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9-2020南昌市上学期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卷
1/72019-2020南昌市上学期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卷说明:本卷共分基础部分和实验部分,四大题27小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一、填空题(共23分,每空1分)1.物理学是研究各种物理现象的和物质的一门科学.2.小明同学的身高是16.52,跑完50m用时8.5(均选填合适的物理单位)3.在南昌市中山路和苏圃路交汇处有一监测设备,若某一时刻显示如图1所示的数字54.8,它的单位是;当附近有车辆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字将(选填:增大/减小//不变).4.同一长度的五次测量结果记录为:25.1mm、25.2mm、25.1mm、26.2mm、25.3mm.其中记录明显错误的一次是.其他四组结果的尾数也不相同,这属于测量中的(选填“误差”或“错误”)5.人们把绿、红、三种色光叫做光的三基色,三种色光圆斑按图2叠加,其中阴影部分的颜色是6.晚上,小昆在自己的家庭实验室探究“光的反射现象”,他把一小平面镜粘在白纸上,用手电筒照射白纸板和平面镜(如图3所示),结果白纸看上去很亮,因为白纸发生反射,镜子看上去很暗,因为镜子发生面反射7.如图4所示,护林员利用一块平面镜(平面镜未画出),使此时的太阳光水平射向山洞中P点,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平面镜与水平方向夹角是度,反射角是度.8.婺源县李坑村头“中书桥”建于北宋,距今千年不倒,其顶部回廊木制构件的连接采用中国特有的榫卯结构,如图5,凸出部分叫榫,凹进部分叫卯,榫要插入卯中,则榫的宽度要(选填:小于/大于/等于)卯宽度约1(选填:mm/cm/dm)9.文学巨匠沈从文在其《从文自传》用如下文字在描述幼年在湘西的经历:“要我来说虽当时无法用言语去形容,要我辨别却十分容易.蝙蝠的声音,……藏在田、土穴中大黄喉蛇的鸣声……”.现在学习物理后我们可以从声音的来描述它们声音的大小,从来区分哪个动物在发声10.一束光在空气与某透明物质的界面处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其光路及夹角如图6所示.界面右侧为(选填“空气”或“透明物质”);入射光线是.11.如图7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1)乒乓球能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______(2)加大力度敲击音叉,乒乓球弹起的高度,发现音叉振幅越大,响度______.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2/7二.选择题(共32分,把你认为正确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第12~19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第20、21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答案,每小题4分.全部选择正确得4分,不定项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12.为迎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南昌八一广场修葺一新,夜晚的广场溜光异彩,下面是四幅当时拍摄的照片,其中是光源的是()13.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A.放在玻璃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B.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同C.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D.将耳朵贴在桌面上,在另一端敲击比在空气中听得更清楚14.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个音叉,比较音叉两次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响度不同B.音调不同C.音色不同D.频率不同15.如图9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蓬莱海面上形成的“海市蜃楼”B.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向上弯折C.赵州桥在水“倒影”D.手在墙上形成“手影”16.关于误差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中误差不可能避免,但是可以尽量减小B.误差没有必要越小越好,根据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即可C.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D.采用精密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少误差17.演奏弦乐器时,演奏者的手指不停地在弦上不同位置按下或松开,这是在改变声音的()17.CA.振幅B.响度C.音调D.音色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8.DA.光年是时间单位,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声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光和声音都能反射,光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D.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分别有会聚和发散作用,都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图8图93/719.如图10所示,在朱日和沙场阅兵过程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的镇国重器“核导弹”方队通过主席台接受习主席检阅,观察图片提供的信息,根据所学的知识,下面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19.BA.此直播时间约在上午6点到7点,车头所对方向为南方B.此直播时间约在上午9点到10点,车头所对方向为西方C.此直播时间约在上午6点到7点,车头所对方向为北方D.此直播时间约在上午9点到10点,车头所对方向为北方20.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宇航员之间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B.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C.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D.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可防止噪声的产生21.关于透镜的焦点和焦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外形对称的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两侧的两个焦距是相等的B.外形对称的凹透镜有两个实焦点,两侧的两个焦距是不相等的C.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的点,叫做焦点D.光的可逆性只在凸透镜中适用,在凹透镜中不适用三、简答与计算题(共14分,第22小题6分,第23小题8分.)22.如图11甲,是交警“监控”经常拍摄到的画面,司机在脸向前方的姿态下用靠近车门的手把车门打开,因看不到后面来的电动车,及易发生把电动车撞倒的事故.“荷式开车门法”可以有效避免因开车门不当导致的这类事故的发生.如图11乙,这种开门法要求车内人员在下车时利用离车门较远的一只手开车门,能较方便的观察到后面的情况,在荷兰的驾照考试中,如果不用这种方法开门,考试就不能通过.1)甲图中的司机为何看不到后面的车辆?2)为何乙图中的这种方法能较方便的观察到车后的情况呢.23.如图12所示是科学家观察到蟹状星云,以平均速度v=6×10-3光年/年的速度膨胀,经研究认为它是若干年前的一颗超新星爆炸形成的,并在我国古代的文献中找到的证据;若该星云可粗约看成直径12光年的圆形;(1)请计算出它是多少年前的超新星爆发形成的?(2)当时爆炸时地球上的人是否能听当时的爆炸声?为什么呢?四、实验与探究题(共31分,第24小题10分,其余每小题7分)图13图11图104/724.(1)如图13a所示的两种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其中正确的是(选填:A/B),A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它的测量结果是(2)如图b所示,秒表显示的时间是mins.(3)如图c所示,测量出物块的体积是cm3(4)请你合理地选择在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A.量程30cm,分度值1cm的刻度尺B.量程30cm,分度值1mm的刻度尺C.量程为250ml,分度值为2mL的量筒D.量程为500ml,分度值为40ml的量杯要较准确量物理课本宽时应选,要想一次尽可能准确地量出120ml的水,应选用.(5)小滨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在玻璃板后放一光屏,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说明.(6)实验过程中,小滨仔细观察,发现蜡烛的像有重影,请你帮小滨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25.小明同学用以下实验探究了光的折射,如图14①将半圆形玻璃砖放在标有角度的圆盘上,使二者的圆心重合,如图所示.②将一束激光射向圆心O,激光在O处发生折射;③读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1)分析论证一:让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砖,如图14甲观察折射光线和折射角,得到数据记录表格乙中,分析数据可得出以下结论: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折射角______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折射角.(2)分析论证二:.移动光源,让光垂直射向水面,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入射角是,根据记录的数据可知,光射入玻璃砖的传播方向______(选填:改变/不变).(3)分析论证三:先让光由空气射入玻璃砖中,记下入射光线、入射点和折射光线的位置,再让光线逆着折射光线方向射入,通过观察,发现折射光线与原入射光线的路径.结论是在折射时光路是____.(4)探究:小明从课本知道以下结论:入射光线、法线和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如何验证呢?小明采用了以下实验装置,如图13丙,透明有机玻璃板、两支激光笔均用磁体吸附在一平面铁板上,如图,中间激光笔射出光线垂直到有机玻璃板上用来模拟法线,当将如图的整个装置绕法线旋转90度后,学生能从原图的侧面观察,当看见折射光线、法线和入射光线呈(A.一条光线B.两条光线C三条光线)时,以上结论是正确的.图145/726.健全的人有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的功能,当某个功能发生故障时,发掘人的本能同时借助科技发展,身体其它的功能能起到部分替代的作用,充分利用人类的智慧,替代的功能范围、程度甚至在某些方面超出被替代功能.如图14甲是国外专门为盲人最新研究出来的超声波眼镜,它能受盲人控制,对正面的物体持续发出间隔相同和振幅相同有规律的超声波信号,将把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改成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的声信号,反射回声音的其它特征不变,通过耳机传到盲人的耳朵中.利用此眼镜盲人可以根据声音反射回来的来判断前面不同障碍物的远近关系,如果盲人要观察某个物体的大小时,用超声波对该物体整个轮廓进行全面的扫描,根据声音反射回来的的变化来判断面积大小.(以上均选填“A.时间”、“B.响度”、“C.时间和响度”)该眼镜还给盲人开发出正常眼睛不具备的功能.例如,在白天和夜晚它(选填:能/不能)正常使用,因为声音碰到障碍物可以,它还让盲人了解障碍物后面的情况;如果考虑考声音还可以在不透明的物体中传播,它还可以让盲人了解不透明物体内部的情况,例如给人看病.如图14乙,聋哑人通过手语来表达“谢谢”的动作,这是通过觉来替代听觉.我国古代聪明的劳动人民还把这种替代功能进行了放大,在郑和下西洋时,如图14丙,当时他们的船队是这样交流信息的“昼行认旗帜,夜行认灯笼”,因为人们发出声音的响度随着距离而,从而用旗帜来传递信号,但晚上看不清,故用灯笼来替代,那么古人通过如何摆放灯笼来表示不同的信息呢?现在请同学们提出一种合理的猜想:;27.小明在观察如图的各种集体劳动(活动)时,发现他们有共同的特征,都要唱“劳动号子”(以下简称“号子”),小明进行了如下的探究.甲乙丙图14甲乙图156/7【提出问题】集体活动时唱劳动号子的作用?【猜想与假设】通过”号子”来统一劳动(活动)的节奏【设计实验\制定计划】小明和其他共5个同学组成一队列在操场上并排齐步走两次,A模式:小明和大家喊“121”的情况下走.B模式:小明和大家情况下齐步走.对比两种情况下同学们的走的效果在分析得出结论.要使结论有普遍性还应该【进行实验/分析论证】结果发现A模式相互步伐整齐,B模式相互步伐混乱,说明小明的猜想是.(选填:正确/错误/)的,【交流】小明和其他同学进行了进一步的交流分析,在劳动中常要一个人领唱“号子”,那么这个领唱的人的主要作用是使大家唱的“号子”的相同(选填:快慢/响度),并在一个特定的音节上大家共同用力.“号子”总是重复一个简单的音节,例如图甲中的“号子”是“黑哟黑黑”,音节的时间由重复一个劳动动作需要的时间周期决定,音节的时间与重复一个劳动动作的时间周期(选填:成正比/成反比/无比例关系)在“号子”指挥下,最多能统一指挥多少人劳动呢?设大家站成正方形,声音的速度为340m/s,相距最远(正方形对角线)的人相互听到的声音不能超过0.05s,则正方形的对角线最长是m,考虑响度会随距离减弱,彼此要相互清晰听到声音,任意两人之间不能超过15m,设每平方米上最多可站4人,则“号子”可最多指挥人统一劳动.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23分,每空1分)1.规律结构2.dms3.dB增大.4.26.2mm误差5.蓝白色6.漫镜面7.30608.小于mm9.响度音色10.透明物质BO11.(1)放大音叉的微小振动,便于观察;(2)增加越大.二、选择题(共32分,把你认为正确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第12~19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第20、
本文标题:2019-2020南昌市上学期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542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