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机械/模具设计 > 小学情景作文教学案例(共四篇)
小学情景作文教学案例(共四篇)第一篇:《我的课余生活》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园地一里的作文题目是《我的课余生活》,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到操场上去玩,去做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玩耍,然后让他们把自己玩的过程,用自己思考的大脑、灵动的笔触写下来。学生们在操场上尤如一群快乐的小鸟,叽叽喳喳,不一会儿,他们就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玩起了各种游戏。只见那边的李智、胡嘉鑫等几个学生玩起了背人的游戏,他们分成两组,并且用石头、剪刀、布来确定谁先背,首先由一个人把另一个人背到规定的地方,然后由另一个人背回来,最后用时最少的那组获胜,他们那一群玩得不亦乐乎。你看那边的几个男生在玩拐子抓人的游戏,他们定一个人为拐子,由他单脚跳着来抓人,被抓到的人来充当拐子,来抓其他的人,那里也是欢声笑语一片。那边有一伙女生在跳皮筋,只见两位女生脚勾皮筋,其他的女生在皮筋上像燕子一样翻飞跳跃……。最激动人心的一组是一群学生在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我也加入了其中,这让学生们的玩兴更加高涨了。只见熊莹张开自己的双手,像母鸡一样护着身后的小鸡,而显得有些弱小的“老鹰”李苏琳,也不甘落后,只见她一会儿向东突击,一会儿向侧面偷袭,都被机警的母鸡及时发现,反应敏捷,把这只贪食的“老鹰”挡在外面。而母鸡后面的小鸡随着母鸡地跑动,一会儿向左闪,一会儿向右躲,像一条长龙在操场上舞动,真是热闹极了。不好,小鸡胡怡佳在躲闪的过程中摔倒了,我冲到她身边,把她扶起来,不停地安慰她,并把她扶到办公室,给她擦破了皮的部位清洗、消炎,然后把她送回了教室。其他的学生虽然下课了,但还有点玩兴未尽。接下来的一节课,是要求学生把他们在上节课中的游戏过程,以及发生的小事用自己的笔触,写出他们的课余生活。通过情境,学生们写作起来得心应手,就连平时写作总是几行字的李智,这次也是有东西可写。还有不善言辞的胡怡佳也在文章中讲到她摔倒时,同学们和老师对她的关心,以及她到办公室后老师给她处理伤口时的一举一动,她都记得那么清楚,都成了她文章鲜活的素材,这个小插曲真得在我的意料之外,然而效果却令人欣慰。此时我向学生强调了在写作时要注意:游戏的开头和结尾可略写,而游戏过程则一定要详写。通过这次游戏,让学生们明白,其实作文并没有他们想像的那么难,只要把自己的游戏过程按顺序写下来,并且加上自己的感受。就是一篇不错的习作了。通过这次活动,我想让学生明白,作文其实不难,只不过在平时学生少了一个积极思考的大脑、一双善于观察的双眼,还少了一双勤快的双手,只要他们具备了这些,那么人人都有东西可写,也就有了丰富的写作素材。第二篇;情境作文教学设计动物名片设计大赛一、设计理念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因此,如果能引导、启发学生自觉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自觉去发现、捕捉、感受生活,就能使他们“有东西可写”;如果能让学生自主写作,不拘文体甚至不必成文,想说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说就怎样写,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动机,使学生“能够写出来”;如果能多用肯定和激励的方法,多组织展示和交流,重视文字修改,让学生切切实实经历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就能使他们“能够写得好”。如此历练,势必会点燃学生习作的激情,“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就会在写作的反复实践中形成良性循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反映机制,获取可持续性发展的语言运用能力。二、课前准备搜集喜欢的一种动物的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三、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一)猜谜导入,激情引趣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吗?我们一起来猜几个谜语,好吗?(用幻灯出示谜面)(1)身穿黑缎袍,尾巴像剪刀,冬天去南方,春天又来到。(2)头戴翡翠花帽,身穿锦绣缎袍,常把扇子展开,夸耀自己美貌。(3)脑袋像猫不是猫,身穿一件豹花衣。白天睡觉夜里叫,看到田鼠就吃掉。(4)小货郎,不挑担。背着针,满地窜。运送果子针上穿,遇到危险缩一团。(5)黑毛黑,白毛白,圆圆胖胖惹人爱,攀得高,爬得快,嫩竹野果当饭菜。(6)身体矫健又灵巧,身上穿件金钱袄,单独活动不结伴,能爬树来能跳高。2.请同学们小声读一读,边读边想,看看谜底分别是什么。3.交流汇报。(谜底分别为:燕子、孔雀、猫头鹰、刺猬、熊猫、金钱豹)[意图:由猜谜切入,既营造了一种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又为学生提供了具体的语言材料]4.同学们真聪明,很快就把谜底给猜出来了。看来,同学们对动物很感兴趣,一定很喜欢它们,是不是这样的?(二)创设情境,诱发动机1.最近,在动物园里工作的一个朋友要我给他帮个忙,请我们班的同学为动物园里的动物设计名片。怎么样,有意思吧?愿意帮这个忙吗?好的,老师首先代表他谢谢你们。2.那么,你最想为哪种动物设计名片呢?为什么?3.这节课,我们就来举行一次“动物名片设计大赛”(板书:动物名片设计大赛),替你喜欢的动物设计一张名片,好不好?[意图: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创设特定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从而销蚀畏惧作文的心理,使学生体会到作文是简单的、有意思的](三)自主阅读,自主设计1.其实,给动物设计名片一点儿也不难,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一位叫薛爱华的同学设计的两张名片。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一读,相信读了之后,一定会给你带来一些启发。2.引导讨论:薛爱华是怎样给她喜欢的海洋动物设计名片的?3.小结:给动物设计名片,其实就是把这种动物当作自己来进行介绍,因此要用第一人称“我”来写,并采用适当的方法把特点介绍清楚;此外,还可以配上动物的图案,可以剪贴,也可以自己动手画,做到图文并茂。[意图: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讨论交流,明确名片的设计方法]4.现在,我们要来为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设计名片了。希望你设计的这张名片能与众不同,别人读后,对这种动物会有所了解,也能喜欢上它。课前,老师请大家搜集了你最喜欢的一种动物的资料,并进行了整理,现在你可以把它给拿出来,设计的时候可以参考选用。5.学生根据自己确定的内容设计名片。在学生动笔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及时给予个别辅导。[意图:在此环节中,教师没有提出过多的要求,减少对学生的写作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表达](四)修改设计,展示设计1.自己修改。请同学们把自己设计的名片认真地读几遍,把自己不满意的地方改一改。2.相互修改。自己修改满意了,把作文读给同桌的同学听听,征求一下别人的意见。[意图:由于学生年龄相仿,相互之间有很多的相通、相似之处,同伴之间的建议可能会更中肯,更利于彼此接受。所以,自改之后,让学生把自己的作文读给别人听,可以征询别人的意见,把作文修改得更好。要让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3.展示设计。请愿意将自己的设计展示给同学们看的学生上讲台利用视频展示台进行展示。(1)学生自评。让学生欣赏自己的设计进行自我评价,体验习作给自己带来的快乐。(2)师生评价。教师与学生一道参与评价,要引导公正客观地评价他人的设计,分享快乐。[意图:让学生自评、互评设计的名片,目的就是让学生“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例文:大家好,我是可爱的树袋熊。我是澳大利亚珍贵的原始树栖动物,属于有袋哺乳类。我的性情温和,体态憨厚,长相酷似小熊,生有一对大耳朵,身子扁平,没有尾巴,身披一层浓密的黑褐色皮毛,身长约80厘米,身体重15千克。我的四肢粗壮、尖爪锐利,善于爬树,整日以树为家,连睡觉也不下来。由于我喜欢吃树叶,所以腹部总是发出一股淡淡的树香味。忘了告诉你,我的寿命一般达12年左右。我妈妈怀孕一个月便把我生了下来,生下后我就呆在妈妈的口袋里,直到两岁才独自生活。你们喜欢我吗?希望你们和我交朋友。我的自画像一、教学要求:1、对照插图读懂例文《我的自画像》了解主要内容,初步感知图文结合介绍自己的方法。2、读懂习作要求,初步领会介绍人物的基本要领:抓住人物的整体形象,长相、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写并配上自己创作的自画像。3、按习作要求,依照例文的方法,图文结合抓住主要特点向大家介绍自己。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抓住外貌特征,通过神态的描写反映一个人的性情。难点:写出个性特征。三、课前准备:1、课本插图投影片。2、例文录音。3、用来画自画像的卡纸和小镜子。4、好词语表。四、教学时数:二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一张名片,它是干什么用的呀?对,向一个新认识的朋友介绍自己,需要名片。有个叫杜小虎的同学,就有一张特别的名片,不仅有他自己的介绍,还有自画像呢,你想去看看吗?想去认识杜小虎吗?二、读懂例文1、学生自己读例文,并结合图说说你对杜小虎的印象。2、你是从图或例文的哪些地方产生这样的印象的?说给小组同学听听。3、请生全班交流。小结:图画中的小虎的外貌笑眯眯的眼睛……告诉大家他是一个爱笑的孩子。介绍中告诉大家他的爱好,知道他是个爱学习的孩子……三、学习例文1、图文对照,说说,杜小虎给自己画的自画像,哪些地方特别像?2、杜小虎除了介绍自己的外貌还告诉大家什么啦?小结:介绍自己我们要向别人讲清自己的长相、年龄最重要的是要向大家讲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这就是特点。五、指导习作1、学生自己对着镜子画自画像,画出自己最有特点的样子。2、同桌互相欣赏,提出修改意见。3、全班玩“猜猜看”的游戏。贴出自画像,猜猜他是谁?4、学生自己练说后,拿着自己的画像,找到你最想介绍的伙伴,介绍给他听。5、老师提供一些可用词句。六、学生练写。第二课时评价与修改重申宗旨:好文章是改出来的。重申修改入手的几个方面:1、改病句。方法:自己多读两遍,不通的句子改过来,不会改,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2、添词句。方法:小组讨论,互提建议。修改效果自评办法:自己读读修改前后的作文,觉得有进步就给自己画上一朵红花。互评办法:请小组其他成员或班上其他同学读两篇作文,有进步就给打朵红花,看谁得的红花多。改后稿呈现方式:将自己的自画像介绍贴在教师准备的大白纸上,将在班级走道上向全校展示一周。如果你的名字被很多同学熟知并叫上名来,就说明你的成功。第三篇:情景作文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见闻、感受和想象。2、运用学到的写人的写作方法把一个情景写具体,写清楚。3、培养学生乐于表达和修改习作的习惯。二、重难点: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把一个情景写具体,写清楚。三、教学过程:(一)营造气氛,激发兴趣。1、请用一句话或一个词说出此时上课的心理感受。(学生说,教师板书:心理感受)2、师生互动作游戏:我说你做。(共设计三组词,分别是表示动作,神态,和语言的小情景)3、总结:我们写人物作文的时候通常都要用到心理感受,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只有抓住了人物的特点写,我们就会突出人物性格。(二)进入情景教学。1、你们喜欢刚才的游戏吗?2、那么这节作文课之前我们就继续做刚才的游戏。要求:现在是老师做,学生说,在做之前,抽一学生背向老师,其余学生认真观察,结束后请同学们用自己生动的语言把老师做的描述出来,没看到的那个学生根据学生的描述自己把动作做出来。3、老师表演。(学生背向老师,其余学生观察。)4、学生猜猜老师做的是什么。5、其他学生帮他解开疑惑。要求:学生认真听,其余学生把刚才老师做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可以互相补充,然后学生做动作。6、引导学生比较学生与老师做的异同点。7、总结:若要让学生与老师表演的基本上一样,我们必须怎么做?仔细观察,具体的描述,准确用词,合理想象。第四篇情境作文教案小×和小×教学目的:1、通过进行童话情境作文,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事物的能力和想象能力。2、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3、使学生懂得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乐于助、乐于助人。教学重点:观察童话情境,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说话能力。教学难点: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写一段童话。课前准备:头饰、幻灯片、投影机图片。教学过程:(一)导语引入,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板书:童话2、同学们,你们听过童话故事吗?那么你们上课时学过童话故事吗?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二)进行语言训练我喜欢童话故事在“喜欢”的前面
本文标题:小学情景作文教学案例(共四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249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