩鼓励某些特定行为、群众取向群众理解政治动员能力、实践与意识分开)11、自由主义:政治上反对封建主义和封建制、和绝对君主制和专制主义,主张立宪政府和个人自由,公民权利应当得到保护。经济上,反对重商主义,主张自由放任,政府少干预市场,扮演好守夜人角色就好了,维持基本的秩序。强调个人主义、个人自由、理性、平等、宽容、被治理者同意、宪政、自由放任原则。古典自由主义to现代自由主义(把政府找回来,强化政府干预)to新古典自由主义(滞涨与过度福利带来的危机)强调个人的回归与市场的优先12、保守主义:一派是十足的保守派,不愿意作丝毫变革;另一派是为了保存而变革。(捍卫传统、经验主义、人类的不完善、社会有机体、重视等级秩序权威、重视家庭、重视和认同宗教、重视道德、尊重财产权)撒切尔夫人和里根就是保守派的代表:新保守主义更像是古典自由主义的回归13、社会主义:国有化、计划经济、平均分配、平等。社会民主主义(放弃暴力革命,通过再分配强化平等和福利国家,议会制)(共同体、平等主义、博爱、阶级、财产的社会控制、满足需求原则)之后就是部分接受新自由主义的精神,承认市场的作用。14、意识形态的议题:①个人与群体②国家的角色与作用③自由及其限度④民主⑤平等⑥政府与市场p.9715、人性中对安全和自主的渴望,当然是优先对安全的选择,而是否安全又和国家能否提供秩序有关。对冲突的理解和对秩序的需求是国家的起源,要想遏制人与人之间的暴力可能性,就需要有一个更强大的暴力机构的存在。16、封建主义:领主与封臣之间基于土地的恩赐而形成的一种政治经济安排。领主提供土地,保护封臣,封臣需要援助与支持,两者既是等级制依附,也是契约关系。没有军队、没有官包刚升老师的《政治学通识》考点整理2/5僚机构、没有税收司法、没有现代国家。正是封建主义的政治冲突,才有了约束国王政治权力的制度安排。火药的传入,带来了军队暴力的发展,为了建设军队,就需要税收系统和一整套官僚系统。战争塑造国家、国家制造战争。17、国家:韦伯认为国家是这样一个人类团体,在一定疆域内宣布了对正当使用暴力的垄断权。(疆域、人口、暴力垄断、官僚系统、税收系统、主权得到国际承认);国家的角色:提供保护、促进发展、提供福利三者的区分。多元主义国家理论、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新古典国家理论、国家主义国家理论。国家构建:政治共同体的形成;国家机构与制度建设的问题、国家能力塑造与增强的过程。没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条件就无法国家能力的塑造,但是经济社会的发展也需要国家能力的增强,这两者存在一个悖论。国家能力:两个视角,国家本身、和国家与社会的互动。面对力量强大的社会组织实际的或潜在的反对时,国家执行其正式目标的能力。专制性权力和基础性权力,前者依赖的是随意强制力,后者依赖的是稳定的制度化路径。国家力量与国家职能(积极和消极,管的多少)两组关系的分类国家。18、政体:亚里士多德(六种: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林茨(五种:民主政体、威权主义政体、极权主义政体、后全能主义(向威权主义过渡,但保留着比较多的全能主义特征)、苏丹制政体(完全基于个人的专制主义政体))。民主政体:实质性定义(人民当家作主,民有民治民享)程序性(公民广泛参与的竞争性选举制度)。特征:政治参与(投票权)政治竞争、问责制、对大众问题的回应机制、起码的政治平等(程序平等、资格平等)、多数决定原则、对少数权利的保护、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代议制民主:公民选举代表参与政治活动和政治决策的一种制度安排。(代议制可以解决国家规模和统治可能性的问题,平衡好民意与精英治理的关系)民主的精英统治vs威权主义精英统治:政治领导权的开放范围大小、是否兼顾公共利益、是否可以被公民选择。威权主义政体:君主制、军人统治、个人统治、神权统治,一个人或一个小集团的统治。特征:政治上的非多元化(政治参与与竞争受到严格控制)、经济与社会领域倡导多元化、政治控制与压制、意识形态的控制与政治动员程度较低、领导权的更迭规则不同于其他政体。困境:发展悖论、有效治理与委托代理链条、信息问题、领导人的偶然性问题、政治转型的问题。极权主义政体:兴起与技术和组织条件有关,技术为实现监控和思想灌输全覆盖提供了可能性;大规模的政治组织为普遍的政治动员提供了可能性。特征:包罗万象的意识形态、单一政党、有组织的恐怖、传媒垄断、武器垄断、经济管制。极权主义统治想让每一个人都卷入政治,并最后能控制社会和公民的一切。19、政府:是制定和实施公共决策和政策的机构,履行着国家的基本职能。从职能维度分为行政机构、立法机构、司法机构。行政机关是政府的核心,上下级的层级是严格的科层制的方式安排的。立法机构是审议批准法律和公共决策的机构,由较多数成员组成的代议机构。层级维度上,一般分为三级。官僚系统与政治系统的关系:①定位上,一个是为了获取政治权力,制定公共政策;另一个是行使政治权力,执行公共政策②身份:一个是政治家或政务官,另一个是官僚或公务员③录用:一个是选举和政治任命,另一个是考试与晋升④规则:一个是竞争与回应性,另一个是服从与科层制⑤关系:一个是依赖官僚系统的有效性,另一个依赖政治系统的指导。狭义的政府形式是指立法机构与行政机构的关系。总统制:选民选举产生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民选总统是政府的首脑;总统任期与国会任期固定,彼此平等,相互制约;总统任命指导内阁,并具有部分宪法承认的立法权,并领导内阁管理政府部门。议会制:包刚升老师的《政治学通识》考点整理3/5选民选举议员组成立法机构,由立法机构选举或任免首相和内阁,首相领导内阁管理政府部门。议会制的首相权力更大,通过某项立法的阻力较小,特别是在本党派是多数党的情况下。半总统制:选民选举产生立法机构和总统,总统任命总理和部长,但是总理的任命需要立法机构的同意。一般总理是立法机构的多数党或者多数党联盟的领袖,不然就陷入了政治僵局。内阁制是同僚合作性的,不是总统制中的老板性的。议会制下议会的不信任案可以解散内阁。在分权制衡和政府效能两个维度上,总统制的弊端:总统与议会双重合法性的冲突、总统的固定任期在多数党不是本党的尴尬、总统制下更容易零和博弈、不容易宽容反对派、政治新星的崛起可能性更大。20、选举是选民通过投票来选择自己代表的政治活动。把选票转化成席位。影响投票的因素:阶级、宗教、族群、后物质主义的出现、年龄、性别;政党认同模式、理性选择模式、支配型意识形态模型。在比例代表制下,选区规模越大、比例性越高。迪韦尔热定律:①比例代表制倾向于形成多个独立的政党②两轮绝对多数制倾向于导致多个彼此存在联盟关系的政党③简单多数制倾向于导致两个政党的体制。当选门槛是比例代表制下政党获得席位的最低选票率。21、政党是一个有政治愿景的、以执政为政治目标的政治组织,旨在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控制政府的人事和政策。左派政党代表的是下层阶级利益,右派是上层阶级利益,绿党是代表环保主义者和组织的利益诉求。干部型政党(苏联)和群众型政党(美国、为了选举)一党制和霸权党制(非竞争)竞争:主导党体制、两党制(两个主要政党)、温和多党制(3-5个重要政党)、极化多党制(议会中五六个重要政党)、碎片化政党体制(反对体制政党的存在、离心激励主导、严重的意识形态冲突、不负责任的反对党、过度承诺和抬价政治)。22、央地关系:联邦制(中央和州的权力都来自宪法,不是下属的关系)和单一制(主要权力掌握在中央,州的政治权力来自中央政府的授予,是上下级的关系)一方面是中央集权,保证国家统一、另一方面是地方分权,保证治理的有效性和灵活性。比较两者的优势劣势。联邦制的好处:市盈率国家内部的多样性、适应地方的不同需要、便于地方实验、地方自治。坏处是难以协调一致。单一制:好处是便于统一协调,决策效率高,坏处是缺少多样性和不利于地方自治。对于社会分裂程度高的地区,政治整合还是权力分享,分别对应单一制和联邦制,分享可以尊重包容不同族群、宗教的冲突与多样性,从而提高政治的适应能力,强调少数群体的自治权和否决权;整合认为首先要保证国家统一与基本的政治秩序,其次分享容易导致国家分裂。23、宪政:一般指基于宪法和法律去实施统治,或者说是国家的强制性权力受到了宪法与法律普遍约束的观念和制度。有限政府原则、明确保障公民平等的自由与权利、创造政府越权时给予救济的手段。法治是意味着法律是至高无上的,而不是统治的工具。宪法的功能:确立统治的合法性、确立基本的政治制度结构、明确公民的权利和自由、限制政府活动和权力、提供关键政治争端的解决方法。使宪法发挥作用的方式就是司法审查或违宪审查,包括法律是否符合宪法、公民自由是否与国家冲突、政府之间的冲突。宪政的一边使宪法和法律、另一边是政府与政治权力,关键还是权力分立与制衡。。要想宪政实施,需要信仰规则。24、民主转型:第三波民主化。转型僵局:威权体制的瓦解和启动转型,民主运转的困难及其引发的困难,威权的方式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案的登场和回归。威权政体的终结,使得各种政治力量得到释放。政治转型的三种结局:成功并实现民主巩固;回到威权政体,伴随着暴力事件;中间状态就是在两者之间摇摆,失去了继续转型的动力。民主转型:从非民主政体向民主政体的转变过程。民主巩固:一国政体不断被强化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民主能够继续生存并能防止可能的逆转。三个维度加以衡量:行为上,主要包刚升老师的《政治学通识》考点整理4/5政治力量不再考虑推翻政体,态度上,压倒性的多数接受民主,宪法上,在宪法的框架内解决政治冲突。民主崩溃就是从民主政体向非民主政体的蜕变。高度的选民政治分裂与离心型政体的结合倾向于导致民主政体的崩溃。“高度的选民分裂(族群、宗教、阶级、地区)导致严重的政治冲突,而离心型民主体制无法塑造有效的国家能力,两者的结合倾向于导致民主政体的崩溃。”激励政治家和政党进行过度政治对抗、不利于塑造国家能力的民主政体为离心式民主政体。在选举制度上,简单多数制有利于塑造稳定的两党制,而比例代表制则会形成党派林立的局面,容易产生离心效应。在政府组织形式上,总统制埋藏着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对抗的隐患,而议会制则避免了这一直接的政治冲突,而且有利于不同政党结为政治联盟,鼓励政治家进行更多的政治合作,这为政
本文标题:《政治学通识》考点纲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6982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