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完整word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xx小学教学设计科目数学主备课人备课人年级一年级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1到20之间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能正确、迅速地读出11到20各数。3、渗透知识间相互联系,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4、使学生掌握对11-20各数的表示以及对数组成的经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11—20各数的读法。难点:11—20各数的组成。教学准备小棒、皮筋、计数器、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1、一起从1数到10。2、从10接着数,你还能数出多少个数呢?对于这些数,你都知道什么?还想知道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新课产生探究意图。】二、探究新知1、出示主题图。请学生看一看,在这些图中,你看到了哪些物品?上面都有些什么数字?一起找一找。生:我看到了11个水果图片棵树,15个正方体,18个球……。师:这些数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存在,请你们试着把11—20之间的数写在小红花上,每朵红花只写一个,并按顺序排列起来。(1)一起把11——20之间的数读一读。(2)观察这些数,你觉得哪一个比较特殊?(3)一起来看大屏幕,默默的数一数,共有几根小棒?有几个一?(4)把十根小棒捆成一捆,有几个十?添上一根,有几个几?共有几根?11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5)同桌合作摆出12根小棒,说一说12是由几个几合成的。(6)继续摆,你们能摆到几,怎样摆的?说说各是由几和几合成的。问:20根小棒是几个十?为什么在2的后面写上一个0呢?小组讨论一下。看数字读数【设计意图:通过摆小棒使学生对数字有个直观的理解。】2、试一试。(1)读卡片上的数。教学过程11、18、3、14、15、20(2)直尺上的某些数隐去,让学生填空。10()()1314()()()1819()3、认识数位。(1)拿出方格纸,小组合作,在方格纸上面摆小棒,下面摆数字,先摆14。(2)怎样摆,说说看。小组合作,接着摆,想摆几就摆几。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摆的。摆完后说一说你们有什么发现?谁能试着给左面、右面的数位起个名字呢?3、介绍计数器。十位上拨上一颗珠子,这个数是几?表示什么?【设计意图:通过课件使学生掌握数的顺序。】三、课堂练习1、看图填数2、完成练习十七1、2、3、4【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更加牢固。】四、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学会了数和读20以内的数,知道十几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还掌握了20以内数的数序和大小。板书设计板书:11—20各数的读法11、12、13、14、15、16、17、18、19、20课后反思xx小学教学设计科目数学主备课人备课人年级一年级课题11—20各数的写法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和“个位”,认识数位板,并能正确书写11—20各数。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xkb1.com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4、通过对数字的表示掌握计数器表示数的多少的经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正确的在田字格里写出11--20各数。难点:书写格式,以及20的书写。教学准备田字格板、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1、从1数到20,再从20数到1。2、背诵11—20各数的组成(几个十和几个一)。【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引出新知,激发学习兴趣。】二、探究新知1、动手操作,初步感知数位。先用小棒往数位筒里放。边放边数:“1根、2根……9根,再放一根是几根?”教师: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在左边的筒里放1根小棒来表示这10根。在右边放4根小棒,表示有多少根?4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用数字卡片在数位板上摆数。师:板书十位个位2、利用计数器写数。出示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什么位?拨出14后,教师教学生写:14。教学过程学生在田字格本上练习书写,教师注意矫正学生的错误写法。【设计意图:通过计数器使学生对数字有个直观的了解。】三、课堂练习:1、用数字卡片摆出下面各数。十六十一十九十四十七十五二十十2、练习的5—10题。四、全课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今天我们学会了数和读20以内的数,知道了十几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还掌握了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板书设计板书:11—20各数的认识10个一是十11、13、15、20课后反思xx小学教学设计科目数学主备课人备课人年级一年级课题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操作巩固11—20各数的认识,并为下一步学习进位加法做准备。同时,使学生既学了加减法,也看到了加减法的关系。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4、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10加几的口算能力的经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难点:能根据图形列出加减法算式。教学准备课件、数字卡片11—19,小棒20根。xkb1.com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直接引入教师出示卡片13,问:这是多少?请你迅速在桌上摆出13根小棒,能让老师一眼看出是13根吗?学生摆,教师巡视。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10+3=1313-3=103+10=1313-10=3【设计意图:一图四式虽然学过,十加几以及相应的减法是新知识,所以为了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学会,在这里仍采用引导。】二、小组讨论,民主评议教师出示数字卡片,想请小朋友摆一摆小棒、写写算式,好吗?设计意图:满足能力强的学生,让他们自己探究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请听清要求:1、每组四个小伙伴讨论一下,找出你们最喜欢的数,找一个代表来前面把数字卡和汇报卡拿回去。2、先在桌上用小棒摆出这个数,然后根据小棒图写出四个算式,写完后把数字卡片和汇报卡贴在黑板上。学生活动完以后进行比赛,教师加以评价,好的提出表扬,差的要及时鼓励。最后,师生共同看一下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请你找出规律。学生积极观察、思考,指名汇报。教师总结:这些算式都是10加几及相应的加法。教师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体现教学形式的开放性,让学生民主地学习,通过教学过程讨论加深印象。】三、总结归纳,再次引入新知同学们,认真观察,黑板上的算式我们还可以分一分类,可以怎样分?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当学生说:一类是加法算式,另一类是减法算式时,教师建议学生给算式的各部分起个名字,教师引导,总结出:加号前面的数叫做加数,加号后面的数也叫做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做和。学习减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过程同上。【设计意图:再次体现教学形式的开放性,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对学生取的名字不做过多的评价。】四、解决计算问题今天大家学习了这么多知识,老师想考考大家,你们能行吗?教师出示口算卡片。11+2=13-2=10+7=14-4=11+3=13-3=12+1=8+10=五、全课总结本节课学习什么知识?引导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板书设计板书: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10+3=1313-3=103+10=1313-10=311+2=1313–10=3加加和被减差数数减数数课后反思xx小学教学设计科目数学主备课人备课人年级一年级课题认识钟表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并结合生活经验会看整时。2、通过观察及自身的尝试活动认识钟;初步了解时针、分针之间的关系;(时针走一格时,分针要走一圈。)掌握整点的含义;3、知道整点时钟面指针的规律2.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熟练的认时刻;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难点:整点时钟面指针的规律。教学准备动画课件一个,教具钟面模型一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识钟表(一)听音乐《在钟表店里》师:你听到了什么声音?生:好像是敲钟的声音。生:是寺庙里和尚敲钟的声音。……师:我们听到的是钟表店里的声音,这节课我们就来和钟表兄弟们交朋友。板书:认识钟表。(二)看主题图,感受生活中的知识应用师:听完了音乐,我们去小红家看看。(课件展示:时针和分针走到7点整,小女孩起床了。)师:你看到了什么?生:我看见小女孩起床了。生:我发现墙上的钟滴答滴答到7点时,小女孩就起床了。教学过程生:早上7点时,妈妈就催小红起来上学了。师:小红每天早上都在7时准时起床,在数学里,我们通常把7点说成7时,我们也要学习小红,遵守时间,按时起床、上学。【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展示对新知产生兴趣,提高学习的探究性。】二、认识钟面(一)看钟面(以小组形式观察、讨论,每组一个实物闹钟。)师:刚才小朋友通过看钟,知道小红是7时起床,那我们今天要认识的钟表兄弟的脸上到底有些什么呢,请组长拿出闹钟,我们一起来观察钟面。(二)说钟面生:我们看到有三根针在工作,我们还知道它们叫时针、分针和秒针。(请这一组到投影仪下指出三根针)师:那谁能告诉大家三根针分别是怎样的?生:短短胖胖的是时针,再长一点的是分针,最长的走得最快的是秒针。师:哦,今天我们得委屈一下秒针弟弟,我们暂时不去理他,先来和时针和分针交朋友,好吗?生:我还看到钟面上有12位数字宝宝。生:老师,我们组发现钟上有一格格的东西。归纳小结:钟面上有12个数,长长的针叫分针,短短的叫时针。(课件画面钟的12个数,时针、分针闪动。)【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讨论对表的有个基本的认识。】三、认识整时(一)会看整时1.教师在钟上拨一个时刻5时。师:你知道这是几时吗?你是怎么看的?生:5时,我看到时针在5上嘛。生:他讲得不好。先要看分针指在12上,然后我发现时针指着5,就说明是5时。师归纳:很多小朋友都会看,真能干!当长长的分针指12,时针指5,就是5时。(教师贴上5时的钟面,板书:5时)2.巩固:教师拨2时、12时,分别问学生表示几时。(二)会拨整时1.师:我们每天在上午10时开始上第三节课,请你在自己的学具钟上拨出10时。(反馈:投影下展示操作结果。)师:你是怎么拨的?生:我先把分针拨到12上,再拨时针指着10。2.师:请同桌两个小朋友一个拨,另一个说出是几时;也可以一个小朋友说自己喜欢的时刻,让另一个小朋友拨一下。反馈,抽2对同学展示活动过程。(三)会认电子表1.创设生活情境。师:今天早上老师要在7∶00上班,到校门口时看了一下手机(课件显示手机“7∶00”闪动),你知道老师有没有迟到?你是怎么想的?生:没有迟到,刚刚好。生:没有。手机上说现在就是7时。师:你是怎么看的?生:中间两个小圆点,后面有两个0,说明是刚刚好,没有多出来,前面是7,就是7时。师:你的意思是说小圆点后面两个0,是表示整时,对吗?生:是的。师:这位小朋友知道的知识可真多,对的。我们在看手机上这样的时刻时,中间有两个小圆点,如果后面是“00”,那么前面写着几就是几时。板书:7∶007时(课件显示电子表11∶001∶00)师:你知道这表示几时?2.联系生活。师:你还在哪里看到过这样表示时间的?生:我的电子表上。生:我爸爸的电脑上也有。师:老师在生活中也发现了许多这样表示时间的。(投影展示一些票据如船票、超市收银单、银行结账单等)【设计意图:通过钟表指针的指向使学生掌握对整时的理解。】四、结合85页做一做说说小明一天中的这些时间在干什么?师归纳:一天里时针要走两圈,有上午的9时,然后到了中午、下午、傍晚,又有了晚上的9时。五、总结,实践应用(一)知识梳理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吗?钟表兄弟在嘀嗒嘀嗒地跑步,时间就这样一秒一秒地过去了,再也不回来了,我们从小要珍惜时间,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二)学以致用师:用今天新学的知识,为自己设计一个快乐星期天。六、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板书:认识钟表5∶005时7∶007时课后反思xx小学教学设计科目数学主备课人备课人年级一年级课题9加几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了解“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2、培养学生的观察、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4、在学习了凑十法的计算方法后,使学生能够掌握凑十计算规律的经验。教学重点教
本文标题:完整word版-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250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