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乡土中国》学生学案-(答案版)
1《乡土中国》导读课学案——《重刊序言》《后记》一作者简介:费孝通: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从事社会学、人类学研究,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费孝通在其导师马林诺夫斯基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江村经济》,该书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成为国际人类学界的经典之作。费孝通先后对中国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进行实地调查,提出既符合当地实际,又具有全局意义的重要发展思路与具体策略。同时,开始进行一生学术工作的总结,提出并阐述了“文化自觉”的重大命题,并出版有《行行重行行》、《学术自述与反思》、《从实求知录》等著作,被誉为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二学术价值《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特点的学术著作。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血缘、地缘等各方面。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概述和分析,全面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全书主要探讨了差序格局、男女有别、家族、血缘和地缘等。作为社会学本土化的重要论著,《乡土中国》对研究中国乡土社会的传统文化、社会结构具有开创性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前校长陈雨露说:“《乡土中国》是讲述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治理结构的代表作,为了解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特性提供了重要参考。”三基本学习目标:1.认识到我们普遍生活中的抽象真理,了解作为中国基层的乡土社会是一个怎样的社会;2.感受费孝通身上体现出的知识分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追究乡土社会的特点,探索社会发展的途径;3.通过阅读,发展自己的逻辑思维,学会阐释概念,论证观点4.用理论联系实际来解读生活中的现象,引发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对当代文化的关注。四课堂任务任务一:略读“重刊序言”“后记”,了解此书的写作背景、学术范围、成书目的。任务二:浏览“目录”,了解此书基本内容或概念。任务三:完成思维导图中本书的基本情况下图是莫提默·J.艾德勒关于“阅读一本书”需了解的基本信息,请同学们阅读《重刊序言》《后记》为下面的思维导图扩展“枝叶”,自主解决本书包括写作背景、写作目的、学术价值、研究目的、研究范围和基本研究方法等问题,并在第1节导读课上呈现完成的作业。2附:费孝通1910——1938年求学生涯1910年11月2日(清宣统二年),费孝通诞生于苏州府吴江县一个重视教育的知识分子家庭。六岁入吴江县城的第一小学,后转入振华女校就读。1923年,转入东吴大学附属一中。1924年开始发表文章。1928年(中华民国十七年),高中毕业,升入东吴大学,攻医预科,想成为一名医生,悬壶济世,救死扶伤。后受进步思想影响,于1930年转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学习,获学士学位。毕业后受梁漱溟先生之邀,到山东邹平县参加乡村建设工作。1933年(中华民国二十二年),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系研究生,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社会学人类学系,师从俄国人类学家史禄国。成为中国最早在本土获得社会人类学硕士的青年学者。1935年(中华民囯二十四年),费孝通与王同惠结为伉俪。同年,费孝通从清华大学研究院毕业,取得该校公费留学资格。出国前偕王同惠赴广西实地调查,在瑶山迷路失事,王同惠身亡,费孝通受伤。翌年费孝通返乡休息,准备出国。在此期间,去吴江县庙港乡开弦弓村参观访问,在该村进行了一个多月的调查。1936年秋(中华民国二十五年),费孝通抵英,师从布·马林诺斯基完成博士学业,根据其在吴江的调查结果写出论文《江村经济》[3]。该书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成为国际人类学界的经典之作。1938年(中华民国二十七年),费孝通从英国返回中国,任教于云南大学,成立社会研究室开展调查工作。《乡土中国》第1课时研读学案——1-3章3阅读内容:第1—3章(《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学习任务及活动:1.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归纳各章主旨,分析3章之间的联系以及这3章在全书中的地位或作用。第1章主旨:乡土社会的本色是土气,由此产生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熟悉的社会模式。第2章主旨:乡土社会是熟悉社会、面对面社区,在空间角度看不需要文字。第3章主旨:乡土社会是熟悉社会、安定社会,在时间角度看不需要文字。前3章的联系:乡土社会土气的本色决定了其不需要文字的文化特点。前3章在全书的地位或作用:前3章是全书论证的起点、基础。(理解概念首先应抓住论点句归纳推断;然后通过引用材料理解概念;再者借助对比概念参照比较;最后还应该采用演绎佐证法反思检查概念的完整性、准确性等。)2.任务: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整理前3章的结构提纲。(1)第一章《乡土本色》在全书中起到对乡土中国性质的概述的作用。请用思维导图展现此章17段之间的关系。4(2)请用思维导图绘出《文字下乡》一章中材料和观点之间的关系,清晰呈现作者的论证逻辑思路(3)请用思维导图绘出《再论文字下乡》一章中材料和观点之间的关系,清晰呈现作者的论证逻辑思路54.思考:(1)中国人自古安土重迁,为什么现如今“北漂”“南漂”这么多?(2)相比前些年每逢春节北上广深的“空城”现象,如今留在北上广深过春节的人开始多了起来,你怎么看这种现象?(3)对比鲁迅《故乡》里的闰土和迅哥儿:乡下孩子闰土会捕鸟,能刺猹,看西瓜;以上迅哥儿都不会,但能识字。这能否说明迅哥儿比闰土更聪明?(4)请同学们分析闰土的“未来”和迅哥儿的“未来”,将之进行对比,然后进一步思考:乡土社会“真的”不需要文字吗?【提示】作者认为,提倡文字下乡,首先要考虑语言和文字的基础。语言是在具有相同经验或相似环境的群体所使用一种用声音表达的象征体系,目的是使对方明白所要表达的意义。文字是在人和人传情达意的过程中,受到时间和空间阻隔情况下,双方约定好代表意义的一种记号。而中国乡土社会由于土地的不流动性,导致了人们的历世不移。大家都生活在一个相对定型的社会,彼此相互熟悉,有话可以当面说明白,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阻隔。在这个社会中,语言是足够传情达意和传递世代间的经验了。也就是说,在中国乡土社会,文字有时候是多余的。此处重点在于阐述面对面交流的乡土社会没有文字需要,其实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将文字下乡等同于简单的文字普及。文字下乡,从字面意思理解即城里人将乡下人不了解的知识带到乡村之中,以期改变乡下人愚昧贫穷的状态。但是,文字下乡更多的在于提倡将先进的现代文明如农业技术、生产方式等等传播到乡村,促进乡村的发展。实质是提倡相互交流沟通,相互学习。中国乡土社会真的不需要文字吗?在不流动的中国乡土社会中,虽然世代地口耳相传、言传身教能够记录和传播大多数的知识和经验,但是每个人是不一样的,难免会出现认知偏差,并不能保证这种传播方式能够完整地记录和保存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经验。而文字的出现恰好能够弥补这些缺陷。6《乡土中国》第2课时研读学案——4-8章阅读内容:4-8章。(《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学习任务1:精读重点段落,理解核心概念,总结归纳“差序格局”与“团体格局”概念的内涵,并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学习成果。任务2:从阐释“乡土中国”性质的角度,绘制4-8章的思维导图,看看4-8章会产生怎样的分类结果,并说明理由。【提示】(引导学生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第一种分类方式:4、5章为一组,从群己关系看乡土社会的结构格局是差序格局,维持私人道德;6、7章为一组,阐述乡土社会的社群特点是事业社群;8为一组,阐述乡土社会的道德规范特点是礼治社会。第二种分类方式:4、5、6、7章为一组,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模式导致了思想上大家维系私人的道德,社群上是以家族为单位的事业社群,情感上男女有别;8章为一组,礼治社会有效保障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模式。第三种分类方式:4章为一组,5、6、7、8章为一组,其中5、6、7、8章都围绕第4章差序格局展开论证的。第四种分类方式就是每一章都单独成为一组。当然,还可以把5章不分组、合成一组的。3.任务3:任选这五章中一章,分析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关系。【提示】第5章《维系着私人的道德》所引用文字与所阐述观点的关系。(引用的材料是为了论证相应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由浅入深的阅读方法:借助浅易的引用文字理解观点,或者紧扣观点句去理解雅致精深的引文。4.任务4:以下语言文字有何特点,在文本中有何作用?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当然,我并不是说中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本立而道生。”“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是一条通路。《中庸》里把五伦作为天下之达道。因为在这种社会结构里,从己到天下是一圈一圈推出去的,所以孟子说他“善推而已矣”。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7【提示】虚词的恰当使用使本书语言具有逻辑性;事例、比喻等使语言生动、通俗平易,降低了理解难度,但也存在比喻不够贴切的弊端;引用儒家文化经典的内容,使语言具有雅致精深的特点,但是也增加了理解难度;鉴赏语言我们应该具备辩证思维。《乡土中国》第3课时研读学案——9-11章阅读内容:9-11章。(《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学习任务及活动任务1: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归纳“横暴权力”“同意权力”“教化权力”等概念的内涵。任务2:用思维导图画出各章节行文思路。2.活动一:分析9-11章,用一句话说明这三章与本书标题《乡土中国》有什么必然联系?【提示】这三章是从政治角度阐释乡土社会的特点。通过这一活动,学生联系前八章所读内容很容易发现:第1-3章是从经济、文化等角度阐释乡土社会的特点;第4-8章是从社会关系、社会规范等角度阐释乡土社会的特点。而这三章(第9-11章)是从政治角度阐释乡土社会的特点。第一、第二课时重在提升篇章结构的把握能力,第三课时的这一活动重在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3.活动二:“法律”与“规则”分别是哪一种秩序的产物?二者有什么区别?【提示】“法律”是法治秩序的产物,“规则”是礼治秩序的产物。这一活动要求学生举例说明二者的区别,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形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意识。同时,对比归纳分析也是对之前学习内容的巩固。4.延伸思考:讨论《秋菊打官司》中反映的问题。(1)秋菊打官司是为丈夫讨公道,为什么秋菊的丈夫最后会极力阻拦秋菊继续打官司?(2)秋菊一直想要“一个说法”,东奔西走了许久都没有得到“一个说法”。为什么律师说法律一8定会给秋菊一个说法?法律与之前的流程有什么不同?(3)秋菊将打官司进行到底,她真正想要得到是什么结果?最终她得到了想要的结果吗?(4)秋菊开始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利益。但是“法律下乡”遇到了什么问题?(5)阅读这几章后,探索“中国乡村要‘法制化’”,你能提出一点可行的建议吗?【提示】从表面上看电影《秋菊打官司》这部作品的主题体现出了中国“普通农民法制意识的觉醒”,很多的评论文章也是这样看的。其实电影的主题真正令人深思的是秋菊和村长之间的冲突和关系。村长因为对方骂自己是“绝户”而动手打人在中国农村并非多么稀罕的事情,再说那个村长无论就他的立场和道德等任何意义上看也不是一个坏人,相反在秋菊难产之际他还能不计前嫌地抢救她,表明他是一个正直仗义的人。但他不肯满足秋菊仅仅道上一个歉的简单要求。因为在他看来那是一个必须坚持的原则,就像父亲打了儿子是不能向儿子道歉的一样,一个领导当然也不能向村民道歉。从这里我们能够看出,中国农村的社会结构中依然存在着一种封建主义的残余和植根很深的观念。我们看完电影会思考这样的问题:一个村长连为一个小小的错误说上一句“软话”尚且如此困难,如果遇到其他更大的问题又将如何?如果像这个村长这样并没有多坏的人对待村民尚如此专横,如果遇到更坏的村长又将如何?可见,小矛盾反映大主题应该是这部影片隐蔽较深的作者动机了。好的电影给我们不断的启发和思索。我们都知道其实中国现在还有很多人从事
本文标题:《乡土中国》学生学案-(答案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149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