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九年级下化学单元测试第六章溶解现象同步练习无答案沪教版
兴化市明升双语学校初三化学练习(第六章溶解现象)1.溶液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洗涤剂去油污是乳化现象C.豆浆、牛奶都是溶液D.溶液都是无色的2.把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来源:A.食盐B.植物油C.蔗糖D.高锰酸钾3.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豆油B.蔗糖C.面粉D.泥土4.把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花生油B.面粉C.蔗糖D.汽油5.将下列固体物质分别加入适量的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温度会降低的是A.NH4NO3B.NaClC.NaOHD.CaO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用洗涤剂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乳化作用B.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C.为减少水污染,农业上应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D.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7.下列可以作为溶质的是A.只有固体B.只有液体C.只有气体D.固体、液体或气体8.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蔗糖溶液时,导致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偏大的可能原因有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B.用来配制溶液的烧杯刚用少量蒸馏水润洗过C.用托盘天平称取蔗糖时,将蔗糖放在右盘,且称量时使用了游码D.用了含少量杂质的蔗糖配制溶液9.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甲图表示称取7.5g氯化钠B.乙图表示量取42.5mL水C.丙图表示溶解氯化钠D.丁图表示向试剂瓶中转移溶液10.溶液是一种重要的混合物。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为溶液中的各种粒子保持静止不动B.饱和溶液是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C.不饱和溶液通过降低温度一定能变成饱和溶液D.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一定能形成溶液11.化学知识中有很多“相等”,下列关于“相等”的说法正确的是A.将食盐加入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的食盐和水的总质量一定相等B.溶解度曲线相交,表示曲线所代表的物质的溶液质量一定相等C.将两种液体混合,混合后的体积与混合前两种液体体积之和一定相等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相等12一定温度下,向图I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如图Ⅱ所示,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A.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B.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C.溶质的质量增加D.溶质的溶解度变大13.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胶头滴管B.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氯化钠的质量3.0gC.用1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D.实验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14.(北京市)配制5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的仪器是A.蒸发皿B.玻璃棒C.烧杯D.量筒15.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具有均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固体溶质的溶解度C.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D.融雪剂的原理是利用某些物质水溶液的凝固点低于0℃16.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A.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gB.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gC.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D.20℃时,将36g氯化钠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17.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甲实验为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乙实验为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②③④⑤A.甲实验的步骤是①④⑤,其中去除杂质的关键步骤是蒸发B.甲实验各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都是相同的C.乙实验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骤进行操作,则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水的密度是1g/cm3)D.乙实验中,若①所用的烧杯内壁沾有水,对配制的溶液浓度无影响18.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取等质量t2℃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t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b=cB.恢复至t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ab=cC.恢复至t2℃时,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D.若继续降温至t1℃,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19.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30℃时,分别将30g硝酸钾和氯化钠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B.通常情况下,采取降温的方法能将两种溶液都变成饱和溶液C.若将硝酸钾溶液降温到20℃,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3:10D.若将硝酸钾溶液变为10℃时的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20.氯化钠是重要的盐。下列做法或说法中错误的是A.“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的实验中,使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氯化钠的溶解B.“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中,当蒸发皿中的滤液全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C.氯化钠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它在水中解离出自由移动的Na+和Cl-D.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小21.(资阳市)t℃时,向一支盛有0.15g熟石灰的烧杯中加入50g水,充分振荡后静置,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上层清液变为不饱和溶液B.t℃时,熟石灰的溶解度为0.3gC.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小于50.15gD.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于0.3%22.下图表示某物质在水(a)和酒精(b)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相同B.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20℃时,其水溶液比其酒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D.40℃时,其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8%23.(泸州市)根据右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a点表示,t2℃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甲物质25gB.甲物质的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t1℃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质量相等D.t1℃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24.(孝感市)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5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B.50℃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2C.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采用降温结晶方法D.将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25.右图表示的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35℃时100g甲的溶液中含甲的质量60gC.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D.10℃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26.(宜宾市)右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t1℃三种物质中B物质的溶解度大B.t2℃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AC.可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t2℃时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t1℃时,将等质量的A、C不饱和溶液分别用添加溶质的方法形成不饱和溶液,所加的溶质质量相等27.(德阳市)20℃时,取四份一定质量的饱和硝酸钾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后,所得结论正确的是A.保持温度不变,减少10g溶剂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B.保持温度不变,加入10g溶质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C.保持温度不变,加入10g溶剂后,溶质的溶解度减小D.降温至10℃后,溶质的溶解度减小28.(河北省)20℃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20g,分别加入到四个各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其溶解情况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4.2209.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得四杯溶液都是饱和溶液B.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C.20℃时四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丙>乙>甲>丁D.四杯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为:丙溶液>乙溶液>甲溶液>丁溶液29.(盐城市)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t20C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将甲溶液从t20C降温到t10C时,一定有晶体析出D.将t20C时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30.(扬州)如图是KNO3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KNO3的溶解度大于NH4ClB.t2℃时,KNO3和NH4Cl的溶解度相等C.t3℃,两溶液中KHO3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NH4ClD.NH4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于KNO331.(昆明市)在80℃时,物质A的溶解度比B小。分别取等质量的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30℃,析出A、B晶体的质量分别为mg和ng(A、B均不含结晶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甲0t1t2温度/℃溶解度/g乙¦¦A.80℃时,A饱和溶液与B饱和溶液相比,前者所含溶质的质量一定比后者小B.30℃时,若A的溶解度比B大,则m一定小于nC.30℃时,若A的溶解度比B小,则m一定大于nD.30℃时,A饱和溶液与B饱和溶液相比,后者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前者大32.(金华)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30℃时,向100克水中加入25克A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B.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10℃,变成不饱和溶液C.B物质的饱和溶液从30℃降温到20℃,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D.30℃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33.右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34.华雪同学想制取“叶脉书签”,需要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需称取氢氧化钠g。(2)若用25%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需25%的氢氧化钠溶液g;蒸馏水g;配制时应选用mL(选填“10”、“20”、“50”、“100”)的量筒量取蒸馏水。(3)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在托盘天平的左右托盘上垫滤纸称取氢氧化钠固体B.将准确称取的氢氧化钠固体直接倒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溶解C.将配制好的NaOH溶液装入玻璃试剂瓶中,塞好橡胶塞并贴上标签(4)在实验室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填“要”或“不要”)用到玻璃棒。35.某同学用天平称取NaCl固体19g,用量筒量取蒸馏水76ml(水的密度为1g/cm3),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该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若该同学量取水时是仰视读数,则所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会(填“偏大”、“不变”、“偏小”)。36.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常按以下操作进行。ABCDE请回答下列问题:(1)正确配制该溶液的操作顺序为(填字母)。(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C.调节游码D.添加砝码温度/℃甲乙丙400t1t2t3溶解度/g(3)将氯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37.下表是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温度/℃020406080100溶解度/gCa(OH)20.190.17[0.14[0.12[0.090.08NaOH3191111129313336(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曲线,下图中能表示NaOH溶解度曲线的是(填A或B)。(2)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Ca(OH)2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具体措施有: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②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后再恢复到原温度,⑥加入生石灰。其中措施正确的是A.②④⑥B.③④C.①③⑤⑥D.①②⑤⑥(3)20℃时,191g饱和NaOH
本文标题:九年级下化学单元测试第六章溶解现象同步练习无答案沪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191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