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测评新版新人教版
1第七单元第三章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根据化石推断,下列生物出现年代最早的是()A.古代鱼类B.古代两栖类C.古代爬行类D.古代哺乳类2.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但是,当气温上升到25.5℃时,突变体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这说明()A.突变是随机发生的B.环境条件的变化对突变体都是有利的C.突变的有害或有利与环境条件有关D.突变是不定向的3.枯叶蝶在飞行过程中体表呈现鲜艳的黄色,便于吸引异性,降落后的形态和体色像一片枯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枯叶蝶的体色和体态是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保护性适应B.为了应对敌害,枯叶蝶产生了体色随环境变化的定向变异C.在进化过程中,敌害对枯叶蝶的不同变异起到了选择作用D.在进化过程中,枯叶蝶也能产生不利于应对敌害的变异4.对下列观点或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长颈鹿“长颈”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人们对“超级细菌”无可奈何是抗生素质量下降的缘故C.害虫为了适应大量施用农药的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D.枯叶蝶的体色和体形酷似枯叶这是发生有利变异的结果5.科学家发现人与黑猩猩的细胞色素c差异最小,与马的差异则大一些,而与果蝇、向日葵的差异更大。科学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A.比较B.推测C.联想D.想象6.下列四种动物中,最高等的动物是()A.中华鲟B.扬子鳄C.褐马鸡D.大熊猫7.一个考古生物学家研究岩石层中的化石后,鉴定出一个物种。他认为这个物种在一个较长的历史年代中没有发生什么变化,这位考古生物学家的依据可能是()A.该物种的化石出现在古老的岩石层中B.该物种的化石出现在晚近的岩石层中C.该物种的化石出现在古老和晚近的岩石层中D.该物种的化石在岩石层中从未出现过8.假定白兔和灰兔的群体从它们正常生活的牧场转移到白色沙漠上,如果这个群体活下来,很可能是()A.出现白色皮毛的概率增加B.出现白色皮毛的概率减少C.出现灰色皮毛的概率增加D.出现灰色皮毛的概率保持不变9.“地球上现存的生物都是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现存的生物都属于高等生物B.现存的生物一般都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C.现存的生物还将继续进化D.不能适应环境的生物都被淘汰了210.右图表示几类哺乳动物的起源情况,下列对此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原始哺乳动物为适应不同的环境而进化为现存各类哺乳动物B.现存各类哺乳动物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生物通过定向的变异适应变化的环境D.在现存条件下,原始哺乳动物也可进化为现代哺乳动物11.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利用分子生物学可以判断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生物进化的顺序B.凡是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都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C.米勒的实验结果支持了无机物到简单有机小分子物质的生命起源学说D.对几类脊椎动物心脏结构的比较就能总结出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趋势12.下列关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A.自然界中各种生物都能产生后代B.为获取食物和空间,生物之间要进行生存斗争C.为适应环境,生物会主动产生有利变异D.适应环境的个体会保留下来13.如果某种昆虫缺乏适应变化的环境所需要的变异,可能会()A.进化为另一物种B.进化到更高等形式C.退化到低级种类D.灭绝14.下列事例不属于自然选择的是()A.长颈鹿长颈的形成B.雷鸟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C.同一种鸟可形成不同的喙形D.克隆羊的培育15.科学家经过长期观察发现,海洋生物比陆地生物的进化速度慢,其原因最可能是()A.海洋环境中生存斗争相对缓和B.海洋生物发生变异少C.海洋生物一般比陆地生物低等D.海洋生物的变异个体生存机会少16.真菌使某森林中树干的颜色由褐色变成灰白色。多年以后,此森林中不同颜色的蛾类最可能的数量变化结果是()17.某化石采集队,在甲、乙、丙三个不同地层内挖掘到许多化石。记录清单如下:甲地层(恐龙蛋、郑氏始孔子鸟、龟);乙地层(马、象牙、犀牛);丙地层(三叶虫、乌贼、珊瑚)。这些地层按地质年代由远到近排列应是()A.丙、甲、乙B.乙、甲、丙C.甲、乙、丙D.乙、丙、甲18.在一个气候多变的生态系统中,生存机会最多的种群是()A.个体最大的种群B.个体最小的种群3C.个体差异最少的种群D.个体差异最多的种群19.在某个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有许多无翅或残翅的昆虫。形成这种适应性是由于()A.自然选择B.人类选择C.海岛上食物中缺乏翅生长的物质D.海岛上无翅或残翅昆虫的天敌较少20.在学习了“生命的起源”后,几名同学针对我国著名思想家老子的话“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展开了辩论,其中没有道理的观点是()21.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不能解释的是()A.滥用抗生素造成细菌抗药性增强的原因B.蝗虫的体色与其周围环境相似C.曼彻斯特地区深色桦尺蛾增多的原因D.孔雀开屏的原因22.鱼和鲸是不同的动物,但它们都有相似的外部形态,这是由于()A.进化方向相同B.它们有共同的祖先C.自然界的偶然巧合D.相同的环境进行自然选择23.肺鱼在夏季遇到干涸时,常藏于泥中进行夏眠,直到雨季来临时才“复苏”。下列对这种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这是对不良环境的适应B.这是长期人类选择的结果C.这是一种生存斗争的表现D.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24.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论述,错误的是()A.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B.陆生生物一定比水生生物具有更复杂的结构C.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D.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25.2008年美国和加拿大科学家发现了距今大约42亿年的古老岩石,这一发现最有可能成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证据?()A.宇宙诞生于距今137亿年前B.地球的年龄约为46亿年C.距今2亿年前,大陆发生了漂移D.距今6500万年前,哺乳类动物开始繁盛二、非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共50分)26.(4分)依据达尔文的进化学说,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啄木鸟的长舌是取食树缝内的昆虫,反复不断伸长的结果。()(2)在暗洞中生活的盲鼠因长期不用眼睛而逐渐失去视觉。()(3)蛇的四肢由于长期不用而退化,因而获得匍匐的习性。4()(4)猛禽具有锐利的喙和尖锐的爪是自然选择的结果。27.(6分)右图是研究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一个模拟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A装置里的气体相当于,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主要区别是其不含。正负电极接通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自然界的。(2)B装置里的液体相当于,实验后可检验到其中含有等有机小分子物质。(3)此实验表明: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从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是完全可能的。28.(4分)如右下图所示,在地层中发现A、B、C三种化石,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一般来说,更高等、更复杂的化石是。(2)出现较早的物种是。(3)通过对物种化石的研究发现,三种生物进化的顺序可能是(用字母箭头排序)。(4)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29.(5分)杀虫剂在开始使用时,对某种害虫效果显著,但随着杀虫剂的继续使用,该种害虫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抗药性。实验证明,害虫的群体中原来就存在具有抗药性的个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害虫群体中,个体抗药性的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的。(2)杀虫剂的使用对害虫起了的作用,而这种作用是的。(3)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通过害虫与杀虫剂之间的来实现的。30.(8分)科学家在地层中发现未被破坏的沉积岩层的次序,如右图所示,图中Ⅱ层中有物种A化石,Ⅰ层中有物种B化石。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5(1)化石是生物的、或,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2)在研究地层中古生物化石的结构时发现,越是古老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是晚近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通常结构。(3)试比较物种A与物种B的主要差异:。(4)在Ⅱ层里能否找到物种B的化石?为什么?(2分)31.(5分)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资料1抗生素是由某些微生物产生的能抑制微生物和其他细胞增殖的物质,是当前治疗人和动物细菌感染的常用药物。资料2有些细菌由于体内含有抗药基因而不受抗生素影响。如果滥用抗生素,会对细菌的抗药性不断选择,从而催生出对抗生素具有抗药性的“超级细菌”。资料3在自然界中,噬菌体是细菌的天然“敌人”,一种噬菌体只攻击特定的细菌。科学家正在研发噬菌体药物用于治疗细菌感染。(1)病毒性疾病能否用抗生素治疗?(填“能”或“否”)。(2)遗传物质的改变使细菌产生抗药性,这是一种现象。“超级细菌”的产生可以用达尔文的学说解释。(3)噬菌体的外壳由组成,可以识别特定细菌,使得它的攻击具有特异性。(4)综合以上资料,提出一个减少“超级细菌”的办法:。32.(5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农药的产量和品种逐年增加。但害虫的抗药性也不断增强,对农作物危害仍然很严重。近年来,棉铃虫在我国大面积泛滥成灾,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严重。针对这种情况,我国科学家开展了科学攻关研究,成功地将某种生物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中,得到了具有抗虫基因的棉花新品种——“转基因抗虫棉”,它对棉铃虫的毒杀效果高达80%以上。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于这一环境因素对害虫群体进行了,结果抗药性强的害虫适应环境而生存,无抗药性或抗药性弱的害虫不适应环境而遭淘汰,最终形成了抗药性强的害虫种群。(2)上述变异(填“能”或“不能”)遗传给后代。(3)“转基因抗虫棉”具有普通棉花所没有的抗虫特性,这一性状是由其细胞中DNA分子上的所决定的。(4)该项科技成果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作用是。33.(5分)某人做了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工业污染区和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回收,计算其数目,结果如下表。6地区浅色桦尺蛾深色桦尺蛾释放数/只回收数/只释放数/只回收数/只工业污染区641615482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39315840619(1)桦尺蛾的体色有深色和浅色之分,这说明生物个体之间存在着。(2)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的回收率比较高,在非工业区,浅色桦尺蛾的回收率比较高,这说明桦尺蛾对环境具有。(3)不同环境中桦尺蛾的体色不同,这是的结果。(4)如果禁止污染,使工厂的排烟量大大减少。请你预测,桦尺蛾的类型将产生怎样的变化?(2分)34.(8分)将若干只家蝇按一定的雌雄比例分成A、B两组。A组的家蝇用一定浓度的某种农药处理,B组的家蝇不使用该农药。喂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并比较,发现A组家蝇的后代比B组家蝇的后代抗药性强。(实验证明,家蝇中原来就存在具有抗药性的个体)(1)A组家蝇抗药能力强的原因是。(3分)(2)在实验中,家蝇群体中个体抗药性的,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3)A组中家蝇抗药性的增强,是通过家蝇与农药之间的来实现的。(4)A、B两组分别只用一对家蝇做实验,可行吗?。为什么?(2分)。参考答案第七单元第三章测评一、选择题1.A2.C3.B4.A5.A6.D7.C8.A9.A10.B11.D12.C13.D14.D15.A16.D17.A18.D19.A20.D21.D22.D23.B24.B25.B二、非选择题26.答案(1)×(2)×(3)×(4)√27.答案(1)原始大气氧气闪电(2)原始海洋氨基酸(3)无机物728.答案(1)A(2)C(3)C→B→A(4)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29.答案(1)差异不定向(2)选择定向(3)生存斗争30.答案(1)遗体遗物生活痕迹(2)越简单越复杂(3)物种A比物种B出现的时间晚,物种A比物种B结构复杂等(4)有可能。物种B出现时间早,可能已经灭绝;也可能是物种B的一支变异后逐渐进化为物种A;还有可能物种B一直适应环境,物种A出现后,仍能够生存。31.答案(1)否(2)变异自然选择(3)蛋
本文标题: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测评新版新人教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193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