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学反思
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上课老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问题升华的教学模式。既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又重视学生学习习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每一个问题都向学生渗透“数学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坚持做到:给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机会;在学生想展示自己的做法时,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去“合作交流”。从这节课的准备来看,针对教学内容从课题的引入、知识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活动安排、知识的巩固练习等多方面进行了多次的修改。在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数十名学生,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考虑问题的角度、方式要灵活的多、开放的多,有可能教师固定的设计会影响到学生的思维发展。从这一角度讲,教师在把握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表现,灵活多样的处理知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活动是新教材的一大特点。新教材在知识安排上,往往从实例引入,抽象出数学模型。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探究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得出结论,并能运用解决实际问题。侧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如何学。因此,教学过程中,如何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至关重要,本节课,学生活动设计了三个方面。一是通过画函数图象理解一次函数图象的形状。二是两点法画一次函数的图象。三是探究一次函数的图象与k、b符号的关系。在学生活动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互动性,提高学生活动的实效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结合每个活动,都给学生明确的目的和要求,而且提供操作性很强的程序和题目。如在活动中,要求学生观察图象的形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在活动中,强调两点法(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画直线。在活动中,探究k、b符号与直线经过的象限与增减性的关系。学生目标明确,操作性强,受到了较好的效果。本节课的重点是由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确定函数图象,研究函数性质。由函数图象的位置判断解析式中k、b符号。体现了数学中非常重要地数形结合的思想。这段内容的教学,还是从学生活动出发,从具体的实例研究起,观察图象的位置和性质,在按照k、b的符号分类讨论,使学生建立起数形之间的联系。还要找到数形间的结合点,明确k的符号决定直线的什么位置,b的符号又决定了什么。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课上设计了由解析式画函数图象的草图,由草图的位置判断解析式中k、b的符号的练习,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本节课我在练习的处理上,显得比较薄弱。一是时间安排上有些前松后紧,二是由于课的内容容量较大,对于有些知识点,本应给学生更多的时间练习、讨论,以帮助理解消化该知识,但为了赶时间(在画函数图像环节时间有点过),学生的这一活动开展的不充分,个别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这是今后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新课标理念就是让学生主动学习,体念知识生成的过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主动学习的基础,把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设计为学生活动的形式,让孩子都参与到教学过程的活动中去,这样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探究多边形的内角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利用通过将一张三角形纸片的剪切作为主线进行了系列活动设计。以小组活动设计作为一个研究案例来进行活动设计。很好![回复]胡丽萍2016-05-1310:18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孩子都参与到教学过程的活动中去,我们将探究多边形的内角和一小姐内容的活动设计作为一个研究案例来进行活动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利用通过将一张三角形纸片的剪切作为主线进行了系列活动设计。这样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活动参与,达成了我们的设计目标。[回复]磨课促我进步山东大学附属中学薛海东非常高兴有机会与各位专家、老师们一起参加课例打磨。我作为课例执教教师,感到压力很大,磨课过程让我受益匪浅,但我感到更多的是荣幸!接到讲课任务后,尽管我非常认真,下了很大功夫,但是第一次集体备课时各位专家和老师就提出了很多建议,会后我修改了教学设计和学生的导案,进一步规范和细化了设计的环节,这个过程让我在个人的教学能力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是我的课堂预设和实际情况比较吻合,较好的实现了教学目标。主要由以下几点:分数与小数的关系是本节课知识结构的建构的基础,有限小数都可以化为分数很好理解,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大部分学生不是很熟悉,团队提出可在课前预习中以阅读的形式介绍给学生,避免课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解释,也容易冲淡主题。课堂上这样实施以后,本节课的知识结构非常清晰的呈现在了学生面前,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这为无理数即无限不循环小数从知识结构上打下了基础。对于数域的扩充,团队的建议是可以让学生课前搜集相关资料,在授课开始环节请学生根据课前自己对数的发展史的材料的了解以讲故事的形式展现,这样一上课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从课堂上看出这种方式效果非常好,学生既回顾了已学内容,又激起了学习的兴趣。团队老师也提出尽管本节课是以问题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但是在导案上呈现一个接一个的逻辑性很强的问题串,学生已经预习了,课堂还再这样细致的呈现,这样就削弱了问题的驱动的效果,可以将导学案的问题设计的细些,课堂授课时要高于预习导案,从课堂效果来看这样修改后问题对学生的驱动性明显增强了。还有老师提出对于无理数的估算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其中十分位的估算又是突破这一难点的基础,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完整的再现估算的方法和步骤,并且提出可以借助数轴展示整个估算过程。这一点从课堂的实施效果来看非常不错。再比如对于课堂上的重点问题,既要有展开又要有总结。比如学生认识到无理数的定义后,既有对于无理数有哪些类别的展开,又有对于无理数和有理数的区分的方法总结。当然课堂上也有些遗憾,比如对学生的展示、回答针对性的评价有时候针对性不强,这说明我在对学生的关注方面还有欠缺。根据各位老师的建议和指导,我修改了教学设计和学生的导案,进一步规范和细化了设计的环节,从课堂实施效果来看非常不错,这让我感到非常高兴!经过这次“三次备课两次打磨”过程,提升了我对问题驱动学生自主发展的认知。依据这种教学方式,对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作为教师在个人成长方面有了更深的认识,这种在专家专业引领的基础上,跨学校、跨地域的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非常有利于有利于教师拓展视域,提升境界。另外我们整个团队兢兢业业,精诚合作,让我从各位成员身上学到了很多优秀的品质,整个磨课过程是一个全体成员不断追求超越,寻求认识上的突破,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同时我们所有成员之间就专业问题进行的推心置腹的交流,相信所有人在专业成长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作为主讲人的我收益更大。在此衷心感谢各位专家和老师的帮助和指导!谢谢!课例研修——有效的教师专业成长之路山东大学附属中学郑廷伟课例打磨在之前的印象中,就是同学科的老师一起对一节课进行多次研究,争取上出一节好课。7月12日的培训聆听了蒋敦杰院长的“混合式课例研究”,使我有了更专业的认识。我们以前的课例打磨,可能更多的是基于经验式教学,寻求一种更恰当的课堂呈现方式,上出一节好课。而我们此次进行课例研究的目的,是在专家的引领下,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去解决贯彻落实新课标的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热点问题,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所以无论从研究方法,还是研究的目的,要求远远过于我们平时一般的教研活动。一、确定研究问题和研究目标是课例研修的关键课例研究的问题从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或遇到的困惑中确定就可以,关键是问题的指向性要强,解决问题的应用价值大。本次课例研修我们确定了“怎样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度整合”的研究主题。关注了现在大家都在做的“先学后教、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等,力求通过本次研修探索一条有效的、值得借鉴的教学方式。二、以科学的态度进行课例打磨我们的课例打磨在专家的引领下,多了些思考、多了些研究、多了些探索、多了些反思、多了些提升。首先我们通过搜集资料,查阅文献了解了目前此类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使我们接下来的课例研修有可供借鉴的经验和做法。在备课研讨中,我们通过三次试讲,紧扣研究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期间大家关注最多的是,如何设计问题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突破难点、深入思考、主动探究;如何把握提问的时机才能更好的启发引导学生。科学的观课评课,是进行课例打磨的关键,我们在李红婷教授的指导下,从三个维度设计了观课量表,用翔实的数据进行观课总结,用数据说明问题,是我们的听评课由经验式、定性评价走向科学化、定量评价。回顾整个磨课过程,与平时教研活动、备课研讨最大的不同在于问题指向性强、研究目标明确、研究方法科学。我想这也是今后我们进行有效教研活动的方向。三、课例打磨的收获我们所选择的课例,知识点多,思维量大,难以在一节课完成,所以我们对教学内容的整合,要考虑一下,如何才能实现整合的有效性。课例研究重点在于教学内容的整合,而知识的整合不是单一知识的积累,需要有一条思维的主线将他们联系起来。这条思维主线就是平行四边形和特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即一般与特殊的辩证关系。有了这条思维主线它们之间的概念和性质更加密切。对于我们实现有效地整合,也是一个关键点。另一点是学习方法的指导,这也是使学生在短短一节课内顺利完成整合内容的关键,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本节课所包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总结到位。根据课程内容进行整体化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使学生建立起知识结构,掌握一类知识的学习方法。比如把某一章或一类知识的第一节作为“母课”,如有理数的运算,把加法运算作为“母课”,老师多引导多讲,教给学生学习程序性知识的方法,后面几节课放给学生去探索,老师多引导,少参与,让学生多表现,效果应该会很好。评论王燕2013-08-1723:20:20郑老师的敬业精神、对工作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值得我学习。今后的备课中我会多一点思考,多一点研究,多一点反思。
本文标题: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教学反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499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