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新教育”构建理想课堂阅读分享
“新教育”构建理想课堂阅读分享伊洛中学秦巧红这里我第一次接触到了“后喻”这个名词。后喻,指当下所处的后喻时代。美国学者玛格丽特.米德在《文化与承诺》一书中,对社会关系变迁进行了分析,将人类分为“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其中前喻文化时代的知识传授通常是长辈传晚辈,晚辈向长辈学习。并喻文化时代的知识传授通常是同辈相传,长辈晚辈相隔较远;后喻文化时代的知识传授通常是晚辈传长辈,长辈向晚辈学习。那么,后喻时代的课堂就是要求我们一定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只有把课堂还给学生,那么教师才可能把课堂的主动权交出来,由一个无所不能的主导者变成一个协助者的角色。再说在现在这个社会中,一个教师不可能是万能的,他不可能接触方方面面的知识,而孩子们在这个信息量特别大的社会中,一个孩子,两个孩子,十个孩子,几十个孩子,他们的信息量是非常大的,所以在课堂上,当他们意识到他们的主体地位的时候,他们就能够站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和老师共同的去面对,去解决一些新知识、新问题,所以我觉得这个就成功地完成了我们老师的角色互换。另外理想课堂要求我们应该是一个完整的课堂。我们准备一节课的时候,要关注知识系统的完整。不能仅仅关注这一节课的知识点,我们要关注的是这节课在这个学科、在这一年级的、这年度的学习中处于哪一个点,跟其他相关的知识点有怎样的联系和区别。因此,教师的心中应该有一个完整的课程。另外,要关注时间上的完整。即我们备课的时候既要考虑课前、课中,还有课后。因为一节完整的课并不单单指的是课上的四十五分钟,还有前期的准备,中间的实施以及后期的补充延伸等。再者,完整的课堂也要是人员的完整。那么我们在课堂上,除了教师,学生还应该考虑到在学生背后起作用的父母等相关人员。只有做到课程的完整、时间的完整和人员的完整这三个方面的要求,这节课才能说是一节完整的课,才能说是一个理想的课堂。课堂要求完整,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又何尝不是一个完整的历程呢。当我们出生的时候,这就是我们生命的起点,在这一生中,我们都是由一个一个日子,也就是一截又一截的生活时段组成的。那么,我们更要珍惜每一节可,争取用每一节课来擦亮每一个日子,也就就等于呵护了每一个生命,而这里的生命,不仅仅是呵护了学生的生命,也是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有价值,变得有意义,从而让学生、他们的家长还有我们自己都充满幸福感。
本文标题:“新教育”构建理想课堂阅读分享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7829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