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Z纺织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案例
Z纺织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案例一、内容提要Z纺织有限公司属于中型纺织企业,是自营出口的生产企业,适用“免、抵、退、税”办法申请出口退税。2004年至2006年4月,Z纺织有限公司累计向国税机关申请办理出口退税1054万元,2006年6月16日被**市**区国税局列为重点评估对象。成立评估小组,组员包括负责该企业免抵退税工作的人员和税源管理科的税收管理员、区局税政科科长、税源管理科科长等。评估小组以产能分析为中心、以纺织产品品种结构和生产工艺特点分析为切入点、依托评估指标和产能测算展开分析评估。至7月17日,历时一个月的评估处理终结,Z纺织有限公司补缴增值税579万元。二、案例介绍(一)分析选案1、选案背景生产企业自营出口使用“免、抵、退税”办法,是我国为推进企业产品出口、提高退税效率、减轻生产企业负担而推行的一种新型退税管理方式,具有退税效率高、企业资金负担小、申报退税一体化等优点。该办法推行以来对鼓励生产企业自营出口取得了较好的促进作用,但是,从这几年的执行情况上看,由于“免、抵、退税”的便利性,使得一些企业将外购产品作为自产产品出口并申报退税。该公司从2004年6月开始发生出口业务,按照出口退税审核软件统计,该企业出口情况是:2004年6月-12月出口销售3110万元人民币(以下均为人民币),出口数量284万米:其中6月2058万元、7-10月销售为0、11月436万元、12月616万元;2005年合计出口销售5242万元,出口数量477万米:其中1月1289万元、2月800万元、3月1958万元、4月1031万元、5月43.9万元、6月-8月为0、9月130万元、10-12月销售0;2006年1-4月出口销售5367万元,出口数量480万米:1月出口1527万元、2月599万元、3月2638万元;4月604万元。2004年6月-2006年4月共出口销售数量1241万米,出口销售收入13720万元,并据此办理出口退税1045万元。从申报情况和日常管理中反映出来的情况看,该公司存在重大疑点。2、对象筛选主要运用行业对比法进行分析,进一步确定评估对象。(1)该企业实际生产的产品品名与出口报关的产品名称不一致,比如工厂实际生产弹力卡其、灯芯绒、府绸、涤棉布、帆布、弹力斜纹布等,出口为化纤梭织布、染色布、涤棉针织布、涤纶针织布等。而由于纺织设备和纺织工艺的特殊性,不同的纺织设备所适用的纺织原料和生产的纺织品是完全不同的,且设备之间不存在替代性。由于该公司的生产设备仅有剑杆织机,这种设备主要是用于织造各种棉制或混纺的梭织布,无法生产针织布,因此,显然该公司出口的部分产品不是自产。(2)该企业几年来的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异常。(见下表,单位:元)时间销售收入免抵退销售收入内销直接人工支出2003年16752.36016752.3643401.002004年37463188.5130813179.786650008.733633933.502005年64907119.8155292757.829614361.993826880.972006年1-4月57991031.9153678265.774312766.141243468.83合计160378092.59139784203.3720593889.22从表中可以看出该企业的出口增长几乎是每年翻一番,而从企业人力资源投入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这显然不符合纺织工业生产的基本常理。(3)从企业的账面看,车间每月生产多少成品就销售多少,有时两千万销售收入,有时几百万,有时为0,显示企业月度销售极其不均衡,与该公司的每月耗电量不吻合。(4)资金流向分析。资金往来看,该公司与其关联公司存在着大量的相互拆借和相互买卖的现象,且其出口商也是公司的股东。同时在资金运用中大量采用银行承兑汇票,资金的运作令人可疑(具体流转见下图)。鉴于以上情况,经**区国税局领导批准,将该企业确立为评估对象。3、案头分析基础该纺织企业于2000年6月成立。主要经营范围:纺织和织布加工。公司原注册资本500万美元,2004年4月26日营业执照变更,将注册资本增加到800万美元,截至2004年11月5日公司实际到位货币资金为690万美元。评估小组利用平时出口退税审核数据、征管资料数据、金税工程数据以及评估需要补充而收集的资料,根据纺织企业的生产特点测算该公司的最高可能产量,从而推测出该企业的实际生产能力,锁定企业申报出口退税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约谈举证的重点。4、指标选择与分析由于纺织行业的设备使用时其功率是基本恒定的,而且在技术条件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单位时间内的生产效率也是基本一致的。因此,评估小组决定以生产设备的功率指标和效率指标为核心,测算该公司的实际产量。于是评估小组根据管理人员掌握的企业2006年1-3月详细的生产日报表,结合企业每月电费耗用情况,对该公司的实际生产情况进行测算,经测算,该公司2003年12月至2006年5月的实际生产量约为277万至306万米(详见下表)。Z纺织有限公司电费测算实际生产量明细表时间耗电生产量(米)生产量(米)备注数量(千瓦时)金额(含税)扣除其他企业用电2003121745614930.2429015.0132632.25耗电推算2004011295011169.7721525.2324208.73耗电推算2004022312016935.8538429.6043220.53耗电推算200403128899807.421423.8424094.70耗电推算2004043974940722.9766069.9974306.78耗电推算200405354833000058979.1366331.92耗电推算2004061720065858.0128589.5032153.68耗电推算2004072280048822.2337897.7042622.32耗电推算2004083680058088.7261168.2268793.92耗电推算2004094800064153.5779784.6489731.20耗电推算2004107680074107.13127655.42143569.92耗电推算2004118200075192.88136298.76153290.80耗电推算200412103600107079.25172201.85193669.84耗电推算20050196400117358.87160234.15180210.16耗电推算20050265200104729.05108374.14121884.88耗电推算200503134000222732.12250499.60耗电推算200504119200198131.86222832.48耗电推算20050573600122336.448137587.84耗电推算20050664400107044.392120389.36耗电推算20050762000103055.16115902.80耗电推算20050875600125660.808141326.64耗电推算2005095440090422.592101695.36耗电推算20051045600161950.7275795.40885244.64耗电推算2005115080084438.7494965.52耗电推算2005125400091964.8789757.72100947.60耗电推算2006012200074034.6644627.1044627.10取自企业生产记录2006024040058309.8472264.4072264.40取自企业生产记录2006035200073264.9073264.90取自企业生产记录200604116957.90116957.90取自企业生产记录20060599318.8099318.80取自企业生产记录合计2773455.543068546.565、发现疑点(1)、该公司申报的自营出口销售额与公司实际生产能力严重不符,存在虚报自产产品产量的可能。根据评估人员的测算该公司2003年12月至2006年5月的实际生产量约为277万至306万米,而企业以自产方式向税务机关申报的出口产品数量为1241万米,两者相差甚巨。(2)、该公司存在虚增固定资产,多提折旧的可能。截至2006年5月,该公司账面体现公司有剑杆织机332台,价值1376万元,高速织机储纬器346台,价值1091万元,上述两类固定资产企业年计提折旧226.32万元,从上述的产量推算中可以进一步分析出,以企业的实际产能看,企业并不需要这么多的设备,如果企业账面数字属实的话,将造成大量的资产闲置。(3)、存在虚开加工费发票的可能。2005年1月27日,该公司开具12份增值税专用发票,共计金额934772.05,税额158911.22。上述发票注明的劳务是针织布加工费。由于该公司没有生产针织布的相关设备,不可能为他人加工针织布,因此上述的发票明显涉嫌虚开。(二)约谈举证**区国税局向企业发出了《纳税评估约谈说明建议书》,指出异常涉税指标,并列出要核实情况的明细清单,要求企业对评估初步确认的问题进行自查,并作出合理的解释。区局评估小组于2006年6月20日开始与企业负责人、生产厂长、会计、及办税人员进行了当面约谈。约谈围绕案头分析异常点逐一展开:异常点一:企业的实际生产能力与企业出口销售的数量严重不符。对于上述的问题,该公司法人称:1、区局评估人员所采用的生产日报表,系该公司部分新产品的生产记录而非全部的生产记录,因此,区局根据耗电量测算产量的方法不全面。2、该公司的出口产品大部分是自产,仅有小部分特定品种委托加工,同时提供了两份加工合同和部分加工企业名单。异常点二:企业虚增固定资产,多提折旧。对于上述问题企业负责人解释为部分设备尚未到位,但发票已经开具为理由,因此先在账上反映,由于企业财务人员不熟悉情况,将该部分未到位的设备也计提折旧。异常点三:存在虚开加工费发票的可能。对于上述问题,企业负责人解释为可能是开票时,开票人员填写失误造成的。(三)进一步核查为了确实了解和掌握该公司的实际生产能力,检查人员采取了以下措施进一步展开调查:(1)、通过调查、了解其同类型的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确定该公司的实际生产能力。区局通过兄弟单位了解到,某纺织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使用的纺织设备的型号和该公司一致,均为GA747-Ⅱ型。为此,派人到A公司实地了解这种类型设备的生产能力,作为确定该公司实际生产能力的参照依据。由于A公司系原国有企业厦门纺织厂改制而成,其生产历史悠久,生产技术较为成熟,生产组织管理完善、严密,因此其提供的数据具有较强的可信度和指标意义(具体指标数据见下表)。GA747-Ⅱ型箭杆织机相关性能指标项目数据备注1、工作效率90%-100%连续生产的可能性2、功率1.2千瓦时/小时织机的单位耗电量3、24小时全班产出量100米以下密度越高的布单位产量越少根据A公司提供的相关数据,测算出该公司的最高可能的产量为:2004年1285338.24米;2005年2175742.31米;2006年1至5月554143.48米,合计4015224.04米(具体计算见下表)。Z纺织有限公司最大可能产量测算表日期总耗用电量(度)织机耗用(度)织机使用时间产量(米)2003121745612219.22.16460584642426.272004011295090651.60584588131474.5820040223120161842.86696191356192.45200403128899022.31.59828166531326.322004043974927824.34.92901682996608.732004053548324838.14.40001771586240.3520040617200120402.13286093941804.0720040722800159602.82728077955414.7020040836800257604.56333038
本文标题:Z纺织有限公司纳税评估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60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