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普宁市实验中学物理教研组王春花一、教材分析:(一)本章书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作用英国诗人蒲柏在诗里写到“自然和自然的法则在黑夜中隐藏,上帝说,让牛顿去吧,于是一切被照亮”。这是诗人用唯美和诗意的诗句歌颂牛顿及其第三定律对人类认识自然和自然规律的伟大贡献,的确,牛顿运动定律是物理学作为一门有严密体系的科学的肇始,从课程整体而言,它是质点动力学的基础。学习和掌握牛顿运动定律是学习物理的真正起点,也是高招考试的重点内容。(二)本节书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牛顿第三定律是中学物理的重点章节之一,它以学生在初中和高中前三章学习过的“力和运动”以及牛顿第一、第二定律为基础,也是继续学习动力学其他知识的基础,在基础知识学习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而且牛顿第三定律在日常生活、社会生产、科学技术等方面应用极其广泛,学习它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加之本定律可设计为学生动手实验、自主探索得出,更具有智力价值和思想教育价值二、教学对象分析高一年级大部分学生积极性、主动性较强,学习热情高,有参与意识。这是在教学中发挥其主体作用的前提。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运动和力”的基础知识,对定律又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故他们对定律的认识比较熟悉,大部分学生都能接受定律本身知识,但是在具体应用和认知上会有片面现象,所以迫切需要深入理解规律来弥补已有知识在处理相关问题时的缺陷,而且好奇心强是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之一,可以通过生动直观的物理实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为全面提高接受能力。三、教学目标根据课程的功能及新课标的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学目标定位为:(一)知识技能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2、掌握牛顿第三定律,会用它解决实际问题;3、知道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和联系(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生活中力的相互作用现象,思考力的相互作用规律;2、通过实验探究力的相互作用规律,让学生学会物理学研究现象、总结规律的方法。(三)情感价值观1、学习物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物理与现代生活、社会生产、科学技术的密切联系和重要作用。2、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3、激发学生关心和重视生活物理,让学生体验物理世界普遍存在的对称美。四、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分析以及解决方案重点:掌握牛顿第三定律的本质含义,并能应用它解决实际问题。难点:区分平衡力跟相互作用力。疑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他们平衡吗?即相互作用力的共同作用效果为零吗?马拉车、大人拉动小孩、以卵击石,卵碎石全等生活现象是否有悖牛顿第三定律?解决方案: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现象入手,总结规律,再用定律来解释生产、生活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知识传授遵循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定量到定性,从个别到一般的循序渐进的原则,最终实现教学目标,掌握重点,突破难点,辩清疑点。五、教法学法(一)教学方法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根据教学的本质就是活动的原则,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教学班级的实际,在教学方法上力求引导优生积极思考,激发差生学习兴趣和信心,营造教学互动的良好氛围。本节课采用的为实验法、分层探索法为主教学方法。传统和我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兴趣,把教学引导到心理层面。再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实验探索,使学生积极参与建立物理规律的全过程,从而对所得结论深信不疑,体验到创造的成功和快乐。再用定律来解释生产、生活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知识传授遵循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定量到定性,从个别到一般的循序渐进的原则,最终实现教学目标,掌握重点,突破难点,辩清疑点。(二)学法指导学而得法是教学的最终目的,给学生恰当的学法指导可以突出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开展,使教学轻松而高效。本节课主要教会学生“三会”:会观察、会实验探索、会分析总结规律。(三)师生互动设计教学是师生双边的活动,我对师生间的互动是这样设计的。1.教师创设情景提出研究问题,启发学生思考。2.学生亲自演示,教师结合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总结相互作用力的特点。3.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实例讲解,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4.每个知识点后面设置合理的课堂巩固练习题,确保能学以致用。六、教学思想及程序设计(一)教学思想: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现象入手,总结规律,应用规律分析解释生活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二)为突出物理学科的特点,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动的氛围中学习,我安排了这样的教学程序和相应的操作程序,分为以下五个环节:逆向质疑,诱发探索创设情景,激激发兴趣实验探索,寻找规律分析归纳,总结规律巩固反馈,知知识迁移(三)具体安排逆向质疑,激发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器官并用时,能使学生入境、入情,让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中学习,因此我安排了这样的导入:播放三国时期关羽和张飞比力气的动画,学生的注意力立即被吸引,视、听神经迅速兴奋起来,此时,便把教学引导到了心理层面。创设情景,激发兴趣紧接着,以“张飞力大无比,可是为什么在和关羽比力气时输了?”的设问形式,激起他们兴趣,随即展示课件:真实再现船只上的人互推、鸡蛋碰石头、拉弹簧、磁铁互相吸引等生活中常见现象,印证学生的体会。此时学生的视觉、听觉、思维、想像“多频道”运作,情绪又一次被调动起来。随后,虚拟大力士推墙的场景,让学生进入被多媒体再造的情景中,真切体会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由此引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本课任务就是通过学生自主实验探索相互作用之力之间存在什么关系?象这样通过创设问题情景,以问题为枢纽,会大大地激发学生求解问题的好奇心。探究欲。“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已形成。实验探索,寻找规律学生在初中已有经验,须从大小、方向、作用线三要素来研究力。已具备探索的基础,于是本课安排学生自主实验探索。(自主选择实验器材,拟定实验方案)通过学生自主实验,体验知识发生、形成的过程,将静态的知识结论变为动态的实验探索,然后由学生交流讨论,归纳出结论。分析归纳,总结规律教师随即指出,学生探索得到的结论与科学家得出的相关结论是一致的。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在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首先提出。同时展示牛顿第三定律的文字表述。此时,学生会对自己探索的结论深信不疑,必将充分体验到创造与探索的欢乐巩固反馈,知识迁移1、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直线2、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3、力的性质相同4、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接着适时抛出问题,“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直线的两个力一定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吗?”学生讨论后填表区分平衡力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从而顺利突破重难点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物理知识不能脱离生活而存在,为加深学生对定律的理解,一方面在学习完每个知识点后设计一道典型习题,在练习解题时,我设置了按钮,即时反馈,伴有鼓励、纠错提示。另一方面播放应用定律的生产生活现象,正由于多媒体技术提供,界面友好的交互式环境,这更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长久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使其学习物理知识的渴望进一步增强七、板书设计:(用多媒体课件显示)为了配合突出教学重难点,设计了简洁、清晰的板书。牛顿第三定律一、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二、牛顿第三定律:1、文字表述: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点。三、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受力物体力的性质同时性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两个相同同时平衡力同一个相同或不同可不同时(不再是平衡力)八、设计说明在以上设计中,我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突出物理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特征,积极倡导“自主实验探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氛围中学习,从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自主学习。当然,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中情况千变万化,这还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课堂上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学习活动,不断地反思和总结。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学目标,在此,还请各位专家、领导、同行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394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