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乡土本色费孝通——节选自《乡土中国》费孝通(1910-2005),字彝江。祖籍江苏吴江。1936年赴英留学,1938年获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先后任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副教务长。1949年历任中央民族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曾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主席等职。曾获美国马林诺夫斯基纪念奖、英国皇家人类学会的赫青黎奖章、美国大英百科全书奖、日本福冈市亚洲文化大奖、菲律宾“麦格赛”社会领袖奖等桨项。主要著作有《江村经济》、《民族与社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行行重行行》等《乡土本色》篇•。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人与人的关系上,成了一个熟人社会,一个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个有机的礼俗社会,存在一种有机的团结。关于乡土社会•这里讲的乡土社会,并不是具体的简单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国社会的本质是乡土性的,这是一种传统,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外来文化与中国乡土文化发生碰撞的今天,也许在中国农村依然保持着原有的乡土社会的特征,但这座“堡垒”并不再像以往那样坚不可摧。中国社会的乡土性首先在城市发生了变化。城市是现代化的产物,吸收了许多现代社会的特点,同时又留有一些乡土性。乡下人与城里人对比农业与工业,游牧业对比中美农村特点对比土泥土命根不流动聚居熟悉土气信任乡土的正反性:1、正面例子:勤劳耕作,对土地的依恋感,从朝夕相处熟悉里得到信任,对天地万物的熟悉,重视人与人之间日常交往。2、反面例子:受到土地束缚,粘在固定的地域而缺少流动性,集团之间孤立和隔膜,缺少法律意识,相对而言不太重视原则。史禄国简介•史禄国(1889.6.2.-1939.10.19.),俄罗斯帝国科学院多才多艺、风华正茂的人类学家,俄罗斯人类学奠基者,现代人类学先驱之一,通古斯研究国际权威,1922年移居中国,1939年10月19日在北平去世,葬于该市俄罗斯东正教会墓地。电影《一曲难忘》
本文标题:乡土本色.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473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