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第1节燃烧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沪教版
0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第一节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第一课时)一、目标定向1、通过探究学习认识燃烧发生的条件。2、区分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认识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二、个体自学(阅读教材、思考问题)1、燃烧是一种。2、燃烧要满足3个条件:(1),(2)(3)。3、某种可燃物,称为该物质的着火点。4、写出下列符号表达式:(1)当氧气充足时,碳的燃烧(2)当氧气不充足时,碳的燃烧5、一氧化碳是、的气体,一氧化碳很容易和人体的结合,如果人吸入较多的一氧化碳,就可能窒息死亡。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时,应立即并迅速将中毒者移到空气新鲜处。一氧化碳可以燃烧,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三、同伴互导1、小组内相互交流基础知识的对错。2、小组选出代表展示基础学习的成果。四、教师解难1、燃烧的剧烈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系。2、点燃可燃物一定需要“火”吗?(举例说明)3、在点燃的蜡烛上方放一个玻璃片,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4、解释下列事例:(1)街上卖烧饼的摊子,炉子下方加上鼓风机,目的是:,(2)以前人们都是用煤球,现在都是用蜂窝煤,目的是:。五、练习检测1、下列不属于燃烧需要的条件的是()A、可燃物B、氧气C、压强D、温度达到着火点2、在纸叠的小船中加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纸船安然无恙。纸船没有燃烧的1主要原因是()A、纸不是可燃物B、没有与氧气接触C、没有达到着火点D、水能灭火3、在开篝火晚会时,为了使木材燃烧得更旺一些,通常把木材架起来燃烧而不放平在地面上燃烧,这是因为()A、这样传热更快B、这样可以降低木材的着火点C、这样可以使木材与氧气充分接触D、这样有利于散热4、冬天在室内燃煤取暖,可能会因为通风不畅产生有毒气体,该气体是()A、氧气B、甲烷C、一氧化碳D、氢气5、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A.燃烧一定要点燃B.只有含有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C.凡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都叫燃烧D.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六、补充学习1.要使可燃物燃烧,必须具备()A.较高的温度B.充足的氧气C.较高的温度,充足的氧气D.温度达到可让物的着火点和充足的氧气2.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A.氢气B.一氧化碳C.二氧化碳D.氧气3.集气瓶内充满某种气体,是二氧化碳、氮气、空气中的一种。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一定是()A.二氧化碳B.氮气C.空气D.氮气或者二氧化碳4.含有硫的煤,在火炉中如果不完全燃烧,则排放出能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是()A.SO2和CO2B.CO2和COC.COD.SO2和CO5.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熊熊燃烧的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的木船,使曹军的木船燃起大火。根据右图所示燃烧的条件填写:曹军的木船是,木船燃烧的条件是、。6、小刚和小强用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经查阅资料知: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1)观察到的现象,铜片上的白磷,红红磷,水下白磷。(2)当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一会儿之后,红磷也燃烧起来,原因是:(3)如何使水下的白磷燃烧?
本文标题: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第1节燃烧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沪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187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