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 廊下模式:城乡互动的典范
廊下模式:城乡互动的典范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伟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最早提出了“城乡融合”的发展思想。近些年,中央各届领导集体以及地方政府在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上加大探索力度,逐步改变了以农补工、农村支援城市的局面,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全新时期。2009年12月27日至28日,在京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次强调,2010年要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继续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作为上海西南门户的廊下镇,近几年在上海市和金山区各级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积极贯彻落实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在推动城乡互动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形成了具有廊下特色的城乡统筹发展之路。廊下的成功实践也赢得了区委、区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区委书记杨建荣日前在廊下调研时充分肯定了廊下在推动城乡一体化上取得的成绩。不少业内人士甚至认为,廊下所走的道路可归纳为城乡一体化中的“廊下模式”,甚至可以堪称为城乡互动的典范。一、企业落户于乡按照“产业培育特色化、特色产业集群化”的思路,廊下立足传统农业,做大做强现代都市农业,大力引进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集约水平高、产业特色明显、管理经验丰富的现代农业、旅游企业,使来自城市的资金、管理经验和信息与廊下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优势、独具魅力的文化特色相互交融,互相促进,形成了城乡良性互动的可喜局面。目前,廊下已经有30多家现代农业企业,初步形成了“三区二带一基地”的产业结构布局。廊下积极构建种源农业示范区,现已有植物组培室4个,包括比利时商人投资、国内最大的凤梨种苗培植基地,台湾的红掌、蝴蝶兰培植基地、美国蓝森红枫基地和上海农业科技种子公司的种子种苗基地。占地509亩的光明乳业5000亩奶牛基地,投资3000万元的申漕特种水产养殖基地(上海水产大学的产、学、研基地)亦属于种源农业。在农产品加工区,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现有“年产1.73万吨”净菜的鑫博海农副产品加工有限公司;以供应色拉蔬菜和保鲜蔬菜为主、主要面向肯德基等快餐企业的上海亚太国际蔬菜有限公司以及金山市场公司批发市场为不同消费群体提供农业产品。2006年,廊下引进上海锦江集团参与中华村发展农家乐的投资、管理、运营,充分利用了政府政策、企业资金和管理优势,对廊下产业转型、改善农民居住环境、盘活农民资产、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富余农民劳动力具有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占地60亩、投资5600万元的金山农村新天地也于2006年竣工运营。这座由法国人原创设计的大型现代化玻璃温室,可同时接纳2000至3000人活动或就餐,功能定位于“展示、品尝、专卖”的展示中心。经过2年的经营,金山农村新天地又在生态餐厅南部开发出了乡村客栈式休闲项目。乡村客栈不仅配备有大小会议室、棋牌室,还设有咖啡馆、网球场、篮球场,全方位满足游客的需求。二、设施延伸至乡设施建设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硬件条件,也是城乡有效互动的重要前提。近几年来,廊下镇将城镇化发展与构筑便利的交通网络相结合,先后建设了金廊公路、漕廊公路、朱平公路廊下段,对镇域内主要干道全部进行了改建,形成了“三纵两横”的交通网络,使廊下一跃成为长三角2小时交通圈的重要节点。在此基础上,以廊下一路、二路、三路、四路为代表的村村通公交工程将廊下各村与镇区紧密相连,村民们只需要一元钱、半个小时不到的车程就可以到达镇区,并可以免费换乘到廊下核心景点。从上海莘庄直达廊下中华村农家乐的莘廊专线的开通使廊下与上海的距离只有一个小时的车程,极大地方便了市区游客来廊下体验乡村旅游。便捷的交通不仅使“有车族”可以便利地到达乡村旅游景点,也使没有私家车的家庭也能够便利地到农村去旅游休闲。在构筑便捷交通网的基础上,廊下镇以村庄改造和创建3A景区为契机,加大廊下生态园内的硬件建设力度,将原有的乡村会务中心被改造为游客接待中心,对中华村的住房、绿化、河道、排污系统进行改造。在中华、中民等村,水草丰美,景观宜人,宽畅的水泥路通到了每家每户,路边还设有果壳箱、太阳能路灯、健身点,扶桑港边还建起了供农民休闲的凉亭。臭水沟、污水塘再也寻不到踪影,农户每天的生活污水会被集中收集起来,流入地下进行处理。村庄改造工程让中华村、中民村等实现了雨水、生活污水的自动收集,并进入土壤渗滤系统,然后通过植物吸收、微生物降解等达到污水净化、排放回用的目的。农民房屋按照“白墙、黛瓦、观音兜”进行外装修,生态园更换了景区导览系统,并配置了充足的公用电话、邮筒,并设置了160个垃圾箱。2009年廊下生态园成功创建3A景区,廊下的旅游硬件设施进一步完善,为乡村休闲旅游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三、市民休闲到乡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是整合城乡资源的有效途径。乡村旅游能够吸引城市的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对于市民而言不再是落后、贫穷的代言词,相反是旅游休闲目的地、人居福地和干事创业基地。市民纷纷涌向农村,游客带来了客源和人气,城市“移民”带来了资金和消费,投资商带来市场理念和供求关系,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带来了知识和信息。乡村在为城里人提供休闲享受的同时,也吸纳了一些文明的生活方式,城市的开放、市场观念也转变了农民的观念,改变农村的面貌,加快农村经济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缩小城乡差别。越来越多的游客来体验乡村游,是廊下城乡互动的直接反映。2009年,来廊下体验乡村游的游客达到了35万人之多,是廊下人口的8倍多。游客中,既有七八十岁的老年人,又有正处在求知阶段的国内外大中小学生,还有不少亲子旅游团队。游客的到来,为静谧的农村带来了活力,更带来了资金、信息,增进了市民与当地农民的沟通、了解和感情。一位上海的大学生在富姨饭店品尝了农家菜后,义务为她制作了网站,并负责定期维护。原来在上海一家旅行社当经理的赖刚利用以前工作积累的经验,在廊下开起了养殖场,他养殖的贵妃鸡等既供给廊下各农家饭店,也供给上海市区的一些酒店,非常畅销。不少游客在游览廊下过程中也被廊下优美的生态环境、便利的生活条件和良好的市场前景所吸引,在廊下买房置业。在万春苑的“新房客”中,有10%左右的居民是来自上海市区、各区县的“移民”,他们长期居住在万春苑,过着悠闲自得的生活,也有只周末才来入住的上班族。以富连观为首的中华村农户开出了农家饭店、旅店和小商店,把自家的土特产经常免费送给客人品尝。不少农民自发创办了种植专业合作社,统一运用廊下logo、吉祥物走品牌营销之路。发展乡村旅游对当地农民而言,开阔了视野胸襟,丰富了廊下的旅游产品,改善了精神面貌,提高了服务水平,提供了就业岗位,增进了农民收入。四、文化常驻在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文化建设日益重要。它能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激发农民的参与积极性和原创动力、提升地区的旅游核心竞争力和文化品位。近几年来,上海市和金山区通过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下乡活动,着力推进重点文化工程建设,将先进的思想观念和高雅的文化理念植入了廊下农民的心间,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改善,农民参与文化建设和活动的积极性空前提高。在廊下文化部门的组织和培育下,作为文化参与者和承载者的当地群众,以积极和乐观的心态参与到文化活动中,精神状态与传统农民有了显著差别。不少业余文化爱好者甚至创造出了大量雅俗共赏、既展现廊下文化底蕴、又反映现代农业成就的文艺作品,为廊下文化和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近几年来,来自上海和金山区的文化下乡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自2006年开始,金山区委宣传部和东方宣教服务中心配送的东方文化茶室文化节目定期到万春苑演出,为村民们提供了一台台既有浓郁江南传统、又融入现代元素的乡村文化“大餐”。金山区每年进行的大型文化展评和镇际文化交流活动,既为村民们提供了展现自我的舞台,也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廊下镇在文化建设中,也主动构建平台,通过举办莲湘文化节和长三角莲湘邀请赛等活动,邀请各地的莲湘好手们比拼切磋技艺,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民俗专家也多次来到廊下,为廊下文化发展把脉献计献策。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改变了农民的精神面貌,增加了对游客的吸引力、亲和力,为廊下乡村旅游事业增添了色彩,也为传承农村传统民俗文化和现代农村文化提供了动力。以打莲湘为首的乡土文化不仅成为全镇人民体育健身和文化休闲的活动项目,更是吸引游客互动参与的精彩文化体验。小桥流水尽入戏、农民群众皆演员。取自廊下历史传说、来源于廊下农民生活的原生态情景喜剧《姚府娶亲》、《姚府祝寿》将廊下莲湘、农民画以及廊下灵芝、蜂蜜桃等土特产融入其中,巧妙地将文化和现代农业融入旅游,为廊下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活力和内涵。年逾70岁的廊下农民画画家邵炳观用5年时间呕心沥血创作了26米农民画长卷《江南乡村风俗农事图》,廊下中学学生创作的剪纸作品赢得了吴邦国委员长的赞许。廊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严雪芳用业余时间创作了反映廊下新农村建设的电视剧剧本《天赐良机》,目前已确定由中央电视台拍摄制作,世博会期间将搬上荧幕。这是一次综合展示廊下新农村建设成就的作品。总结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从经济学角度来讲,是指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乡之间经济交流、联系与合作加强,城乡在生产、组织方式都具有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和市场化特征,同时互为市场,在生产力分工上协调发展;从社会学角度上讲,是指城乡打破壁垒,在生产要素、信息、资源、技术、人员、文化上实现合理流动和优化,城乡居民在生产、生活和居民方式日益趋同或者互为借鉴;从新农村建设的实践看,城乡的有效互动离不开硬件设施的完善,它包括交通设施、信息化建设和村容村貌的改善,完善的硬件设施为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生产和社会要素的合理配置、融合奠定了基础。廊下在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方面立足长远,从生产方式、硬件设施、产业培育和文化构建四个方面,全方位为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通搭建了一座座桥梁。廊下从长期和宏观的方面去协调和发展城乡各种经济生产、社会和文化要素,促进城市和乡村居民的心理沟通和情感交流,同时提高城镇化水平,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信息平台和良好的基础设施,必将能更好的为乡村经济带来活力和开辟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及为改善农村产业结构,为推动城乡一体化,维护农村社会、经济稳定提供一定借鉴。
本文标题:廊下模式:城乡互动的典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310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