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2020届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三-氧化还原反应课后练习(含解析)苏教版
-1-氧化还原反应1.分析生产生活中的下列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煤液化制得清洁能源B.用酒精测试仪检测酒驾C.将氯气通入冷的消石灰中制漂白粉D.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镁解析:选DA项,煤的液化是指将煤与H2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液体燃料(直接)或利用煤产生的H2和CO通过化学合成产生液体燃料或其他液体化工产品(间接)的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错误;B项,交警常用“酒精检测仪”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C2H5OH+4CrO3+6H2SO4===2Cr2(SO4)3+2CO2↑+9H2O,涉及氧化还原反应,错误;C项,将氯气通入冷的消石灰中制漂白粉的原理: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涉及氧化还原反应,错误;D项,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镁时,经历了氯化镁—氢氧化镁—氯化镁的转化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正确。2.CsICl2是一种碱金属的多卤化物,这类物质在化学反应中既可表现氧化性又可表现还原性,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Cs显+3价,I、Cl均显-1价B.Cs显+1价,Cl显+1价,I显-1价C.在CsICl2溶液中通入Cl2,有单质碘生成D.在CsICl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有硫酸生成解析:选DCsICl2中Cs显+1价,I显+1价,Cl显-1价,A、B项均错误;CsICl2溶液中通入Cl2,Cl2应作氧化剂,CsICl2应作还原剂,I的化合价应升高,不可能降低,即不会有单质碘生成,C项错误;在CsICl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SO2是还原剂,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为H2SO4,D项正确。3.SO2通入足量的Fe(NO3)3稀溶液中,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成棕黄色,这时若滴入BaCl2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针对上述一系列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上述过程中,最终被还原的是NO-3B.从上述反应可以得出结论,氧化性:HNO3Fe3+稀硫酸C.上述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D.假设通SO2完全反应,同温同压下,SO2和逸出气体的体积比为1∶1解析:选D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黄色,Fe3+变为Fe2+,后又被氧化为Fe3+,所以最终被还原的是NO-3,A正确;根据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说明Fe3+的氧化性强于稀硫酸,但在硝酸存在的条件下溶液立即又变成棕黄色,说明Fe2+迅速被氧化成Fe3+,故硝酸的氧化性比Fe3+强,综上所述氧化性:HNO3Fe3+稀硫酸,B正确;SO2被氧化后产生的-2-H+和NO-3构成强氧化体系,氧化Fe2+时生成无色难溶于水的NO气体,C正确;由A知最终被还原的是NO-3,故相当于SO2与NO-3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有3SO2~2NO-3,则通入SO2与逸出气体的体积比为3∶2,故D错误。4.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的水处理剂。湿法制备的离子反应方程式:2Fe(OH)3+3ClO-+4OH-===2FeO2-4+3Cl-+5H2O;干法制备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FeSO4+4Na2O2===2Na2FeO4+2Na2SO4。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等物质的量时,Na2FeO4氧化能力优于NaClOB.湿法中氢氧化铁被氧化C.干法中每生成1molNa2FeO4转移3mol电子D.次氯酸钠的氧化性强于高铁酸钠解析:选CA项,1molNa2FeO4作氧化剂得3mol电子,而1molNaClO作氧化剂得2mol电子,所以等物质的量时,氧化能力Na2FeO4NaClO;C项,干法中每生成1molNa2FeO4,应转移4mol电子;D项,湿法制备中可以看出氧化性NaClONa2FeO4。5.白磷有剧毒,白磷中毒可用硫酸铜溶液解毒,白磷与硫酸铜可以发生如下两个反应:(1)P4+10CuSO4+16H2O===10Cu+4H3PO4+10H2SO4(2)11P4+60CuSO4+96H2O===20Cu3P+24H3PO4+60H2SO4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上述两个反应中,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B.在上述两个反应中,氧化产物都是H3PO4C.在反应(2)中,当有5molCuSO4发生反应时,共转移10mol电子D.在上述两个反应中,氧化剂都只有硫酸铜解析:选D两个反应中,反应物水中H、O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变化,故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A项说法正确;两个反应中,H3PO4中的磷元素均来自单质磷,且两个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均只有磷元素,B项说法正确;反应(2)磷元素中部分磷原子化合价升高,部分磷原子化合价降低,铜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故氧化剂不只有硫酸铜,反应(2)中当有60molCuSO4参加反应时,转移120mol电子,故C项说法正确,D项说法错误。6.已知二氯化二硫(S2Cl2)的结构式为Cl—S—S—Cl,它易与水反应:2S2Cl2+2H2O===4HCl+SO2↑+3S↓。对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S2Cl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B.H2O作还原剂C.每生成1molSO2转移4mol电子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解析:选A因Cl的非金属性比S强,故S2Cl2中S、Cl的化合价分别为+1、-1价,则在反应中只有硫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A项正确,-3-B、D项错误;SO2中硫的化合价为+4价,故每生成1molSO2转移3mol电子,C项错误。7.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序号反应物产物①KMnO4、H2O2、H2SO4K2SO4、MnSO4……②Cl2、FeBr2FeCl3、FeBr3③MnO-4……Cl2、Mn2+……A.第①组反应的其余产物为H2O和O2B.第②组反应中Cl2与FeBr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第③组反应中生成1molCl2,转移电子2molD.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MnO-4Cl2Fe3+Br2解析:选DA项,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过氧化氢在反应中表现还原性,H2O2被氧化成O2,反应过程中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水分子,正确;B项,根据产物,氯气先氧化Fe2+,还原性Fe2+Br-,发生的反应是6FeBr2+3Cl2===2FeCl3+4FeBr3,正确;C项,生成1molCl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1)]×2×1mol=2mol,正确;D项,根据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②中氧化性Cl2Br2Fe3+,③中氧化性MnO-4Cl2,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MnO-4Cl2Br2Fe3+,错误。8.已知下列实验事实:①Cr2O3固体既能溶于KOH溶液得到KCrO2溶液,又能溶于硫酸得到Cr2(SO4)3溶液;②向KCrO2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再酸化,可得K2Cr2O7溶液;③将K2Cr2O7溶液滴加到淀粉和KI的混合溶液中,溶液变蓝。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化合物KCrO2中Cr元素为+3价B.实验①证明Cr2O3是两性氧化物C.实验②证明H2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实验③证明氧化性:Cr2O2-7I2解析:选CKCrO2和Cr2(SO4)3中Cr元素均为+3价,A项正确;由①知Cr2O3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且均生成盐和水,故Cr2O3为两性氧化物,B项正确;由②可知H2O2将KCrO2氧化为K2Cr2O7,说明H2O2具有氧化性,C项错误;由③中溶液变蓝知,生成了碘单质,则反应中Cr2O2-7是氧化剂,I2是氧化产物,由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知,氧化性:Cr2O2-7I2,D项正确。9.已知NH4CuSO3与足量的10mol·L-1硫酸溶液混合微热,产生下列现象:①有红色金属生成;②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③溶液呈现蓝色;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中硫酸作氧化剂B.NH4CuSO3中硫元素被氧化C.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氨气-4-D.1molNH4CuSO3完全反应转移0.5mol电子解析:选DNH4CuSO3与足量的10mol·L-1H2SO4混合微热,生成Cu、CuSO4、SO2、(NH4)2SO4,可知NH4CuSO3中Cu元素的化合价一部分由+1价升高为+2价,一部分由+1价降低为0价,故NH4CuSO3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A项,H2SO4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错误;B项,NH4CuSO3中只有Cu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错误;C项,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为SO2,错误;D项,1molNH4CuSO3完全反应转移电子为0.5mol×(1-0)=0.5mol,正确。10.铅的冶炼过程大致如下:①富集:将方铅矿(PbS)进行浮选;②焙烧:2PbS+3O2=====高温2PbO+2SO2;③制粗铅:PbO+C=====高温Pb+CO↑,PbO+CO=====高温Pb+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浮选法富集方铅矿的过程发生化学变化B.将1molPbS冶炼成Pb理论上至少需要6gCC.整个冶炼过程中,制取1molPb共转移2mol电子D.方铅矿焙烧的反应中,PbS是还原剂,还原产物只有PbO解析:选B浮选法富集方铅矿的过程中发生物理变化,即矿粒因自身表面的疏水特性或经浮选药剂作用后获得的疏水(亲气或亲油)特性,可在液气或水油界面发生聚集,A错误;由过程③中的两个方程式叠加可得总方程式:2PbO+C=====高温2Pb+CO2↑,PbS~PbO~12C,则1molPbS冶炼成Pb理论上至少需要m(C)=12mol×12g·mol-1=6g,B正确;PbS―→PbO+SO2,转移6e-,PbO―→Pb,转移2e-,制取1molPb共转移8mole-,C错误;焙烧过程中,PbS为还原剂,O2为氧化剂,还原产物为PbO和SO2,D错误。11.U常见化合价有+4和+6。硝酸铀酰[UO2(NO3)2]加热可发生如下分解:[UO2(NO3)2]―→UxOy+NO2↑+O2↑(未配平)将气体产物收集于试管中并倒扣于盛水的水槽中,气体全部被吸收,水充满试管。则生成的铀的氧化物化学式是()A.UO2B.2UO2·UO3C.UO3D.UO2·2UO3解析:选C由题意知气体产物全部被吸收,即二者与水完全反应生成HNO3,依据化合价升降守恒,判断出4NO2+O2+2H2O===4HNO3,则说明硝酸铀酰在分解前后铀元素的化合价未发生变化,故需保持+6价。12.向含S2-、Fe2+、Br-、I-各0.1mol的溶液中通入Cl2,通入Cl2的体积(标准状况)和溶液中相关离子的物质的量关系图正确的是()-5-解析:选C还原性:S2-I-Fe2+Br-,所以发生反应的顺序:Cl2+S2-===S↓+2Cl-,Cl2+2I-===I2+2Cl-,Cl2+2Fe2+===2Fe3++2Cl-,Cl2+2Br-===Br2+2Cl-。A中,Cl2体积应为2.24L;B中,两体积分别为3.36L、4.48L;D中,两体积分别为2.24L、3.36L。13.某小组同学为探究H2O2、H2SO3、Br2的氧化性强弱,设计如下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装置的气密性已检验)。实验记录如下:实验操作实验现象Ⅰ打开活塞a,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关闭活塞aA中溶液变为浅红棕色Ⅱ吹入热空气A中红棕色明显变浅;B中有气泡,产生大量白色沉淀,混合液颜色无明显变化Ⅲ停止吹入空气,打开活塞b,逐滴加入H2O2溶液B中开始时颜色无明显变化;继续滴加H2O2溶液,一段时间后,混合液逐渐变成红棕色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操作Ⅰ时,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操作Ⅱ吹入热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2020届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三-氧化还原反应课后练习(含解析)苏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318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