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这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他在带湖居住期间,闲游于博山道中,却无心赏玩当地风光。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诗歌背景作者连用两个“爱上层楼”反复:表达青年故作姿态的意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反复:写出默默承受,从容坚忍的意味.词的上片是追忆,下片转入记实。上下片,今昔对比,突出强调了今日关怀国事、怀才不遇的愁之深重。人生哲理1、经历岁月的打磨,饱尝生活的忧患,才真正懂得人生的苦乐,2、不经历岁月、生活的磨练,就不懂得真正的愁苦。上片中“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愁”和下片中“而今识尽愁滋味”的“愁”内涵是否一样?问题探究一不一样。前者为“闲愁”----涉世未深“少年”的无根之愁、做作之愁。后者是关怀国事、怀才不遇所引起的“哀愁”----受到压抑、无以言说、无法解脱之愁。问题探究二为什么词人“欲说还休”?是什么原因使他想说却又不说了?A.处境的残酷。统治者处处排挤、打击他,他处处受猜忌,所以有愁不敢说。B.更主要的原因是,一生抱负化付与流水,鬓发苍苍,功业无成,而又没有知音,无人理解。这种孤独的愁情,跟谁诉说,说了又有什么用,这中间也包含着对南宋小朝廷的无限失望。问题探究三“少年”和“而今(老年)”,哪个是主,哪个是宾?“少年”为宾,“而今(老年)”是主,少年之愁,是可说之愁,是激昂之愁;老年之愁,是无言之愁,是沉郁之愁。而这种浓得化不开,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愁情,才是词人要传达的。以昔衬今,对比巧妙,突出强调了今日词人内心愁苦之深重。全词以“少年”“不识”“愁”与“而今”“识尽”“愁”对比,突出了词人愁苦之情。以此作为贯穿全篇的线索,感情真率而又委婉。小结
本文标题: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571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