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国富论》读书笔记————————连广顺98年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在电视上看到了朱镕基就任总理后的第一次记者招待会。当时对总理所谈到的内容几乎不懂,只听懂他说要想办法提高粮食价格。身为农民家庭的孩子,对这些谈话内容自然是很喜欢。但深深吸引了年幼的我的,是朱总理的说话方式和语气,与任何一个在电视上讲话的官员都不同的语气。几乎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了对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关注。直到今天,朱总理“勇往直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声音仍然意犹在耳。后来《时事政治报》、《半月谈》、《参考消息》、《商界》、《瞭望东方周刊》等。看得最多的电视是《今日说法》、《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新闻联播》等。不论是上课还是放假,我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从来没有停止对“国家大事”的关注。通常情况下,我没有哪一天不上网或读报看几篇与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相关的文章;我看过的书,除专业之外,几乎全是与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相关的。后来我惊讶的发现,我所看的,全是一些反映现实或分析现实的报道和书籍,基本上没亲自翻看过提出并论证基础原理和基本理论的书,也就是一些经典书目。这使得我的理论积累很差。认识到这个问题之后,我开始有意识的弥补这方面的缺陷。今年认真读过的,有关政治、经济问题的经典书目包括《资本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改革》和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其中,罗尔斯的《正义论》读过了也很难深刻理解,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我还没读完,而洛克《政府论》的观点和论证都远不及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来得独到和严密。故选择把《国富论》的读书笔记进行整理和拓宽,并打出来,以当作业。我曾经在某网站看到一篇文章,了解到郎咸平与杨瑞辉合著的新书《资本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改革》。书中对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的内容引用很多,在这些更加增大了我对于这本书的阅读兴趣,我想一探究竟,深入资本主义之父的内心世界。此书成书时间在《资本论》之前,有人说马克思对于这本书有很深的研究,我宁可信其有。因为文化是具有传承作用的,任何一种智慧都不可能,横空出世,《国富论》对于马克思总会有这样那样、或多或少的影响。更何况马克思主义在发展过程中,也有一个不断吸取养分,成长成熟期。感谢杜老师布置的作业,它使我对《国富论》的理解更加自觉、稳固、深入和成熟。以下是《国富论》的读书笔记。《国富论》,全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作者亚当·斯密是英国政治经济学古典学派的创立者。该书初版于1776年,与美国的《独立宣言》同年发表。亚当·斯密被奉为“经济学之父”。而《国富论》在其成文之后的200多年时间里,先后赢得了无数荣誉:“西方经济学的‘圣经”、“经济学的百科全书”、“影响世界历史的10本书之一”等。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巴克勒在其名著《文明史》中,甚至认为“从最终效果来看,这也许是迄今最重要的书”,“这本书对人类幸福做出的贡献,超过了所有名垂青史的政治家和立法者所做贡献的总和”。更为众多经济学家所“迷惑”的是,亚当·斯密200多年前所做的这本经济学的奠基之作,仍然涵括了我们今天经济活动和经济研究的方方面面,而且它结构严谨,无懈可击(张五常和郎咸平都曾如是说)。在《国富论》里,亚当·斯密在否定重农主义和批判重商主义的基础上,说明了分工和贸易如何增加国民财富,并界定了君主或国家的职责和收入来源。全书分为5篇,作者在《导论及全书设计》中说,“本书前四篇的目的,在于说明广大人民的收入是怎样构成的,并说明供应各时代各国民每年消费的资源,究竟有什么性质。第五篇即最后一篇所讨论的,是君主或国家的收入。”具体而言,第一篇讨论的是劳动生产力改良的原因,以及产品在不同阶层之间自然分配的顺序。第二篇讨论的是资产的分类、性质、储蓄和使用。第三篇以罗马帝王衰落之后,欧洲农业发展所受的制约及其农村的衰落,和商业城市兴起的实际,探讨了财富增长的不同路径。第四篇则在此基础上,从当时最受推崇的重商主义开始,论述了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两种政治经济体系的后果。第五篇则讨论君主或国家的开支方向和收入来源。亚当·斯密在论述所有问题时,都有一个基本的前提,这个前提总是被他或隐或显的提及:在经济生活中,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经济的出发点是利己心(这应该就是现代经济学中“理性经济人”的来源)。斯密在全书中主要提出了以下观点:1.“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每一个行为的动机,主要在于利己,求得自己的利益。利己心是人类一切经济行为的推动力。而且利己性并不是值得反对或摒弃的,这是人性的一面,是一种自然现象。个人自私可以有助于整个社会福利。2.劳动率增长的关键在于分工协作。斯密在书中第一篇第一章以制针业为例子(第7—8页),来说明分工所带来的生产率的巨大改进。分工以及劳动的划分促进了专业化作业。而对专业化作业的追求,导致了工厂制度的诞生。3.劳动价值论。作者在第一篇第五章(24—36页)论述商品的真实价格和名义价值(应该就对应于马克思经济学观的价值和价格)时,提出了劳动价值理论。作者开篇就说道,一个人是贫是富,就看他能在什么程度上享受人生的必需品、便利品和娱乐品。但自分工完全确立以来,各人所需要的物品,仅有极小部分仰给于自己劳动,最大部分却须仰给于他人劳动。所以,他是贫是富,要看他能够支配多少劳动,换言之,要看他能够购买多少劳动。一个人占有某货物,但不愿自己消费,而愿用以交换他物,对他说来,这货物的价值,等于使他能购买或能支配的劳动量。因此,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斯密同时否定了旧重农主义所谓土地是价值的重要来源的论点。4.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作者在第四篇“政治经济学体系”中,讨论了两种经济制度(重商制度和重农制度)的原理和弊端。并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自由放任。作者极力论述了无论根据重商主义还是其他原则,对几乎所有商品的进口实施限制都是不合理的,他认为,“为阻止进口或减少进口而设立的关税,则显然是既破坏贸易自由也有损于关税收入的。”(第339页)。他极力倡导自由贸易。他还主张国家与国家之间要像个人与个人之间那样实行分工。他认为国家不应对商业(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加以任何限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家的充分发展和繁荣。5.政治经济学的目的。斯密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国民财富的增长,在于协调社会中人与人的利益,并避免牺牲其中任何一方的利益。“政治经济学的目标是使人民和君主都富裕起来”(第309页)。6.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责任。斯密主张限制国家干预经济。国家的职责应该是维护国家安全、环境的和平安全、个人公平竞争,并避免各种垄断。换言之,国家应充当的是守夜人的角色。7.政府的开支。政府的开支体现着政府的责任,政府的开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国防、司法、公共工程和公共机构、维护国家尊严。在论述“建立和维持不能为个人带来利润的公共工程和公共机构”时,斯密还特别详述了“为社会商业提供便利”和“促进人民教育”的开支。(第495—582页)8.国家有支出就要有收入,收入主要来自赋税。斯密否定了旧重商主义所谓国家应该储存大量金币的做法,也否定了国家靠经营专属于自己的公共资本或土地以获取收入的做法。他认为那样“看似对人民个人无损,但其实是对全社会造成了损害。”他主张为社会全体利益考虑,“不如拍卖王室领地,分配给人民”。而君主的收入则由人民提供其他收入来替代。换言之,“人民必须从自己私有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上缴给君主或国家,以弥补公共收入。”(第588页)9.赋税四原则:1公平2稳定3征收便利4遵守经济原则,避免妨碍人民经营和给人民增加更多负担。读罢此书,我最深的感受,是亚当·斯密建立在大量的充分的事实基础之上的严密论证,开创了经济学科的理性思辨传统。真不愧是经济学科的“奠基”之作。国内经济学家,哪怕是一些权威学者(诸如吴敬琏、张维迎、樊纲之流),都应该好好的首先继承这个传统,其次才是其思想和观点。当然,国内也有一批斯密忠实的学生,仍然在世的有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的秦晖、人大农发学院院长温铁军,天则经济研究所创办人矛于轼,以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刘吉等,他们脚踏实地搞研究的精神是值得人尊敬的。另外一个较为深刻的感受,是读经典书目的感觉确实是一种享受。去感受大师的思维和历史的气息,往往会对现实有一种顿悟之感:原来古人是这样认识这些事物的,而且是那样的周密和深刻。看来,要想深刻而周密的认识当今复杂的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看多少经典的书籍都不为过!内容提要:《国富论》的作者—亚当.斯密。曾有言,真正的科学的经济学是由亚当.斯密创造的。亚当斯密(AdamSmith,1723~1790),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代表作《国富论》(全称《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早以被翻译成十几种文字,全球发行。而他本人也因此被奉现代西方经济学的鼻祖。本文主要是以他的“分工论”为主要论点。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关健词:劳动;分工;利益;主要内容:一、斯密眼中的物质财富起因书名就十分贴切地概括了其研究主题.在斯密看来,物质财富的起因可以归结为两个因素:第一,一般地说,这一国国民运用劳动,是怎样熟练,怎样技巧,怎样有判断力;第二,从事有用劳动的人数和不从事有用劳动的人数,究成什么比例.斯密着重研究了第一个因素,即劳动因素.他认为,劳动创造财富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劳动分工,因为劳动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就意味着财富的增加.既然劳动分工是如此重要,因而斯密着重考察分工。〔1〕分工存在的理由《国富论》的第一章就是论分工。斯密认为,分工程度是一个国家产业、劳动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国民财富增长状况的标志。他对劳动分工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认为,劳动生产力的高低,以及劳动过程中的熟练程度、技巧和判断力的水平,都同分工紧密相关。斯密以别针工厂为例,说明分工可以使效率大幅度提高。他指出,一个工人在没有受过业务训练并且不熟悉机器操作的情况下,一天或许一根别针也造不出来,最多也不会超过20根别针。而将整个工作分成若干工序,安排不同人负责其中一个工序,效率则会提高许多,可以将一天的产量提高到每人4800枚。如果没有分工,整个社会都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没有发展,没有前进。而分工是如何形成的呢?在迪尔凯姆的观点中,他否认社会分工的产生是为了创造更多财富的观点,我认为该观点和斯密观点相反,迪尔凯姆他强调,一个事物的功能,并不是产生出这一事物的原因,原因在功能之前。分工可以提高效率,增加财富,但这要在分工出现后与分工前的对比中才能显示出来。他认为造成分工制的原因是人口密度过大。人口的增加最初迫使一些人迁徙到其他地方,当无路可退时,他们被迫改换行业,分工制也就随之出现。他重视研究社会事实的功能,是功能理论的先驱之一。同时在方法论上,强调区分功能与原因,这对功能理论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我也比较赞同迪尔凯姆的该观点。(2)劳动生产力改良不过在另一方面,由于人们的欲望,为了其的利益满足,个体制造往往不能满足这么多的利益需求。而分工可以做到,来弥补这一缺陷。我们可以看到,对于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生产力来说,极其重要的是,附近有从事不同产业的生产者。一种劳动产品能与另一种劳动产品相交换,是提高劳动生产力的一个条件,若劳动产品不能交换,劳动总量几乎总是会减少。当某种劳动产品获得了新市场,从而产量增加时,产量的增加并非总是靠牺牲另一种产品而取得。多生产出来的产品常常是新创造出来的,是新劳动的成果,或者是改良或合作帮助劳动获得的成果,而如果没有提高产量的动机,人们也许不会进行改良,也不会进行合作。所以在产业与改良达到最高程度的国家,各种职业的分立,通常是最为发展的。早期社会状态中一个人的工作,在改良的社会状态中,大多数成为若干人的工作,在每一个进步的社会里,农民往往就是农民,制造者往往就只是制造者。因为在农业上的种种劳动在一年中是随着季节而转换的,所以要一个人不断从事一种劳动在事实上是不可能的。若进行劳动分工,分成犁者,播种者,收割者等等,最终的农产品要么单产低,要么质量差,要想培育新品种,大概是不可能的吧。农业上
本文标题:国富论读书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065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