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学校管理学》教学大纲
1《学校管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中文名称:《学校管理学》英文名称:SchoolManagementscience课程编码:14103B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程总学时:48学时总学分:3学分适用专业:小学教育专业先修课程:《教育学》开课系部:教育与心理科学系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一)课程的性质《学校管理学》这门课以学校管理现象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论述了学校管理的基本理论,阐述了有关学校管理工作实务的知识。它是一门边缘性的应用学科。边缘性表现在既与教育学紧密联系,又与管理学紧密联系。学校管理的应用性表现于管理本身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主要在于运用管理的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二)、课程的任务1、使学生掌握从事学校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2、提高学生对学校管理工作的认识,培养他们热爱学校的思想感情,懂得从事学校管理所应具备的修养。3、使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管理思想和观点,并能识别常见的错误的管理思想观点和做法。4、培养学生自觉地运用科学的管理理论于学校工作的实践的能力。5、培养学生研究学校教育管理的实践和理论的兴趣和基本能力,不断更新管理观2念,激发他们进行学校班级管理、校务管理的积极愿望和热情。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学校管理的本质、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2、了解学校管理的学科性质与内容结构3、掌握学校管理的发展趋势二、教学重点和难点学校管理学的本质与学校管理的发展趋势第一章绪论一、学校管理概述二、学校管理的发展趋势第二章学校领导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校长应具备的素质与校长的领导艺术2、了解校长的群体效能3、了解校长职业化与校长职级化的概念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校长应具备的素质与校长的领导艺术,难点是校长职业化与校长职级化的概念第一节小学校长校长的素质结构二、校长的职责三、校长的领导艺术第二节校长的群体效能校长群体的建构模式校长群体结构的优化——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个性结构、年龄结构3第三章学校管理体制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学校管理体制与学校领导体制的区别掌握校长负责制的概念、特点。了解学校组织机构与学校规章制度制定的含义教学重点校长负责制教学难点学校管理体制与学校领导体制的区别第一节、学校领导体制一、学校领导体制的类型——首长制、委员会制二、我国学校领导体制的沿革三、校长负责制第二节学校组织机构的设置一、学校组织机构二、学校组织机构建立的基本原则三、学校组织机构的类别及其职责第三节学校规章制度一、学校规章制度的含义二、学校制定规章制度的意义三、学校规章制度的内容四、学校规章制度制定的基本要求五、学校制度的实施第四章学校管理目标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掌握学校管理目标的含义;学校管理目标的表现形式;学校管理目标的构成4要素;实现学校管理目标的措施;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制定一个学校管理目标二、教学重点学校管理目标的构成要素一、学校管理目标的含义及意义二、学校管理目标的体系——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工作目标、工作计划三、学校管理目标的构成要素——目标方针、目标项目、目标标准、保证措施四、影响学校管理目标制定的因素有哪些五、如何实现学校管理目标——实行学校目标管理第五章学校管理过程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学校管理过程的含义与特性了解学校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在各环节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二、教学重点学校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在各环节应该采取的管理措施三、教学难点第一节学校管理过程概述一、戴明环学二、学校管理过程的含义第二节学校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第六章学校管理的方法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学校管理方法的含义2、掌握学校管理的基本方法并且学会运用这些方法进行管理。二、教学重点学校管理的基本方法一、学校管理的方法5二、学校管理的基本方法第七章学校特色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学校特色的概念、意义,了解影响学校特色的形式与形成什么样特色的因素,掌握学校特色的模式教学重点学校特色的模式学校特色概述一、学校特色二、学校特色的功能第二节、影响学校特色的形成与形成什么样特色的因素有哪些?第三节、学校创建特色的基本模式第八章学校文化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学校文化的概念;理解学校文化是如何形成的?知道怎么样塑造组织文化?二、教学重点:学校文化的形成第一节、学校文化概述一、文花二、学校文化的形成第二节如何塑造具的自身特色的组织文化。第九章学校公共关系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公共关系的含义、功能、职能;掌握学校形象的含义与如何建立良好的学校形象。6二、教学重点:学校形象的含义与建立第一节、学校公共关系的基本含义与作用第二节、学校形象一、教师、学生形象二、设施、环境形象第三节、学校公共关系的职能第十章教师管理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教师管理的基本内容2、掌握教师任用的制度3、理解教师聘用的具体步骤4、掌握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基方法二、教学重点教师积极性的调动教师的职务与职称的区别第一节、教师管理内容第二节、教师的任用一、教师任用制度二、教师职务聘任制第三节、教师工作积极性的调动什么是积极性?人的积极性从何而来三、校长如何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第四节、教师的培训一、教师培训的意义二、教师培训的基本要求7第五节、教师工资报酬一、结构工资制二、教师结构工资制的实行第十一章教学工作管理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教学各环节管理的基本要求;懂得如何做好教育研究工作的管理。教学重点教学各环节的管理第一节教学工作管理的系统一、教导主任的主要职责二、教研组三、教育科学研究室第二节教学各环节的管理备课的管理上课的管理三、考试质量管理第三节课程的管理构建学校课程体系二、编制课程表第四节教学研究管理一、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可能二、教学研究管理第十二章学校德育管理教学目的要求1、明确德育管理的任务2、掌握提高德育有效性的措施83、掌握德育养成的模式二、教学重点提高德育有效性的途径第一节德育管理概述小学德育的主要任务德育与德育管理德育管理的任务第二节、德育管理的有效性一、德育管理有效性的含义二、提高德育管理有效性的途径制定科学合理的德育目标。提高德育管理者的素质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素质4、加强品德课的管理5、结合教学工作进行德育6、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7、根据青少年的特点进行德育8、构建德育网络,形式教育合力三、德育评价1、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评价2、学生品德评价第三节德育管理的模式一、规范养成模式二、内外互动模式第十三章总务工作管理一、教学目的与要求91、了解总务工作管理的任务与特点2、掌握总务工作管理的内容二、教学重点总务工作管理的内容第一节总务工作管理概述一、总务工作管理的任务与特点二、总务工作管理的作用与要求第二节总务工作管理的内容一、财务管理二、校产管理三、生活管理四、环境管理五、安全管理六、总务人员管理及工作评价第十四章学校管理效益评价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学校管理效益评价的指导思想掌握学校管理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二、教学重点学校管理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第一节学校管理效益评价的指导思想学校管理效益评价二、学校管理效益评价的目的三、评价学校管理效益的根本依据四、学校管理效益的特点五、影响学校管理效益的因素分析10第二节设计学校管理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一、理清学校管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思路二、科学论证是指标体系科学性的必要保证四、有关教学环节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中小学的管理实际进行教学,这样有助于管理理论的运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贯彻启发性原则,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管理中的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目前学校管理理论还不完备,教师在讲课时,多参考其它《学校管理学》著作,(四)教师要结合教学进程指导学生阅读不同的教育书籍、报纸、刊物,上网浏览有关国家教育政策的信息,以扩大学生知识视野。(五)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如评价与分析教育政策的能力,信息获取的能力等。考查方式——考试四、学时分配主要内容章节学时分配学校管理学概述第一章4学时学校领导第二章5学时学校管理体制第三章4学时学校管理目标第四章3学时学校管理过程第五章3学时学校管理方法第六章3学时学校特色第七章3学时学校文化第八章3学时学校公共关系第九章3学时教师管理第十章4学时11教学工作管理第十一章4学时德育工作管理第十二章4学时总务工作管理第十三章3学时学校管理效益评价第十四章2学时五、主要参考资料1、阎德明著《现代学校管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萧宗六著《学校管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版3、张济正著《学校管理学导论》华东师大出版社,1990年第2版4、陈孝彬主编《教育管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版5、吴志宏主编《新编教育管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0年第1版6、安文铸主编《学校管理研究专题》,科学普及出版社,1997年第1版执笔教师:孙改仙教研室主任:李俊义教学系(部)主任
本文标题:《学校管理学》教学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206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