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金刚经的福德第一章缘起我母亲不幸摔倒,手臂骨折,需要静养数月,但我母亲很怕麻烦我们这些子女,什么事情都还要自己做,尽量不叫我们代劳。有一天,我母亲心情好了一点,我便告诉她说:如果是一个好的法,那么这个法要合符三个标准,即初善,中善,竟也善。也就是开始好,中间好,结果也好。所有的人都好。但现在的人,就不是这样了,因为没有这样的法,所以行为错误百出,结果也就不如人意了。比如现在的父母与子女。父母不像父母,总是将最好的东西宁可砸碎而不给予子女。子女受到这样的教导,也就不像个子女了,从而造成道德沧丧,家不像家,国不像国。代代相传,必受其果。母亲不解,认为天下没有这样的父母,天下的父母,总是将最好的东西给予子女,总是尽自己所能的帮助子女。我告诉母亲说,天下最好的东西,不是钱财,钱财给予子女,你认为是将最好的东西给予了子女,如果他真是最好的,那么合符初善,中善,竟也善的标准吗?子女因为得到了这些钱财就最终过了幸福的生活吗?父母因为失去这些钱财,就因此过得平安如意吗?天下最好的东西,不是一切的物质,物质,搞不好,会坏了子女。更何况,这些物质不过是从你的身边转移到子女身边,子女如果因此而好了,说明你因此而损失了,这并不是一个完美的办法。父母不是子女的奴隶,最好的东西也不是为子女忙碌一辈子,忙碌一辈子的结果,他们可能并不感谢你,而父母却因此永远没有过上幸福的生活,这样的法也不是完美的法。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有一样至宝,像夜明珠一样价值连城,像日月光一样光明四射,但是却没有几个父母给予了子女,而是自己亲手打碎这件至宝,让自己受到果报,也让子女受到果报。这件至宝就是给子女一个孝顺的机会。如果你是父母,你应该主动让孩子为你付出,主动让孩子为你代劳,给子女一个孝顺的机会,这就是天下至宝,这也就是最完美的法,他才能达到初善,中善,竟也善。因为父母的工作有了子女的代劳,自己老有所养,什么事只要说一声,所以父母因此会过上好的日子。这是开始的好。也是父母的好。子女因为孝顺了父母,孝顺是天下至德,有了这些福德,将来必受好报,且不说后事如何,单就这种言传身教,也会感染自己的孩子,当自己老了时候,也会收到善良的果报。这是中善。天下之事,莫不系于福德,给子孙一点福田,给子孙一点种福德的机会,会让子孙因此福德而得以走上正道,信仰正法,得以过上幸福的生活,得以过上光明的生活,这是何等之利,相比财富,劳作,何止百倍,千倍,万倍?这是究竟之善啊。这样说来,天下父母,应该做的就是将孝顺的机会留给子女,天下子女,应该做的就是尽量孝顺父母,走上正道。听说了这样的法,母亲不再固执于已。不过,什么是福德呢?这就想到了积集福德最多的佛教经典《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由此因缘,所以想起来,应该讲一讲《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第二章佛法如水大凡佛法,都要以佛佗在世所讲为准则,只所以要以佛佗讲的法为准绳,并不是表明后面的法就不好,当然,也并不就是好。可以用一个比喻来说明佛佗所讲的法与后代诸贤所讲法的区别:佛佗所讲的法,如同清水,他适合所有的人,适合所有的变化。后代诸贤所讲的法,是在佛佗所讲法的基础之上,所创立,就比如拿水,杂以五谷诸物,做成各种饮料。他是佛法与当时的结合,能够令佛法发扬光大,但同时,他们也是佛法的罪人,因为饮料,终不是水,终难以回到水,从而让人认为这饮料,就是佛佗所讲的清水。所讲的生命之源。比如有人讲,水是生命之源。但如果将水换成饮料,比如酒,就成了酒是生命之源。这显然经不起推论。所以历代诸贤,所讲诸法,即是宏法,也是害法。要正确的理解佛经,还要结合所宣讲佛法的时代,才能不误诸贤的苦口婆心,敦敦教诲。佛陀所讲的就不一样了,没有时代背景,比如水,古往今来,不曾变更。比如月,朝更时迁,不见有异。如果你还迷恋于某个上师,某个人物,希望理智的回到佛法中来,以戒为师,以法为尊,做到依法不依人。这是佛陀的教诲,是法的流传。当然,我在这儿随便说法,其实也是佛法的罪人,所以,诸位只能权当交个朋友,明白我所讲的法,不过是佛法与这个时代的产物,他不是真正的佛法,他是通往佛法的路,那我的罪过就要小得多了。说白了,过个一段时间,象我这样讲的法,就如微尘一样,不值一提了。但金刚经的光芒却会永恒的存在,会永远成为人们前进路灯。如果说,世尊在世时,所宣讲的法为正法,也就水一样的佛法,众生皆可以饮用,后来的佛法,为方便法,也就是饮料一样的佛法,虽然适合于那个时代,却不能适有于所有的世代。严格意义上来说,金刚经,同样属于后者。经典的结集,所公认的,还是阿含经,阿含,也就是结集的意思。第一次结集,就是大迦叶带领众比丘结集的。如果想看佛说的智慧,我个人的认为要从阿含经开始。自此而往,至大乘各大经典,这样才不值于对佛学产生魔见。很多人说,这是小乘的佛法,在中国并不流行。其实流行不流行,并不重要,关键是大家的师父,相比佛佗来说,还是差得远的。而大家的根器,相比大迦叶,阿难等佛佗的弟子,我想也不能相提并论。大迦叶都从佛佗的教化中结集阿含经,那为什么要生起我慢之心,置阿含与不顾呢?有了阿含经的基础,大乘经典才不会是空中楼阁,现在的人,什么书有名,就去读什么,华严啊,法华啊,金刚啊,般若啊,其实根本没有读懂,空谈度人,无有实义,有人说,看不懂可以看注解啊,还有象瑜迦师地论等,用来解释,还有佛学词典,用来发挥,怎么会看不懂呢?这就是一种颠倒,本来就看不懂大乘,于是,就去注解大乘,用注解大乘的解释又去看大乘,根本不知道他的源头在哪儿,这样越来越复杂,结果离道也就越来越遥远。简单点说,就象基本的慈悲喜舍,认为自然,应该是这个意思,其实不过是你看的解说多了,就变成了你现在所理解的,认为理所当然的应该是慈悲心肠,一天到晚去度这个,度那个。这就是典型的依识不依智,只依靠常识,认为自己读懂了,其实得到的永远还是常识,而没有得到智慧。第三章释名《金刚经》,全称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为什么要取名为金刚经呢?这是因为在世间,也就是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中,金刚是最坚固,最牢不可破,最坚不可摧的东西。般若,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无上智慧,波罗蜜的意思则是甜蜜的彼岸。这一本经,以金刚作比喻,意为有这样一个法门,就是象金刚一样的不可战胜。从而让人到达甜蜜的无上智慧的彼岸。因此称为《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在其它版本中,就不能这样翻译,比如唐三藏法师唐玄奘的译本,与唐法门义净的译本,都称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还有如隋三藏法师笈多的译本名为《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等等。在这些名称上,金刚成了能战胜的,战胜金刚的就是这本书中的法门,能牢不可破的,最坚不可催的金刚,竟然还有能战胜他们的法门,这是什么法门呢?在老子的《道德经》中,就指出“柔弱胜刚强”的道理,而佛教的《金刚经》说的就是这样一个法门,他的名字叫“忍辱波罗蜜”。通过修炼忍辱,从而战胜最坚固的我执,象金刚一样的我执,达到甜蜜的智慧之岸,这就成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要义。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们选择了鸠摩罗什法师的版本,也就是常见的流通版本,方便大家的理解与交流,同时也是因为这个版本法门圆融,步步递进,优美无与伦比的原因。在译经上,唐三藏法师玄奘是最忠实于原文的,因此,在遇到不容易理解的名词上,会引用到唐三藏玄奘法师的译本。黄山有一棵松树,百年不衰,叶繁枝盛,身强体健,不惧烈日,不畏严寒。劲风四起,飞沙扬尘,从体而过,安舒适然。有一只松鼠来到这棵松树上采摘松果,看到松树强健的身体,羡慕不矣,便问道:松树,你能告诉我你为什么这样健康吗?松树告诉这只小松鼠说:因为你见到了烈日严寒,可以躲藏,见到了劲风扬尘,可以回家。而我却只能忍辱,只能面对。这就是我为什么强健的原因。第四章释法说到忍辱,就有二种情况:第一种是我们这些凡人的忍辱,别人打了你一顿,你痛得直冒冷汗,但是你强忍着,不发作,还去感谢对方。你做到这一点,已经很不错了。但是,这种忍辱,忍辱的是自己的痛疼,还是一种我的表现。他不究竟,不彻底,一次你不发怒,二次你不发怒,很难讲十次百次之后,你还不发怒。曾经有一个算作是喻言的段子:如果一元钱放在面前,我不动心。如果一百元钱放在面前,我不动心,如果一万钱放在面前,我不动心,如果十万元钱放在面前,是逼我去犯罪。凡人的忍辱就是这样,只所以能忍,那是因为还没有达到极限。柔弱能胜刚强,关键在于你能不能达到至柔,只有至柔,才能战胜至刚。第二种就是菩萨道上的忍辱,也就是大乘法所讲的忍辱,遇到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说我忍无可忍了,但我还想忍,怎么办?这就是需要菩萨道。金刚经就是讲解菩萨是怎么做到无生法忍的。菩萨的忍辱,其实根本就不是忍辱,只不过是称个忍辱的名称罢了。你以为他会痛,其实他不痛,你以为他烦恼,其实他很快乐。所以根本没有嗔恨之心,比如佛佗曾经被歌利王节节肢解,但一定嗔恨心都没有。这就是菩萨的忍辱。菩萨的忍辱,是六度中的一个法门。这个法门要做到的是无想忍辱,这是与凡夫的忍辱是完全不同的二个概念,凡夫的忍辱是压抑自己的想法,而菩萨的忍辱是灭除一切的想法。忍辱的不仅仅是痛苦,还有各种贪欲,各种诱惑,终归是一切的心中杂想。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忍辱法门,被称为第一波罗蜜,即第一的法门。这个第一法门,并不是最好的意思,他的意思是在六度中,可以用为进入菩萨的首要法门,我们常说的六度,也就是六种到达幸福彼岸的地方法:布施,净戒,忍辱,精进,静虑,般若。其它的法门,也都是很美好的,比如般若,就是无上法门,也就是究竟法门。所以,不要误会了这个第一的意思。但也不要轻视了这个第一的意思。第五章第一品法会因由分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第一节,如是我闻即佛法的根本“如是我闻”这四个字一般的理解,就是我听佛是这样说的,或者我从佛哪来是这样听来的。而这个我,就是指的阿难。因为佛教是讲无我的,所以在很多的佛经中,这四个字就去掉了我,变成了“闻如是”。如是的本意就是如来实相,也就是真实不虚的如来境界。这样的解释在法华经中可以得到举证:在《法华经.卷一.方便品》所举之“十如是”,这个如是,就是如来实相,就是本质世界。如是,讲的是本质,讲的是如来实相。那么我闻呢?这个我字就是表明我们这些凡夫,也就是并没有证得阿罗汉果位的人。阿难也属于这一列,就算他在结集经典的时候,被认为已经证悟,他也可以代众生来请法,在金刚经中,须菩提就是代众生,代善男信女请法的。所以说,我闻,表达的是我们这个世界中的众生听到的情况。综合这四个字,可以看出,佛经要告诉我们什么:佛要讲的就是本质,就是如来,就是实相。而不是谈空论玄。但是佛所讲的法,却是对众生所讲,而我们的世界与佛的世界是完全相反的。所以听到的就成了这样一个情况。换句话说,任何的佛经,都是二个世界的经文,一个是佛境界的了义,另一个就是众生所在的堪忍世界。这在佛经中,有大量的文字可以证明,比如:“凡夫者,如来说非凡夫”。即众生世界里的凡夫,在如来境界中,不能称为凡夫,也没有凡夫。再比如:“世界者,如来说非世界,是名世界”。意思是说:世界这个名词,从如来境界来说,并不称为世界,他不过是名相上的世界罢了。这样的例句,在佛经中比比皆是。最常见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大家谁都知道,其意思简单的解说就是:我们认为实在的物质,从本质上来说,其实并不永恒实在,他是空幻的。实相里面的空性,看起来是虚无的,但从本质上来说,他却是永恒实在,永远不消失的。色,用来表示实在,存在,永恒的事物,第一个色是我们凡夫认为实在的。以物质为实相。第二个色是真正永恒的,是本质。第一个空,是看破了,他就是虚幻的意识。第二个空就是空性的意思。所以说,佛给我们讲法,那是很困难的,要将另外一个境界的情况,讲给我们这个低等境界的众生来听,能不困难吗?佛经,就是要我们放下自己的世界,我们在的这个世界,是虚幻不真的。他有数不清的毛病。然后到达佛的境界,只有佛的世界,才是清静,永恒,真实的。当然,这里所说的世界,并不是世界,而是为了理解,称名为世界。他指的如来实境。这样解释下来,如是我闻的意思就成了:如来真实所讲的法,我听到
本文标题:金刚经的福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712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