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课程描述学习领域建筑结构开课时间第二学期计划学时总学时108理论70实践38学习目标:掌握建筑结构的概念、分类;掌握建筑结构的设计方法,设计年限,安全等级,荷载的类型,结构的承载力;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规定,结构的极限状态设计;梁、板的构造要求;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一般规定;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的构造要求;受压构件的构造要求;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构造要求;单层工业厂房的组成及受力特点;框架结构的分类及布置;11G101-1图集;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柱平法施工图的制图规则;剪力墙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保护层厚度,钢筋搭接,钢筋的锚固;抗震KL、WKL钢筋的构造;抗震KZ纵向钢筋的构造;板的构造及配筋;抗震KZ、KL箍筋的构造;读结构施工图;内容:情景一(一)绪论(二)建筑结构的设计方法情景二(三)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情景三(四)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一般规定情景四(五)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的构造要求情景五(六)受压构件的构造要求情景六(七)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构造要求情景七(八)单层工业厂房的组成及受力特点情景八(九)11G101-1图集(十)柱平法施工图的制图规则(十一)剪力墙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十二)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十三)板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情景九(十四)读结构施工图方法:讨论练习教师讲解读图考核媒体有效使用黑板和课件建筑结构结构实验室学生需要的技能1、了解工程上所有的受弯构件:梁、板。2、熟悉多高层建筑受弯构件组成的水平承重结构的设计思路。3、了解工程上所有的受压构件:柱、墙体、基础。4、掌握两大结构的受力特征和设计思路。教师需要的技能熟练讲解理论知识熟悉现行规范标准熟练网络操作《建筑结构》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建筑结构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在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创造性工作能力;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热爱本职工作的精神;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密切联系工程实际,使学生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具有进行一般建筑结构构件(受弯、轴向受压构件)截面设计与承载力复核的能力;2、具有一般多层砌体结构设计的能力;3、具有分析和处理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一般结构问题的能力;4、具有正确识读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能力。由于《建筑结构》课程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型,因此本课程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两个方面起支撑和促进作用。先修课:《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力学》后续课:《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毕业设计、毕业实习》二、课程教学目标掌握建筑结构的概念、分类;掌握建筑结构的设计方法,设计年限,安全等级,荷载的类型,结构的承载力;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规定,结构的极限状态设计;梁、板的构造要求;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一般规定;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的构造要求;受压构件的构造要求;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构造要求;单层工业厂房的组成及受力特点;框架结构的分类及布置;11G101-1图集;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柱平法施工图的制图规则;剪力墙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保护层厚度,钢筋搭接,钢筋的锚固;抗震KL、WKL钢筋的构造;抗震KZ纵向钢筋的构造;板的构造及配筋;抗震KZ、KL箍筋的构造;读结构施工图三、课程整体设计思路《建筑结构》课程在设计思想上充分体现一体化,即:理论与实践内容一体化、知识传授与动手训练场地一体化、理论与实践教师为一人的“一体化”。《建筑结构》的课程内容要经历由社会调研的行业岗位分析到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从典型工作任务对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到学习领域的设定,强调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是由多个学习情境的整合,在每个学习情景构建中分成应知知识点、职业能力要点、职业素质训练三个部分,为学生素质能力、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开拓了新的途径,每一个学习情境对应一个典型工作过程。四、学习情境内容情景一(一)绪论(二)建筑结构的设计方法情景二(三)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情景三(四)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一般规定情景四(五)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的构造要求情景五(六)受压构件的构造要求情景六(七)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构造要求情景七(八)单层工业厂房的组成及受力特点情景八(九)11G101-1图集(十)柱平法施工图的制图规则(十一)剪力墙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十二)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十三)板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情景九(十四)读结构施工图五、学习领域(课程)整体教学设计课程名称开设专业开课时间总学时108间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第一学年第二学期理论70实践38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建筑结构的概念、分类;掌握建筑结构的设计方法,设计年限,安全等级,荷载的类型,结构的承载力;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规定,结构的极限状态设计;梁、板的构造要求;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一般规定;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的构造要求;受压构件的构造要求;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构造要求;单层工业厂房的组成及受力特点;框架结构的分类及布置;11G101-1图集;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柱平法施工图的制图规则;剪力墙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保护层厚度,钢筋搭接,钢筋的锚固;抗震KL、WKL钢筋的构造;抗震KZ纵向钢筋的构造;板的构造及配筋;抗震KZ、KL箍筋的构造;读结构施工图;能力目标1、了解工程上所有的受弯构件:梁、板。2、熟悉多高层建筑受弯构件组成的水平承重结构的设计思路。3、了解工程上所有的受压构件:柱、墙体、基础。4、掌握两大结构的受力特征和设计思路。素质目标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注重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通过市场实际调研、编制可行性报告和目标规划,学生参与课程建设、参与工程实践、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和技能大赛;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学内容情景一(一)绪论(二)建筑结构的设计方法情景二(三)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情景三(四)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一般规定情景四(五)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的构造要求情景五(六)受压构件的构造要求情景六(七)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构造要求情景七(八)单层工业厂房的组成及受力特点情景八(九)11G101-1图集(十)柱平法施工图的制图规则(十一)剪力墙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十二)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十三)板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情景九(十四)读结构施工图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分组实操训练、启发引导、“实例+实战”教学法、“沟通+鼓励”教学法、“启发+互动”教学法、“项目驱动+情境体验”教学法、“学+做+考+创”教学法。教学手段有效使用黑板和课件教学、应用网络教学平台、实施学校和项目现场的静动态教学、应用多媒体及教学软件等教学手段。考核方法过程考核过程考核(40%):主要围绕学习态度、出勤情况(灵活的考勤方式、记录与教师学生动态表),课堂发言、讨论情况(发言的主动性及回答质量),吸收信息能力(从搜集信息的数量及质量角度考核),课堂作业(平时布置的书面作业能否独立、按时、高质量完成,课堂训练要求完成的作业能否按时完成)和综合练习(分析、解决案例和项目实例的能力)等。终结考核终结考核(60%):按期末卷面考试或答辩成绩进行折算。课程资源校内实训基地力学与结构实验室土工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赤峰市检测中心网络课程资源教学内容:课程教学大纲(含理论和实践教学大纲);课程内容概述;授课教案;模块教学课件(PPT);作业习题及答案;课程参考书目。教学录像:利用网络进行师生交流,指导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网站资源建筑施工专业网站参考资料参考资料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行业标准.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梁兴文、史庆轩、童岳生编著.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六、学习领域(课程)课时分配序号课程内容课时分配合计理论授课习题课讲课讨论情境一绪论22建筑结构的设计方法422情境二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422情境三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一般规定642情境四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的构造要求422情境五受压构件的构造要求422情境六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构造要求422情境七单层工业厂房的组成及受力特点22情境八柱平法施工图的制图规则12624剪力墙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10622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201046板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12624情境九集中实训读结构施工图221012情境十汇总复习22总计108561438七、学习领域(课程)具体内容一:绪论理论授课内容:介绍建筑结构的组成和分类,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砌体结构的一般概念和特点以及钢结构、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在国内外的应用发展概况。课程的特点与学习方法。重点:建筑结构的组成,三种结构的特点。难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工作本质。能力要求:能结合三种结构的特点合理选择结构类型。教学方法:讲授法课外作业:各种结构的特点。二:建筑结构的设计方法理论授课内容:结构的功能、极限状态的有关概念,荷载代表值的概念和取值方法,作用效应和结构抗力;结构可靠度和极限状态方程,可靠指标和目标可靠指标;理解荷载和材料强度等分项系数的概念和取值,掌握以近似概率为基础的实用设计表达式。重点:结构的功能要求、极限状态,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结构上的作用、作用效应和结构的抗力,极限状态实用设计表达式。难点:极限状态方程。结构的可靠度、失效概率、可靠度指标和目标可靠度指标。能力要求:深刻理解实用设计表达式,能计算常见结构上作用及作用效应。教学方法:讲授法和引导法课外作业:结构上作用及作用效应的计算方法;荷载和材料强度等分项系数的概念和取值。讨论:分项系数法和安全系数法的区别。三: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理论授课内容:1、混凝土的强度2、混凝土的变形3、钢筋的种类4、钢筋的力学性能5、钢筋与混凝土的粘接重点:混凝土的强度(立方强度、等级,轴心抗压、抗拉、弯曲抗压和疲劳强度)、混凝土的变形(混凝土在短期和长期荷载下的变形,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徐变、收缩和膨胀);钢筋的形式、品种和级别,钢筋的强度、变形和弹性模量,钢筋的冷加工、弯钩和接头;钢筋混凝土的粘结;砌体材料的种类、力学性能;建筑钢材的规格和合理选用。难点:混凝土的疲劳强度;结构钢材一次拉伸时的力学性能,各种力学指标的意义和用途;钢材脆性破坏的原因和危险后果,以及设计中采用合理构造、减少应力集中、防止脆性破坏的措施。能力要求:掌握衡量材料力学性能的指标,能合理选择材料种类及规格。教学方法:讲授法和讨论法课外作业:钢材的应力-应变曲线特征及简化模式;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混凝土的徐变及影响因素。四:受弯构件正、斜截面承载力的一般规定理论授课内容:受弯构件的构造;适筋梁的破坏特征、正截面各阶段应力状态、受弯构件配筋率对正截面破坏性质的影响。单筋、双筋矩形截面和单筋T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强度计算;斜截面的三种破坏特征,影响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计算公式、公式的适用范围(上、下限值)、计算步骤、构造要求。重点:钢筋混凝土梁的破坏特征,受弯、受剪计算方法和构造。难点:适筋梁的破坏特征、正截面各阶段应力状态、双筋矩形截面和单筋T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强度计算。能力要求:能设计钢筋混凝上简支梁、外伸梁。教学方法:讲授法和导学法课外作业:钢筋混凝土梁的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讨论:钢筋混凝土梁的正截面
本文标题:建筑结构课程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296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