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基础生态学》第七讲种群生态学2020年8月25日种群生态学第一节种群及其基本特征第二节种内、种间关系第三节种群的遗传与进化思考题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基础生态学》第七讲种群生态学2020年8月25日种内、种间关系§7竞争§1求偶与婚配§2领域行为§3集群行为§4社会等级§5合作和利他行为§6通讯§8捕食作用§9寄生§10共生思考题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基础生态学》第七讲种群生态学2020年8月25日似然竞争竞争是利用有限资源的个体间的相互作用。在同种个体间发生的竞争叫种内竞争,在不同种个体间发生的竞争叫种间竞争一个种群个体数量的增加将会导致捕食者种群个体数量增加,从而加重了对另一物种的捕食(妨碍)作用,反之亦然。由于通过共同捕食者而相互影响,两个物种可都不受资源短缺的限制,因此称似然竞争。捕食者捕食者捕食者猎物1猎物2资源(食物)++--------++似然竞争捕食者竞争资源资源竞争和似然竞争的比较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基础生态学》第七讲种群生态学2020年8月25日捕食作用捕食(predation)可以定义为摄取其它个体的部分或全部作为食物。捕食者包括:典型的捕食者、草食者、寄生者。捕食者可分为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和杂食动物。食性的特化与泛化:根据捕食猎物种数的多少,某些捕食者是特化种(specialist),对食物的选择非常强;而另一些是泛化种(generalist),吃几种类型的猎物。草食性动物一般比肉食性动物更加特化。动植物寄生者都是特化种。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基础生态学》第七讲种群生态学2020年8月25日食草作用食草动物对植物的危害植物受食草动物的“捕食”的危害程度随损害的部位、植物发育的阶段而异。植物的补偿作用植物因食草动物“捕食”而受损害,但植物不是完全被动的,植物有各种补偿机制。植物的防卫反应食草动物的还能引起植物的防卫反应,如产生更多的剌(机械防御)或化学物(化学防御)。植物和食草动物的协同进化在进化过程中,植物发展了防御机制,以对付食草动物的进攻;另一方面,食草动物亦在进化过程中产生了相应的适应性,如形成解毒酶等,或调整食草时间避开的有毒化学物。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基础生态学》第七讲种群生态学2020年8月25日寄生寄生(parasitism):一种从另一种生物的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物质中获取营养,并对宿主造成危害的情况。社会性寄生物(socialparasites):不通过摄取寄主的组织获益,而是通过强迫寄主提供食物或其他利益面获利。如杜鹃的巢寄生等。寄主-寄生物协同进化寄生物与其寄主间紧密的关联经常会提高彼此相反的进化选择压力,在这种压力下,寄主对寄生反应的进化会提高寄生物的进化变化。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基础生态学》第七讲种群生态学2020年8月25日互利共生互利共生是两物种相互有利的共居关系,彼此间有直接的营养物质的交流,相互依赖、相互储存、双方获利。菌根、根瘤(固氮菌和豆科植物等根系的共生)都是互利共生的典型例子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基础生态学》第七讲种群生态学2020年8月25日共生互利共生的类型:仅表现在行为上的互利共生:鼓虾穴居,丝缎虎鱼利用其洞穴作为隐蔽场所。鼓虾是盲的,当其离开洞穴时,以其细长的触角保持与鱼的接触,代替眼起报警系统的作用。种植和饲养的互利共生:切叶蚁在土壤中挖掘容积为2-3立升的坑,从附近的植物切下叶子铺在坑上以培植真菌,整群蚁完全以自己培育的真菌为食物,而真菌从共生中得到的好处是由切叶蚁“喂养”和传播。有花植物和传粉动物的互利共生:特化种的花构造特别,只有少数具有特殊口器的昆虫才能采得到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基础生态学》第七讲种群生态学2020年8月25日共生动物消化道中的互利共生:白蚁肠道内共生鞭毛虫,它能消化木质素,人工去除白蚁肠道鞭毛虫,白蚁将会饿死。生活在动物组织或细胞内的共生体:地衣是藻类和真菌的共生体,藻类进行光合作用,菌丝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两者结合、相互补充,共同形成统一的整体生活在耐旱的环境中。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基础生态学》第七讲种群生态学2020年8月25日共生高等植物与真菌的互利共生:菌根是真菌和高等植物根系的共生体。菌根有内生菌和外生菌根两类,内生菌根是真菌菌丝穿入到高等植物的根部细胞里进行共生,很多高等植物(如兰科、石楠科的帚石楠等)都是内生菌根;外生菌根是真菌菌丝不伸入根部细胞里,而只是紧紧地乌黑在根外进行共生。•左边的沒有根瘤菌共生,•右边的有根瘤菌共生。针叶树根瘤菌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基础生态学》第七讲种群生态学2020年8月25日偏利共生偏利共生:仅对一方有利的共生,对另一方无害也无利为偏利共生。如藤壶附着在螺壳上,鮣鱼附在鲨鱼腹部附生植物与被附生植物是一种典型的偏利共生,如地衣、苔藓、某些蕨类以及很多高等的附生植物(如兰花)附生在树皮上,借助于被附生植物支撑自己,获取更多的光照和空间资源。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基础生态学》第七讲种群生态学2020年8月25日种内、种间关系种内的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有生殖行为、空间行为、社会行为、通讯行为和利他行为等物种间相互作用的形式主要有竞争、捕食、寄生和互利共生正相互作用:偏利共生、原始合作、互利共生负相互作用:竞争、捕食、寄生和偏害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基础生态学》第七讲种群生态学2020年8月25日相互作用型物种1物种2相关作用的一般特征中性作用○○两个物种彼此不受影响竞争:直接干扰型--每一种群直接抑制另一个竞争:资源利用型--资源缺乏时的间接抑制偏害作用-○种群1受抑制,种群2无影响寄生作用+-种群1寄生者,通常较宿主2的个体小捕食作用+-种群1捕食者,通常较猎物2的个体大偏利作用+○种群1偏利者,而宿主2无影响原始合作++相互作用对两种都有利,但不是必然的互利共生++相互作用对两种都必然有利从理论上讲,任何物种对其他物种的影响只可能有三种形式,即有利、有害或无利无害的中间态,可用+、-、○表示。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基础生态学》第七讲种群生态学2020年8月25日第二节种群的遗传与进化种群的数量与质量变化是种群动态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种群的遗传结构、进化机制和物种形成的研究是紧密结合种群遗传学的,是当前种群生态学研究的另一个主要方面。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基础生态学》第七讲种群生态学2020年8月25日第二节种群的遗传与进化§1遗传变异§2物种进化§3物种形成§4种群进化对策思考题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基础生态学》第七讲种群生态学2020年8月25日什么是生命生命是具有自我复制和具负载遗传信息功能的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高度组织化的物质结构;通过生物膜实现内外的分隔,形成细胞,构成组织与生物体,并实现内外物质交换。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基础生态学》第七讲种群生态学2020年8月25日生物种的概念自然界的万物以物种的形式存在,但物种的概念在生命科学发展的各个时期都有争论,目前尚无统一的概念。林奈认为物种是由形态相识的个体组成,同种个体可自由交配,并能产生可育的后代,异种杂交则不育。达尔文打破了物种不变的观点,认为一个物种可变为另一物种,中间存在不同的亲缘关系。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基础生态学》第七讲种群生态学2020年8月25日生物种的概念生物种不是按任意给定的特征划分的逻辑的类,而是由内聚因素(生殖、遗传、生态、行为、互相识别系统等)联合起来的个体的集合。物种是自然界真实的存在,不同于种上的分类范畴如科、目、纲等,后者是人为划分的。物种是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单位,不同物种因其不同的适应特征而在生态系统中占有不同的生态位。因此物种是维持生态系统能流、物流和信息流的关键。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基础生态学》第七讲种群生态学2020年8月25日§1遗传变异基因库和基因频率变异和遗传多样性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基础生态学》第七讲种群生态学2020年8月25日基因库和基因频率基因和等位基因基因是带有可产生特定蛋白质遗传密码的DNA片段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某一性状的不同形态的基因。不同的等位基因产生例如发色或血型等遗传特征的变化。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遗传效应,可将等位基因区分为不同的类别。遗传型和表现型个体的遗传结构叫基因型,遗传型在个体中的表达叫表现型。基因组和基因库一个物种的全部遗传信息的总和则称为基因组(genome)。种群中全部个体的所有基因总和称基因库(genepool)。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基础生态学》第七讲种群生态学2020年8月25日基因组的概念自丹麦的学者约翰逊用基因(gene)这个词来表述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发现的“性状单位”或“单位因子”以来,基因这个词已被普遍接受和沿用了九十年。其含义亦随着对遗传物质认识的深化而逐渐具体化。基因的现代定义可表述为:遗传信息的结构与功能的单位。指一段DNA分子,也可以是一段RNA分子(如RNA病毒)。一个物种的全部遗传信息的总和则称为基因组(genome),既可以指一套染色体(单倍体),也可以指其中的全部核酸。比如人类基因组即指人的23条染色体(22条常染色体和一条性染色体)或23条染色体内的全部DNA,由23条极长的DNA分子,总共约3×109个核苷酸组成。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基础生态学》第七讲种群生态学2020年8月25日基因组的概念1986年美国JohnsHopkins大学著名人类遗传学家和内科教授McKusick造了基因组学(Genomics)这个名词,意指从基因组水平研究遗传的学科。这个词一经提出立刻被广泛接受,出现于科学著作乃至大众传媒。这方面的专业刊物也陆续出现,如Genomics,Gemome,GenomeResearch等。但大量关于基因组研究的论文仍发表于各传统的遗传学刊物和最有影响的学术刊物,如Science,Nature,NatureGenetics等。基因组学无疑已成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最活跃和影响最大的学科之一。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基础生态学》第七讲种群生态学2020年8月25日孟德尔遗传定律相对性状中,在F1代表现出来的相对性状称为显性性状(dominantcharacter),而在F1中未表现出来的相对性状称为隐性性状(recessivecharacter)。所谓性状,即指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等特性的总称。在他的杂交试验中,孟德尔全神贯注地研究了7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所谓相对性状,即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豌豆花色有红花与白花之分,种子形状有圆粒与皱粒之分等等。为了方便和有利于分析研究起见,他首先只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传递情况进行研究,然后再观察多对相对性状在一起的传递情况。这种分析方法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基础生态学》第七讲种群生态学2020年8月25日基因频率和哈温定律基因频率:种群中某一基因出现的频率哈德-温伯格原理:在满足下述假设的前提下,不管群体的初始基因频率如何,经过一代的随机交配,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将达到平衡,即在以后的世代中保持不变。换句话说,有性生殖不改变种群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假设条件:生物进行有性繁殖且随机交配。等位基因在雌雄两性中随机分布种群足够大(理论上可是视为无穷大)世代没有重叠没有自然选择、突变和迁移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基础生态学》第七讲种群生态学2020年8月25日哈德-温伯格原理的生态学意义哈德-温伯格模型是检验种群演化过程中是否存在其他进化力量的解消假设。哈德-温伯格原理揭示的一个极为重要方面是当没有其他进化力量作用时,群体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将永远保持衡定,因此孟德尔遗传本身能够保存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哈德-温伯格原理隐含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稀有等位基因主要以杂合体的形式存在于
本文标题:种群生态学(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481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