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分析化学第六版第1章-绪论及答案
仪器分析自测试题第1章绪论一、判断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1、与化学分析法相比,仪器分析方法显著的特点是灵敏度高。()2、样品批量大、组成又较简单时,常用的仪器分析方法是工作曲线法。()3、对于影响参数较多的仪器分析方法,采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测定可提高准确度。()4、检出限越大,测定的灵敏度越高。()5、用蒸馏水代替样品,在同样条件下进行的试验称为空白试验。()6、测量过程中,随机(偶然)误差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7、用某种分析方法测定某组分时,能够避免样品中其他共存组分干扰的能力称为选择性,通常用共存组分的允许量与待测组分含量的比值表示。()8、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越高,准确度越高。()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仪器分析方法的特点的是()A、灵敏度高B、取样量少C、准确度高D、分析效率高2、同一分析人员在相同实验条件下测定结果的精密度称为重现性,不同实验室之间测定结果的精密度称为()A、标准偏差B、灵敏度C、准确度D、再现性3、某一种方法在给定的置信水平上可以检测出被测物质的最小浓度称为该方法对被测物质的检出限,按国际纯粹及应用化学会建议,检出限的一般计算公式为()A、DL=1/SB、DL=Sb/SC、DL=kbD、DL=3Sb/S4、检出限指恰能鉴别的响应信号至少应等于检测器噪声信号的()A、1倍B、2倍C、3倍D、4倍5、测定铁的工作曲线时,要求相关系数R=0.999,表明()A、数据接近真实值B、测量的准确度高C、测量的精密度高D、工作曲线为直线6、在仪器分析中,若组分较复杂且被测组分含量较低时,为了简便准确地进行分析,最好选择何种方法进行分析?()A、工作曲线法B、内标法C、标准加入法D、间接测定法仪器分析自测试题7、一般分析仪器应预热()A、5分钟B、10~20分钟C、1小时D、不需预热8、三人对同一样品的分析,采用同样的方法,测得结果为:甲:31.27%、31.26%、31.28%;乙:31.17%、31.22%、31.21%;丙:31.32%、31.28%、31.30%。则甲、乙、丙三人精密度的高低顺序为()A、甲>丙>乙B、甲>乙>丙C、乙>甲>丙D、丙>甲>乙9、若试剂中含有微量被测组分,对测定结果将产生()A、过失误差B、系统误差C、仪器误差D、偶然误差10、在不加样品的情况下,用测定样品同样的方法、步骤,对空白样品进行定量分析,称之为()A、对照试验B、空白试验C、平行试验D、预试验11、在同样的条件下,用标样代替试样进行的平行测定叫做()A、空白试验B、对照试验C、回收试验D、校正试验12、分析纯化学试剂标签颜色为()A、绿色B、棕色C、红色D、蓝色13、对同一样品分析,采取一种相同的分析方法,每次测得的结果依次为31.27%、31.26%、31.28%,其第一次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是()A、0.00%B、0.03%C、0.06%D、-0.06%14、在仪器分析中,要求标准溶液和试液的组成尽可能相似,且在整个分析过程中操作条件应保持不变的分析方法是()A、内标法B、标准加入法C、归一化法D、标准曲线法15、不同规格化学试剂可用不同的英文缩写符号来代表,下列缩写分别代表优级纯试剂和化学纯试剂的是()A、GB和GRB、CP和CAC、GR和CPD、GR和AR12年下分析化学自测试题参考答案第一章概论一、选择题1、B2、D3、A4、A5、D6、A7、B8、D9、B10、C11、D12、D13、A14、B15、C16、C仪器分析自测试题二、填空题1、(试样的采集与制备)(试样的分解)(试样的测定)(分析结果的统计与处理)2、(1:2)(2:1)(1:1)(2:1)3、(100g/g)4、(0.3517)三、问答题、计算题1、答: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主要有三:一是反应定量完成;即按反应方程式进行,无副反应,反应完全(≥99.9%)。二是反应速度快,或可采取适当的措施提高其反应速度。三是有较简便的确定终点的方法。2、答:基准物质是指能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物质。基准物应具备条件主要包括:实际组成与化学式完全符合;纯度高(质量分数≥99.9%);在空气中稳定;反应定量、迅速;有较大的摩尔质量。3、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有直接配制法和间接配制法(标定法)两种。基准物质可以采用直接配制法配制标准溶液,即准确称取一定量的基准物质,溶解后定容至一定体积,计算其标准溶液浓度即可。如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对于化学性质不够稳定、纯度不高的物质,可采用间接配制法配制标准溶液。即先粗配成一定浓度,再用基准物质或其它标准溶液对其进行标定,再计算其准确浓度。如盐酸、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4、[解]:C(H2C2O4·2H2O)=1.5750/(126.07×0.25)=0.04997mol/LC(CuSO4·5H2O)=1.0320mol/LC(AgNO3)=0.04000mol/L5、[解]:反应方程式为2MnO4-+5C2O42-+8H2O=2Mn2++10CO2+4H2O所以5CaO~5CaC2O4~5H2C2O4~2MnO4-n(CaO)=C(MnO4-)×V(MnO4-)×5/2=0.02500×25×10-3×5/2.m(CaO)=n(CaO)×M(CaO)/50%=0.02500×25×5/2×56.08×10-3/50%=0.18g6、[解]:MgCO3+2HCl=Mg2++CO2+H2O仪器分析自测试题2n(MgCO3)=n(HCl)根据反应方程得1.850/84.32=1/2[n(HCl)-n(NaOH)]而20.22mLNaOH溶液可以中和24.27mLHCl溶液即1.850/84.32=1/2[C(HCl)×V(HCl)-C(HCl)×(24.27/20.22)×V(NaOH)]×10-31.850/84.32=1/2[C(HCl)×50.00-C(HCl)×(24.27/20.22)×3.83]×10-3得C(HC1)=0.9665mol·L-1C(NaOH)=1.160mol·L-17、[解]:根据反应方程n(NaOH)=n(HCl)2n(CaO)=n(HCl)所以TNaOH/HCl=[0.004374/M(HCl)]×M(NaOH)]=0.004374×40.00/36.46=0.004799g/mLTCaO/HCl=[0.004374/M(HCl)]×1/2×M(CaO)]=0.004374×1/2×56.08/36.46=0.003364g/mL
本文标题:分析化学第六版第1章-绪论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449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