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计量模型的实证检验
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计量模型的实证检验作者:荣蓬,秦莉君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济南,250014刊名:中国管理信息化英文刊名:CHINAMANAGEMENTINFORMATIONIZATION年,卷(期):2008,(6)被引用次数:0次参考文献(4条)1.章永奎.刘峰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相关性实证研究2002(03)2.李维安.王新汉.王威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非经营性收益的分析[期刊论文]-财经研究2004(11)3.陆建桥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期刊论文]-会计研究1991(09)4.DechewP.SloanR.SweenyADectingEarnintsManagement1995(02)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范翔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相关性研究2007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财务理论界致力于盈余管理的研究,这一问题已成为现代会计理论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盈余管理不是一种单纯的会计行为,它是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冲突的产物,而公司治理是用来协调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关系的一种机制,因此,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必然会对公司管理当局的盈余管理行为产生影响。而国内学者是近年来才开始对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进行共同研究,且大部分研究是采用规范分析的方法,实证研究成果不多。因此本文选择对盈余管理和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从数量的角度来衡量盈余管理和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关系,使盈余管理和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关系更加清楚直观。本文首先阐述了公司治理和盈余管理的涵义及其相关理论,分析了公司内部治理与盈余管理的相互作用机理。实证研究离不开计量模型,文章对各种盈余管理的计量模型进行了分析,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新的盈余管理计量模型。随后,选取2005年沪市制造业的426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从董事会、监事会特征,运用描述性统计、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最后,提出了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的建议,以期能有效制约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2.学位论文易璐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相关性的研究——基于深沪两市制造类企业的实证检验2005注册会计师行业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行业,但其执业质量的优劣不能根据有限的几个案例轻易得出结论。本文试图以盈余管理为桥梁,通过检验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的相关性来检验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质量。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思路是:首先,根据应计利润分离法的思想通过计算可控应计利润率来计量盈余管理的程度;其次,将可控应计利润率与审计意见进行线性回归检验其相关性。如果统计上显著正相关,则表明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审计出盈余管理。通过对中国股票市场上2004年度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注册会计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审计出盈余管理。 从结构上看,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首先定义了盈余管理的含义,并对盈余管理及其与审计意见相关性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第二章介绍了盈余管理的各种计量方法与模型,并在对我国股票市场分析的基础上解释了本文选择模型的依据;第三章阐述了本文实证研究的方法和数据的描述;最后一章是实证检验的结果以及模型效果的比较,并得出最后的结论。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消除了横截面模型的异方差性,提高了模型的解释能力,使盈余管理的计量更加准确、客观;另外,通过不同模型的对比研究了盈余管理对独立审计质量的影响,从而使结论更具有客观性。3.学位论文王生年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公司治理的视角2008在现代公司制下,公司治理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委托代理关系中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问题,企业的会计盈余是委托代理关系中各方利益主体关注的焦点,管理层有可能为了自身利益采取机会主义行为,应计制会计下盈余管理的不可肃清也为管理者利用盈余管理手段最大化自身效用提供了可能。由于管理者的盈余管理行为,引起了契约合作方的利益冲突,因此研究盈余管理问题,既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也是公司治理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已经成为导致盈余管理问题的最根本的原因。资本市场作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我国宏观、微观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不仅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依据,也是建立公开、公正、公平资本市场的根本前提。公司治理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管理者的盈余管理行为。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理论分析,结合实证研究,发现影响盈余管理的公司治理内外部因素,为改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优化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与外部治理机制提供理论依据。论文第一章是引言,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第二章对盈余管理的研究进行了简单回顾,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与本文的研究方向。第三章在对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对盈余管理动机进行了阐释,并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与外部治理机制二个方面探讨了不同公司治理模式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第四章运用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方法,以报告盈余分布的不连续现象为出发点,构建了盈余管理的基本模型,对管理者报告盈余的动机进行了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将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与外部治理机制引入模型,探讨了公司内外部治理因素对管理者报告盈余的影响。第五章在梳理盈余管理计量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现金流收益调整的盈余管理计量模型,并与6个国内外常用模型对盈余管理的检测效力进行了比较,新模型对盈余管理的检测效力与稳定性得到了检验。第六章检验了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从股权结构、管理层激励、董事会特征与监事会四个方面选取了14个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特征变量,用现金流收益模型计算操控性应计利润,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等计量手段,实证检验了影响盈余管理的公司内部治理因素。第七章考查了公司外部治理机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从制度环境、市场竞争、债权人治理与中介市场出发,选择了15个公司外部治理特征,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对这些因素与操控性应计利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第八章是总结与展望,对本文的主要结论与研究不足进行了总结。研究所得结论对于优化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完善外部治理环境,抑制过度盈余管理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的主要贡献:发展了盈余管理的理论模型,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将公司治理的内外部因素引入盈余管理模型,有助于从理论上认识管理者管理盈余的动机;提出了新的盈余管理计量模型--现金流收益模型,在盈余管理计量模型中引入了现金流、收益与费用,经过比较和检验,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有更好的检测效力,为后续的盈余管理研究提供了新的计量方法;系统全面地考查了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消除了已有研究只关注公司内部治理某一方面因素对盈余管理影响研究中遗漏变量的问题,得到的结论更具一般性;多层次考查了公司外部治理机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特别是引入了制度环境变量,检验了我国各地区不同的市场化进程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同时以公司治理理论为基础,较为全面地考查了控制权市场、经理人市场、产品竞争市场、债权人治理、审计市场与机构投资者等公司外部治理因素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拓展了盈余管理研究的范围。4.期刊论文王生年.白俊.WANGShen-nian.BAIJun应计的盈余管理计量模型比较分析-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24(6)在回顾盈余管理计量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现金流收益调整模型,并选取相关样本,对6种盈余管理计量模型和现金流收益调整模型在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计量中的效力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分段线性模型和现金流收益调整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的操控性应计利润具有更好的检测效果.5.学位论文寇晓雪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及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相关性的实证研究2007盈余管理是国外20世纪80年代后期兴起的实证会计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对盈余管理的研究有助于完善会计准则,减少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盈余信息质量,改善公司治理。国内外很多学者从盈余管理的动机、公司治理、内幕交易等方面对其定义、性质进行了研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完成或超过市场对它的盈利预期或风险效应,达到其预期的管理目的或私有利益。同时,会计盈余信息质量作为会计报告使用者了解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一种手段,也日益受到会计学者们的关注,因为会计盈余信息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存在性,有助于缩小公司管理者与报告使用者的信息不对称,防范盈余管理的负面效应,本文也就试图通过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的相关性来分析盈余管理行为,揭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下的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的外在表现形式。论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前言。主要是对国内外有关盈余管理及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的研究综述。西方学术界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已经进行了20多年,国内学者在西方研究的带动下也有了很大的突破,但是目前对于盈余管理是否属欺诈行为至今尚无统一认识,由此本文对盈余管理给出了自己的定义,即盈余管理是企业为达到一定的私有利益而对其财务处理进行有意操纵的行为。从表面上看盈余管理具有一定的合法性,但是当上市公司有意的对其会计处理方法进行调整时往往会使得公司的盈余信息披露质量低下,影响投资者的判断,诱导投资者做出错误的决策。第二部分是盈余管理对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的影响分析。主要研究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对于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的影响。分别从盈余管理的涵义、动机、手段及其在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弹性空间下对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即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和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的相关性实证分析,本文选取的样本对象主要是我国上市公司中的制造行业,从中国证监会公布的上市公司制造行业的数据来看,截至2005年末,沪深两市共有制造业上市公司792家,其数量占整个上市公司总数的59.5%,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本文的计量模型分为两个步骤,即行业模型与修正的Jones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第四部分是对计量模型的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主要是对第二个模型的分析,包括模型中解释变量的相关性分析,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模型的拟合优度、F检验值以及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第五部分是研究发现及启示。从计量模型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公司盈利能力越强、财务业绩越好、负债经营程度越低,投资者的期望程度越高(同时满足),其操控性应计利润越高。另外,有过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的上市公司其操控性应计利润越明显,即在证券市场上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是减轻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信息不对称的两种手段。会计报表使用者在进行投资决策之前,一方面要留意财务报告的相关财务指标,另一方面,要注意证券交易所的公开谴责通告。从而防范盈余管理带来的风险。最后,本文给出了一些相关建议,包括:加强对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的认知能力、完善会计盈余信息披露体系、加强管理当局的职业道德建设,这些建议的立足点是希望可以缩小上市公司与报告使用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使投资者能够放心地使用财务报告,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本文的研究贡献在于以下两个方面:(1)将行业模型与修正的Jones模型相结合计算操控性应计利润,这种相结合的方式有利于操控性应计利润计量的准确性。因为在特定行业中先利用行业模型选择出没有盈余管理动机的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回归,得出非操控性应计利润的计量模型,再对整个行业的数据进行拟合,有利于减少不同行业出现的误差。(2)在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会计盈余信息质量的相关性分析模型中,增加了市盈率和权益净利率这两个财务指标,由分析的结论得出这两个财务指标的引入加强了模型的拟合优度,且与其它财务指标间不存在共线性,更加有利于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判断。6.学位论文王琦公司治理下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2006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财务理论界致力于盈余管理的研究,这一问题已成为现代会计理论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盈余管理不仅仅是会计行为,也是一种管理行为,要想控制盈余管理就必须从根源上抓起。由于盈余管理的对象是会计信息,而会
本文标题: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计量模型的实证检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15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