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浅谈新课程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浅谈新课程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国光第二中学潘金榜概要: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提高英语教学有效性的主要途径,长期来受传统教学法的影响,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取得。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观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加强对学生阅读技能的训练,采用语篇教学法,阅读前作有效的导入,采用问题教学模式,有效地设问贯穿整个阅读过程,阅读后加强训练以巩固,同时课外扩大阅读量,形成一套科学的教学习惯,持之以恒。关键词:阅读教学阅读策略阅读能力一、问题的提出1、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一般不开设专门的外语课外阅读课,没有对学生英语阅读基本功进行系统训练,往往是进行短期的突击性应试模拟训练,对学生泛读技能的培养可以说尚属空白。2、学生的阅读量小和阅读面窄,造成词汇量小,写作语言素材贫乏;3、学生良好的阅读策略与写作策略缺少,导致学生的篇章意识差等。阅读是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更是写作的基础。阅读能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写作素材,通过阅读,学生可以积累词汇,储存句法、语篇知识,学习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写作技巧。大量阅读又有助于培养语感,并逐步养成用英语思考的习惯。用英语写作就必须用英语思考,这与大量阅读是分不开的。否则,就会写出汉化英语。撇开阅读谈写作犹如谈无米之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下设想:高中阶段对学生进行“多而杂”的阅读训练,即向学生提供程度相当、题材广泛的阅读材料,结合单元话题补充相应的课外阅读材料,实施过程:二、问题分析1、信息与学科整合,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意识英语新课程标准倡导教师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媒体已高度发展的今天,要突破课本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用各种教学资源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这种探究性学习方式超越了传统的单一的学科学习框架,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究精神,使学生的学习能力获得和谐发展。2、课内与课外结合,实现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结合从“阅读与写作”教学过程看,围绕阅读主题内容,读前大量查阅相关内容;读中展示信息,精读课文,解决问题,培养阅读策略;读后讨论问题,进行说写活动,输出信息,体现了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思想,为实现基础课程与拓展课程结合以及实现课外阅读量累计达到30万字找到了一条途径。3、采取讨论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新课程标准》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中的信息互动是一种多边活动,他不是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向学生单向型互动或师生间交流的双向型互动,而是师生,生生间的多边互动,通过学生间相互用英语提问、对话、讨论等,为每个学生增加了更多接触目的语的机会,也增加了使用英语的机会。这种互动式教学促使学生自己与他人学习,促进学生的认知与情感的全面发展。4、写作教学抓住了阅读教学的内在实质进行,是阅读教学的延伸与深化,是语言学习从语言输入到语言输出的一个质的转变。三、问题解决1.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主体参与欲。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动机,使其在主观上产生动力,要让每位学生认识到自己既是知识传播的客体,也是掌握知识的主体,教师要帮助学生强化自己的主体意识,帮助学生对自己的英语学习提出适当的要求,督促自己主动学习,以发展自己的自主性。2.精心设计主体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的主体积极性。英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是通过活动表现的。活动是更新教学观念,开创英语教学新局面的一个重要支撑点;活动是转变教学方式的关键。课堂教学中主体作用的发挥更是通过学生参与的主体活动实现的,因此要精心设计主体活动。实际上,教学始于提问,并以进一步的提问来推进。提问可以唤起学生注意,鼓励学生参与;检查学生对阅读任务的准备情况,发动学生回忆,运用有关知识,帮助学生对文章进行理解;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学生对文章基本事实的理解;降低难度,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技巧;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诊断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但是教师的提问并非无的放失,随意发问,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根据阅读教学的目标,问题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对背景知识的提问,对字面理解的提问,对文章内涵的提问和开放式的提问。前两种问题学要学生的低层次阅读技巧,通常的问题如下:Themainideaofthistextmaybe…Who/where/when/what/why/how…AccordingthepassagewhichofthefollowingisNOTastatement?后两种问题需要学生的高层次的阅读技巧,通常可以提出推断型的问题,如:Theauthorbelievesthat…Theauthorimpliesthat…3.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增强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从而增强课堂的主体性。学生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学习环境是学校,所以,应该营造一个有着浓厚外语氛围的校园环境,把校园变成一个大课堂,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外语并且行之有效的快速提高外语水平。我们可以通过举办英语晚会,办英语小报,开办英语小广播节目,校园里的英语一角,聘请外籍教师上课等形式来改善校园的英语学习环境。课外的英语气氛需要课堂气氛作铺垫,而课外的气氛又感染了课堂气氛,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也会大大增强,学习也更有兴趣了,成绩也随之会提高。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打造趣味英语课堂。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自知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因此,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应该抓住课堂这个主阵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教师可从采用多种教法入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创设情景教学法,利用电教手段和直观教具形象地、有层次地将所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将传统教学媒体(如语言、教材、板书、实物、挂图、模型等)与现代教学媒体(如电视、录音、电脑等)相结合,强化学生的视听感觉,尽量做到能听的让他们听,能看的让他们看,能摸的让他们摸,充分发挥多种器官的作用,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引发兴趣,激发求知欲,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教学气氛中满怀激情地学习。适宜的情感能唤起相应的激情,人处于相应的乐观的情境中可以产生愉快的情感。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活动也是交际活动。交际中充满情感和乐趣,可以使教学气氛变得轻松、愉快,从而消除学生紧张的心理和记单词的乏味感,使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并且主动投入学习。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呢?教师是学生学习情绪的主导者,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首先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情绪饱满,对上课充满信心,带着轻松自信的情绪走进课堂,以良好的情绪影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充满信心,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多看学生优点,当学生出现小错误,或者由于胆小、害羞而不敢开口时,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谅解和适度的宽容,不要嫌他们“不聪明”、“耽误时间”,不要怪他们不能如教师所愿,而要引导他们,鼓励他们,使他们在自己的学习中,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加信心,为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创设良好的氛围和条件。5.教学过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种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教师必须吃透高中英语新课程的教材,了解学生的程度和接受能力,根据文章篇章结构、内在含义设计问题,并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使学生在进行加工处理信息的创造性活动和交际活动中有大量的听与说的机会。6.运用任务型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任务型教学模式体现了语言习得理论,它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同时也十分关注语言的形式的学习,从而有助于掌握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是将英语的教学目标整合到一个或多个具体的活动任务当中,使学生在使用英语完成任务的同时,不知不觉学会英语,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其实质是:英语课堂教学应具有“变化性互动”的各种活动,即“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对话性互动,进而产生语言习得。在语言技能方面,遵循先输入后输出原则,使教学阶梯式层层推进。任务型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它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创造出不同的任务化活动,让学生通过与学习伙伴合作、协商去完成任务。学习过程充满了反思、顿悟和自醒,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因,提高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他们的认识策略,培养他们与人共处的合作精神和参与意识,并在完成任务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就感,实现自我价值。运用学习任务组织教学,强化了语言交际应用的过程,充分体现了语言的交际本质。许多研究表明:任务型教学在一定条件下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有效途径之一。结束语:总之,新的课程标准向我们广大教师提出了重大挑战,但也提供了机遇。只要我们善于抓住机遇,知难而上,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新观念,加强学习,以学生为本,改变自己的教学的方式、方法,我们就必然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和广大外语教师一起共同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新课程下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把我国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推上一个新高峰。
本文标题:浅谈新课程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085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