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讲政治、守纪律、敢担当,坚定坚决落实总目标-------主题教育月专题党课同志们:按照上级关于开展“讲政治、守纪律、敢担当,坚定坚决落实总目标”主题教育月的活动要求,今天我们上一堂党课,我要讲的题目是“强党性、守纪律、讲规矩”。最近一段时期提出的讲政治、守纪律、敢担当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忠诚度的重要检验,要把讲政治、守纪律、敢担当,坚定坚决落实总目标放到重要位置来抓,努力在全校营造守纪律、敢担当的氛围。王岐山书记指出,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纪律建设,深化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完善党风廉政架设法规制度,落实“两个责任、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以更严的纪律管好纪检监察干部,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探讨一下“党性”、“规矩”的内涵以及它的重要性。一、什么是党性、规矩党性是一个政党所固有的本性,也是阶级性的最高、最集中的表现,是党的性质、目标、宗旨、作风、纪律等各方面要素的综合反映。马克思主义认为,不同阶级的政党代表着各个阶级的阶级利益、意志和要求,因而有着不同的党性。无产阶级政党的党性,是无产阶级特性的自觉表现,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最高利益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党性是其作为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代表而明显区别于其他政党的特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员的党性有其不同的内涵和表现。在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员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具体表现是英勇奋斗,不怕牺牲;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应主要体现为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共产党员的党性是全体党员共同追求的理想境界,而理想境界的实现需要每名党员的努力实践。这个努力实践的过程就是思想上入党的过程,是每名党员需终身奋斗的目标。那么什么是“规矩”呢?大家都知道“无以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但是什么叫“规矩”?具体讲,“规”就是画圆的圆规,木工打制圆窗、圆门、圆桌、圆凳就需要用“规”;“矩”就是折成直角的曲尺,尺上有刻度,木匠打制方形门窗桌凳,就需要用“矩”。现代汉语里“规矩”一词,用作名词就是指已经形成的行为规范,或一定的标准、法则和习惯;用作形容词就是指人的言行端正、讲礼数、有教养、有素质。所以简单地说,规矩就是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则,或者说是规范人们做人做事的行为准则。规矩源于规律。规矩虽然是人们制定出来的,但它是依于事物的普遍规律而形成的。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和运动规律。地球必须沿循自己的轨道绕太阳运行,太阳也必须遵循自身的轨道均衡地运行。人类社会也如此,规矩之中蕴涵着规律。大千世界,规矩繁多,交通有交通的规矩,经商有经商的规矩,比赛有比赛的规矩,游戏有游戏的规矩,社会需要合理的道德行为规范,军队需要严明的组织纪律,这都是规矩。就连我们人的衣食住行,也都有相关的规矩。从根本上讲,“规矩”的形成,源自于人类自身的利益发展需求,体现了人类社会自身发展规律的客观必然。二、为什么要守规矩规矩,有的体现为法律条令,有的体现为纪律制度,有的则体现为规则习惯。不管是哪一类的规矩,其根本的目的都是约束人的行为。这种约束力,并不单单依靠强制力(如法律、纪律、制度等);更多的则是依靠软性的、非强制性的道义约束(如约定俗成的规则与习惯等)。因为规矩表面看是对人的一种约束和要求,其实是对大家利益的一种保护,是享受权利的保证。一定的规矩,能保证人们更好地工作和生活,每个人在用规矩约束自己行为的同时,也可以从中获得最大的自由和安全。比如,交通规则、社会公共道德,以及各种法律条款。正因为规矩有这种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约束力,所以,规矩一般为人所遵守,遵守规矩是规矩得以存在的根本意义。从这一角度上来讲,有了规矩大家就应该要遵守,也必须遵守。规矩可以分为成文的和不成文的规矩两种。在我们单位,成文的规矩主要是指那些用于指导、规范部门业务工作和日常管理的流程、教学标准、规章制度等;不成文的规矩就是我们常说的约定俗成的规则与习惯。往小了说,讲规矩体现了个人素质,而且是一种基本素质;往大了说,还体现了一个地方、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西方人认为,一个人的文明素养与讲规矩关系密切。三、怎么才能守好规矩(一)增强守规矩的意识有人曾把欧洲人与中国人比较后得出结论:“欧洲人太死板,中国人太变通。”有一个笑话,说的是一个中国留学生在国外找了一个女朋友,一天在和女朋友过马路的时候闯了红灯,女朋友说,你连红灯都敢闯,什么违法的事不敢做?然后就跟他分手了。后来这位留学生回国了,在国内又找了一位女朋友,还是过马路遇到了红灯,他记得上次的教训停了下来,老老实实地等,但女友不高兴了,说你连红灯都不敢闯,还能干什么事?结果国内的这位女友也和他分了手。虽然只是一个笑话,但是却反映了一个现实:我们规矩意识太淡薄。在规矩意识方面,我们的确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太大。当然,这与我们的文化传统也有些关系。我们自古就有“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传统,所以“规矩是管老百姓”的思想在我们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而老百姓看官府的人不守规矩,“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老百姓也就更有理由不守规矩了。管人者乱来,被管者也就来乱的。结果就是大家都不守规矩。在这种历史与现实环境的熏陶影响下,尽管我们有“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至理名言,但很多情况下却是“只有规矩,没有方圆”。所以,很多人常常视规矩如儿戏,满脑子的特权思想,满脑子的我行我素,把规矩丢到九天云外。甚至还有的人认为这样才够“体面”,才显“本事”,才有“荣耀”。(二)养成守规矩的习惯我们很多人都已经养成了不守规矩的习惯。现在要把这个不好的习惯扭转过来,是很不容易的。需要下大功夫,花大力气。随便在什么公共场合,你都可以看到一些不守规矩的人,比如:排队时总有人插队,走路总有人越栏杆踏草地,乘电梯总有人抽烟,逛街总有人随地吐痰丢纸屑,游公园总有人摘花踩草,过马路总有人闯红灯等等,不胜枚举,司空见惯。甚至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报道,在外国旅游的中国人在景点随处刻画、在场馆大声喧哗、在飞机上争吵不休,以至于很多国家把中国人列为最不欢迎的人,给整个国家抹了黑。为什么会大量的出现这种问题,这就是氛围的影响,群起而效之的作用。有一个犯罪心理学的专业名词叫“破窗效应”,是这么解释的: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得到某些示范性的纵容,而去打破更多的窗户。当一个人闯红灯过马路没人制止,于是更多的人和他一起闯红灯,逐渐形成群体式效应,于是就有了“中国式过马路”的专属名词。(三)营造守规矩的氛围要改变这种习惯,必须营造守规矩的氛围。一个人守不守规矩,不仅要靠个人自觉,也还需要有一定的氛围,有一个大的社会环境。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在一个十分整洁的环境中,人人都很讲究卫生的情况下,有些本来有乱吐痰、乱丢垃圾习惯的人,也会检点自己的行为,不敢乱来。在大家都很讲规矩的情况下,你一个人要是不守规矩,不仅要面临巨大的道德风险,而且将承担很大的心理压力。这就是氛围的力量。实际上,人的一切思想观点、处世态度均来自社会氛围和生活环境,是在各种社会关系、社会条件、社会氛围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四)落实守规矩的行动从我做起,关键是从克服陋习做起。讲规矩,说起来比较容易,其实并不那么简单;在一两件事情上做到比较容易,在许多工作中做到就比较困难;坚持一阵子容易,长期不懈、善始善终则比较困难。特别是要一下子克服一些不讲规矩的陋习,养成守规矩的良好习惯,更难。正因为难,所以我们要坚持;正因为难,所以我们要自觉。不仅是“要我讲规矩”,更是“我要讲规矩”。要用自律的态度,检查自己,哪些规矩做到了,哪些规矩还没做到,应该怎样完善。从我做起,从我们共产党员做起。我们讲不讲规矩,影响着周围的一群人,影响着社会风气的形成。如果我们都能讲规矩、守规矩,就会感召一方群众,引领一方风气。四、共产党人是怎样讲规矩的我们要知道党的规矩是什么。党的规矩就是党的纪律。我们党是组织最严密、纪律最严明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毛泽东指出,一个松散的、没有纪律约束的政党是无法在严酷的斗争环境中生存发展的。谁破坏了党的纪律,谁就破坏了党的统一。可见,严明的纪律,既是我们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条件。党的纪律主要包括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等。大家应该清楚的记得,入党誓词里就有遵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的内容。我们党自诞生那一天起,就高度重视党的纪律建设。无论是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纪律,都有三个特点。一是自觉,需要全体党员自觉遵守、执行、维护;二是严格,纪律一经制定,就具有强制性,对于违反党纪的,视情节轻重必须给予纪律处分;三是统一,在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能例外,党内不允许有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党员。大家都知道“八项规定”这个名词,最近几年我们一直在说,学习“八项规定”、落实“八项规定”精神,其实“八项规定”并不是给我们制定的,它的全名叫做“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顾名思义,它是给我们党的最高领导集体制定的,这也充分证明了党的纪律的严肃性、一致性,是不分高低、不分贵贱的。首先是一个关于毛主席的事儿,但讲规矩的却是一个小兵。1949年春,党中央驻地由西柏坡迁往北京,途径涿州县城时,毛主席的车队被拦了下来。毛主席的卫兵对城门执勤的哨兵说,这是首长的车,有紧急任务,请放行。哨兵说,没有我们领导的命令,不管你是谁,就是毛主席来了也不行。其实哨兵并不知道他拦的真是毛主席,但是毛主席并没有生气,而是说他们做的好,我们可以等一等。于是车队一直等到城里的领导赶来。这个事情应该在某一部电影里演过。郑培民,大家应该听说过这个人,一个省部级干部,现在他的名字和焦裕禄(县处级)、孔繁森(地市级)并列为党的优秀干部。郑培民59岁去世,他身上的遗物有三件:一个防腐账本、一本廉政记录,还有几本日记。他最后的遗言是什么,不是大家想的那样“高大上”,只是非常普通的几个字“不要闯红灯。”我们不知道这句话是说给谁的,是他的家人、他身边的人,还是他自己,但是这句话反应了他的人格,不搞特殊化,不做违规事。还有焦裕禄,大家都看过《焦裕禄》的电影,其中有个片段是说,焦裕禄发现儿子焦国庆看了一场“白戏”,狠狠批了儿子一顿,又专门赶到戏院补交了票钱。此后,他还亲自制定了《干部十不准》,把这一条也列了进去。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候,习近平总书记对着《十不准》大发感慨,说:“十不准非常有针对性。五、我们又应该怎样讲规矩有句话叫“少数人靠觉悟,多数人靠制度。”如果外在的制度转化为内在的遵从,那么我们所付出的管理成本就会降低,治理效果却会更好。这种对规则制度的敬畏与遵从,就是讲规矩。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必须要强化三种意识,真正做遵章守纪的人,做讲规矩的人。首先,是强化规则意识,让遵章守纪成为行为规范。一个班子没有了规矩,“各吹各的号,各弹各的调”,就无法形成合力;一支队伍没有了规矩,就会步调不一,形如散沙;一所学校没有了规矩,就会乱了章法,混乱不堪。只有强化广大党员的规则意识,才能化解风险,破解难题,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强化规则意识,先要“懂规矩”,要清楚的知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该怎样做,不能随心所欲,百无禁忌,更不能明知故犯,肆无忌惮。我们要始终对党纪国法、规章制度心存敬畏,把学习政策法规作为履职尽责的必修课,把学法、懂法、守法深刻于脑、深植于心,这是遵章守纪的基本前提;然后是“守规矩”,把规矩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体现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坚守“明规则”,拒绝“潜规则”、“暗规则”,时时刻刻告诫自己要坚守底线、把握关键、筑牢防线。“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党员干部是职工群众的旗帜,要带头示范,自觉做第一执行者和第一推动者,不打折扣、
本文标题:党课讲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6850523 .html