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培养学困生自信心策略探究》结题报告
《培养学困生自信心策略探究》结题报告本课题是2010年4月10日,经学校和中心校批准立项的。在教育教学中根据课题进行研究探讨,历时近一年,撰写及摘录各种相关文章。其中有各种调查表格,学困生成因调查分析报告、研究成果方面的论文、阶段性总结、个案分析、开题报告和结题报告等。一、课题研究的缘由和背景我们乐安镇中学地处较偏远的安化山区,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大多数学生的家长为了生计不得不出外务工,疏于对孩子的管理,在为数不少的留守学生中,成绩差、性格怪、不愿学的学困生较多,约占班级人数的30%。由于班内学困生多,导致整个班级纪律较差,不少学生不思进取,混天度日,班级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整体成绩不理想。面对这一现状,我想从转化学困生为突破口做起,争取用一年的时间改变这种状况。二、课题研究的目标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中心,以改善学生的行为和习惯为重点,以学生现有的实际水平为出发点,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探索学困生的成因和解决对策。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a研究学困生产生的各种原因b研究如何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c研究如何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d研究学困生的转化策略。四、课题研究的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资料,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以促进课题研究成功。2访谈法。通过与学困生的交流和谈话,深入观察和了解学生落后的原因。3调查研究法。采用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途径,了解当前学困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研究分析提供翔实的事实依据。4反思研究法。立足于行动研究,注重对教学日记、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教学课例等的积累与总结,强化自己的教学反思,总结规律。五、课题研究的步骤及过程第一阶段(2010.9~2010.10)准备阶段。在前期搜集整理资料的基础上,撰写、修改课题研究方案,明确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研究职责和实施方法。第二阶段(2010.11~2011.2)实施阶段。1调查测试。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据统计法,调查学困生现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写出调查报告。2个案跟踪调查。在调查群体中筛选部分学困生进行访谈跟踪研究。采用观察法、谈话法,完成个案研究及反思。3按计划开展研究。总结阶段研究成果。第三阶段(2011.3~2010.5):结题阶段。收集调查成果和访谈资料,完成课题论文。进行课题评价,形成成果,做好结题工作,为课题鉴定做好充分准备。研究期内最后一个月完成结题报告并提出结题申请。六、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和主要成果。通过一年的实践研究,我初步摸索到了一条转化学困生的途径。具体为:1学困生的成因及心理分析。通过平时观察、交心谈心、个案研究、调查分析等方法研究后发现形成“后进生”的原因如下:(1)自身因素A学困生的学习动机较差,都是被迫而学,学习缺少内动力,天生的惰性是学困原因之一。B绝大多数学困生都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从而造成了学习效果差。C心理健康问题,导致学习困难。有些学生由于过分担心成绩不理想,或由于成绩不理想导致的父母的责备甚至打骂、老师的批评以及同学的嘲笑,因而随着考试临近,常出现失眠、紧张、忧心、难以集中注意力进行正常的学习或考试等,考试后又不能及时松弛下来投入下一轮学习。过于情绪化。很多同学不能正确面对各种现实,时常为很多琐碎的小事所烦恼.从而在学习上形成忽冷忽热的情形.当心情好时,认真努力.热情高涨,信誓旦旦.当心情不好时消极、悲伤、颓废,淡漠学习。这种情绪常常给学生正常的学习形成阻力。被遗弃的冷寂.有些同学因为自己的行为习惯不好,从而给老师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所以对于这部分学生,没被教师关注,被遗忘,所以就自暴自弃,有的沉默更有甚者具有很强的逆反心理.这样,不仅师生情感不好,而且在上课时无精打采或者是调皮捣蛋.因为他们认为教师上课枯燥无味.D,缺乏良好的意志品质,导致学习困难。(2)学校因素.众所周知,传统的教育体制和管理模式适应不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它固有的弊端和教师家长制的作风,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在教育教学中造成了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这种师生关系的冲突性,无论对教师自身的工作,还是对学生的发展,都产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久而久之,有部分学生成了“后进生”。在素质教育已提了多年的今天,由于评价机制的不改变,所以,升学率仍是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最重要标准。相应地,教师也把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沉重的课业负担,枯燥的学习过程,老师严厉的批评,共同把学生推向厌学的深渊.同时,有些教师缺乏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方法,简单、粗暴,缺乏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不但没能使教育收到实效,而且会促进后进生向更坏的方向转变。(3)家庭因素A父母自身文化素质较低。家长的文化程度不仅与家庭结构、孩子的学习成绩有明显相关,而且是决定家庭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农村学困生的父母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由于这个原因,造成家庭教育承担者缺少进行家庭教育的能力。有的家长对子女教育不得法或无法进行教育,有的家长由于缺乏教育意识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无法突破自身素质局限而导致教育行为偏差,有的家长对子女教育束手无策,只能听之任之,全部推给学校。B父母忙于生计而无暇顾及对子女的教育。农村学困生的父母一般以农民、个体户或外出务工人员居多。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尚未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有待掌握,自控能力还比较弱,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参与教育活动。家庭教育的空白或不全成为影响孩子学习成绩提高和健康成长的一个主要因素。C家庭的离异、残缺对子女造成了一定的影响。D家庭教养方式不当。2培养学困生自信心的研究(1)爱心激励消除自卑。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面对学困生,我用爱心打动他们。经常与学困生谈心、说说悄悄话、做做小游戏等等,让学困生体会到老师的关爱、信赖、从而树立学困生的学习信心,增添学习的勇气。(2)真诚信任,信心之本。教师信任学生,对学生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有时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信任的内容很广,可根据不同的学困生侧重不同的信任方式。如,对于胆子比较小的学困生可以安排他协助一些班干部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对于平时思想表现不太好的孩子,要给予人家改过的机会,切不可碰到类似的事情就猜测到这些学生。信任学生能够积极上进,不断追求,取得成就。尤其是对一些学习较落后的学生,要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鼓励。不能用老眼光看人,总是盯住其不足之处,做些“你怎么总是这样”“死也改不了”这样的评价,相信学困生经过一定的时间,他们一定能改正自己的行为。(3)肯定评价激励自信。评价,尤其是赏识肯定性评价有着巨大的潜能。不少成功人士在回忆自己的学习经历时,都对老师的赏识、宽容心存感激,称之改变了自己的一生。因此,我经常抓住机会,充分利用评价帮助学困生缩小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差距,促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和发展。设身处地分析他们的情况,理解和体谅他们,帮助其树立信心。肯定赞许的形式多种多样:点头、微笑、注视、聆听等都包含着对学困生的尊重。只要运用得法,适时适度,都能对学困生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使学困生得到鼓励,由厌学、怕学转变为乐学、好学。(4)真心赞美,给予自信。美国心理学家谦·詹姆士说:“人类本性上最深企图之一是期望被赞美、钦佩、尊重。”学生,尤其是学困生更愿意被赞美。因此,用含有激励意义的赞美性的语言去肯定、去评价学生是很有必要的。在教育活动中,我有意识地在某些场合进行语言诱导,激发学困孩子隐藏着的闪光点,进而增强他(她)的自信心。适时、适度地对学困生放宽要求,关心和注意他们的行为,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予恰当的荣誉。提高学困生在师生心目中的地位,让学困生也享受到受人赞赏的愉悦心情,从而积极地去面对各种学习活动。(5)榜样示范强化自信。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困生本身具有求知欲强、富于幻想,善模仿、可塑性强的特点。来自社会、家庭、学校各方面的言行都会引起他们的内化,并以仿效的形式在自己身上表现出来。针对这一点,我选择鲜明、突出而便于模仿的人和事,将标准具体化、形象化,使他们产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信心。以先进人物为榜样引导学生行为,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榜样既可以是远距离的崇拜偶像,也可以是身边的同龄学友。关键是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和他们的条件、经历相一致的榜样者成功的经验。在年级或班级中进步较大的、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的、在经历挫折最终成功的、在某一方面表现突出的,都可以树立为榜样。通过与榜样者亲身交谈,或者阅读、学习他们的经验文章,观看采访录像,收听采访录音纪录等多种形式让学生通过了解、学习榜样者的成功实例,使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激发出他们内在的潜力,达到促使他们努力学习的目标。3培养学困生学习兴趣的研究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给人带来疲倦”,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动力就是对学习材料产生兴趣”。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而求知欲可以打破原有的心理平衡,促进心理活动的加速。学困生之所以成绩差,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学习不感兴趣,厌恶学习。因此,要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就应该多角度全方位地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第一,对学困生进行学习本学科意义的教育。特别要了解相关学困生的爱好习惯,并把这些爱好和习惯运用到课堂问题的设计中去,给学困生创造环境。第二,巧设问题情境,诱发学困生的求知欲。一个富有意义的问题,可以诱发学困生的求知欲,使他们的思维活动在问题的牵动下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因此,将教材中的知识精心地设计成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串,可以有效地激励学困生积极地参与学习。第三创设幽默情境。幽默可以给人带来情趣,可以使紧张的气氛变得和谐,给和谐的气氛增添欢乐。幽默能使枯燥的课堂活跃起来,能有效地改善学困生的感知、记忆、想象和知识的接受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幽默素材,适当地使用幽默的语言、幽默的动作、幽默的问题,可以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听课的效果。第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增强对学困生的感染力。一个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教师一定会受到学生的尊重。你的教导,他们会当真理;你的课堂,他们会跟着你的感觉走。因此,要使学困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努力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增强对学困生的感染力至关重要。第五发现闪光点,诱发好奇心。虽然学困生的智力因素和学习成绩与优等生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但是,多数的学困生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闪光点,都有强烈的求知欲望,都希望能学好,都希望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有所发现。。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困生身上各种层次的闪光点,最大限度地诱发他们追求知识的好奇心,正确加以引导,让他们的闪光点变成知识的火花,去打开他们智慧的闸门。4学困生的转化策略(1)教师心中充满爱,主动营造良好氛围,为学困生搭建成功的舞台,给学困生一片蓝天。“没有爱就没真正的教育。”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能转化为学习的内在动力。尤其是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差,长期被自卑所困扰,心理上有一定的压抑感,不太愿意接近教师,有疑问也不敢问,既希望得到教师的帮助又怕教师。因此,教师应真心热爱并充分尊重和信任他们,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创设师生平等互助,情感交融,宽松活泼、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这样学生方能“亲其师,信其道”,从而接受你的教育引导,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对学困生给以特别关爱,给他们创造表现自我、展示其长处和优点的机会和条件,使其获得自尊体验,为其成长发展找到一片蓝天。(2)潜移默化,强化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让学困生走出困境,由“困”学变为“乐”学。一个人若真正意识到自己学习的目标和意义,将稳定驱使自己奋发学习,即使碰到困难,也会一如既往地为之努力拼搏。所以强化学习动机,是转化学困生的重要一环,我们应多从学生个人生存发展的利弊角度,引导他们认识到努力学习的意义,让学困生知道所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实际应用价值和重要性,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心欲求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进取状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本文标题:《培养学困生自信心策略探究》结题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187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